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 常(1061~1086),西夏皇帝。夏毅宗谅祚长子。1067~1086年在位。梁氏(?~1085),西夏皇后、皇太后。毅宗谅祚皇后,惠宗秉常生母。党项族。
夏拱化五年(1067年),秉常7岁继位,朝政大权由梁太后把持。梁太后原先是谅诈朝国相没藏讹庞的儿媳,因与当朝皇上谅祚私通,后来又把国相没藏讹庞策划弑君谋反的计划报告给朝廷,帮助谅祚粉碎政变阴谋,诛掉了没藏氏家族的隐患。梁氏就因此立了大功而被正式迎娶入宫,又立为皇后。梁皇后先把弟弟梁乙埋任为家相。谅祚去世后,梁氏的儿子秉常继承皇位,她贵为太后,又执掌朝政,便把弟弟乙埋再提升为国相,并把朝政大权交给了他。不久梁乙埋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秉常,也被立为皇后,乙埋还逐步把梁家的人分别安排在宫内外的重要位置上,梁氏家族完全控制了夏国的所有枢要命脉,皇帝秉常不过是个傀儡而已。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69年),梁太后废除谅祚朝时推行的“汉礼”,恢复实行“蕃礼”。她还不惜采取一切措施打击、排斥皇族势力。夏大安三年(1076 年),秉常亲政后,也非常仰慕中原汉文化,对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研究。大安七年(1080年),他下令全国撤去“蕃礼”,恢复“汉礼”。这一举措,与太后的政见完全相反,引起她的强烈不满。后又听说皇上竟然把“河南地”(曲野河地区有争议的一片土地)归还宋朝,梁太后再也无法忍让了,于夏大安八年(1081 年),她发动宫廷政变,“夺秉常政”,将皇帝软禁在兴庆府西北的木寨行宫,自己再次出来主持朝政。但是,她这种肆意妄行,引起皇族和多数大臣的反对。他们对梁氏一个家族专权早已不满,于是纷纷采取消极对抗的办法,各自拥兵自重,不听梁氏指挥,夏国形势陷入危机,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当西夏国内皇族与后族相互斗争,国内动荡的时期,宋朝却经过变法,国力增强,积极开边,对吐蕃和西夏,在军事上都采取较前强硬的政策。宋熙宁间,曾打败过吐、夏联军。元丰四年(1081年),又动员30万大军分5路进攻西夏。次年,又在地名叫永乐(今陕西米脂北,无定河东岸)的地方筑城,打算以这个据点作为前进阵地,进而夺取西夏横山一带的土地(今陕西北部绥德、米脂、榆林、横山、靖边一带)。九月初,永乐城建成,宋神宗给新城赐名为银川寨。但是,不论是宋朝对西夏用武取得多大成绩,还是西夏抗宋取得什么胜利,都给双方带来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此时,宋朝需要边境和平,减少战争,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变人民生活。西夏则更需要和平,因为西夏皇帝秉常被囚数年,国内矛盾加深,人心不稳,已直接威胁到梁氏的专权,所以梁太后也很须要对内安定人心,对外争取与宋朝和解。为此,不得不在夏大安十年(1083年)六月,让秉常复位,但实权仍握在梁氏手中。接着又连续派遣使臣向宋朝上表请和。宋也恢复了对西夏的岁赐。
梁太后执政时,虽然战事不断,但在国内仍有大规模的佛事活动。夏天赐礼盛国庆四年(1072 年),夏向宋朝派专使进献马匹赎买大藏经,这是西夏王朝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向宋廷求购佛经。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从留存下来的西夏文佛经的题款中可以看出,翻译于梁太后与秉常时期的佛经占了大多数。天祐民安元年(1090年),西夏王朝最终全部完成3500多卷西夏文佛经的翻译工作,也正是在梁氏执政时期。
夏天安礼定元年(1085 年)二月,国相梁乙埋病逝,由儿子梁乞逋继任国相。十月,梁太后去世。至此第一代梁氏专权结束。次年(1086年)七月,秉常去世,时年26岁,谥“康靖皇帝”,庙号惠宗,墓号献陵。皇位由三岁的皇子乾顺继承。皇太后是已故前国相梁乙埋的女儿梁氏。皇后又是现任国相梁乞逋的女儿,西夏朝又开始了第二代梁氏专权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