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开玩笑,您会看坟地吗?如果您是个大臣,对坟地又素有研究,那么恭喜您,您这等于又多购买了一份职务平安保险。
天底下最看重死的,怕就是皇帝了。您想啊,虽然说生命是可贵的、美好的,人对尘世是留恋的,但尘世间也有很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的,死了固然万事皆空,却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但皇帝不同啊,他握有无与伦比的权力,享受着天下独一无二的供奉和生活,全天下唯有他对人生最最留恋,巴不得自己长生不老,好让这份美好永恒,如果实在不行,那么退而求其次,这坟地可就得能怎么讲究就怎么讲究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齐桓公宁可不要周王赏赐的封地,也想乞求得到周天子规格的陵寝;为什么汉代皇帝一生下来就开始修坟,甚至为了怕死了寂寞,把各地的移民迁到自己未来坟地周围定居。他们这无非就是希望,自己死了以后,日子能跟活着一样滋润,不但自个儿滋润,自个儿的子子孙孙也都得跟着这么千秋万载地滋润下去。
您想啊,这坟地的事儿这等重要,您一个当大臣的,如果能在这方面术业有专攻,作出份特殊贡献,这日子能不好过吗?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扫北军打到河南。当时在河南当省长(巡抚)的叫陆应谷,这老陆打仗着实稀松平常,在归德府被太平军杀得七零八落,不但丢了归德,还让太平军顺顺当当渡过黄河,直扑北京城,差点让咸丰挪窝。偏这位毛病还不少,等太平军走远了,他带着残兵败将跑进归德空城???然后开了个盛大的庆功宴,并堂而皇之向皇上报捷,说大破敌军,收复归德,结果让人戳穿,革职查办。清代官员考核相当严格,这老陆犯得又是战场纪律,照理说除非火线立功,这辈子想东山再起就难了。谁知老陆不过在家赋闲了半年多,就又按副部级待遇任用,几年后病死,还被追认为荣誉省长(加巡抚衔),谥号“忠能”。
他不是败军之将吗,“能”,能什么?
您这就不明白了吧,老陆是咸丰朝最出名的偶像派兼实力派风水大师,写过《地理或问》这样的风水学专著。撤职查办后他并没真的闲着,而是任劳任怨地担负起咸丰未来治丧委员会筹委会主任的职责,跋山涉水地踏勘皇上坟地,最终找到块自个儿满意、皇上更满意的风水宝地。就凭这,他打这么大败仗,最后一点官场后遗症都没留下。
前面说了,会看坟地等于“多买了一份职务平安保险”,多一份而已。可是跟皇帝打交道,一份有时未必就够,您不但得会看坟地,还得会来事儿,会忍,会装傻,否则能保一时,怕也保不了长久。清朝雍正皇帝有个大臣高其倬,能力不错,但脾气有些犟,跟雍正犯冲,几次搞到不可收拾,差点丢官,结果因为他善于看坟地,卖命地张罗了一阵子,让雍正对他改观,又安排去当总督、巡抚这样的大官了。谁想到这位高其倬逃过一劫脾气依旧,结果没过几年就连着给降了两三级,要不是雍正死得早,他能不能活到退休都难说。要知道皇帝就死一回,也就要那么一回坟地,您的保险是一次有效,所以啊,哪怕保险买好,您该悠着点,还是得悠着点。
也许您得说了,这看坟地是技术活儿啊,俺学不会,现学也来不及了,怎么办?也有招儿。唐代有个大臣令狐楚,担任唐宪宗治丧委员会主任(山陵使)的临时差事,出殡途中碰上倾盆大雨,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四散躲雨,令狐楚则是把牙一咬心一横,抱着灵车的杆子愣是没挪窝。他的这一尽职表现被当时还是个亲王的唐宣宗尽收眼底。27年后宣宗即位,想起当年事来,就决定重用岗位标兵令狐楚,得知令狐楚已死,就把他的二儿子令狐绹给提拔到中央领导阶层,后来一路升到宰相。
您看,这令狐楚并不擅长风水之类,但一样可以把坟地公关学琢磨得透亮透亮的,把未来皇帝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您当令狐楚真的是岗位标兵吗?史书记载,这老兄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期间,居然把修坟造墓工匠的工资奖金扣了15万缗,当做财政盈余,送进了皇上小金库,他当时还因为这,挨了个降级处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