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资差距是从70年代后期(增长率下降几年之后)开始显著增大,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怀疑生产率增长减速是工资差距拉大的原因。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还存在疑问。本书用很多篇幅指出,创新活动可以推高对资本品的价值评估,从而把生产率、工资水平和就业率推向更高的轨道,另外还可以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因为产品开发、推广和评价往往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然而这里要讨论的是低收入者相对于中等收入者的工资水平,答案可能与高技术产业体系的出现有关,因为通信技术提高了大多数商业创新对技能的要求。史蒂夫·乔布斯必须对相关技术有所了解,才能判断哪些新产品是可行的。新出现的高技术体系对负责其运转的员工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简而言之,快速创新是问题的根源。然而生产率增速放缓的数据表明,从整体经济来看,创新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只在1996~2007年稍有回升。假如创新活动恢复到当年的高水平,那会造成怎样的就业悲剧!因此,更符合实际的假设是,参与和采用创新的企业往往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当创新停滞时,其价格也不再下降,这会给弱势群体和大多数工人群体造成较大的损失。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积极采取措施,试图扭转或控制差距的扩大。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具有预言性地出现在70年代初,他认为经济正义的概念要求政府用补贴或者其他手段进行干预,尽可能提高最低工资率。几年之后,众议院的威尔伯·米尔斯(Wilbur Mills)领头并通过了1975年的《所得税抵扣法案》。该法案规定某个年度的低收入者将获得未来的税收抵扣,700美元可能变成1 000美元。这个措施恰逢其时,因为最低收入者的工资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下滑,并延续到90年代早期。1985年的里根减税法案对该法案进行了修正,比之前更加照顾有未成年子女的工作家庭,其性质由此变得更类似于儿童抚养补贴,而非工作补贴。但不管怎样,这方面的年度支出从未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1%。
这些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增加收入从而鼓励人们通过继续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斯密所说的“自助”,而是向低收入者提供经济帮助,不管他们是否参加工作。来自税收抵扣的微薄收入远远比不上低收入者从其他补贴项目中获得的好处,包括食品券、医疗补助计划、低收入者住房项目、未成年子女的母亲补助、残疾人福利以及其他较小的项目。与低收入者所能得到的工资相比,从这些项目中获得的收入加起来更可观。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美国的“社会性转移支付”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7.26%提高到1970年的10.21%,并于70年代飙升到15.03%,几乎与英国的水平相当,然后在80年代进一步提高到21.36%,远远超过英国。随着生产率增长减速的延续,社会福利依然呈现扩大趋势。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表明,获得某种形式的政府福利的家庭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1983年的29%,直线提高到2011年的48%。当低端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增长停滞时,非工作性质的收入大幅增加:
最底层的10%的群体在1990年的收入仅为150亿美元,人均约1 200美元,而整体经济中的劳动力的平均收入在当年约为2.5万美元……这点儿收入(1 200美元)怎么维持生计呢?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大规模的福利支出,尤其是(但不限于)在岗员工和潜在员工有资格获得的福利……当年,针对在职员工的各项福利,如医疗补助计划、食品券、住房福利和补充收入保障计划的总公共支出高达1 500亿美元。从现有的补助项目中获得的收入,远远超过最底层的10%的群体的工资收入。我们这里有一个对其依赖度的测算:他们的工资收入在全部收入(现金和实物收入)中只占一小部分。然而,取消福利制度并不会增强他们的独立性……他们还是会依赖,只不过依赖对象会转移到亲属和慈善机构。
这样一来,工作被严重贬值。愿意从事全职工作乃至任何一种工作的低收入者越来越少。
政策制定者在最近几十年采取了另一种应对措施,即对收入最低的40%的群体(几乎是总人口的一半)接近于取消税收。选择工作的人(多数是工资较高的人)面临的税率也几乎低于西方其他国家:非常名不副实的所得税、零住房税收以及零联邦增值税等。于是,美国政府为收入较低的一半人口负担了巨额的财政赤字,使人们的税后工资、财富和消费基本上保持在相对收入没有下降的水平。然而,这些政策对于鼓励低收入者重新融入社会、增强他们因为贡献而获得收入的自立精神毫无裨益。以前,美国收入较低的那一半人口虽然不能为政府提供税收,也不能影响政府,但至少还有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但如今他们没有自己的事业,对政府事务有了发言权却依然不负担任何成本。
面对各种问题,政府采取的所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只有表面作用,美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此外,即使税收抵扣、社会福利支出和减税能够持续有效地把失业和工资差距缩小到以前的水平,还是会有问题。如果创新萎缩继续拖累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的满意度也很可能下降。从本质上讲,政策措施无法解决经济生活的结构问题和体验的退步。
此外还有关于工作满意度的损失和工作安全问题。在增长率增速放缓时,工作满意度的确出现了显著下降。从理论上说,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来,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新速度大为减慢,尤其是本土的草根创新带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我们可以推论,在产业界从事工作的收益将很快下降,因此,工作满意度趋势的数据可用于检测经济发展形势的严重恶化。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涉及工作满意度问题的多次家庭调查中,虽然某些调查显示70年代早期以来工作满意度并没有下降,但总体而言,工作满意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例如,盖洛普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你是否很享受工作,把工作推到一边时感觉很难熬?”对这个问题做肯定答复者在1955年占51%,1988年为33%,2001年只有23%。吉孚富凯罗普顾问公司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工作是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休闲的目的是给工作充电还是纯粹娱乐?”回答工作最重要的比例在1975年为48%,1985年为46%,1995年为37%,2000年只有34%。最后,盖洛普咨询公司在调查中问道:“对你从事的工作或岗位是否满意?”回答“满意”的人的比例在1966年平均为86%, 1973年为77%,1984年为70%,1995年为73%,到2001年仅为70%。
布兰弗罗和奥斯瓦尔德对美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工作满意度数据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一时期出现了“幅度较小但系统性的”下降趋势。作为工作满意度研究方面的权威经济学家,他们还指出这个结果,因为在最近几十年中,工作的物质条件实际上在不断改善。另外,男性和女性在这个趋势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
或许有人会问,工作满意度的下降趋势是表明工作士气出现了问题,还是说由于生产率增速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导致员工和雇主的地位发生变化?毕竟,美国的失业率曾经在1982年11~12月达到10.8%的高点,那正是对抗通货膨胀过程中最艰难的时期。然而,即便我们把研究范围缩小到失业率较低、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水平相近的年份(但这样的年景也越来越罕见),仍然可以看到工作满意度的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