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经常读书用脑的人,其脑力衰退比一般人要慢得多。人的大脑只有越用越灵。美国心理学家发现,脑细胞的旧神经根,在新环境的刺激下能长出新的神经。如果经常坚持读书学习,脑细胞就会不断更新。同时,读书还可以集中人的意念,养心怡神,有利于身心健康。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的《脑内革命》一书,详细阐述了这种用脑的健康理论。他认为人在读书学习中,身心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脑内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波纹。这波纹会使大脑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轻松敏捷,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读书还可以疗疾。阅读书报,可以解除人的烦恼,消除精神障碍,使之气血流畅,舒筋活络,从而达到疗病保健的效果。在德国,许多医院都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藏书丰富,既有养心怡神的趣味文字书籍,又有各种介绍疗养、保健等知识的医学科普书籍、盒式磁带、名曲唱片和有声读物等,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书籍治疗”服务。其道理就在于读书能转移不良情绪从而促进身心保健。
既然读书有益身心保健,那我们就与书结缘吧。但情形却不大乐观,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近半干部一年不读书”,这是2008年末《南方周末》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称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高达80%被访干部认为,在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仍有高达46%,即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在不读书的原因一栏中,称没有读书时间的占了63%,没有读书习惯的占了35.31%,不知道读什么的占13.44。而认为读书没有用和没有可读的书的分别占2.81%和9.06%。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人说:
“没有时间读书”。我国三国时的学问家董遇,一生读书立着多在“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现在,许多勤奋好学的青年把它改为这样的“三余”:即“下班为工之余,放学为课之余,星期为周之余”。当今,又有人归纳出读书“三上论”,即车上、厕上、枕上。时代变了,“三余论”在今天未必可行,而“三上论”科学与否也值得讨论,但挤时间读书学习的精神总是值得提倡的。现在的“双休日”加上节假和年假,一年将近有100多天的休闲时间,怎么没有时间读书呢?这说明只要善于用心挤时间,日积月累,就能积“余”
为“整”。1903年,世界着名数学家科尔论证了一道200年间无人攻克的数学难题。人们惊叹之余问科尔:“你解这道题用了多少时间?”科尔答道:“我用了近3年的全部星期天!”这就是说,科尔在本可用于休息、娱乐的星期天里,赢得了100多个用于读书和验算的工作日。
“书犹药也”。有些人为了保健,恨不得搜尽天下的奇方、吃遍天下的补药,唯独忘却了读书这剂“良药”。莎士比亚说得好:“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现在读书,犹未为晚;与书交友,多多益善。
健康的体魄是读书的本钱
国外流行着一句话,“肌肉饥饿是危害现代人健康的祸患”。肌肉饥饿,恐怕正是指的久坐不动、缺少锻炼的生活方式。
国内外许多论述学习的着作,都主张从学生时代起,就应该注意学习和锻练身体相结合。《学记》中强调:“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努力读书,在休息时尽兴锻炼。俗语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古人读书也曾主张“读书取畅适性灵,不必终卷”;“兀坐书斋,人无一不脆弱”。意思是说,读书要张弛相适,劳逸结合,不能只顾贪多而弄得过分劳累。否则,整天坐在书房里读书不活动,身心没有不脆弱的。明代医学家李挺说“人徒知久行久立之伤人,而偿知久卧久坐之伤人也”。意思是说,人只知道长久行走和站立对身体有损害,却不知长久躺着和坐着不动同样有伤身体。着名诗人普希金就是坚持从三个方面做到勤奋的,即勤奋学习、勤奋写作、勤奋锻炼身体。他勤奋地向书本学习,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获得了渊博的知识。他勤奋地创作诗歌,从15岁开始直至死前没停过笔,发表了大量优秀诗篇。他勤奋地进行体育锻炼,散步、跑步、滑冰、游泳、登山、体操、练剑……这就使他能有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进行学习和创作。看来,把学习、创作和身体锻炼紧密结合起来,不能不说是普希金充分发挥时间的效益,以短暂的生命取得诗歌创作上的显赫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古以来,我国许多着名医学家都力求用自己的实践和论着说明:珍惜寸阴读书和挤出一点时光锻炼体魄。我国东汉时期名医华佗,一生刻苦钻研医学,广读各种经书。他根据自己掌握的生理、医学知识和亲身实践,提出这样的见解:读书和适当的运动结合,方能提高学习效果。华佗很珍惜时间读书,却不像有的人一头钻进书堆里成天不动地方,弄得头昏脑涨的。那样获取知识的效率并不高,反而糟蹋了时间。他看书时间长,感到疲倦了,就停下来出去活动活动,锻炼锻炼,等到驱掉倦意、头脑清醒的时候,再回屋里继续读书。这样,他读书的效果格外好,时间的利用效率也相对提高了。
陆游所以能一生保持那么大旺盛的创作精力,除了他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苦读勤写的实践以外,恐怕也得益于经常锻炼而保持健康的身体——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成才因素。陆游利剑刺虎的故事就是一个例证。那是南宋时的一个深秋季节,陆游在南郑山(今陕西省南部)打猎,不觉有些倦意,便下马休息。他刚刚坐下,忽然冷风骤起,啸声震耳。只见一只猛虎忽地从林中窜出,张开血口朝陆游扑来。平时锻炼有素、身强力壮的陆游,一个迅敏的侧闪身,躲过扑来的老虎,接着一个箭步跳到一块大青石的后面,瞪目持剑以待。扑空的老虎猛地转过头来,一声怒吼,震得树叶哗哗直落。刹时,再次腾空向陆游扑来。此刻,陆游瞅准时机,突剑猛刺,利剑从老虎的喉咙插了进去。他趁势一拧,鲜血像喷泉似的从虎喉冒出,溅了陆游一身。老虎挣扎了一下,倒在大石旁边。
陆游单身刺猛虎的健壮体魄和英勇行为,一时在南宋军队和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陆游在以后写的诗中,也曾自豪地提到过这次壮举:“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
阿拉伯有句谚语说:“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
古今有些健身长寿的名家,也是经过自己病痛的折磨之后,才醒悟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我国唐代着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活到100多岁,七旬犹如壮年,百岁神智清醒。在我国中医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着作《千金翼方》,就是他百岁时写成的。但是,孙思邈也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身体大有“练头”的。他家境贫困,衣食不周,自幼瘦弱多病,经常受疾病的痛苦折磨。他立志学医后,心欲终日博览群书,却常常体力不支。特别是他的好朋友——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虽然头脑聪慧,诗才惊人,却由于身体衰弱,30多岁便患了重病。后来,终于不堪疾病折磨,在极度忧郁中投水自杀。孙思邈从朋友的经历和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感受到没有强健的身体,让病魔缠身,再有才能也难以发挥。要长久“无病无恙”身体好,就离不开经常运动和锻炼。从此,孙思邈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由少年多病变得老而犹壮。他认为人的健康和生命比黄金还贵重。黄金可以用钱买到,而人的健康和生命是金钱买不到的。
从这里看出,疾病对于人们来说,恰恰是对健康的一种考验。正如达尔文说的:“疾病一发现我们露出弱点,立刻乘虚而入。”而“没有锻炼头”的想法,和放弃锻炼的做法,又给疾病以可乘之“虚”。古书上有句话,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聪明的人,不是在疾病已经发生时才去治疗,而是要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去预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