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雪洪水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高纬度山区,如在新疆北部,有些河流约35%以上的年最大洪水出现在春天融雪期,最大洪峰流量达到年最大洪峰流量的70%以上。在该地区面积广、影响大的融雪洪水主要有1966年、1971年、1977年、1985年、1988年、2005年洪水,也都造成一定的洪灾损失。
融雪洪水有如下特点:
(1)与暴雨洪水比较,融雪洪水过程涨落比较平缓,是矮胖单峰型,洪水历时长,受气温影响显著,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形成锯齿形洪水过程。雨雪混合洪水由春夏强烈降雨和雨催雪化而形成,洪水过程多数陡涨陡落,由融雪径流和暴雨洪水组成,可产生较大的洪峰流量。
(2)一般发生在春季。积雪融化日期,平原早于山区,小河早于大河,季节积雪山区早于高山冰雪。
(3)同一河流,其洪水的洪峰高低、洪量大小及洪水变化过程,与春季气温升高幅度、冬季积雪地区分布、积雪深度等关系密切。急剧升温则积雪融化快,水量集中,从而河道涨水较快、洪峰较高、洪水历时较短,积雪量越大则洪水总量越大。
(4)较大的融雪洪水往往是以雨雪混合的形式出现。在积雪消融期间,若有降雨则加快融化速度,增加水量,易形成较大洪水。
垮坝(堤)洪水型
水坝、堤防等挡水建筑物或挡水物体突然溃决造成的洪水。垮坝洪水包括堵江堰塞湖溃决、水库垮坝和堤防决口所形成的三类洪水。
(1)堵江堰塞湖溃决洪水。由于地质或地震原因引起山体滑坡、堵江断流,引起壅水漫坝导致溃决,河槽蓄水突然释放形成的骤发洪水。如1967年6月8日四川雅砻江唐古栋乡山体滑坡,造成高达175~355米的天然土石坝,截断了江水,经9昼夜蓄满,漫顶溃决,据估算溃坝时洪峰流量达5300立方米/秒,形成的总库容超过6亿立方米,约为实测最大洪量的10倍,并使下游水位陡涨40米。1985年云南保山市芒宽乡和猛古乡地段,怒江东岸大滑坡,截断怒江水流达45分钟,上游积水成湖,后溃决发生洪水。1991年云南云龙县果朗乡滑坡,壅塞沘江断流2小时,后溃决发生大洪水。1996年10月28日云南省中旬县哈巴雪山山体突然滑坡,阻塞金沙江40多分钟,使上游水位上升数十米,下游水位下降30米,后溃决形成大洪水,并且复流后流向由向北流改变为向北偏西流。
(2)水库垮坝洪水。我国已建大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遍布全国,为防洪和综合利用水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曾多次发生垮坝事故。其中工程防洪标准偏低,设计洪水值偏小或尚未完工即遭遇大洪水,漫坝失事约占50%以上;工程质量问题,溃坝失事约占40%,水库管理运行不当以及其他原因而造成水库失事的占10%左右。垮坝洪水的突出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速度大,往往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如1975年8月淮河流域汝河大型水库板桥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13000立方米/秒,造成大坝溃决,垮坝洪水最大流量约78800立方米/秒,远远超过历年实测最大流量,同时垮坝的大型水库还有石漫滩水库以及两座中型水库和58座小型水库,这场洪水死亡人口达26000人,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堤防决口洪水。由于洪水超过堤防设计标准或堤防质量问题或因人为因素设障,导致壅高水位造成沿江沿河堤防溃决。如1935年7月汉江中下游发生近百年来最大洪水,远远超过堤防防洪标准,造成沿江堤防大量溃决,有8万多人死亡。
风暴潮型
风暴潮是由气压、大风等气象因素急剧变化造成的沿海海面或河口水位的异常升降现象,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及寒潮大风引起,常使潮位大范围增高并伴随强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的损失,当风暴增水适逢天文大潮时危害更为严重。我国风暴潮主要是热带气旋带来的。根据1949年以来的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在西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为28个,影响或在我国登陆的为7个。我国是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北自辽宁、南至广西的沿海地带常受到不同程度的风暴潮袭击,是世界风暴潮多发区之一,并常与江河洪水遭遇,壅高江河水位,加剧洪涝灾害。
风暴潮影响涉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约4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153个县级市区。由于热带风暴的影响,常引起风暴潮,使潮位陡升,伴随大暴雨,造成水灾。如1980年第7号台风在广东雷州半岛东部岸段登陆,南渡站潮位净升高5.94米,是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风暴潮。又如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登陆浙江时,最大风速达45米/秒;过程累计降水量(约5天)50毫米,等雨量线包围面积达34万平方千米,我国华东地区及环渤海地区大部被淹50~200毫米,台风暴雨中心浙江永嘉中保降水量达701毫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东南沿海的浙闽台地区,广东省韩江口、珠江口、雷州半岛东部,海南省东北部和广西沿海,台风暴潮最为严重,北方沿海在冬春及秋冬过渡季节,常因寒潮大风引发风暴潮,其中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河三角洲较为严重。近几年,在我国登陆的超强台风呈增加趋势,给我国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洪水灾害的次生灾害演变
洪涝灾害发生时都会同时或伴随发生一种或多种灾害,持续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在洪涝灾害发生之后,发生的与洪涝灾害相关的连锁性的其他灾害即被称为洪涝灾害的次生灾害。次生灾害与洪涝灾害的规模、程度、历时、损坏与影响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些强度大、灾情重的洪涝灾害,其诱发的一连串灾害也愈严重,有时甚至比原生灾害更为严重。
社会经济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越大,农作物产量越小。重大洪涝灾害造成大量农田被冲毁淹没,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农产品加工业、轻工业等缺乏原料或原料成本提高,致使工厂减产、停产,随之则是工人失业。
交通、通信中断,使信息、运输闭塞或延误,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变质,原材料供应不足,使生产能力下降。特别是紧急救灾物资受阻,很有可能扩大已有灾害。
重大洪涝灾害使灾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缺乏基本生活保障,会出现大量灾民,使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冲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1593年洛河特大水灾后,饥荒连年,使得民众流亡,“大雨漂没,饥荒大乱,……冬大饥,人相食,树皮草根俱尽……”。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因洪涝灾害而引发的社会动荡,甚至发生改朝换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由于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但灾害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还存在,需要引起重视。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水灾之后同样会产生大疫病,洪灾对疫病的流行会产生严重影响。如清朝1849年,湖南全省暴发大疫,“上年水灾创伤未复,本年自三月至六月淫雨不止,湘资沅澧继续大水,全省大荒且疫……武陵户口多灭,沅陵饥死者枕藉成列,村舍或空无一人”(《湖南省自然灾害年表》);“疫情到次年四月方止,死者无算”(《湖南通志》)。1860~1863年长江中下游洪灾导致连续4年暴发大范围疫病,1860年浙江“嘉兴、湖州两府大疫,死者无算”;江苏无锡“疫气盛行,死亡相藉”;常熟“时疫又兴,死亡相继至七月,十死二三”;吴县“秋冬大疫死者甚众”。1861年安庆“染疫而死亡者十之八九”,徽州“死于战乱者(时值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于长江一带)十之二三,而死于瘟疫者十之六七”。1862年京、鲁、豫、皖、苏、浙、陕、云、贵等省都发生瘟疫,苏、皖两省疫情最重,松江“城中时疫之外,兼以痢疾,十死八九,十室之中仅一二家得免”,苏州、太仓、吴江也是大疫。在安徽的湘军,曾国藩称“大疫遍作,士卒十亡四五”。1863年浙、苏、湘和陕四省发生瘟疫。1864年浙、苏及闽、贵疫病仍然在继续。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灾后,仍然有疾病流行,洞庭湖区疾病死亡人口达3万余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得到极大增强,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防洪减灾预测预报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洪涝灾害后造成的疫病人员伤亡等灾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大面积瘟疫流行的情况已基本控制,但是灾后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情况仍不可避免。如1981年四川省大水,全省7~10月发病率比1980年同期上升73%,有19种传染病流行,其中痢疾、伤寒、肝炎、疟疾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
生态环境影响
洪水灾害不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环境恶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仅对当前经济、人民生产与生活造成直接损害,还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洪灾每年都会引起水土流失,大量土壤及其养分流失,致使土地贫瘠,同时水流中泥沙含量增加,导致河流功能衰减、湖泊萎缩、耕地沙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我国1993年水土流失面积163万平方千米,每年地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同时带走大量氮、磷、钾等养分,使得大量土地贫瘠、沙化、石漠化而无法耕种。南方山丘区土地常常被洪水冲薄,甚至被石漠化,难以恢复,如四川省万县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漠化面积每年扩大2500公顷,贵州省毕节地区石漠化面积达耕地面积的13%,湖北省秭归、贵州省清镇等县石漠化面积每年增加300~400公顷。
特大暴雨洪水的发生会加重暴雨洪水发生地区的水土流失,如1969年8月7日山西省原平县3小时降雨83.6毫米,剧烈的水土流失毁地28公顷。1981年四川洪水冲刷坡耕地约667万公顷,乐至县有约160公顷坡耕地被冲成基岩裸露的光板山。1993年汾河下游洪水过后土地严重沙化难以耕种。1996年太原西山洪水冲刷土壤破坏植被,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恶化。
人口的增长直接导致人均耕地的减少,于是人们就大肆毁林开荒,与林争地,结果是森林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量快速递增,如怒江枯柯河柯街站实测含沙量,1969年年平均为1.60千克/立方米,1973年猛增至4.05千克/立方米,至1989年高达5.37千克/立方米。
水冲与沙压是洪水对耕地的又一种破坏现象。河道及堤防的漫溢溃决,使大片土地被淹没和冲毁,夹带大量泥沙的洪水还会覆盖土地,甚至掩埋地上建筑物,如1801年海河大水永定河漫决,新城“冯家营北引河淤塞,地被沙压者甚众”(《新城县志》)。1886年滦河大水,滦县马城“冲决尤酷,变膏腴为沙碛,富者立贫,贫者立毙”(《滦县志》)。1963年海河大水,水冲与沙压失耕农田达13万余公顷。黄河每次决溢所产生的灾害都十分严重,夹带大量泥沙的溃决洪水常常覆盖并毁灭沿河两岸大片农田,如1938年黄河人为决口南泛后,约有100亿吨的泥沙带到淮河流域,豫东、皖北及徐淮地区形成了4.5万平方千米的“黄泛区”,泛道沿线黄土堆积深浅不一,原先的肥沃土地受到毁灭性破坏,许多房屋和庙宇被埋入黄土之中。安徽北部低产耕地黏粒含量低,沙粒含量高,土粒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大面积的低产区。
洪涝灾害对耕地的破坏还表现在盐碱地的扩大和盐碱化加剧。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坡洼地区、水网圩垸地区以及山区谷地、封闭盆地低洼区、已基本脱盐的滨海地区,一旦遇到洪水泛滥,地下水位就抬高,土壤含水量加大,富含盐碱成分的地下水和土壤将被洪水浸渍,碱性物质被分解,随着地下水的不断蒸发,地表盐分被大量累积,使土壤盐碱化,造成农业生产与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如河北省平原地区,明朝1607年“滹滋交溢,先时城内井水甘美,地称肥腴,经水后地皆碱,水皆咸矣”(《武强县志》),清朝1823年大水,“一淹而三年碱卤无收,人多饿死”(《新河县志》)。1949年以来,经过几个不同阶段的流域治理和农田治理,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抗灾能力明显改善,但不少问题依然存在。如20世纪60年代,河北平原因洪水盐碱地面积由87余万公顷又增加到150余万公顷。
我国的河流普遍多沙,大洪水常常导致河道堤防溃决,泥沙泛滥淤塞河道,甚至严重破坏河道的功能。黄河是我国洪水泛滥改道最严重的河流,并对海河南系和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及下游平原水系产生严重破坏,导致黄淮海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加剧,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和久远的影响。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是举世闻名的“悬河”,自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40年中,重要决口改道有26次,大迁徙有6次,造成黄淮海平原水系紊乱,排泄出路不畅,相间分布的湖泊洼地与沙岗沙岭不断更迭,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大洪水,即形成大面积洪泛区。如北宋1194年前淮河在江苏省云梯关独流入海,水流畅通。1194年黄河南徙夺淮,至清朝1855年,黄河夺淮入海660年,黄河给淮河留下了2000亿~3000亿立方米的泥沙,淤废了淮河入海故道,堵死了沂沭泗河出路,沙颍河以东平原河道全遭破坏。海河南系在黄河1194年改道夺淮前,一直深受黄河北徙摆动溜夺的影响,隋唐以来又受到南运河的阻隔,水系被严重打乱,严重抑制了河道的行洪能力。直至现在黄淮海平原仍然深受其害,并且将长期难以消除。
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病菌、寄生虫、工业废渣废液、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蔓延和扩散,它会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此外,洪水还会对航运、交通运输、旅游业、水产业等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