在各种影视剧中,鄂温克人对反映草原生活题材的电视剧最情有独钟。一部反反复复播了几遍的连续剧《成吉思汗》在2007年夏天再次重播时,仍然吸引了草地鄂温克人的眼球。虽然成吉思汗不是鄂温克族人,但是鄂温克人却亲切地称呼其为“我们的可汗”,言谈中流露出对这位一代天骄的崇拜和敬仰,有些鄂温克人还在家中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鄂温克人对电视剧《成吉思汗》的认可,实际上是对影视剧中反映的诸多游牧文化价值观的认可,比如,游牧文化所崇尚的英雄崇拜、开拓进取、勇敢坚毅、忠诚善良等品质在这部电视剧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部反映慷慨的草原牧民收养上海孤儿的影视剧《静静的艾敏河》,也在草原鄂温克人中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我很喜欢母亲多兰,她是个伟大的女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一开始我不想帮助弟弟家带小孩,一是不富裕,再就是家里活多,没时间。我从电视上看到多兰连外面的孩子都能收养,再苦再累也不埋怨什么,我这个当姑姑的照顾自己弟弟家的孩子也是应该的呀。后来我还劝我丈夫也同意了这件事。”
在别人眼里,格日勒收养哥嫂去世后留下的孩子是出于责任,格日勒告诉笔者,她最终的决定是受了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中母亲多兰的影响,但是她不想让外人知道她态度与行为转变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人们有一种求近心理。从认知角度讲,在于受众所熟悉的内容已经贮藏在他们的头脑中,即大脑已经有了经过整理、类化的心理组织即认知结构(图式),那些为受众所熟悉的内容能够被受众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信息单元迅速同化,产生关切感和认同感。而格日勒受《静静的艾敏河》中母亲多兰的影响收养哥嫂的孩子,恰恰说明了熟悉的内容能够切入受众的认知结构途径,在受众认知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媒介符号和理念对受众的社会行为发挥重要的模塑功能。
有一次,笔者去参加一个传统的鄂温克婚礼,漂亮的新娘一脸倦意。“这几天连着请客,好累。我本来不想按照我们鄂温克民族传统的方式举行婚礼,我想和我男朋友体验一下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城里年轻人旅行结婚的感觉,我早就想用这种方式结婚了。趁着结婚的机会出去玩玩儿多好!可是我们双方父母不同意,他们说平时总是参加别人家的活动,每家基本上都给了份子(钱),想通过我们结婚把平时送出去的份子收回来。”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虽然电视改变了这对年轻人对婚姻仪式的认知,并且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对传统结婚形式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可了现代社会中的结婚仪式。但是在由态度向行为转化过程中,却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导致行为转化失败。
除了电视剧之外,在娱乐类节目中,综艺类和音乐类节目也深受鄂温克人的欢迎。毫不夸张地说,草原鄂温克人几乎各个能歌善舞,是天生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因此,他们对综艺类节目,尤其是近几年充斥荧屏的各种展示才艺、制造明星的娱乐类节目更感兴趣,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阿云嘎是一位能歌善舞、相貌非常英俊的鄂温克小伙子,他最喜欢看的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和内蒙古电视台文体娱乐频道播出的各种比赛。只要有机会,他总会展示自己的歌舞才能,在服装和发型方面也颇为新潮。他说:“我们家是1993年买的电视,只要电视上有唱歌跳舞的节目,我总是会坚持看完。从那时候起我就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到电视上去表演节目。我最喜欢的蒙古族歌手是齐峰,他的蒙族名字叫敖日格勒,就是唱《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的那个歌手。但是他出生在城市里,家里又是搞音乐的,我和人家不一样,我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由此可见,阿云嘎的梦想来自于电视的影响,但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他看到了差距。
(三)广告对鄂温克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在对草原鄂温克人电视收视偏好问卷调查中,广告受欢迎的程度排在9类节目中的最后,比例为8%。在调查问卷中,有一道测试对电视广告态度的选项,即您对电视广告的态度(限选三项)?①广告数量太多;②广告引导了人们的消费;③好的广告给人以美的享受;④多数广告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⑤广告信息对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有着很大的作用;⑥广告信息对生产和经营没有太大作用。在对广告态度的6个选项中,排序最高的是选项①,即广告数量太多,占56%。其次是选项④,多数广告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占45%。排在第三位的是选项⑤,广告信息对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有着很大的作用,占42.3%。
从鄂温克人对广告评价的排序可以看出,在态度层面来说,广告是不太受欢迎的。广告数量太多已经引起大多数鄂温克人反感。鄂温克人与其他地区受众一样,往往都是在插播广告的时候去办些私事,比如出去上厕所,打个电话,男人们趁此抽支烟,女人们说话的音量提高等。2007年夏天,内蒙古电视台蒙语卫视再次重播电视剧《成吉思汗》,时间是在下午一点半左右。可以说,那个时间是草原一天中最热的时刻,但孟和家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却挤满了人,有的在炕边上坐着,有的在地上站着,实在没地方了,有的人索性脱掉鞋子上炕跪着看。由于窗户上钉着的塑料布没有开封,室内空气污浊,闷热难耐。即便是这样的收视环境,大家仍然能够坚持收看。然而,当赵本山和范伟出演的“蚁力神”广告一出现,屋子里的人争着往门外冲,尽管广告语是蒙语配音,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大家还是趁机会出去透透气。
关于对广告的信任感问题,很多鄂温克人持有的态度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他们认为广告里的产品往往没有宣传得那么好。牧民苏图跟我讲:广告里经常把产品说得非常好,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越是广告上的东西越完(质量不好)。
我不爱看广告,我总是觉得那些东西不一定像说的那么好,但是我到海拉尔买东西的时候,还经常是不自觉地就买了广告上的牌子。
虽然鄂温克人从表面上看来对广告评价不高,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电视广告确实影响了鄂温克人的消费行为。关于这一点,也获得了几位在苏木开小商店的店主的证实,其其格的话很有代表性:“现在的牧民也挺讲究,买东西也看牌子。比如洗发水,一般的牌子不要,总是要电视上经常做广告的那几个品牌。年轻人更邪乎,除了要广告上的东西不说,还能把广告词挂在嘴边,一套一套的,很有意思。”由此可见,鄂温克人在对待广告方面,态度和行为并不一致。正如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Allan Wicker)对态度的研究所得出的令人吃惊的结论:“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在对广告态度的选项中,“广告信息对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有着很大的作用”获得了鄂温克人的认可,同意这种说法的比例很高,占42.3%。调查问卷中有一项考察的是电视广告对鄂温克人购买商品的影响,具体如下:
在选择下列商品时,电视广告对你产生的影响如何?(A非常大B比较大C一般D不大E完全没有影响)
①洗涤用品
②化妆品
③服装
④家用电器
⑤饲料
⑥兽药
⑦农机产品
⑧医药
从回收的问卷中可以看出:鄂温克人在购买上述商品时,受电视广告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兽药,其次是饲料,然后是医药和家用电器,排在中间的是农机产品和洗涤用品,最后是服装和化妆品,这种排序与城市里的一级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兽药和饲料受广告的影响最大,因为无论是在辉苏木还是在其下属的嘎查,牧民所从事的都是单一的畜牧业生产,牲畜是牧民们非常重要的财产,直接影响着牧民们的生产与生活,一旦假冒伪劣的兽药和饲料被投入使用,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牧民们对兽药和饲料的质量非常看重,由于自身无法鉴别,便对广告产生了很强的依赖,鄂温克牧民们宁愿相信,广告上的品牌就是最好的,值得信赖。医药广告对草原鄂温克人的影响也非常大,在牧区,鄂温克人有病并没有到医院就医的习惯,因为医院的医疗费用太高,有些鄂温克牧民本来是富裕牧户,一场大病所花费的医疗费往往使这个家庭沦为贫困户。一般情况下,鄂温克人是先到药店买些药,自行诊治。而且出门跑路的时候多数是年轻人,他们由于受过教育,汉语听说能力都不错,平日里受广告的影响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平日里耳熟能详的医药广告自然在选择药品时产生了影响。家用电器的广告在牧区没有发挥城市一级市场的引导作用,一是源于牧区鄂温克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的主要心态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最让他们信任的是亲朋乡邻的推荐,也就是“口碑导向”,或者是以“到商店参观实物”为主,至于电视广告的影响远远没有通过人际传播得来的信息可信。
至于农机产品,广告的作用仅此是增加鄂温克人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对其购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周围人的使用和评价。对于鄂温克牧民们来说,农机产品属于审慎购买型产品,即使广告中说得再好,没有看到身边有人在使用,他们仍然不会轻易购买。“对那些害怕变革和试验的传统型村民们,只有用示范才能使其信服”。就洗涤用品、服装以及化妆品方面的消费来看,鄂温克人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受广告的影响最小,这一点主要源于草原鄂温克人的生活习惯。由于草原用水一直不太方便和气温较低的原因,鄂温克人没有养成勤洗衣服和洗澡的习惯,因此对洗涤用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年轻人会受流行和时尚的影响,对服装广告产生认同,但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很难购买得起广告中的服装。至于女性化妆品,鄂温克妇女中化妆者寥寥无几,年轻的女孩儿也以自然美为主,很难看到浓妆艳抹者,广告的影响力自然就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