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经历挫折后,情不自禁地陷入抱怨与后悔中,整日自责,以泪洗面。比如,重大比赛,明明可以争第一,却偏偏失手,没进入前三名。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了分析问题的原因上,下面的话语可以表达这种消极的抱怨:
1.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3.我存在哪些不足和责任?
4.这个问题存在多久了?我怎么就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5.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问题的产生?我有哪些过失?
6.我为什么这么痛苦?
7.我为什么这样不走运?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
当一个人被上述问题所纠缠时,八成不会有好心情。这种反省式的自我对话,将注意力和能量放在问题原因的分析上,放在了个人责任上,使思维停留于无奈和悔恨上,总是把焦点放在了过去的经验,去进行徒劳的解释与分析,无用的深沉与反省,造成了人为的沉重。这样思考问题的将带来无穷尽的烦恼,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
第二种态度是抛弃过去的挫折与失败,跳出去想问题。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解决上,关注未来的解决方案和潜能的发挥,关注能力的开发和希望上。
1.我有什么弥补损失的方案?
2.最快的解决的方法什么时候可以出现?
3.事情解决后,我会有什么收获?
4.什么人、什么事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5.为了解决问题,我现在可以做什么?
6.我怎样想和怎样做对于自己最有利?最有利于解决问题?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不觉得整个人的状态与刚才的完全不一样了吗?当聚集于问题的解决时,我们面对的仍然是同样的困境和挫折,但是,我们的焦虑和恐惧减少了。我们具有了正面的和积极的心态和力量,此时,我们是处于准备行动和改变现状的活动状态中,而不是静止的抱怨和反省,我们正在努力尝试着跳出困境和失败的阴影。因为是积极地行动,我们充满了勇气和力量,眼睛只盯着如何把问题给解决,就不给自己留有焦虑和自责的时间和空间了。
“我正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我没有时间焦虑和反省”。
三、消极的因果关系与积极的因果关系
当经历挫折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进行归因,即寻找失败的原因,这种寻找原因的不良思维方式也是造成消极情绪的一个原因。人们可以怀疑外界事物的真实性,可以怀疑别人的品质,但是,对于自己设制的成败的因果关系却很少怀疑。其实,对于挫折和失败的解释也是主观的,失败有不同的意义,可以作多种解释。
在对失败进行种种解释的时候,人们更多的是从观察到的前后顺序来进行客观的解释,此时,人们像一个迂腐的学究,缺少灵性与变通性。而且,此时,我发现,人一点也不会照顾自己的心情,一点也不会关心自己了。比如,丢了钱,人们通常会说一些无用的话,“因为不小心,所以丢了钱”,或者“因为丢了钱,所以心情不爽”。再如:
“因为老师批评,所以心情不好。”
“因为丢了工作,所以,生活没有乐趣了。”
“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所以,闷闷不乐。”
“因为领导偏心,所以工作不顺心。”
“因为她拒绝了我,所以我很绝望。”
“因为他们说我坏话,所以我想报复他们。”
这种根据事物前后顺序来进行因果归因的做法不能说是不对,它好像是对事物产生原因的客观解释,但是,从“幸福比真实更重要”的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问题,从是否利于自我幸福和是否有利于问题解决这两个标准来说,无疑它们对于个人的幸福是无益的。客观的但是无益,主观却是有益的,此时,你选择什么样的想法呢?你如何选择呢?
既然事物不只有一个意义,而有多重意义,我们要切记,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选择一个最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最能提高解决问题效率和最有利于自己好心情的想法。我们可以改变客观的因果陈述的意义,“使事情由绊脚石变成奠基石”。这就足所谓“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是把原来因果关系的结果变成一个积极的动词,置换原来的被动消极的结果,而将结果重新解释为一种改变现实的积极状态。然后,在针对自己的积极状态进行更为积极的解释。
起初,一个人可能非常不习惯于这种说话方式,认为这不足自欺欺人吗?这不是我的本意啊!但是,如果你学会了从有利于解决困扰和有利于自己的好心情这样的角度来决定自己的选择,一旦你认识到是你自己而不是环境和他人决定你的想法,一旦你认识到你实际上可以从众多的想法中选择一个最有利于你的潜能的发挥的想法,你就会感到这种选择的魅力。
有一位医生因为不能拒绝找他出诊的病人,因而整日忙于工作,休息时间不够,家人也抱怨他对家庭不够关心,只关心工作。咨询大师的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态度:“学会拒绝一些出诊的要求可以怎样令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医生,从而能帮助更多的病人!”咨询师将来访者的焦点引向了积极的方面,即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帮助他学会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也没有分析他为什么不爱回家这样的问题,而是一步到位地将来访者引向了正确的方向。
其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看上去一无是处的结果可能背后包含着巨大的积极力量,不好的心情既是不佳环境的结果,也可能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契机。失意可能正是得意的一个起点。谁能知道下一步的宿命呢?只有好心情和好效率是能把握的,其他都是不可知的。
四、将困境置于时间中
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维度中,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万物皆变,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不仅成功处于时间流逝中,而且失败也是处于时间的流逝中,失败不是永远的,也不是固定的,只是暂时的状态。所以,如果面临一个不利的结果,在话语表述上,最好应当灵活地考虑到时间性。
可是,一般人面临在失败挫折后对自己说话时,经常不会考虑时间性,而是倾向于从固定不变的角度对自己说一些抽象的和概括的话,比如:
“我努力了,可还是做不到。我不是这块料。”
“我不行了,我缺少能力。”
虽然你现在还做不到某事情,但你不能就此给自己贴卜标签,认为你不是这块料,因为这样除了给自己制造不好的情绪外,除了引起自责外,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不止于此,这样的想法还等于抹杀了你将来做这件事的权利。“发生了的事情无法改变,但往事对我们的影响却是可以改变的,将来是充满变数的,是无法预料的,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当一个人说,“我数学不好,我不是学数学的料”,他就是在将自己困在一个小圈子中,痛苦徒劳地挣扎,他不是在使劲摆脱困境,而是在原地打转,回到白身的惰性和破坏性,仿佛在一个巨大的阴影中呻吟。外面是数学的奇妙天地,可他就是看不到,此时,他的眼睛只是向内看,只能看见自己的伤口。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我们认为只是暂时不具有某种数学能力,自己的日标是将来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就是在努力行进、在破解怪圈的途中,我们是在向外面的精彩世界进军。我们就是在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化解困境。此时的我,是积极的,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生命在于运动和变化,生命的魅力就是流变。
五、将能力置于空间中
语言具有归纳性和抽象性,人们在使用语言对自己的能力和他人的能力进行描述时,往往使用了以偏概全式的方式,进行绝对化的判断。这种认知方式也是消极情绪的来源之一。
根据过去一次或者多次的经验就断定永远如此,或者根据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足就断言各方面都不行,是以偏概全的典型表现。针对他人评价方面如:
“他从来就不认真做事情。”
“他总是把容易做的事情搞砸。”
“他一向爱说谎。”
“他从来就没有和我好好交流过。”
“自从结婚以来,我一天都没有过过好日子。”
关于自我能力方面则有:
“我一遇到重要的事情就紧张。”
“我从来就没有过好记性。”
“我不擅长所有的体育活动。”
“所有动脑筋的事情,我都做不来。”
“我动手能力差,是凡要动手的事情别来找我。”
一个人说话时,如果使用“所有、永远、没有一个、每一次、从来、总是、向来、时时”等词汇时,经常会伴随着消极情绪和抱怨的心态。有时表明自己的失望或绝望,有时表达的是不满和厌恶。这种说法已经是给自己或者别人盖棺论定了,不容有变化的余地。
事实上,事情不是那么绝对的,一个人结婚后可能好日子不多,但也不是一天都没有。两个人认真交流的时间很少,但不是一次也没有。在能力方面,一个人动手能力稍差,但也不是什么动手的事情都不行,收拾家务总是可以的吧。一个人也不可能不擅长所有体育活动,你可能打球不行,但掰手腕可能力气很大。一个人可能记数字和单词不行,但记忆人脸和记发生的车祸很在行。一个人可能考试时很紧张,但与别人打斗时,很勇敢。
记住,每一件事情都是发生在具体的环境下,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中,虽然人的一些品质和能力具有稳定性,但我们不能用永远和完全、所有这些词汇来表达它们,因为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时间和空间是变化的,要带着变化和灵活的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
我们可以说,“我有时紧张”,“我爱紧张”,“我在打羽毛球这件事情上能力低下”,但不可以说,“我总是紧张”,“我时时紧张”。有限定条件地说话,将对自己和他人的断言设定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中,才会导致一个人全面、如实地看待这个世界,才会使人有好心情,才会令人看到改变不利环境的机会,才会使人具有改变现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