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6900000013

第13章 红玫瑰石头城

佩特拉古城的历史

佩特拉在约旦南部,距首都安曼271千米,坐落在胡尔山脚下,处于穆萨谷地之中。佩特拉是座历史古城遗址,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带有神话色彩的名胜古迹。2000多年前,那巴特人曾在这一带栖息生活,并先后建都于此。由于这里是埃及、叙利亚等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很快便成为商贾云集,繁荣昌盛的商业都市。

那时的佩特拉曾以“中东商业中心”而著称。擅长经商业务的奈巴蒂人在前往埃及、叙利亚贩运商品时,都把佩特拉作为他们经商活动的中转站,从而促进了佩特拉的发展与繁荣。

居住在这里的那巴特人曾是沙漠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最初是在商队必经之路上靠拦路抢劫为生,而后改为保护过路商队,以收取一定的保护金为生。最后,许多那巴特人也加入商队,成了商人。

公元前1世纪,佩特拉王国的疆土扩大到了大马士革。106年,罗马帝国攻占了佩特拉,开始扩建城堡,使这里成为盛极一时的商队要道。随着红海海上贸易的发展,佩特拉逐步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中雕琢了众多建筑物,逐渐使其成为一座“石头城”,也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多少世纪以来,这颗明珠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佩特拉古城的发现

那时候,约旦地区流传着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在约旦南部广袤的沙漠中有一条神秘的峡谷,这条峡谷既深又长,但不知在何方。一批神人在那里修建了许多雄伟的建筑物,并在里面藏了无数珍宝,谁能找到它,便可成为大富翁。人们一批又一批地前去探索,但都无功而返。

这个神话故事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但始终没有人想到,这些建筑物就存在于穆萨山谷之中。

直至1812年,瑞士探险者约翰·伯克哈特游览佩特拉时,才第一次揭开这个神话故事的奥秘,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石头城”最终与世人见面。

佩特拉山谷的岩石呈朱红色或褐色,在朝阳或晚霞的映照下城中的建筑会变成玫瑰色,所以佩特拉也被称作“红玫瑰古城”。

相传,这里是摩西“点石出水”的地方。当年,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流落荒野,正当饥渴困乏的时候,摩西得到上帝的帮助,他挥杖击石,激出泉水。据说,这股泉水至今仍流淌不息。

佩特拉古城建在海拔950米的山谷中,进入佩特拉古城,要通过15千米长的峡谷,峡谷最宽处不过7米,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马车。两边的石壁高70米至100米,行人抬头仅能望到一线青天。走出峡谷是宽广的谷地,豁然开朗。高大雄伟的殿堂排布在周围山崖的岩壁上,门檐相间,殿宇重叠,十分壮观。

佩特拉城的宫殿建筑

佩特拉城的建筑物全都是依傍山势雕琢而成的,这一奇景是大自然的“雕刻师”和能工巧匠共同创造的。峡谷出口不远便是一座依山凿出的巨大殿堂,高40米,宽30米,这就是卡兹尼石宫,又名“金库”。传说这里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但也有传言说这里是国王陵墓的灵殿。

整个殿门分两层,下层是两根罗马式的石柱,高10余米,门檐和横梁都雕有精细的图案。殿门的上层雕有3个石龛,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和带有翅膀的战士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壁画。

城中有一座依山雕琢出的古罗马剧场,可容纳6000人。还保存了露天剧场,剧场看台呈扇形,有数十层石筑阶梯,每10层阶梯中间筑有一个通道,整个剧场沿山而上。舞台上还残存有4根巨大的石柱。

城中一座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叫做“本特宫”。传说当年城市缺水,国王下令,如果有人能引水入城,就将公主许配给他为妻。一位建筑师开山修渠,将水引进城里。国王履行诺言,将女儿下嫁给他,并赐此宫给他们居住,所以本特宫又叫“女儿宫”。

在古城南面的半山腰,有一座欧翁石宫。这座石宫的建筑顺序是先削平半山腰,再开凿石窟,最后才修建宫殿。几百平方米的大厅殿居然没有一根柱子,真是巧夺天工。欧翁石宫的两侧是石窟群,向东西延伸。石窟内有住宅、寺院、浴室和墓窟。

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座方尖碑,高地被猜想成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供奉着那巴特人的两个神:杜莎里斯和阿尔乌扎。这里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来排放人血的。有迹象表明,那巴特人曾用人来进行祭杞。

佩特拉城的石墓

佩特拉的那巴特人传统上将他们死去的亲人葬于环绕城市的砂石峭壁之中,这里有着成千上万的坟墓。它们当中有些是简陋的石墓,有些则十分奢华。因为这里岩石很软,所以很容易雕琢。

佩特拉的王陵并没有具体的名字,而是靠传统来决定,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个被埋葬的死者。在修建皇陵的过程中,那巴特人利用祖传石工技巧模仿、加强和改造了如亚历山大之类的大都市中最新颖、最雄伟的建筑构思。

他们先将合适的崖面平整好,然后在立面上从上至下进行开凿。石墓后的房间比较小,有的只有一间外室,里面偶有刻出的石凳。佩特拉王陵外立面虽然没有人去维护,又经历了许多个世纪以来地震、侵蚀和偶尔溜进来的盗墓贼的侵扰,仍然几乎完好无损。

外墙上精美的石刻可能是当地石匠的杰作。在一处那巴特人的陵墓——玛丹沙里所刻的文字告诉人们,当年的石匠一般工作25年,而像采石这样的粗活可能是由奴隶来做。当年这些墓被涂抹了用石灰石与沙制成的石膏,然后又被涂上鲜艳华丽的颜色。

如今风沙剥去了石膏,裸露的岩石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变幻无穷,使陵墓充满生机,这是当年的建筑者没有料到的。在佩特拉最后修建的大坟墓中,有一座是为罗马总督所建,称作“乌恩墓”,但是在446年这座坟墓被改建成了一座教堂。

随着沙漠中的香料商路被慢慢荒废,取而代之的是红海的海上路线,沙漠中的城市生活随之土崩瓦解。最后,坟墓变得衰败不堪,雕像也剥落脱皮,曾经安葬过达官贵人的石室渐渐沦落为牧羊人遮风挡雨的场所。

佩特拉城的生活

后来的考古学家发掘出3个大市场,研究由那巴特人发展起来的蓄水设施。该设施包括一个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大蓄水池和一条水渠。水池用来收集泉水和雨水,并通过水渠把水送给城中心的一个较小的水池。那巴特人还从喷泉处直接安装了许多陶管,把水引向城市各地。

现代考古学家还在遗址上发掘出那巴特人的陶器制品,表明当时佩特拉不仅商贸发达,而且手工艺制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的陶器细薄精致,装饰着树枝树叶之类的自然图案。

1990年,一位考古学家在佩特拉发掘出了始于6世纪拜占庭风格的教堂的部分墙壁和整个地板。地板由两块大的镶嵌图案装饰而成,图案中描绘了长颈鹿和大象之类的动物、四季的象征,以及渔夫、吹笛者和赶骆驼的人,如今这些图案已经得到清理和修复。

佩特拉真正用途是什么

佩特拉方圆几十千米内,四周的山壁雕琢有许多的建筑物。有的壮观、有的精美、有的简陋,有的还不及摆放小神像的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一般认为它们是神殿、庙宇和祭坛。但有人却对此提出疑问,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房间里没有任何的祭祀标记?

有人据此进一步提出,佩特拉不能称为一座城市,它更像一座纪念碑似的公墓或者说寺庙。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亡灵之城”。然而,假如它果真是那巴特人的墓地,为什么从未发现过有关丧葬的物品,如石棺、尸骨?

古城被遗弃之谜

考古学家推断,在全盛时期,佩特拉城居民多达30000人,城市规模远比早期欧洲人估计的大得多,但佩特拉为什么被遗弃一直是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算它一度失去了商道的控制权,但仍然可以保持原状,为什么如此迅速衰亡了呢?

1991年,有些科学家们发现,早期的那巴特人时代,佩特拉四周的山地曾经密林茂盛。然而到了罗马时代,人们为了建房和获取燃料砍伐了大量的木材,致使森林匮乏。至900年,环境进一步恶化,过分地放牧羊群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这一地区渐渐沦为沙漠。也就是说,环境恶化是导致佩特拉衰亡的因素之一。

也有人认为,导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可能是天灾。363年,一场地震重击了佩特拉城,震后,许多建筑沦为废墟。551年,佩特拉城再次遇到强烈地震。连续的地震使它损失惨重,因此走向衰落。

同类推荐
  • 植物园的奇迹

    植物园的奇迹

    植物是地球生命,也是我们生存依托。千万不要以为草木无情,其实它们是有喜怒哀乐的,应该将它们作为我们最亲密朋友。因此,我们要爱惜一花一草。植物是自然重要成员,破解植物奥秘,我们就能掌握自然真谛,就能创造更加美丽的地球家园。
  • 神秘海洋与生物

    神秘海洋与生物

    海洋到底在什么年代产生,又因何种原因产生?是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海洋的身世,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苦苦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是作者以杂文的方式对达尔文理论的批判。在这33篇杂文中,作者从各种角度告诉人们这个被主流科学界吹捧的所谓“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不但在科学上是荒唐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混乱的。它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是一个不可能证明为错误的“伪科学”。
  • 超自然之谜

    超自然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热门推荐
  • 间谍风波

    间谍风波

    1937年,上海已经完全被日本人控制。沦为孤岛,日本人在上海展开了重重的阴谋,最终都被间谍机智粉碎,日本人设计一份《归原计划》,所有的一切,围绕《归原计划》展开。
  • 乱世封天纪

    乱世封天纪

    风云变幻,犼啸星落,龙腾天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才少年云游四海,历练成龙。却因邪念堕入黑暗,在阴阳轮回,凡女白幽月的出现,让他重见光明,再踏山巅之路。
  • 至死不渝:至此不愉

    至死不渝:至此不愉

    一代神医穿越至此,虎落平阳被犬欺,可是,这一切,她定要他们付出代价!
  • 花心校草的正牌女友

    花心校草的正牌女友

    他是个花心校草她是的纯情女孩究竟他们的爱恋会不会长久,谁后来才是他的正牌女友?…………………………
  • 万域图

    万域图

    乱世浮沉,苍天染血!前方黑暗弥漫,身后一片荒芜!踉跄前行,冲破黑暗,得见光明?亦或是就此谢幕,落寞偷生?如何选择?我本一介肉体凡胎,却也向往星辰大海!
  • 爱谁我说了算

    爱谁我说了算

    曾经她对袁晔咆哮:“你眼里什么时候才会看到我的存在!”。袁晔垂下眼帘,说:“对不起!”。然后,袁晔离开了。后来,杨乐对另一个女人说:“我爱你!”。于是,她离开了。如今,周景翎黯然神伤地问她:“何时你眼里才有我的存在?”她低垂着头,竟无法言语。周景翎失望的转身离开,手蓦然被攥紧,听到身后的她说:“你不在我眼里!”他浑身一震,正想挣脱她的手。她已来到他的身前,看着他碎伤的眼说:“你——在我的心里!”
  • 成就人一生的学习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学习好习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向卓越的道路不可能是坦途大道,崎岖和坎坷必须凭自己的能力走过去,没有捷径可循,必须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成就人一生的学习好习惯》共分九章阐述学习习惯与方法,分别是:学习影响人一生的命运、把读书读报等当作一生的习惯、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遵循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学海无涯、养成优良的学习态度、进行创新性的学习。
  • 一鸣惊天变

    一鸣惊天变

    谁说修仙要绝情,我偏带情去修仙。谁说修仙要天命,我偏逆天去修仙。不鸣则已,一鸣惊动天地变。不要看不起青甲力士,发起威来大杀四方。
  • 江湖十二楼

    江湖十二楼

    六十年前剑圣前辈羽化登仙之时,为了不让一身所学的功夫失传,便留下了一本秘籍《花月宝典》,包含了毕生所学。传闻,得到“花月宝典”就可以得到整个天下……
  • 我叫浮士德是个旅行家

    我叫浮士德是个旅行家

    他是被抛弃的人偶,一场空间风暴,将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从这里开始,他有了同伴,老师,和坚强的后盾。属于他的冒险故事也从这里开始。我是浮士德,是一个路过的爱交朋友的的奥特曼兼冒险家!预订世界:大怪兽rush奈克瑟斯奥特曼story0假面骑士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