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9700000028

第28章 人类居住环境(4)

健康发展农业

农药及杀虫剂的发明曾是人类的骄傲,短时间里它们有效地杀灭了农田、果树中的害虫,使粮食、菜蔬增产不少。但好景不长,像生态学的普遍规律一样,它的利与弊也是结伴而来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美国加州在为杀灭湖中蠓蚊,曾先后两次喷洒DDT,都使99%蟓蚊死亡了,但第二次不久也发现了水鸟死亡,第三次再用,蠓蚊死的不多,而水鸟死的不少,解剖水鸟脂肪组织却惊人地发现,其DDT的浓度竟是水中农药浓度的8万倍,足以致鸟于死地,这显然是生物富集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农药使用不仅杀死其他不该杀死的生物,还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这也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验证,因为农药作用于害虫使其大部分死亡后,能幸存下来的遗传因子中就有抗药性,这种变异代代加强,实际上是选择培育了害虫的优良品种。而且农药施洒又迫使没抗药性的生物物种不能进入这一生态系统中,反而使用害虫的优种肆虐起来,这也是自然规律对人类的报复。

在辽阔的绿色海洋中,可以画出个最简单的食物链,如:庄稼(果、菜、树木等)←害虫←天敌。即害虫吃庄稼,天敌吃害虫。使用农药的综合效果是破坏了害虫与天敌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这种不平衡有时会因天敌的大量死亡,使害虫比用农药以前更厉害。人类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也逐步学会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一些生物的特性,用生物来防治危害农、林业害虫等的综合措施。

我国用生物防治害虫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晋、唐时期,那时已有用一种蚊防治柑橘害虫的记载。到了20世纪,世界各国都广泛采用合乎自然规律的用生物防治害虫的办法,有的根据食物链原理,针对某种害虫引进专吃它们的天敌。如用七星瓢虫吃蚜虫,一只成虫一天可吃掉100多只,用大草蛉虫每只每天可吃800只棉蚜虫。一只青蛙每天能吃掉近百只害虫。

我国捕食性生物很多,利用它们去吃掉农作物害虫很有效,螳螂很能吃棉田害虫,黄鼠狼、猫头鹰虽然形象与声音令人讨厌,可它们都是捕鼠能手,每一只每年都可以吃掉一千多只老鼠,为人类保下1吨多粮食呢,而滑稽可爱的小刺猬不仅能吃鼠,还是吃甲壳、软体害虫的快嘴,所以人们说,“一窝刺猬保七亩半田”。人类还巧妙地利用一些寄生性生物或病原虫微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像我国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和玉米螟,利用赤小峰防治蔗螟等;在前苏联也曾用核形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防治美国白蛾等。

人们为了减少农药施洒造成的各种后遗症(二次污染等),还研究了利用农林作物本身对病虫害的抵抗性防治病虫害。如培养植物虫害的忍耐性,即使受害也不减产;对病虫害的抗生性,就是农林作物本身能对有害生物的发育生长产生影响,使它们发育、生殖力受损;还有使农林作物让害虫避之,等等。人类还用改变农业环境和作物品种的方法实行耕作防治病虫害,使原来专门危害某种作物的害虫由于环境改变而丧生。近年也有用射线方法对害虫照射,使它们失去繁殖力,美国就用这种方法在佛罗里达州消灭了羊旋皮蝇。

生物防治病虫害自古就有,近年随着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的副作用日益明显,人们又转而重视自然界中生物防治作用,它依据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依存、制约、竞争等规律,以虫治虫,既没有对空气、水、土壤的污染,也不会因害虫抗药越治越多。当然,如何有效、恰当地利用自然界的生物资源,使防治病虫害与大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发展,是一门需要人类永远研究的课题。人类应该有能力让农业在自然规律的协调下健康发展,永为人类的衣食之源。

建立生态农业

圣经中把人类祖先居住的地方叫伊甸园,那里有树悦人眼目,有果供人吃,有河滋润田园,有走兽飞禽与人为伴,就像一首安居乐业的诗篇。

而今,污染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不仅城市、发达的国家深受其害,就连人口相对分散、工业不大集中的乡村也难于幸免。这除了人类排放到大自然的污染物会随着自然界的水、气循环迁移到各地之外,也还因为化学农药、杀虫剂的使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灌入农田,使得较为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也失去了平衡,或土壤中毒板结、或农业害虫的天敌被杀死、或农作物减产或粮食含有有害的成分失去食用价值、或白色污染成了喜之不久的大忧……惨痛的教训使人们重新思考,单纯用某种办法来获取农业的丰收,常不能持久,因为农业本身看起来仅是种植农作物,而实际上它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忽略系统只抓一环,必然会出现抓一牵万,整体失去平衡,最后事与愿违。

多年来人们经过探索,认为需要从宏观上考虑,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才是根本出路。于是营造防护林,调节区域小气候;用综合的方法,包括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改变施肥方法,防止化肥污染土地和化肥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力求科学种田,合理地套种间作或轮流耕作不同品种农作物,使农田得以养息和土肥充分发挥效益等。与此同时,也开始从局部着手,按照实现良性循环的思想从小到大,试验着搞生态农业。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创办的生态农场也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生态农业简单地理解,就是设法充分地利用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转换和控制物质循环过程,来保持生态环境良好。在农村就是设法把人、家畜的粪便,以及动物、植物的废料充分利用,取之于田、还之于田、造福于人。

留民营村就是很有机的组织了农、林、牧、副、渔业,取得了废物就地消化变宝,不污染环境还少投资多获益。

他们把农作物的稻秆、秸秆用做饲料养牛,出奶、卖牛肉,把牛粪发酵制沼气解决农村能源不足,沼气渣又作为鱼的饲料,鱼池的塘泥又返回大田做肥料,整个过程是废物不废、互相利用,相当协调,一切都顺乎自然,没有污染。而且很多废物他们还派多种用途,比如秸秆、稻麦壳还可以用作蘑菇养殖的培养料,用完后仍可做沼气原料或饲料。他们用沼气做加工豆制品的燃料,豆渣又是各种家畜的饲料,畜粪又制沼气、沼气渣再做肥料或鱼饲料。

他们还用杨、槐树叶做牧畜业饲料,畜肥再做沼气原料或肥田。各个环节有机协调又顺其自然,使物质回归本性——天生我材必有用。颇似传说中人类祖先居住的伊甸园,各种物质是因“上帝”叫它完成一定的功能,才把它降临人间的。

我国在试验生态农业方面受到世界的关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就曾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肯定和推广的样板。还有天津蓟县也搞了用养猪的猪粪养蛆(高蛋白生物),用蛆喂鸡营养价值高、长得快,再用鸡粪作猪的部分饲料的较简单的农业生态系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还根据水生植物水葫芦能分解水中一些有害污染物质的特性,在污水中养殖水葫芦来净化污水,水葫芦又可作蚯蚓的食料,繁殖的蚯蚓又是貂的好饵料。

用“污水—水葫芦—蚯蚓—貂”生态系统,既简便地处理了污水,又实现了生物间的互相利用,整体良性循环。随着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原理指导工农业生产的事例将会更多。人类的生产、生活在高水平、科学意义上的重返“伊甸园”将不会是“永恒的神话”。

保护农业生态平衡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农田防护林:这是目前农田保护中最普遍应用的措施。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农田小气候方面的作用已经是公认的,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生物病虫害防治: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生物防治技术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保护害虫的天敌、开发生物农药等。

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实行起来却仍然有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在使用剧毒农药时,把害虫的一些天敌也杀死了。

其二是有少数人,公然为了私利捕杀天敌,最典型的是捕杀青蛙。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近年,生物农药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国际上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世界上已商品化的生物农药约有30种,年销售额达7亿多美元。2000年生物农药占农药市场的20%。我国已将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列为中近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并已先后建立了一些试验性生产工厂。

由于病虫害和草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可达总产量的50%(尽管这种估计可能过高),通过施用农药可挽回损失占总产量的15%。长期以来,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使用的是有机磷为主的化学农药,造成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虫子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治虫效果愈来愈差。而生物农药恰恰可以克服化学农药的这种弊端。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农药,逐渐取代化学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业、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不受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生物农药也有生物农药的短处。这就是大多数生物农药具有缓效性特点,必须作好虫情预报,抓准施药时间,方能起到良好效果。

开发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并不是什么新名词。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就可归纳为生物肥料的范畴。然而,它又是个新领域,扩大了新的肥源。

我国研究成功用固氮蓝藻作为晚稻的肥料,就是很好的例子。固氮蓝藻能够把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变成农作物可吸收的氮肥。据测定,1000千克的固氮蓝藻固定的氮相当于10~15千克硫酸铵的含氮量和2.6千克过磷酸钙所含的磷,以及18.9千克的活性物质。所以在稻田放养固氮菌以后,可以少施或不施化肥,不仅节省了开支,也可防止大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水体的污染。据科学测算,地球上的固氮菌每年可以从空气中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

同类推荐
  • 未来科技新看点

    未来科技新看点

    本套系列丛书推出10辑,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乘风御波:海上探险与航海佳话

    乘风御波:海上探险与航海佳话

    本书包括古代人类的海洋探索、海上贸易,近代和当代的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上战争和海上旅游等。书中对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典型船舶、著名的航海探险家、有关的科学家以及人类从事海洋事业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有所介绍,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海洋,理解人、船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海洋意识,更好地为开发和利用海洋服务。
  • 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收录了绿色能源的发展前景;绿色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比较;绿色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能;永不枯竭的能源——风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人类的终极能源——氢能等内容。
  • 环境科学知识

    环境科学知识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现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展现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并从科学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当今的环境问题,介绍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及环境政策。
  • 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

    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

    《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是关于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题的传奇。书中既有振奋人心的故事讲述方式,也有引人入胜的科学发现的历史。西蒙·辛格讲述了一个英国人,经过数年秘密辛苦的工作,终于解决了最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的艰辛旅程。
热门推荐
  • 顾准文集

    顾准文集

    顾准吴敬琏强力推荐王元化、李慎之、李锐、吴敬琏、朱学勤等人极力推崇的中国当代最伟大、最深刻的思想家20世纪后半期最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最有创见的学者顾准著作精选集
  • 婚然心动,宠妻无下限

    婚然心动,宠妻无下限

    人前他是清冷淡漠的盛世总裁,人后他是兼具了流氓和深情的腹黑老公。长久的“不见天日”之后,张薰羽终于忍无可忍,一个抱枕狠狠的砸在从浴室里出来的男人身上:“易千率!今天晚上你睡书房!”书房?男人挑了挑眉,一把抱起床上裹的严严实实的女人:“正好,关于盛世和张氏接下来的深入合作,我们可以一起换个地点好好'研究'。”
  • 不能说的忧伤

    不能说的忧伤

    时间叫住我,对我说“等我久了,你会明白我的安排不是对你的束缚;等我长了,你会慢慢释怀的。”于是,我听了时间的话...
  • 新社会人

    新社会人

    95后青春男女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变身“新社会人”。“爱情与馒头”的问题成为了这些职场菜鸟面前的“拦路虎”,难免会有人做出错误选择而误入歧途。王惜之与安一静身临困境,相互扶持,在历尽坎坷艰辛之后,事业有成并收获甜美的爱情……
  • 风起天芒

    风起天芒

    启星历2323年,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力冲天

    灵力冲天

    侍灵,人体内的一种强大精神。凡是拥有这种精神的人,皆为侍灵者。这些人利用这种强大的力量,小可灭山焚江,大可弑仙屠神。为了找寻散落在人间的十二圣器,红发少年灭世杰与伙伴们踏上了命运的战斗之路。然而,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只是「寻圣器,救地球」这么简单吗?在一切事理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真相呢?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六十种曲四贤记

    六十种曲四贤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凤呈详

    龙凤呈详

    天界史书记载,天帝爱女涂凤因误坠诛仙台,香消玉殒。天帝、天后哀痛万分,过继鸟族中的尾鸢稚女为干女儿,以寄哀思,赐名尾鳯。“那个人是谁?”涂凤看着满身鲜血,执着长剑,屹立于弱水河畔挺拔俊朗的少年,心动的问道。“公主,那应该是刚刚征战归来的战神龙戮。”她身旁的侍女小声说道。“你说,我们俩在一起的话,算不算是龙凤呈祥啊。”涂凤说完不待身旁人反应过来,便去了龙戮的面前。“你挡住我的路了。”龙戮才从战场上下来,整个人还透着血腥的杀伐之气。“哦”涂凤应了一声,但并没有要让开的意思。看着龙戮那双充血的星眸,涂凤拔下了自身的凤翎羽,插到了龙戮的发间道“记住了,我是涂凤,你未来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