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300000036

第36章 大调水:用什么维持国家与民族的血脉(2)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丹江口水库需要加高大坝。即使如此,丹江与汉水是否有足够的水量也是值得疑问的。按水利部原有的规划,年可调水量190亿立方米。不知为什么,后来又减少到150亿立方米,2002年年底再缩减为130亿立方米,投资为1700亿元。工程刚刚动工,计划调水量就不断减少,这仅仅是汉江水量不稳定性的反映?

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还停留在纸上和文件上--事实上调水工程的积极性,大大高于节水。有人提出,为了保证南水北调有足够的水量,需要从长江三峡库区再往丹江口调水--一个工程刚刚启动,下一个项目又打算接上来了。总之,有干不完的活。

2006年,北京西长安街的延长线上,在繁华的街边,一夜间竖立起了“南水北调,造福北京人民--长安街管线穿越”的巨大围板,上面画着动人的绿色宣传画,似乎长江水进北京已经近在眼前了。根据计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08年最终调到北京的水量,只有10亿立方米,仅占计划调水总量的十几分之一。

那么,其余100多亿立方米的水都到哪里去了?

多数流向河南、河北一些地区。黄淮河平原,80%以上的水资源都用于农业灌溉。对农业来说,这点调来的水是杯水车薪。而实际上,灌溉庄稼,种麦子和玉米,也用不起每立方数元成本的昂贵的长江之水。

现在农业用水浪费巨大,农业节水比城市节水有更大的潜力。能不能换一种思路,如果向农民和农业“买水”--农业少用一吨水,水务部门付给农民0.5或0.8元,不比千里迢迢的调水成本要降低许多吗?而农民则可以拿这些钱,建设现代化的灌溉系统。

再说,黄河是地上河,从黄河小浪底水库往华北平原应急输水,在可见的将来也基本足够,用得着如此巨额投资,从汉水往黄淮海平原引水吗?

这种高价水只能卖给市民,卖给企业。而且,未饮汉江之水,水价已借南水北调之名先大涨了。“南水北调”直接捆绑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各地城市的水价里,民用与工业用水价格的涨幅不同。居民用水一般每吨上涨3-4角,工业和商用水上涨0.7元甚至更高。这就像要修一条“高速公路”,在原有的所有道路上都设卡收费,说要筹集“建设基金”,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这条路何时建成,也许根本就不走这一条路,这收费合理么?水是我们时刻离不开的,不但民众生活,还有经济发展。须知,水价如此被调水基金绑架上涨,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还将推高工业品和整个物价的上涨。当然,由于能靠这类垄断的“设卡收费”支撑,有关部门、单位可以过得“很滋润”,很幸福,不在乎工期、成本。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动工后,计划不是一再调整吗?中线原计划年调水190亿立方米,到2011年减少了到85亿立方米,其中计划调到北京的不足10亿立方米--而且在动工六七年后,至今还未见到长江水,北京和沿线城市居民多年来已经先为此多交了几十亿元水费了!说实话,在可预见的将来,北京根本无须调么多的高价水。

从2005年起,石家庄市每立方自来水增收0.7元“南水北调基金”,工业用水每吨达到了4元。原先企业一部分水就用的是地下水,不行,也要加收“南水北调基金”,这有道理吗?我在调查时,华北制药厂一位专家说,实在不理解,为什么要拿南水北调来“捆绑”全部水价,即使在国际上,水资源也不是某一个部门,更不是一个企业的,筹集基金也不是靠涨价得来的。

作为共和国制药工业的“长子”、“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20世纪50年代华北制药厂选址时,就考虑到石家庄地区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抗生素生产采用发酵工艺,耗水量大。华北制药厂因水价上涨因素,每年增加成本1000多万,加上电价和其他原材料提价,2005年生产开始逆转出现亏损。华药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其青霉素生产已有近50年的历史,面临着全面停产的可能。??了解,一些制药企业正考虑把抗生素部分生产转移到内蒙古河套地区,那里是黄河中游,用水好解决一些,但也能给黄河造成严重污染。

生物制药是国际上竞争激烈的技术产业。我不久前去了美国中部北卡罗来纳州。这里密集着生物工程项目,尤以生物制药闻名于世,经济蓬勃发展。依托生物工程产业,杜克大学进入美国排名前10位的高校行列。如果调水未到,而水价普遍涨高,连高技术企业都有不能承受之重,那么,我国中部的黄淮海地区还能发展什么产业?!

关于水价问题,还要多说一点。

水务、自来水公司也是垄断行业,连年各地自来水提价涨声一片。据说,提价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此外还有“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上涨空间”等原因。在香港等地,水价是政府补助的,公益性的,自然没有可比性。人们最愿意拿来比较的是日本。不说日本人均年收入,不说人民币的汇率与购买力评估上的问题,1999年日本城市平均自来水价格141日元/立方米,平均供水成本181日元/吨,因为日本的自来水可直接饮用,几乎达到矿泉水和纯净水的标准,处理成本较高。即使按1元人民币兑换13.6日元计算,每吨水约10元人民币--要求大幅上调水价的人,总喜欢拿水价与瓶装矿泉水比较,为何不拿桶装矿泉水与日本自来水比较?我国城市居民拿出10元钱,能买到1吨可直接饮用的自来水吗?

另外,日本2000年全国平均工业用水价格24.08日元,折合人民币不到2元钱。财政对工业用水设施的建设多有补助,中央负担的比例高达50%,这是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我国城市工业用水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至此,我们就明白了,中国以改革的名义上涨水价,有可能走入一条不归路,最终将可能推动物价的全面上涨,制约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西线工程:长江黄河上游的“恶搞”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箭在弦上。

需要把目光投向长江、黄河的源头,投向青藏高原。

这是一片什么样的神奇高原?

1985年7月,中日联合黄河水源探查队宣布:黄河长江水源源头只相隔200米。长江与黄河发源后又大致并行着,向东奔跑了数百公里,然后分手。

这不是偶然。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的格拉丹东雪山,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雪山--这大抵是以源头各支流的长度来考量的。一条世界闻名的大河发源于哪一条川谷小溪并不重要。至于考察黄河、长江发源于哪一条冰川,那更多的是地理和探险上的意义。长江黄河源区位于巴颜喀拉山的两侧,上游许多支流十分接近,都在同一区域,这是世界上十分罕见的。

其实,人们对那片土地、那片高原大陆所知甚少。

那片土地为何有如此丰沛的水量,同时哺育了世界上两条著名的河流长江、黄河,令两条大江河比邻而出?

毫无疑问,在青藏高原,在江河源地区,一定有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上空一定有独特的大气降水机制--探讨与研究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与机制,对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至关重要。

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全球的大气环流。高原上横亘着4条东西走向的雄伟山脉--自南向北,依次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和昆仑山。4条山脉的平均高度,从南向北递降了1000~1500米。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年蒸发量超过1000毫米,可依然能同时供应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世界重要江河发源,已经“匪夷所思”。

在昆仑山的北面,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都是极其干旱少雨地区。青藏高原上空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印度洋。根据地形抬水理论,越往南,山高近海,拦截的水汽越多,降水量也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全球降水的极值--年降水量2.6万毫米--出现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原因。

长江黄河发源于半干旱的青藏高原主体北缘。

大气降水有年际月际的变化,季风地区尤其明显。考察世界各大河的发源,能够发现其河源地区都有稳定充沛的水源,或者沼泽湖泊,或者雪山冰川,能够常年进行天然的调节。如果江河在上游就经常断流、奄奄一息,必定没有奔流万里的创造力。

高原地的“水源”同样来自南方。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高耸的峰峦不可能拦截所有的高空水汽和流云。山脉呈锯齿状,有一个个山口。这些山口就是输送印度洋水汽的条条通道。

到过青藏高原的人都知道,许多山口都是终年云雾缭绕,雨雪纷飞,像通往藏北的念青唐古拉山山口,正是输送水汽的重要通道。因为降水量大,海拔5082米的巴颜喀拉山口,即青康公路(214国道)通过的地方,素以积雪最深、封山时间最长而著称。

青藏高原大气相对湿度较大,但绝对水汽含量却很小,没有特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就形不成有效的降水。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已经凸伸到了对流层大气的1/3处。与地中海相等的2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足以孕育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写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再次温习了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生物及其存在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生态系统由大气圈、地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

组成长江、黄河源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融合了大气圈、地圈、水圈的要素,并形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关键,是高原湿地。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地区,高原湿地的总面积达31.8万平方公里,这里有“中华水塔”之称。

高原的雨季,集中在每年的6~7月间。总有几次印度洋季风,带着大量水汽翻涌而至,高原上的暴雨来临了。三江源沼泽湿地长满绿草,平阔坦荡、储水量大,能留住一年之中少有的几场大雨带来的降水。此后,这些沼泽上的积水蒸腾,又化为降水,形成循环,超过了年降水量的六成。据专家测算,在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湿地,每天受热,蒸发对流,会生成100~120个中小型对流单体,这有如“热带海洋”,为湿地上零散的对流热泡,提供了锋面抬升这种强烈而有组织的上升运动,促其合并加强,形成十分强烈的对流,结果便是有异常多的降水集中落在巴颜喀拉山的两侧,足够同时供江河发源。

近年,三江源地区土地沙化趋势加剧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高原湿地破坏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近十几年来黄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减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计划从长江上游向黄河补充水源,有人鼓吹这是“解决黄河流域缺水的根本途径”--当然,也有气魄更大,胆子更大的,放话“西藏之水才能救中国”。

走近锁闭的无尽群山,走近连绵的青藏高原。我们看一看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举世瞩目,在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

引水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境内。海拔高达3500~4200米,高寒缺氧,交通条件极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根据规划,从长江上游三条主要河流年共调水170亿立方米,其中从通天河调水80亿方米,从雅砻江干流调水50亿立方米,从雅砻江和大渡河支流调水40亿立方米。主体工程的总投资4000多亿元,工期30年。

西线工程经过几十年大量超前期和前期准备工作,在很多方案的比选中,已经“筛选”出了若干建电站抽水线路方案和筑高坝让长江水自流入黄河的方案。有关部门、地区和水利工程专家的积极性也很高涨,认为工程已经基本成熟可行,建议“将其尽早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这一惠及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的战略性工程早日实施”。

长江黄河均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从地图上看,直线距离很短。实际距离也不太远,有的支流末端相隔只有几公里。长江黄河发源后大致平行东流数百公里,看起来调水不难。但两者在地形上高差很大,黄河河床高出长江80~450米。

这是一个难以两全的矛盾:越往上游,江河的距离越近,但可供调的水量也越少;而把工程往下移,可调的水多,但距离远,地质构造复杂,黄河与长江河床高差更大,要使“水往高处流”并非易事。

南水北调西线几个方案中,建扬水站,用电力多级提水,工程建设投资虽然少些,但维持运行需要建造发电厂,费用极高。而且在高海拔地区扬水站的管理也有很多问题,因此基本上已被排除。

现在的方案倾向于采用自流方案。尚需在干流与支流上修建数座高坝,抬升几百米的高程,使长江水位高于黄河。但这其中有几个难点:

一是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均需建高坝,拟建中的各个坝址所在地,海拔均超过3400米,其中通天河的两座坝址海拔超过3800米,在高海拔地区修建高坝,要十分慎重。

二是自流方案需要一定的流速才能保证稳定的流量,这就要求两地需要有一定的落差。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需分段逐级调水,最短的雅砻江引水线路131~304公里,通天河至雅砻江段407~504公里,???渡河至雅砻江段171~260公里。超长隧洞和引水渠道要有一定的坡降,如果按05%计算,引水起点和终点落差至少在100米以上。如果考虑到长江与黄河原有的高差,实现自流修建的高坝至少要达到250~300米以上。有专家甚至认为,长江黄河源区和青藏高原切割强烈的地带修建300米左右的高坝,无异于在“太岁头上动土”,影响和风险不能低估。

100米的落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南水北调中线丹江水源不是比北京仅高几十米,也都能实现自流吗?

要知道,计划年调到北京的水实际只有10亿立方米,水尽管可以慢慢流,流上几十天、几个月也无妨。西线工程向黄河年调水170亿立方米,是往北京调水的17倍,而在高原,冬季三四个月没有解冻,无法调水;夏秋三个月雨季,黄河中下游暴雨成灾,也不用调水。青藏高原的调水区的凌汛虽有差别,但在海拔3 000米以上高寒地区,封冻的时间不会很短。

因此,可以肯定,实际能调水的时间不到半年,平均每天至少要调水1亿立方米,只有相当的流速才能保证足够的流量。几百公里的输水渠道,100米的高差,很可能还不够。

第三个难点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形成高原上数千平方公里的“大湖”--不是“高峡平湖”,而是高原巨泽。从长江上游年调水170亿立方米,必须在雨季把几百亿立方米的水拦蓄起来。因为200多米坝高以下是死库容,不能调,那么这几座水库总库蓄水多少?水面多大?这些大坝湖泊,对青藏高原生态有何影响?需要深入的科学评估。

还是找一个参照的湖泊。

同类推荐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

    本书重点对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国内外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发展现状、图书馆联盟建设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 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运行研究

    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运行研究

    2005年,宁波市政府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针对当时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设计了“基于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及实现路径研究”课题。该课题后来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本书分立志、爱憎、爱国、勤奋、谦虚、谐趣、幽默、识才、趣闻九部分收录了适合给中小学生讲述的中外文坛趣事。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热门推荐
  • 羽灵石记

    羽灵石记

    千年前的一战,为争夺人界信仰之力和资源,仙鬼两界元气大伤,界门即将崩溃关闭。重伤下的鬼族太子,为了恋人,毅然选择穿越即将破碎的两界之门来到人界。鬼族少司命,一直喜欢着他,为他,同样选择来到了人界。......如果没有一千年的等候就不会有今生短暂的邂逅,也许还要一千年的相守才能换来今生的携手白头!
  • 踏仙游

    踏仙游

    一尊神秘古鼎,将夜尘带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的仙侠世界。这里,有仗剑高歌,勇猛精进的无畏修士。亦有倾城倾国,仙姿无双的绝代佳人。更有弹指可令天倾,气吞古今的盖世天骄。万族林立,群雄竞道,踏仙路,游千古,主万界沉浮!
  • 花都妖孽保镖

    花都妖孽保镖

    【最新火爆力作,收藏有惊喜】他左手握生死,右手定乾坤,身怀鬼谷奇术,低调历练凡尘,守家护妻灭敌,谱写王者传奇!
  • 神魔毁天

    神魔毁天

    天有九重,地分十界,天若无道,我誓毁天地若无情,我必灭地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林奇修神功、入魔道,历经生死磨练,融合神魔之力习得无上功法。为何我注定命如蝼蚁!为何我甘受底层之苦!历经磨难,脚踏十界之巅九死一生,傲视九重之天“我的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中!”——林奇。
  • 古烨仙王

    古烨仙王

    三万年前,源道祖诞于苍山界,自此开辟出苍山界仙修道路。一万年前,黑魔老怪横空出世,率一众邪魔横行世间八百年。三千年前,紫影仙子名动天下,紫萝山女修所到之处,苍山界男子尽皆低头。一千年前,无边圣祖一统天下,划凡间为炎龙、幽燕、大秦、赤焰四国,定修仙界为冰仙宗、古神门、玄武殿、青玄宗四派。七百年前,玄武殿殿主违背圣祖意愿,被冰仙、古神、青玄三派共诛。而后,世间安定三百年。这一年,青玄宗设于莽苍山的接引点上,一个以成就人间武圣为毕生奋斗目标的少年,第一次和仙道结缘。且看这个修仙天赋极差的少年,将怎么样的一飞冲天,成为继源道祖、黑魔老怪、紫影仙子、无边圣祖这四大镇界圣者之后,最为年轻的金丹修士。
  • 枫留

    枫留

    这是一个留学生的故事。他没有肾虚回国,因为他不是人中情圣,略过万花丛,万花皆凋零;他也没有纸醉金迷,因为他的家庭不过就是稍微优越于平均水平而已,在这众星捧月的留学圈中不过就是一颗微微发亮的萤火;他没有过真正的英雄救美,因为他身手平凡,又不是骨骼惊奇之辈,反而被劫匪盯上,最后还要别人来搭救;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与朋友们站在壮美的大瀑布前畅想未来,因为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 灵念破天

    灵念破天

    苍古世界,本源漫天。上古之时修炼一途百家齐鸣,条条可证大道。时光苒苒,唯武修一道独霸苍古,人皆可踏,修者可直通大道。一少年被先祖带回姬家。复辟哪灵修之道。*(很坑爹,发现所有名字全部被占用了,无奈弄了这么一个书名,想想都惭愧。)
  • 哈利波特之我是传奇

    哈利波特之我是传奇

    霍法来到了哈利波特的世界,满心欢喜的他以为可以一睹传奇巫师真容。然而他却发现自己来到了1938年!成为了伏地魔的同学,邓布利多的学生。我的赫敏呢?我的铁三角呢?不存在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在义务教育系统的威逼下,强制完成七年的魔法培训。当霍法终于幡然醒悟之际,他才发现,自己不是来目睹传奇的,他是来成为传奇的。
  • 皇女殿下的宫廷

    皇女殿下的宫廷

    未婚夫出轨,一气之下大家同归于尽了。谁料醒来却在一个没有听过的朝代,这里一女为尊,以妻为天,幸好自己穿的是公主!本打算攥着手里的闲钱和喜欢的人一直过下去,却不知不觉间陷入夺位战争……
  • 青春沦陷遇六月初晴

    青春沦陷遇六月初晴

    霓虹灯火退却了又初上,夜幕中这个城市沉静着;阳光投进还没拉开窗帘的窗,或者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个不大也不小的城市宣泄着。谁的高跟鞋踩痛了谁的忧伤,谁点燃的香烟湮灭了谁的没落?爱情在这里悄悄拉开帷幕,滑落一场场烟雨。弹指间谁留下了一道伤疤?伴随那远去的过往静静蜷缩着身体等待愈合的伤口。那些从大山走出的80后,经历着生活和感情的磨练是否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在一场盛世烟火的爱情中,有人哭着哭着就笑了,有人笑着笑着却哭了。还言不由衷的劝说自己: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抓着青春的尾巴沦陷、搁浅之后,或许他们都会在爱的风雨中沉稳,那转角后晴天里,又是怎样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