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对困境先要对它说“是”,接纳它,然后试着跟它周旋,输了也是赢。就好比说死亡,你一听见它就着急、生气、发慌,它肯定就会以更加狰狞的面目找你;你要是镇静地看它呢,它其实也很平常。死,什么样儿?就像你没出生时那样儿呗。死,不过是在你活着的时候吓唬吓唬你,谁想它想得发抖了,谁就输了;谁想它想到坦然镇定了,谁就赢了。当然不能骗自己,其实这件事你想骗也骗不了。但是你要先对它说“是”,固执地对它说“是”,其实所有的困境,包括死,都是借助你自己的这种恐慌来伤害你的。
其实在我们的生命里,这个道理很适用。因为将有许多的未知数等着我们去面对,正是由于未知,所以我们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将会觉得很迷茫甚至是恐慌。但是仅仅是一遇到困境就恐慌又有什么用呢?困境决不会因为你的畏惧就让步,它不是你的父母亲人,在你饿的时候会给你准备好饭食,在你冷的时候会叮嘱你添加衣物。恰恰相反,你越是在困境面前显得弱小,困境反而会膨胀得更加庞大。面对挑战,关键还是自己的态度和选择,就像下面这个故事讲述的一样。
一个女儿对父亲诉说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她已厌倦职场中永不休止的竞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第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咖啡粉。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炉火闭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
“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的是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啜饮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声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他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后,它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后,它与水融为一体,并改变了水。
“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粉?”
现实人生中,看似强硬,但遭遇痛苦和逆境后畏缩了,变软弱了,失去了力量的“胡萝卜”有很多。而内心原本可塑就好比是鸡蛋,先是个性情不定的人,但经过病痛、分手、离异或失业之后,虽然外壳看似从前,内心却早已经变得坚强、倔强;像是咖啡粉改变了给它带来痛苦的开水,并在它达到华氏212度的高温时让它散发出最佳香味,水最烫时,它的味道最好,在情况最糟糕时会变得坚强并使周围的情况变好。问问自己是如何对付逆境的:你是胡萝卜、鸡蛋,还是咖啡粉?我们希望自己不是胡萝卜,最少可以做一枚鸡蛋,努力追求的就是做咖啡粉。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以自己的心态去看待生活。胸怀江河者看到的逆境是暂时的回流,回流之后又是可以放舟千里的浩荡之水;而胸怀溪涧的人面对逆流便以为人逢绝路,只能永久地停留在此岸了。所以,尽管我们必须正视困境的存在,但是当我们处在硬着头皮接受挑战却难以收到好效果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策略,来改变困境,让生活投影在心灵上的图画一如既往,平静祥和。
心理透视
生活的逆境,使庸者变得卑琐乖戾,使强者变得坚韧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