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男孩进行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父母还需要注意挫折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那就是增强男孩受挫后的恢复能力。父母创造条件让男孩经受挫折是挫折教育的一种方法,但是屡次的挫折也会让他们失去自信。所以,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培养孩子受挫后的恢复能力和自信心。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独自面对挫折时,能够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被誉为“全球第一CEO”“最受尊敬的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的通用电气原CEO——杰克·韦尔奇在全球享有盛名。回忆起成长中的事情,他这样说:虽然我从来没有缺乏过自信心,但是1953年秋天,我在马萨诸塞大学的第一个星期,却过得不是很好。我非常想家,以至于母亲只得驾车3个小时,从家到学校来看我。她想给我打打气,使我能重新振作起来。
“看看周围的这些孩子,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回家。你和他们一样优秀,而且还要出色。”她说得对,不过我的确没有真正离开过家,我甚至都没有参加过一次过夜的野营活动。我本来以为自己是一条硬汉,老于世故而且独立性强,可我完全被离家上学的孤单感击垮了。和其他一些同学比起来,我似乎还远没有准备好上大学。我们这里有从新英格兰大学预科班来的,也有从久负盛名的波士顿拉丁学校来的,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我强。
母亲对这一切只字不提,而她那些激励的话确实奏效了,不到一星期,我便信心十足不再忧虑了。
我挣扎着度过了大学的第一年,在考试中我的成绩还不错……
母亲坚定的话语和信任,让韦尔奇“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帮助他从被挫折击垮的状态中重新爬了起来。母亲的话,让韦尔奇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他继续前进的动力。
西方教育和心理专家公认: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的经历中学来的。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跌倒了再爬起来,重新整理好自己,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就能赢得属于自己的辉煌。
对于成长中的男孩来说,困难和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就永远体会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也就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尽管每位父母都不想让儿子去经历苦难,希望他们的人生路上充满笑脸和鲜花,但生活是无情的,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苦难,畏惧苦难的人将永远不会有幸福。
李刚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是优秀学生干部。因此,他一直生活在赞美和成功的光环之中。父母一直希望他能考上重点高中,他自己也认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但或许是压力太大,或许是偶尔的失误,李刚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他只能到就近的一所普通高中就读。周围亲友见了摇头,父母长吁短叹,李刚更觉得羞愧难当。习惯于被赞美和表扬的他,仿佛到了世界末日,一气之下,跳楼而亡。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周边高矮不等的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李刚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就像木桶最长的那块板,而他的抗挫折能力却是最短的那块板。面对中考和生活的考验,他没有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了抗挫折能力上。
对于涉世未深的男孩而言,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引导男孩,从挫折后的失落情绪中走出来,进行心理调整和心理恢复,是家长必修的一课。
当男孩面对挫折时,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诱导,从尊重、关心孩子的角度出发,同情、理解孩子,用孩子的思想谨慎地接触他们的心灵。另外,针对不同的挫折情况,可以适当教授孩子一些抗挫折的方法,让孩子从挫折中站起来,自尊自信,自我解脱,去创造未来。
引导男孩合理释放。发现孩子受挫后,家长要采用适当的形式,让孩子宣泄受挫的苦闷心情,不要让孩子把苦闷压在心里。家长也可以用交谈或书信方式提醒孩子,向亲人、老师、同学或朋友倾吐内心的压抑之情,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以缓解心理压力。也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心中的不快宣泄出来,从而理清思路,稳定情绪,维护心理的健康。
教男孩学习使用目标转移法。孩子受挫后情绪往往不稳定,常常被挫折所困扰,或是急躁易怒,或是闷闷不乐。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转移注意目标,消解他们的紧张心理。如陪儿子外出散步游玩、一起听听音乐或谈论他们爱好的足球、篮球明星等,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稳定孩子的情绪,抵消他们心中的烦恼,减轻、消除孩子的挫败感。
孩子遭遇失败挫折,情绪低落时,父母切忌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心痛地抱着孩子长吁短叹,或是从此把孩子呵护得更紧,都是不可取的方法。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明白人人都会经历失败挫折,从失败挫折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从受挫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找出战胜失败和挫折的方法。另外,“挫折教育”也不是越多越好。很多家长为了培养男孩坚强的心理品格,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了“挫折教育”,比如人为地制造挫折,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给予孩子必要的纪律和适当的批评,对犯大错的孩子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惩罚,故意让孩子挨饿、受苦、受累等,希望男孩在挫折中一洗养尊处优的习气,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增强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不仅学会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还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己寻找幸福的本能。尽管这类做法可以帮助男孩客观地认识社会,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因为时间短,且孩子已经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准备,往往只是让他们感动一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挫折都出现在不经意中,如学习环境的变迁、家庭的变故、好友的背叛或学习事业上的失意,等等,只有在男孩没有充分准备的状态下进行的耐挫力培养,才是让他们成功地经历“挫折教育”。明智的家长会在日常生活中对男孩进行潜移默化的“挫折教育”,引导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鼓励孩子正确对待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培养孩子乐观地正视、处理受挫,在受挫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体会快乐,并抓住机遇走出困境,在挫折中再次崛起。这样,将来无论他们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能从挫折中解脱,重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