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乌兰宝力格嘎查没有乡镇企业,鄂温克牧民们所从事的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畜牧业,游牧形式依然是自然放牧,靠天养畜。虽然在嘎查地域内有一个乳制品加工厂,但是加工厂的投资人是上海的一家公司,经营者来自海拉尔,工人多数来自苏木,嘎查牧民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是以乌兰宝力格嘎查集体名义入股。因为牧业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即使是最富裕的家庭,一旦在冬春风雪季节中遇到黑灾和白灾仍然会造成牲畜大量死亡,正如牧民们常说“巴特尔(英雄)顶不住一颗子弹,巴因(富牧)经不住一场风雪”。虽然意识到牧业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但是鄂温克人多种经营的意识还是很淡薄,在乌兰宝力格嘎查80多户家庭中,只有一家搞多种经营,就是鄂温克族女书记苏布德一家在辉苏木和巴彦托海镇之间跑运输。在辉苏木,搞多种经营的家庭比较多,开商店、舞厅、摩托车和拖拉机修理店、修鞋铺、浴池以及台球厅兼游戏厅和美容美发厅的家庭有很多家,甚至有6家在巴彦托海镇和辉苏木之间从事客运服务。然而,这些从事第二职业的家庭主要以汉族、蒙古族和达斡尔族居多,鄂温克族人较少,因为鄂温克人过去有“正经人不经商”的传统习俗。
在交通方面,辉苏木到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大约120多公里,路段全是柏油马路,只是路面较为狭窄,两辆车相向而行必须一辆车停下或者下到土路上给另外一辆车让路,一般情况下是大车给小车让路。乌兰宝力格嘎查地处草原腹地,从嘎查到辉苏木和到巴彦托海镇都要先走一大段自然路才能上柏油马路。每天都有巴士来往于辉苏木和巴彦托海镇或者海拉尔之间,居住在辉苏木的牧民可以在苏木直接上车,乌兰宝力格嘎查的牧民要出行则必须先到苏木或者到巴士经过时中途停车站等候路过车辆,有时从苏木发出的巴士在乘客不多的情况下也会直接去嘎查牧户家门前接人。由于草原地广人稀,牧户之间相距甚远,过去鄂温克人出门做客基本上是骑马,有些妇女坐篷车,而现在几乎每家都有摩托车,奔驰的骏马已经被飞驰的摩托车所取代,没有摩托车的家庭就用四轮拖拉机当作交通工具。笔者调研期间居住的牧户家电视机坏了,为了收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在摩托车被借出去的情况下,男主人驾驶着四轮拖拉机到一公里以外的亲戚家看电视。当晚没有月亮,漆黑一片,拖拉机在高低不平的草地上行驶,直到见到灯光,听到狗叫,笔者那紧张的心情才得以平静下来。以前鄂温克牧民搬家时都用勒勒车装运行李,一般需要好几辆,有的装“乌日格柱”的罕、椽杆和天窗,有的装“乌日格柱”的顶盖和围子,其余的勒勒车装载炉灶和室内各种盛器、箱柜、被褥、包毡和其他用品等,而现在勒勒车已经被带有拖车的四轮拖拉机所代替。有些条件好的家庭甚至有吉普车,出门购物或者参加婚丧嫁娶等活动一般情况下都开着吉普车去。
(三)广播电视发展情况
在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电视是牧民接触行为最为频繁的大众传播媒介。由于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地处较为偏僻,距离旗政府所在地大约120多公里,交通不便,一般的报纸很难到达这里,调查期间,笔者在辉苏木的街上四处寻找,没有发现有书刊杂志售卖点。受语言和教育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牧民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在笔者了解过的家庭中,虽然有几户家庭有汉文和蒙文版的杂志,但也都是过期的期刊,其中汉文版的基本上是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带回来的。相比较而言,牧民们电子媒介的接触行为要比平面媒介的接触行为频繁。由于互联网没有进入苏木和嘎查,牧民们日常生活中网络接触行为几乎为零,(在外面上学的学生除外)就广播来说,由于不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其伴随收听的方式也非常适合游牧生活的特点,但是随着牧民生活定居化趋势的加强,广播的收听人数和收听时间都在减少,仅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比如夏季早晨挤牛奶时,边听新闻和天气预报边干活;秋季打草期间临时到离家比较远的牧场扎包,带着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排除些寂寞,放松一下心情。然而,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西新工程”的启动,电视走进了牧民的家庭。由于牧民生活已经实现了定居化,以及电视声画结合的传播优势,电视目前是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牧民们接触行为最为频繁的大众传播媒介,丰富的电视节目为他们打开了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目前,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牧民的电视接收方式完全是个体地面卫星接收形式。辉苏木因为人口较为集中、具有长电,于1987年安装了无线发射系统,但是至今早已经瘫痪。鄂温克旗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项目建设还没有延伸到这里,牧民们为了收看电视,绝大多数家庭都安装了个体地面卫星接收器。乌兰宝力格嘎查地处草原腹地,既没有无线和有线电视发射系统,也没有长电,牧民们要想收看电视,除了购买地面卫星接收器之外,还要安装风力发电设备,电视收视成本比一般的地方要高。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器的家庭,收看的频道数基本上在30至50个左右,有些质量好价格高的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可以收看上百个电视频道。其中地面卫星接收器对准东南方向的,可以收看到宁夏、海南、甘肃、重庆、中央1、2、7、10、11、12、音乐频道和少儿频道,以及云南、广东、新疆、蒙古蒙语和内蒙古汉语等28个频道的节目。而对准西南方向的则能收看到中央1、北京、辽宁、山东、陕西、四川等34个频道的国内外节目,其中境外节目主要有印度、穆斯林、撒哈拉、也门和星空卫视等。但是中央电视台的3套、5套、6套和8套节目牧民们基本看不到,有些体育迷在有重大体育比赛节目时,往往是骑摩托车到120多公里之外的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去收看,而且风雨无阻。
虽然大部分家庭能收看到20多个频道的节目,但锁定频道最多、且收视时间最长的是内蒙古电视台的蒙语频道。在牧区,五十岁以上的牧民能听得懂汉语的人为数不多,能说汉语的人就更少,对于他们而言,收看新闻和天气预报之类的节目,多数时候都是以蒙语频道为主,虽然他们有较多的空闲时间看电视,但除了蒙语节目之外,能看得懂的电视节目并不多,即使是情节非常生动的电视剧,也只能看看画面,感受其中的热闹,而无法听懂具体内容。入学前的儿童,由于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接触汉语的机会,语言的障碍使得他们不得不锁住蒙语频道,最能吸引他们收视兴趣的是蒙语版的动画片。学生和年轻人则没有语言的障碍,节目的选择范围较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选择节目,但学生平时在民族学校住校读书,年轻人是主要的家庭劳力,除了晚上,没有更多闲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