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3日,骑行第2天
骑行数据:雅安→新沟,里程87千米,最高海拔1330米,爬升海拔689米,上坡87千米(缓),下坡0千米,耗时11小时。
关键词:天全县;邛崃;新沟;小高
“上坡别放屁,放屁就泄气;
下坡别放屁,放屁就成喷气式。”
出雅安,便也出了成都平原。开始进入山区,骑行队伍沿青衣江逆流前进。青衣江水流湍急,白浪翻滚,两岸青山植被密布。
路况非常好,海拔逐渐升高,上上下下的坡一个接着一个,总体上坡比下坡多。据骑行前辈讲,这只是为以后的爬坡做练习。
出于习惯,许多人的车没有脚撑,加之行李又很重,中途休息一般选择可以停车的地方,车子方便靠在上面。当然,大多数时候找不到那么方便的地方,就只好将车放倒在地。路碑和公路护栏是很好的停车地。数字奇特的路碑更是大家的最爱,拍照也是免不了的。
点评:长途骑行要否装脚撑也是一个需要权衡利弊的问题。平时短途的健身骑行或者参加业余比赛,不装脚撑是为了安全考虑,防备后面骑手跟得太近,前轮插进脚撑里别到,发生摔车危险,当然也有减负的意味。同样,长途骑行装上脚撑也有此种安全之虞。可如果不装上呢,途中休息就不可避免地在找不到倚靠物体的时候,把车子放倒在路边。以川藏骑行为例,路大多比较窄,车子放倒后占地面积大,如果一队人都停下休息或拍照,会给飞驰而过的大货车会造成非常大的危险。另外,长途骑行一般后面驮包较大,负重较多,经常放倒自行车会使驮包内物品翻倒,绑绳松脱,不注意会在骑行中发生危险。放在包外侧的小件物品也容易丢失掉落。再说,长途骑行,前后车一般不会如比赛般跟得那么近。因此,权衡利弊,长途骑行,建议装脚撑。
今天,在2666千米路碑处,我停车拍照,大家也都一起停车,顺便休息。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吉利数字,一路顺风嘛。当然,我没有向大家说明,我在此处停车还有一个原因:这个数字是我前些天刚买的一本小说的名字,看着好亲切。即便我说出来,其他骑友也不一定知道,又有卖弄之嫌。
《2666》是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小说,号称是21世纪最伟大的作品,说是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既然这样宣传了,就说明它不可能超越《百年孤独》。
波拉尼奥是个短命的大器晚成的作家,国内还翻译出版了他的成名作《荒野侦探》。记得2012年春节,我环骑海南岛时带的就是《荒野侦探》。我是想骑行在野外,看看与野外有关的书应该不错。事实上,我错了,我承认,我没看懂那本书。先不去怀疑作家作品是否被高估了,但苏珊桑塔格都推崇的作家应该不会被高估,况且那么多国外的奖项在那呢。那么就只有另外两种可能了:要么我的水平有限,无法领略大师的魅力与奥义;要么就是糟糕的翻译毁了这本书。我读了大半,不知作者要写什么,只记得一个词“本能现实主义”,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
海南骑行时遇到几次雨天,虽然我的驮包备了防雨措施,但还是没能完全幸免,可怜的《荒野侦探》也中招了,湿了大半,但我最终还是把它带了回来,侦探和我绕海南一圈,现在留下黄黄的水渍和已经发胖的身子躺在我家书柜里。
点评:长时间在外骑行,证件、钱、书本等易潮湿物品需要放在防潮袋中。更重要的是救急食品和药品的保存,切不可使之发霉和潮湿,万一发生霉变,就起不到救急的作用;而且误食之后,可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还是回到川藏线吧。
昨天,队伍成员互相熟悉了,熟悉了也就知道底细了。因为实力不同等原因,今天,7个人的队伍不久就分成了2组,速度快的3人已不见踪影。我和老王、麦子、小黑4人垫后,10﹕30行进到天全县,318线在城外通过,我们拐入县城。
点评:骑行队伍中有个速度、体力超群的神行太保比较重要,但要利用其优势。比如,川藏线沿途可休整的补给点不多,旺季的时候更是有人满为患的情况。为了能够及时补充营养,使得疲劳身体迅速恢复,建议每天骑行后半程,让骑行速度快的队友提前赶至计划中的停靠点,定旅店、找饭店,安排晚餐,这样就不用整队人马到达后盲目耗费时间去找吃的、住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且能保障休息。
我们最初的定位是不以赶路为目的的休闲骑,沿途有人看人,有景看景,县城怎能错过,况且也有些饿了。
天全县县城,沿江而建,极为规整。用小黑的话说:“要比雅安都干净整洁。”
二郎山宾馆对面一家邛崃风味馆吸引了我们。主要是邛崃的读音,大家有些好奇,我当了把老师。以后的行程证明,邛崃风味遍布川西藏区一带。当家的吃法似乎是奶汤面。
虽然才10﹕30,但我饿了,2两牛肉面,1两抄手。
满满两大碗端上来。该不会是我家亲戚开的店吧?往旁边顾客眼前瞄了一圈,原来都是老板的亲戚。那叫一个实在哟!
我掏出自带的大蒜,大家吃得不亦乐乎。当然,我也掏出自带的不锈钢双层户外用杯子,泡了杯咖啡。
那谁谁说咖啡和大蒜不能一起吃了?戅都!(上海话)
这以后,咖啡加大蒜成了我的标配。
陆续有其他骑行队伍赶来,虽然都不熟悉,但骑友嘛,天下骑友是一家,我们大呼“来这里吃,实在得很”。于是,老板脸上笑开了花,厨师的脸则有些拉长。
今天后来的行程证明,我们中午在天全县稍有提前的午饭是十分明智的,以后的路程中几乎就没碰到像样的吃饭地方。后来,我们也总结出一条教训或者说经验:川藏线上,遇到吃的要毫不犹豫停车吃饭,不要寄希望于后面还有更好的。
点评:感觉不是很饿的时候补充食物是正确的。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管,进入胃里搅拌消化,再进入小肠、大肠,完成营养成分的吸收,再经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供给身体正常运转及运动的营养和能量消耗,这一过程一般需2小时。也就是说,等到感觉饿了再吃饭,已经是身体发出预警信号,其实已经晚了。但总比不吃强,所以说,长途骑行。要经常补充能量食品,若等到一餐再吃得过饱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水的补充要好些,因为水吸收较快,但也不要等口渴难忍再喝水。还有一点,川藏线上,有时吃饭不是因为现在饿了,是因为担心后面饿了没的吃。
即便这样,在午饭大吃一顿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在几乎要累得虚脱时(下午5:30)才赶到今天的目的地——有“小香港”之称的新沟。这应该是一个小镇,山沟里的一个小镇,几乎家家都开旅店、饭店,318线的必经之地嘛。或许香港真的就是繁荣的象征,稍微经济繁荣一些的地方都号称“小香港”。
住宿倒不贵,10元一晚,还能洗澡,其他条件就不要要求了嘛。
绝大多数的骑友住在新沟。
傍晚,沟里热闹起来,门口不时有大货车刺耳的鸣笛声。当然,司机是故意的,也是提醒镇上的人注意安全。
只是骑行的第二天,队伍就要分开了。原因是老肖、量子和曾茂3人假期有限,时间非常紧张,要严格按照攻略在24天内完成318线全程。这就需要有些我们要两天完成的路段,他们得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不然就不能按时到达拉萨。我相信他们3人有这实力,于是分手不可避免。明天,他们3人将提前出发,直接骑到下一站。
点评:临时组队一般不会长久,刚骑行没两天就应验了。为了骑行安全考虑,一个队伍4~6人比较合适,前后照应,联络、住宿、吃饭都比较方便。
分手聚餐,八菜一汤,几乎是小店所能拿出的最好的菜了,大家畅聊,啤酒、白酒畅饮。我只记得,猪肉、腊肉真的很好吃。
点评:高海拔尽量不要喝酒,酒后身体感觉发热,对身边温度变化不那么敏感,容易感冒,而高原感冒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遇到多么高兴或者伤心的事,记得健康才是顺利骑行的前提,醉酒更是要绝对禁止的,领队和队友应针对个别队员的饮酒情况加以控制。
旅行总是有故事的,旅行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故事有的是听来的,有的是亲身经历的。但能把旅行的故事写出来,且写得很吸引人的不多。
书店里纷杂的旅游故事书大多胜在插图或者名人效应。网络上的旅游帖子则更多的是吸引熟人粉丝。
虽然我是个小人物,可我不是很待见有大师之称的余秋雨,但他的《文化苦旅》确实开风气之先。游记不仅需要有记录,还需要有思考。当然,这需要知识的积累。虽然后来许多人以指出大师书中的史实硬伤为乐,但不影响《文化苦旅》作为文化散文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而存在。旅游中当然有苦,但整个说成苦旅就有些矫情了。
后来的诸多口水仗,还有更加矫情的《我等不到了》,我老婆说很好看。
于是,我只看了名字。
对普通人来说,旅途中的风景有太多的人描述过,大同小异,照片也只是相机好坏的区别。专业摄影除外,他们是另外一个话语圈子。因为经常有人说:“这照片怎么能获奖,我也能拍出来。”
唯有旅途中的故事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哪怕大家都在听同一个人讲故事,但转述出来就有了众多的版本。
从今天开始,我的骑行中就有了具体的故事,当然有亲身经历的,也有听来的。
骑行的流浪歌手
小说、电影中经常有流浪歌手的形象,现实中却不多,大城市地下通道里讨生活的不知算不算。
骑行的流浪歌手就更少见了。
小高就是一个。
其显著特征就是自行车后面大大的驮包之外,还有一把吉他。高帮军用皮鞋,迷彩军裤,上身海魂衫,长长的发髻系在脑后。并没有穿骑友常见的花花绿绿的骑行服,当然也没戴骑行头盔,只戴一米色圆顶遮阳草帽,颇有南亚风格。如果不是一辆已经有些沧桑的自行车摆在那,只能说是一纯粹的流浪歌手。
点评:任何情况的骑行,安全措施中第一重要的就是头盔。草帽很拉风,关键时刻,骑行头盔才保命。
小高坚持独行。这是与绝大多数骑友不同的。即便是独行的骑行者,一般也想搭个伴,一是不寂寞,二是万一路上遇到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据他说,原来还有音箱的,后来由于骑行带着太重,在成都放弃了。
小高从上海嘉定出发,沿318线一路骑来,曾经带着一只小狗做伴,骑行时就放在柳编的前车筐里。一时疏忽,小狗摔了出来,伤显然是很重(我猜可能是下坡,具体细节没有问,怕勾起他的伤心事)。小高自述说他疯了一样把狗抱到医院,当然是救人的医院,恳求医生无论如何要救狗一命。
……
最终,小狗离开了。
小狗葬于荆州,小高说,那是个古城,不枉它活一回。
看得出,小高身上带的钱不多,也可以说,赚的钱不多。平时骑行到一个地方,他就在夜晚时在市区人多的地方摆摊弹唱,赚些生活费。招牌就是自行车横梁上挂的那块“无锡——拉萨”的牌子。
小高对许巍偏爱,但在外面讨生活不可能弹唱你喜欢的,要弹唱观众喜欢的。所以,他带一曲谱,上面亦有一些通俗歌曲。
小高不太会修车,当然简单的补胎、换刹车皮应该没问题的。他问谁会调变速?我们说麦子是专家。于是,麦子当了专家。
事后,我和麦子私下讨论,小高的车档次较低,骑行了这么久,变速出现问题是难免的,也没法修,除非换高级一些的配件。当然,这些也都照实和小高说了。饭后,睡觉还早,小高搬了把椅子,坐在旅店门口为骑友弹唱,不一会就吸引了附近的一群骑友。歌曲小高自选,许巍的居多,旁边的骑友中有心有戚戚的一身沧桑的长途骑友,亦有一脸崇敬、渴望结识的妹子,而像我这样不懂音乐、只知道鼓掌的人居多。
天暗了下来,没有路灯,曲谱看不清。于是,有骑友打开手电照明。那一束光,暗夜中只照亮了曲谱本和小高的脸,旁边或站或坐的听众只剩下了黑色的影子。小高的声音时高时低,或倾诉或嘶吼,有骑友跟着和唱,很是动情、投入。或许是拨动了大家都有的那根流浪的心弦。
对骑友,小高当然是不收费的。
夜已深,第二天还有二郎山要爬,于是众人慢慢散去。
我不喜网名示人,小高听说我在大学里做老师,便称呼我慕老师。从此后,路遇骑友,我便留名杭州慕老师。
和小高互留了电话。第二天,他一早走了,我们再也没有见面,直到我回到杭州,也没有消息。
最初几天短信通过几次,由于他赶在我前面,所以内容大多是询问前面路况的。小高亦有主动给我消息通告路况。
再后来,就没了消息。
他说他要进墨脱看看,然后再去拉萨。
墨脱曾经是中国唯一不通汽车的县,路况可想而知。
有些替他担心。后来的路程中也经常和老王提起他,但想想他骑过的路比我骑的路还长许多,也就释然了。
祝他顺利。
我们是留了电话的。
推荐书目:
1. 余秋雨. 文化苦旅.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2. [智利]波拉尼奥. 266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 [智利]波拉尼奥. 荒野侦探.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