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能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取决于你的良知。社交中,一个拥有良知的好人永远是收到鲜花最多的人。中国有句古话,欲做事,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阳明的答案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1.立志做个好人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传习录·薛侃录》
【原文直译】
栽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修养心性。要使树木长高,必须开始时就裁去多余的枝。要使德行盛隆,必须在开始学习时就除去对外物的喜好。如喜爱诗文,精神就会逐渐倾注在诗文上。其他诸多爱好都是如此。接着又说:“我在此处讲学,讲的是无中生有的工夫。各位所能相信的,只有立志。学者一心为善的志向,犹如树的种子,只要不忘记,不助长,一直栽培下去,自然会日夜生长,生机日益完备,枝叶日益茂盛。树刚长出来时,有了分枝,应该剪掉,然后树干才能长大。初学时也是如此。所以,立志最可贵的是‘专一’。”
【心学解】
中国传统生存智慧告诉我们,想要做事,先要做个好人。在我们身边,那些好人总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人都喜欢和好人做朋友。如何做一个好人呢?很简单,就是要有副好心肠,用王阳明的话而言就是,要光明你的良知。
而光明良知的第一步就是要立志,“立志”是王阳明心学的第一大题目,所谓“立志”,就是要立志做个良知光明的好人。
立志到底有多重要?王阳明曾对弟子们打比方说,栽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修养心性。要使树木长高,必须开始时就裁去多余的枝。要使德行盛隆,必须在开始学习时就除去对外物的喜好。如喜爱诗文,精神就会逐渐倾注在诗文上。其他诸多爱好都是如此。
他后来又多次强调过:各位所能相信的,只有立志。学者一心为善的志向,犹如树的种子,只要不忘记,不助长,一直栽培下去,自然会日夜生长,生机日益完备,枝叶日益茂盛。树刚长出来时,有了分枝,应该剪掉,然后树干才能长大。
王阳明又说过这样的话:持志如心痛,哪里有工夫说闲话,做闲事?有弟子问他,总是不能让心灵平静,他说,只是志不立。又有弟子问他,无法停止追逐名利的心,他说,立的志不切。
实际上,王阳明要我们立的“志”不是我们肉眼可见的一些志向,要赚多少钱、要开什么车、要有多少房,这些都是一些比较低级的志向。王阳明让我们立的是这样的志向:“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要成为圣人,圣人是什么?简单而言,就是彻底光明了自己良知的人。也就是说,王阳明让我们立下的志向,是让我们做个有良知的人。用世俗的话来说,就是:先做个好人。
不过,王阳明要别人立下做好人的志向,并没有苦口婆心地让你必须做好人,他只是用了下面的话,良知还未完全被遮蔽的人就必能立下成为好人之志。
这段话记载于《教条示龙场诸生》中:你做善事,如果老爹老妈怒你,兄弟鄙视你,亲戚朋友唾弃你,那你还做什么善事?但你做善事,如果老爹老妈喜欢你,兄弟尊敬你,亲戚朋友为你鼓掌,那你为什么不做善事?如果你做个大恶人,老爹老妈为你欢呼,兄弟以你为榜样,亲戚朋友又为你鼓掌,你赶紧去做个大恶人吧。如果你做个大恶人,老爹老妈想跟你断绝血缘关系,兄弟想宰了你,亲戚朋友晚上焚香诅咒你,你为什么要做恶人?
天下人如果能对这段话深有感触,难道还不能立下做好人的志向?好人就是圣人,圣人就是良知完全的人。
有一点需要注意,关于立志做个好人,如果是朱熹老人家,他绝不会用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的那段话来劝别人立志。他肯定会说,你要做个好人啊!一定要做个好人啊!
这正是王阳明高明的地方,他从不刻意地去跟别人说大道理,也不刻意强加给别人自己的意志,他给出问题,让你自己去解答,你从解答中就能反省。当然,王阳明说的这段话中,恰好是他“心即理”的又一次展现:如果你做恶人,大家都喜欢,你就随己心意去做恶人,这就是道理。问题是,这种道理真在你心中吗?你真的认为你做个恶人,天下人会喜欢你?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还是立下志向,做个好人吧,这是社交的要求,更是你心的要求。
2.你能走到哪一步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工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传习录·钱德洪录》
【原文直译】
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九月,先生被朝廷起用,第二次讨伐思恩(今广西武鸣县北)和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北)。即将起程时,钱德洪和王汝中探讨学问。汝中据引先生的话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说:“你认为这几句话怎样?”
汝中说:“这句话大概还没有说完全。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啊。若认为意有善恶,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
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人有受到沾染的心,在意念上就有善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其正是要恢复那性体的功夫。若意本无善恶,那么,功夫也就不消再说了。”
这天夜晚,德洪和汝中在天泉桥陪先生坐,各人谈了自己的见解,特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如今,我将要远征,正想给你们来说破这一点。两位的见解,恰好可以互为补充,不可偏执一方。我开导人的技巧,原本有两种。资质特高的人,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原本是晶莹无滞的,原本是一个未发之中。资质特高的人,只要稍悟本体,也就是功夫了。他人和自我、内和外一切都透彻了。另外一种人,资质较差,心不免受到沾染,本体遭蒙蔽,因此就教导他从意念上实实在在为善除恶,待功夫纯熟后,污秽彻底荡涤,本体也就明净了。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开导资质特高的人的;德洪的见解,是我用来教导资质较差的人使用的方法。两位若互为补充借用,那么,资质居中的人都可被导入坦途。若两位各执一词,在你们面前就会有人不能步入正轨,就不能穷尽道体。”
先生接着说:“今后和朋友讲学,千万不可抛弃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资质特高的人,世上很难发现。对本体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颜回、程颢这样的人也不敢妄自尊大,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有受到污染的心,若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实用为善除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所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这个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提前向你们讲清楚。”
这一天,钱德洪和王汝中都有所得。
【心学解】
明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明王朝第十一任帝朱厚熜(嘉靖皇帝)不能忍受广西盗匪们的无法无天,起用赋闲在家的王阳明,命他到广西剿匪。临行前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王阳明和两个高徒钱德洪与王龙溪在天泉桥上论道,内容就是王阳明心学最恍惚玄秘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龙溪认为,按照心学宗旨,身、心、意、知、物是一回事。那么,心是无善无恶的,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知和物更是无善无恶的了。
钱德洪却认为,王老师明确说过,心是无不正的,但心所发出去的“意”却是可以为诚也可以为伪的,“意”既然有善有恶了,知和物肯定就有善有恶了。
两人辩论不出结果,就来找王阳明。王阳明听了二人的思想后,说,你们两个说得都没错。王龙溪的思想是接引上等人的。这种人就是圣贤之人,不用告诉他,如何为善去恶,他自己就知道。而钱德洪的思想是接引下等人的,这种人必须时刻提醒他为善去恶,才能恢复良知。
最后,王阳明说,我这四句教可不是让你们拿来辩论着玩的,无论你辩论得有多精彩,却不去实践,那也是说闲话。必须到实事上去践履四句教才好。
但如何践履法,王阳明却没有说。这是心学史上的一大遗憾。一年后,王阳明去世,再也没有对四句教进行详细的发挥,我们只有扼腕叹息了。
实际上,四句教没有那么神秘。据心学的拥趸、哲学家耿定向说,王阳明在浙江老家休养时,一个农夫来找王阳明,由于手头拮据,他想把自己的一片地卖给王阳明。王阳明当时想都没想,就婉拒了。当然,他出于良知,给了老头一点生活费。有一天,王阳明和他的诸多弟子到山间一面游玩一面讲学。忽然有学生指着一块平地告诉王阳明,那老农的地就在那里。王阳明顺着弟子的手指看去,那是块山清水秀之地,集大自然的恩宠于一身。
王阳明大为懊悔,心说,当时真应该买下来!可这一念头才起,王阳明就想抽自己一个耳光,他扪心自问:我这是什么心态?是懊悔。为什么懊悔?还不是因为我觉得那块地物有所值。为什么会觉得物有所值?还不是因为我贪利?我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赶紧克服掉。于是,王阳明不讲学了,让弟子们自由活动。而他则专心致志地祛除那贪利之心。直到太阳落山,王阳明才长吁一口气道,终于把它克服掉了,好难!好难!
耿定向用四句教来分析王阳明这个尴尬的故事,使人耳目一新。当然,它可能也正是王阳明的意思。
现在,我们就看看耿定向的分析: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间行走,心上是何等坦荡,没有任何杂念,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但当弟子告诉王阳明那个消息后,王阳明就动了懊悔之意:哎哟,真是个好地方,当时我怎么就不买下来呢!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但王阳明这个意是善还是恶呢?王阳明突然想抽自己一个耳光就证明了这个意是恶的,他是怎么知道的?是良知告诉他的。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告诉他之后,他立即停止和弟子交流,专心克制这种恶念,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良知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流程运作,良知就像是个随叫随到的仆人,只要你还能想起叫他,他马上就出现在你面前,帮你区分是非善恶,帮你为善去恶。
人生多变幻,其实就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早上起床,你永远不知道今天将会发生什么,所以时刻保持你的良知清醒,因为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事,只有良知才能帮助你。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王阳明那样,忠实地履行良知的步骤。
比如你在上班的路上,内心是坦荡的,什么杂念都没有。可突然遇到大汉欺负弱者,你看过去,意就动了。这个时候,我们普通人就会出现下面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
1.意动:A.善意——弱者真可怜,大汉是畜生。B.恶意——反正没欺负到我头上,我看热闹。
2.良知启动:A是善的;B是恶的。
3.为善去恶:C.报以同情;D.付诸行动,拯救弱者。
不过,问题恰好出在意动之后的步骤。如果有人的意动是B,那下面的良知根本就不会启动,因为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已分不清是非善恶。即使此时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但到了为善去恶的步骤时,还会有C和D两种,如果是C,那说明良知还是没有完全闪现,仍有遮蔽。如果是D,那么,恭喜你,你的良知大大的好!
能走到第2步的人是绝大多数,能走到第3步的人,屈指可数,能走到第3步D的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为什么走到第3步D的人和恐龙一样稀有?因为一个人的良知一旦被遮蔽,良知(良心加智慧)中的智慧必然缺席。解决畜生大汉需要勇气,勇气其实来自于智慧,而智慧就是如何解决大汉,和解决大汉后的脱身之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和一个人交往时,必然是抱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意动”,目的是善是恶,良知刹那间就能分辨出来。比如我们要和一个人交往时,是真心想和他交朋友这么简单,还是另有缘由?如果另有缘由,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是坏的,我们是否就停下交往的脚步,还是继续向前?
最后,每个人都应该问下自己,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自己经常会走到哪一步?
3.如何使用你的良知
(陈九川)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曰:“请问如何?”
曰:“只是致知。”
曰:“如何致?”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
——《传习录·陈九川录》
【原文直译】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在虔州,九川再次见到先生。九川问:“最近,功夫虽略微掌握些要领,但想寻找到一个稳当快乐的地方,倒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