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处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水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为捕鱼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早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发展阶段,鱼类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先是在内陆水域和沿海地区捕鱼作业,后来逐渐较大规模地向近海发展。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渔具和渔法。清代末年,随着西方新技术的传入,捕鱼开始以机器为动力,从传统的生产方式逐步走向近代化。
我国的捕鱼业始于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那时人们除了采集植物和猎取野兽外,还在附近的池沼里捕捞鱼类。当时已能捕获长约80厘米的大草鱼。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捕鱼生产逐渐在我国南北各地展开。在农作物种植相对较多的地方,捕鱼成为重要的副业,而在自然条件对鱼的生长有利的地方,捕鱼则发展成带有专业性质的生产。
伴随着原始捕鱼活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捕鱼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发明了许多新的渔具,如弓箭、鱼镖、鱼叉、鱼钩、渔网、鱼笱、鱼卡等。
距今约7000年前,居住在今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已经使用独木舟之类的船只到开阔的水面捕鱼。5000年前,居住在今山东胶县的人们,已经以捕捞海鱼为生。
公元前21世纪,捕鱼仍占有一定比重。在多处夏文化遗址出土的渔具,包括制作较精的骨鱼镖、骨鱼钩和网坠,反映出当时的捕捞生产已有进步。
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的《竹书纪年》说夏王“狩于海,获大鱼”,表明海上捕鱼当时是受重视的一项生产活动。
商代的渔业在农牧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商代的捕鱼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捕鱼工具主要有网具和钓具。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出土
有青铜鱼钩。这枚鱼钩钩身浑圆,钩尖锐利,顶端有一凹槽,用以系线,有很高工艺水平。
河南安阳殷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铜鱼钩,还有可以拴绳的骨鱼镖。出土的鱼骨,经鉴别属于青鱼、草鱼、鲤、赤眼鳟和鲻,此外还有鲸骨。鲻和鲸都产于海中。
商人捕捞的鱼类范围很广,有淡水鱼类青鱼、草鱼、赤眼鳟和黄颡鱼等,有河口鱼类鲻。说明当时的渔具和技术已经很先进了。
周代捕鱼有进一步发展,捕捞工具已趋多样化,有钓具、笱、罩、罾等多种,可归纳为网渔具、钓渔具和杂渔具三大类。此外,还创造了一种渔法,是将柴木置于水中,诱鱼栖息共间,围而捕取。成为后世人工鱼礁的雏形。
由于捕捞工具的改进,捕捞鱼类的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据《诗经》记载,当时捕食的有鲂鱼、鳏鱼、鲿鱼、鲨鱼、鲤鱼、鲔鱼、鲦鱼、鲟鱼、嘉鱼等10余种,这些鱼有中小型的,也有大型的,分别生活于水域的中上层和底层。
网具和竹制渔具种类的增多以及特殊渔具渔法的形成,反映出人们进一步掌握了不同鱼类的生态习性,捕鱼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西周开始对捕鱼实行管理,渔官称“渔人”。已形成一支不小的管理队全。渔人的职责除捕取鱼类供王室需用外,还执掌渔业政令并征收渔税。
为保护鱼类的繁殖生长,西周还规定了禁渔期,一年之中,春季、秋季和冬季为捕鱼季节,夏季因是鱼鳖繁殖的季节而不能捕捞。对破坏水产资源的渔具和渔法,同样也作了限制。
春秋时期,随着冶铁业的发展,开始使用铁质鱼钩钓鱼。铁鱼钩的出现推动了钓鱼业的发展。近海捕鱼这时也有很大发展,位于渤海之滨的齐国,因兴渔盐之利而富强。
从秦汉到南北朝的七八百年间,人们对鱼类的品种和生态习性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所载鱼名达到70余种。当时对渔业资源也实行保护政策。
汉代随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捕鱼业较前代更盛。据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辽东、楚、巴、蜀、广汉都是重要的鱼产区,市上出现大量商品鱼。
捕捞技术也有进步,唐代官员徐坚《初学记》引《风俗通》说,罾网捕鱼时已利用轮轴起入,这是最早的使用机械操作。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乱龙篇》说,当时使用一种模拟鱼诱办法,就是集鱼群以使鱼上钩,这是后世拟铒钓的先导。
这一时期海洋捕鱼也有很大发展。汉武帝时已能制造“楼船”、“戈船”等大战船,从而推动了海洋捕捞技术的发展,使鲐鱼、鲭鱼、鳀鱼、鲼鱼、石首鱼等中上层和底层鱼类的捕捞成为可能。
魏晋至南北朝,黄河流域历遭战乱,捕鱼类衰落,在长江流域,东晋南渡后经济得到开发,渔业也在相应发展。这时出现了一种叫鸣粮的声诱鱼法,捕鱼时用长木敲击船板发出声响,惊吓鱼类入网。
在东海之滨的上海,出现一种叫沪的渔法,渔民在海滩上植竹,以绳编连,向岸边伸张两翼,潮来时鱼虾越过竹枝,潮退时被竹所阻而被捕获。随捕鱼经验的丰富,对鱼类的游动规律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唐代的主要鱼产区在长江、珠江及其支流,这时除了承用前代的渔具、渔法外,还驯养鸬鹚和水獭捕鱼。这是捕捞技术中的新发展。
唐代渔法之多超过历代,当时的钓具已很完备,有摇钓线的双轮,钩上置饵,钓线缚有浮子,可用以在岸上或船上钓鱼。还有用木棒敲船发声以驱集鱼类,用毒药毒鱼或香饵诱鱼进行捕捞等。鸬鹚捕鱼也已出现。
据代张鷟的笔记小说集《朝野签载》记载,当时还有木制水獭,口中置有转动机关,鱼饵放在机关中,鱼吃饵料时,机关转动,獭口闭合而将鱼捕捉。
唐末,诗人陆龟蒙将长江下游的渔具、渔法作了综合描述,写成著名的《渔具诗》,作者在序言中,对各种渔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了概述,并进行分类。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及渔具的文献。
宋元明清时期以海洋捕捞为主,出现了捕捞专一经济鱼类的渔业,捕捞海域逐渐上近岸向外海扩展,同时出现了不少新的渔具和渔法。海洋捕捞方面实行带有几只小船捕鱼的母子船作业方式。
宋代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开发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大量经济鱼类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浙江杭州湾外的洋山,成为重要的石首渔场,每年三四月,大批渔船前往采捕,渔获物盐腌后供常年食用,也有的冰藏后运销远地。
此外,据《辽史·太宗本纪》记载,北宋时辽国契丹人已开始冰下捕鱼,契丹主曾在游猎时凿冰钓鱼;此外还有凿冰后用鱼叉叉鱼的作业方法。
马鲛鱼也是当时重要的捕捞对象。使用的渔具有大莆网和刺网等。据南宋文学家周密《齐东野语》载,宋代捕马鲛鱼的流刺网有数十寻长,用双船捕捞,说明捕捞已有相当规模。
宋代淡水捕捞的规模也较前代为大。比如江西鄱阳湖冬季水落时,渔民集中几百艘渔船,用竹竿搅水和敲鼓的方法,驱使鱼类入网。再如在长江中游,出现空钩延绳钓,它的钓钩大如秤钩,用双船截江敷设,钩捕江中大鱼。
竿钓技术也有进步,北宋哲学家邵雍《渔樵问答》把竿钓归纳为由钓竿、钓线、浮子、沉子、钓钩、钓饵6个部分构成,这与近代竿钓的结构基本相同。这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国,开始冬季冰下捕鱼。
明代海洋捕捞业继续受到重视,主要捕捞对象仍是石首鱼,生产规模比前代更大。
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广志绎》说,每年农历五月,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的渔民以大渔船往洋山捕石首鱼,宁波港停泊的渔船长达5千米。这时的渔民已开始利用石首鱼在生殖期发声的习性探测鱼群,再用网截流张捕。
明代淡水渔具的种类和构造,生动地反映在明文献学家王圻的《三才图会》中。该书绘图真切,充分显示了广大渔民的创造性。它将渔具分为网、罾、钓、竹器四大类,很多渔具沿用至今。
又据《直省府志》记载,明代已使用滚钩捕鱼,捕得的鲟小者100至150千克,大的500至1000千克。
《宝山县志》介绍当时上海宝山已有以船为家的专业渔民,使用的渔具有攀网即板罾、挑网、牵拉网、捞网等,半渔半农者则使用撒网、搅网、罩或叉等小型渔具。
当时湖泊捕鱼的规模也相当大,山东微山湖、湖南沅江及洞庭湖一带都有千百艘渔船竞捕。太湖的大渔船具6张帆,船长八丈四五,宽二丈五六,船舱深丈许,可见太湖渔业的发达。在东北,边疆少数民族部落每当春秋季节男女都下河捕鱼,冬季主要是冰下捕鱼。
我国明代的海洋捕鱼业尽管受到了海禁的影响,仍有很大进步,出现了专门记述海洋水产资源的专著,如明末清初官员林日瑞的《渔书》、明代官员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明末清初文人胡世安的《异鱼图赞》等。
这一时期的渔具种类,网具类有刺网、拖网、建网、插网、敷网,钓具类有竿钓、延绳钓,以及各种杂渔具等。渔具的增多,表明了对各种鱼类习性认识的深化,捕捞的针对性增强。
当时已经出现了有环双船围网,作业时有人瞭望侦察鱼群。南海还用带钩的标枪系绳索捕鲸。东海黄鱼汛时,人们根据黄鱼习性和洄游路线,创造了用竹筒探测鱼群的方法,用网截流捕捞。声驱和光诱也是常用的捕渔方法。
清初,广东沿海开始用双船有环围网捕鱼。围网深八九丈、长五六十丈,上纲和下纲分别装有藤圈和铁圈,贯以纲索为放收。捕鱼时先登桅探鱼,见到鱼群即以石击鱼,使惊回入网。这是群众围网捕鱼的起始。
此后,浙江沿海出现饵延绳钓,钓捕带鱼及其他海鱼,渐次发展成浙江的重要渔业之一。
内陆水域捕鱼也有发展,太湖捕鱼所用渔船多至六桅。在边远地区,一些特产经济鱼类资源也得到大量开发利用。
清末,西方的工业捕鱼技术开始传入我国,光绪年间,江苏南通实业家张謇,会同江浙官商,集资在上海成立江浙渔业公司,向德国购进一艘蒸汽机拖网渔船,取名“福海”,在东海捕鱼生产。这种安装动力机器的渔船,在航行上不再依靠风力,在生产操作上借助机械的传导,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