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4500000022

第22章 高梁河(1)

当太宗发动“取燕蓟”战争时,契丹尽管处于守势,尽管也有人曾提出放弃燕蓟,但最后的决策还是,不仅要“山后”,也要“山前”。战争打到后来,契丹胃口更大,连周世宗攻克的关南之地也想要,耶律休哥甚至想要黄河以北。宋辽之争因此成为一场纯粹实力的比拼。

太原城遭毁

平定太原后,太宗赵炅开始暗自谋划攻取“燕云十六州”。

在太宗的心事里,十六州之中,主要是契丹的南京,也即幽州,今日之北京。其他州郡有的被周世宗夺回,已经固守在关南;另外一些州郡在晋北,距离中原较远。幽州则志在必得。而且攻克幽州,相信其他州郡可以指麾而定。

这事像往年试图攻取北汉一样,他将谋划藏在肚子里,暂时不透露口风。谁也不知道他会连着发动第二场战事,将士们本来还以为可以得胜还朝,马上就要得到封赏了呢!封赏大事,赵炅连想都没有想。

在大军兵锋东指之前,太宗做了五件事:

第一,派人告慰宗庙。

他命令随军而来的著作佐郎、直史馆文臣石熙古返回京师,将平定三晋之地的大喜事,告知宗庙,要列祖列宗高兴。当时的将帅们估计也有纳罕:告慰宗庙,班师回朝再行大礼也不晚啊,怎么就差那么几天,还要派人回去干这个活儿?他们不知道太宗的心事……

第二,给原北汉地政策性优惠。

赦免河东境内各类罪犯,“常赦所不原者并释之”,往常大赦有规定,某类罪恶深重的罪犯遇赦不赦,这一次也赦免了;人户两税(夏税与秋税),两年之内蠲免;士庶有多年拖欠官方的租税也都免除了债务。更规定:正常的赋税之外,如果原来地方还有“无名配率”,也即巧立名目的榨取盘剥,诸州都要一条条列出来,报告给朝廷。

第三,祭奠战死将士。

这是春秋之义。祭祀国殇,仪式隆重。烈士的后人子孙,都要受到朝廷恩惠,可给予一个官职,享有国家俸禄。

第四,毁掉太原城。

太原乃是河东治所所在,历史上多少藩镇盘踞在此,让中原王朝头痛不已!远的不说,李存勖占据河东时,后梁奈何不得他;石敬瑭占据河东时,后唐奈何不得他;刘知远占据河东时,后晋奈何不得他;刘崇占据河东时,后周奈何不得他;刘承钧占据河东时,大宋奈何不得他!现在,此地被平定,谁知道以后会由谁来盘踞此地?太宗跟他的大臣们想了想,议了议,决计铲除它。于是,做出一个部署:将太原城拆毁,此地改为平晋县;另以附近的榆次县为并州治所。太原附近的僧人、道士,以及富有的大户人家,都迁往洛阳居住。一年以后,甚至还下诏壅塞汾河的晋祠之水,而后灌太原,将老城堕毁淹塌。这就从行政降级、文化南迁和经济削弱三大政策上,狠狠降低了太原的历史地位,让后世据守河东称藩称王,没有了可能性。大宋三百年,没有再出现“河东藩镇”,应该与此有关,当然,更与邦国抑制藩镇的一贯性政策有关。

但这件事成了大宋太宗赵炅的一个政治污点。

所以这样说,理由有二:

(一)伤人甚众。

毁掉太原,另立新城,需要迁徙市民。诸史都记录了这个事件。这是太原历史上不幸的时刻。《宋史·太宗本纪》中记录的说法是:“尽徙余民于新城,遣使督之,既出,即命纵火。”将太原城中所有还没有搬离的“余民”都迁徙到新城榆次去,为此还专门派遣使者督促。等到人都离开房舍了,当即命令纵火焚城。但《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字略异,大略说:“遣使分部徙居民于新并州,尽焚其庐舍,民老幼趋城门不及,死者甚众。”派遣使者分头安排居民到新的并州治所居住,然后将太原城内所有房舍焚烧。当时居民中的老人孩子有来不及到城门的,死了很多人。

《宋史》中没有“死者甚众”这四个字,而且还有“既出”才纵火的说法,好像已经安排了太原市民的妥当去处,没有遭遇反抗。但考虑到人性,考虑到人性中对私有财产必有捍卫之心的倾向,《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录应该是可信的。当时必有抗命者,遇到暴力强拆,定会以死抗争,不然如何会死人?此事不容回护。赵炅毁太原,自有政治家的责任担当,是抑制藩镇的战略总规划之一部分。但站在时光的后面来看,此举实是侵害私有财产权、剥夺庶民生命权的一大罪恶。

乾隆皇帝曾有《御批纲鉴》一书传世。书中对历史故实的评点良莠不齐,对大宋君臣也多有嘲弄,但他在论“毁太原”一节中所论,我同意。他说:

“仁者之师,应该救民于水火之中。现在宋师却纵火害民,这是什么居心?这事跟太宗行事也太矛盾啦,当初围城没有攻陷时,还能顾虑城破之际屠城会杀伤很多人,因此颁下大义谕旨,劝降河东主。现在这些‘趋门不及者’,难道独独不是当初所不忍心加害的良民吗?”

“仁者之师”的说法出自孟子。乾隆以亚圣的意见批评赵炅,立意甚高,值得嘉许。

(二)因噎废食。

太原被毁,确实抑制了藩镇的生长可能性,但同时减弱了中原北部一座规模闳敞的军事要塞的守卫功能。后来的太原城市规模与老太原已经不可比。所以一百四十六年后,金兵来侵,志在太原,太原守将王禀守卫二百五十多日后,还是被金兵攻占。王禀的故实气壮山河,极为精彩,我将在后面的书中说到。现在可作一遐想:假如北汉都城老太原,原来规模不变,势必将大大增加金兵攻占的难度。故今日太宗这一决策,堪称史上政治败笔之一。就政治荣辱而言,是太宗之耻,一个抹不去的政治污点。

事实上,可以不必毁城。太祖时代已经实现文官权知制度,太宗事实上也在推行这个制度。如此推演的结果已经足可消弭藩镇大帅们的割据之念,并从制度保障上杜绝了割据之可能。太宗这种出于政治恐惧,而不惜支付过高成本的预防之举,像所有政治家的此类荒谬一样,套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说,都是一种“政治不成熟”。帝王时代的非理性结构,不适合做现代性诊断,但也不妨说,即使就普遍性之“政治智慧”而言,赵炅此举,也“过”了,而“过犹不及”。这与他一生在政治平衡中奉行中庸大智慧的故实比较,显得很刺目。

第五,安排文职官员。

刘保勋知并州外,太宗还安排其他文人出任原北汉州郡各级地方官。

太宗坚持乃兄太祖的职官政策:文官权知,武职带兵,一律由朝廷任免。文官执掌政务,安排判官副署;如果带兵在外,就安排监军副署。看上去如此简单的制度性设计,如果了解唐末以来,五代乱世的藩镇世袭,权反在下的军政故实,就知道,这类安排几乎是革命性的。神奇的是,大宋在实现这类革命性转型时,几乎没有遭遇流血。

所谓“副署”,就是主管一把手签署文件,要有二把手或三把手同签才有效。知州签署,通判副署;主帅签署,监军副署,这样,就等于给主管做了分权处理,也是克制专断的必要手段。

但在太原这次人事安排之后不久,出了状况。

有八个朝廷官员分赴诸州,其中,右赞善大夫臧丙知辽州(今属山西左权县),秘书丞马汝士知石州(今属山西吕梁市)。因为这些地方都在边境,属于军事要塞,因此给他们各自都配备了军队,并派出了监军。

不料马汝士与监军不和,一天晚上,腹部被一柄利刃穿入,流血而死。地方报上的审验结果是:自杀。

但远在四百多里地外的臧丙知道此事后,迅即上疏,认为马汝士绝非“自杀”,愿意来调查此事。

这时,太宗已经与契丹在幽燕之下完成了一次较量,失败而归(故实容当后表),闻言大惊!才派出去的知州能被人所杀?于是当即派出使者去弄清事情原委。然后,又将臧丙召到京师问询他为何关心这件事。

臧丙说:“马汝士在石州担任牧守之责,没有听说他有什么大的罪过,何至于自杀?故臣判断此事必有冤情。如果冤死不明,警卫者又不被处分,那么从此之后,书生权知地方,谁还敢来?谁还能踏实地治理边郡?”

太宗闻听此言很愉快。事件与监军有关,得到公正处理。

“乘胜取燕蓟”

平定太原一个月之后,在三军将士焦急地等待赏赐的日子里,太宗按照出发时的路线回到了河北镇州。将士们也有点纳罕:如果回京师,可以直接走晋中、晋南,过黄河,进入汴梁啊,干吗绕远五百里走镇州啊?

车驾到镇州后,太宗召集诸将说了自己思考“成熟”的想法:

“乘胜取燕蓟。”趁热打铁,乘着扫灭北汉的余威,收复幽州、蓟州(今属北京、天津)。

消息出来,三军失望。他们不想再打仗,只想得赏。

中唐、五代以来,战必有赏,而且一把一结,当场兑现,甚至期盼预先颁赐的余风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是战后颁赏,不独是五代惯性,也是历史惯性。主战者吝于赏赐,经战者人心不平,是平情经验。太宗并非吝啬,而是企图两场战争之后一并颁赐。可是将士们无此“觉悟”,更不这样思考。这就误解了事件的逻辑。有意味的是,经由太祖时期的慢慢改造,将士们对恢复汉唐旧疆的价值诉求也有了感觉。所以在反对东征时,诸将不大好意思说“不赏不战”,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师疲饷匮”,军队已经疲惫,粮饷已经不足。史上的说法就是:尽管“人人有希赏意”,人人都有期盼赏赐的意思,“然无敢言者”,但是没有敢说求赏的人。太宗看出诸将“皆不愿行”,但他想想石岭关一役,郭进将军剪灭契丹万余人,就觉得战胜契丹不是太难的事。况且“惟有战耳”一句话,让现在两家已经闹翻,听说契丹正在异动。与其等待来而战之,何如往而战之!更重要的,太宗人格特质中,有好大喜功之倾向,这一倾向,直到很后来才有所收敛。此时的太宗,似乎只有向前、向前、向前一条思路。

他的目光在巡视诸将时,应该有过期待。他需要他们懂他。

但是懂他的人,寥寥。

时任铁骑军指挥使的呼延赞也不赞成到燕蓟之地去打契丹,但他满脸密密麻麻刺了“赤心杀贼”的黑字,看不出他的表情。

随军的参知政事,文人赵昌言觉得大宋与契丹早晚应该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于是率先站在了太宗一边,回应道:

“自此取幽州,犹热鏊翻饼耳!”从镇州这里收复幽州,就像在热鏊子上烙大饼翻个似的,容易得很!

呼延赞对这位轻敌的宰相嗤之以鼻,他嘲笑道:

“书生之言不足尽信,此饼难翻。”皇上您别信这个书生说的话啊,书生之言,不可以全信——契丹这个大饼不好翻!

这故实为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学者王得臣《麈史》所记录。书中说是王得臣同时代大臣富弼亲口讲述。富弼还说,最后太宗兵败而归,证明了呼延赞的预见性,于是对王得臣再三喟叹说:“武臣中盖亦有人矣!”大宋武臣之中也有明白人啊!但据考证,赵昌言参政在后来,时当太平兴国年间,他还没有出任国务总理。总之王得臣记录可能有误,但《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李焘引用《麈史》这一故实,评论说:“或呼延赞实有此言,亦不可知。”也许呼延赞真的有这样一番话,也说不定。

上百将帅,支持太宗意见的没有几个人。殿前都虞候,大将崔翰,就是当年在东京西郊讲武台训练数十万禁军的演习总教官,他对指挥禁军有心得,认为破北汉易,破契丹也不难。于是在建功立业的军人荣誉和个人雄心的加持下,也站在太宗一边,提出了鼓舞人心的意见:

“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讨伐契丹这件事,不能再次举兵!举兵一次要费多少周折!我们大宋精锐已经悉数在此,又当破河东的余威,正好乘此破竹之势,取燕蓟,很容易。古语云:时不可失也!

“时不可失”,四字深深地契合太宗之意。史称“上悦”,皇上很高兴。于是“喜而兴师”之意已决,如此,历史预定轨道已经铺设完毕,格局已定,不可变更。

太宗不明白的是,这一个时刻,他已经开始违背军事规律,他正在犯兵家之大忌。《孙子》有言:“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战胜攻取之后,要“修其功”。何谓“修其功”?适时赏赐就是其道。太宗于战胜攻取之后,不赏,是犯兵家大忌之一。这个赏赐,他拖了半年之久。那时的颁奖已经没有了激励效果。兵法不可“怒而兴师”“愠而攻战”,已经是军事常识;还可以补充一句:也不可以“喜而兴师”“乐而攻战”。喜、怒,都是战时的非理性状态。太宗在兴头上,还写了《平晋诗》,刻在寺院里,要诸臣唱和,全军一派喜气洋洋。这时候进入战争决策,依然属于“政治不成熟”。故太宗再犯兵家大忌之二。如此,如何安定邦国、保全军队呢?

从“乘胜取燕蓟”豪言一出,到“时不可失”壮语一激,再到太宗欣然一“悦”,这一场战役的结局已定。剩下的事情,成为太宗一行趋奔结局的悲剧历程。

第一个错误

太宗从镇州向京东、河北诸州发出了调动军用物资的命令,要他们限期转运到北面行营。他知道“师疲饷匮”是牢骚,也是事实。

随后,车驾从镇州向定州出发。镇州即正定,在今天的石家庄北,定州在今保定南,相距百里路程,一个驿站。此地已经贴近幽州的南部了。

扈从部队要按期限到镇州集合,但是到了日子,居然有几个番号没有到达!史称“上怒,欲置于法”,太宗大怒,要将延误军期的首领法办。那就是要杀人祭旗了!

时任马步军都军头的一位军官名叫赵延溥,赶紧来到太宗营帐,劝谏道:

“陛下巡行边陲,本以外寇为患,今敌未殄灭而诛谴将士,若图后举,谁为陛下戮力乎?”陛下到边疆来巡视,本来是以契丹外寇为我军大患的。现在外寇未加剪灭而诛杀自家将士,如果这样来图谋后面的大事,谁还为陛下效命沙场啊?这一番话居然打动了太宗,接受意见,还好言表扬称赞了他。

现在可以看到,决策“取燕蓟”之后,这是太宗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军中无戏言。军人不按规定日期集合,就是违反军令。这等严肃的大事,太宗优容对待,所以养成了大宋将军往往不在意延误军机之过。后来,杨老令公就因为潘美、王诜延误集合日期,成为孤军,被契丹擒杀。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车驾到达定州之后,太宗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派遣使者到北岳恒山去祷告、祭祀、许愿。这是祈求天神地祇保佑平安顺利的意思。

第二件事是再作一首诗,主题是悲悯沦陷区中原士庶,以此激励契丹辖境原属中原地区的人民,起来反抗异族。众多大臣也跟着唱和。一时间,这些诗就传入了契丹南部。

随后,太宗继续北上,来到今天的保定市,那时一个叫金台顿的地方。此地过去是战国燕国故地,燕昭王曾筑黄金台招贤纳士,所以名叫“金台”,“顿”就是馆舍的意思。这里是一个驿站,有时属于契丹,有时属于大宋。现在属于契丹,太宗进入敌境,意味着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宋师没有人熟悉这里的地形。太宗下令在此地招募向导一百人,寻求到达幽州的最佳山地路线。向导的报酬也定好了:每人两千钱。

战役初期,契丹还没有反应过来,宋师进展顺利。

孔守正独闯岐沟关

太平兴国四年(979)六月,东西班指挥使,也即殿前卫戍兵司令官孔守正被派往岐沟关相机行动。

同类推荐
  • 浴秦故综

    浴秦故综

    以一己之力来改变天下格局,也许会有错过,但绝不会辜负
  • 三天读懂五千年黄金传奇

    三天读懂五千年黄金传奇

    跌宕起伏黄金历史,错综复杂财富传奇。黄金历史发展脉络、趣闻故事、黄金开采冶炼过程等奇闻异事,让您从历史、文化、宗教、生产、生活诸多方面领会黄金的魅力,了解真正的黄金时代。
  • 兵行天下之楚魏

    兵行天下之楚魏

    王朝末年,在驱夷之战中他屡立战功,本可以加官进爵,却因祖训而远走江湖,十万袍泽的冤死,幕后主使却仍旧窃居高位,藩镇割据初现,乱世即将来临。
  • 当年那些事

    当年那些事

    此书编辑、付梓、出版之时,我们伟大祖国正经历盛世送别奥运、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筹办世博会召开。这些举世瞩目的事件都将被一一记录在册,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成为人类攀登文明高峰的标高。作为肩负着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重任的档案工作者,在欣逢盛世、共襄盛举的同时,谨以此书的出版作为献给伟大祖国的礼物,祝愿她更加繁荣昌盛。本套丛书汇编了由上海市档案局主管、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档案春秋》杂志三年来的精品文章,它们勾勒出一段段“不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还原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那些老档案,第一手的资料,从中挖掘出人生百态、世纪风流,供大众品读。
  • 谋尽江山

    谋尽江山

    一代皇子,历劫而归!在重重的阴影之中算谋天下,揭开隐藏在背后的身世真相! 一品谋士,在阴暗之处手握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算计苍生,只为了复仇! 一殇美人,在背后默默无怨无悔地跟随,竭尽全力付出,为的仅仅是心上之人绽放笑容! 壮丽江山,喋血噬影,这权欲又该造就多少可怜人? 暗夜沉寂卷杀机,北风飞雪飘血雨。弓藏赴燕覆初意,劫尽归周谋人心。层层暗影何人觉?重重身世无人知!数番算计终成空,几载兜转恍如始。蓦然回首往昔事,故景依旧人已逝。 吐槽群:744528737欢迎大家加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病娇男神太缠人

    快穿之病娇男神太缠人

    容玥身为三千位面的主神,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劫数。天道告诉她,此劫非雷劫,需要她亲自下放小位面历劫。于是乎,容玥开启了她的快穿之旅, 软萌学霸歪头:“阿玥,你为什么这么好看呀。”好看到,他好像藏起来啊。温柔影帝微笑:“阿玥,你想分手?”这大概永远也不可能呢。清冷师尊抬眼:“阿玥,我心悦于你。”所以,别抗拒我…… 最后,容玥揉着腰一脸冷淡:“滚!” (女主冷淡,男主黑化病娇,1v1,甜宠到底哦~)
  • 妖孽难惹

    妖孽难惹

    毫不犹豫地了结了自己,却因缘际会来到异世大陆前世如此憋屈,怎可重蹈覆辙。女子如何?持枪抗敌。皇家如何?不如一碗阳春面。我来到,我看到,我胜利。
  • 神秘国历险记

    神秘国历险记

    为何赵渊会无缘无故地到达一个崭新的国家?为何世界地图上没有这个国家的踪影?天生喜好冒险的赵渊岂会放过机会,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国家闯一闯。什么?!这个国家的科技先进到常人理解不了的地步?还有那神器的魔法?妈呀!那我肯定要学几样回去看看。当他环游这个国家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 潘多拉的守护神

    潘多拉的守护神

    当潘多拉魔盒开启之时,灾难,瘟疫弥漫开来,世界陷入战争与混乱!为了找到最后的希望,伊丽娜踏上了征程。
  • 江湖启示录

    江湖启示录

    这里没有修仙,没有奇幻,有得只是一个男子自己心中的武侠梦。
  • 大学校园:今昔非昨昔

    大学校园:今昔非昨昔

    人与人不是因为爱而相互了解,是因为运气才能在一起的吧?迈进心仪的大学校园,青春岁月里那五彩缤纷的梦境。所有的花儿都在这里绽放,一年一度,岁岁年年。我们都爱旅行,离开你,我痛不欲生。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录月书

    录月书

    月华凝人,落入仙宫。三千世界,飘渺一生。风华于世,绝恋情剑。以剑为道,世事为劫,破这苍穹!
  • 惹上妖孽:废材五小姐

    惹上妖孽:废材五小姐

    22世纪全球第一佣兵联邦女首领,在执行神秘人悬赏的任务中意外陨落。云潜大陆?灵力修行?闻所未闻。还有几个嚣张跋扈的胞姐胞妹?偏心偏上天的叔叔伯伯?好在亲爹亲妈不嫌弃,还get一个美男王爷做夫婿?
  • exo能爱能恨

    exo能爱能恨

    主要写了女主重生,让上世欺负她的与被欺骗她的等等等伤害乘以10被奉还,她能为她复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