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女解释说:“镜子在沙漠里没什么用,就不要了;指南针呢,只要有手表也就行了;刀不必要,在这茫茫的沙漠上,没有一点活物,更别说是对人具有攻击性的动物了;而水是必需品,虽然只够两个人喝,但可以省着点,相信也能够3个人一起坚持到最后;帐篷虽然只能容纳两个人睡,但是可以3个人轮换着来休息;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而绳子可以用来把3个人绑在一起,这样在风沙很大目不见物的时候,就不会失散了队伍,而且如果遇到沙崩,有同伴掉到沙堆底下,还可以用绳子把他拉回来。”
丙男给出的解释与乙女相同。
最后,3位候选人中获聘的是乙女和丙男两位。
甲男为什么会被淘汰出局呢?很简单,现在的企业都在强调团队协作精神,而甲男在紧要关头,只顾自己,把团队里的同伴都当成假想敌。其实,他可以和两位同伴通力协作,把本来只够两个人利用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最终让整个团队一起渡过难关,走出死亡的沙漠。
心灵哲思
当你在选择了那把刀来防备别人、甚至准备在关键时刻把它插向同伴的胸膛的时候,实际上,你是把那刀先插向了自己。
另一种高度
1953年,登山家希拉里雄心勃勃来到珠穆朗玛峰的山脚,却发现登上珠峰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
就在希拉里陷入进退两难困境的时候,一个牵着牦牛的小伙子正好路过,希拉里顿时感觉这就是上帝给他送来的希望。他比划着,希望这个看起来穿着土气、满脸高原红的当地小伙做他的向导。
小伙子根本不懂英语,听不懂希拉里的请求,却看懂了他的手势,他穿上皮袄就跟着探险队出发了……
就在距离珠峰顶峰不足一米的地方,希拉里突然停了下来,像早就计划好了似地,用手一指,对向导说:“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
年轻向导不懂希拉里话中的深意,只是按照他的手势往前迈进了几步。这个名叫腾辛?诺尔基的小伙子没有意识到,希拉里让他先走的那几步登顶路,竟将他带入了登山史册,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攀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作为职业登山家,成为世界第一个登顶珠峰的人,是希拉里梦寐以求的夙愿。可他还是波澜不惊地做出了“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的决定。人们无从猜想希拉里当时的心理,他当时是否为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耀而矛盾过?但只需结果便能说明一切,他超越了个人的欲望——这座每个人人生途中都会遇到绝不比珠穆朗玛峰低的“高峰”。希拉里尊重真实,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得到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希拉里是一个深谙登山的终极意义的登山家,登山不是为了征服,也不是为了征服后的光环,而是在整个过程中体验、超越自我。希拉里的精神已超越了世俗,超越了一座地理意义上的高峰,站到了另一个高度。
从珠峰下来后,腾辛?诺尔基身份发生了改变,从一名普通的把登山赚钱当作职业的小伙变成了世界名人。在接受西方媒体访问时,腾辛对自己的国籍避而不答,只称自己是个夏尔巴人。从登顶成功一直到去世,腾辛对他的身世背景要么保持沉默,要么给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腾辛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名人后,尼泊尔、印度都力争腾辛是自己国家的公民。腾辛明白,一旦他承认或否认自己的国籍,有可能会引发一场不可收拾的矛盾。腾辛不愿看到友邻变成仇敌,于是一直对自己的身世保持着缄默。
如果说希拉里在登顶的霎时间完成了另一种高度的攀登,那么腾辛则用了一生的时间完成了“另一种高度”的攀登。
心灵哲思
荣誉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当我们面对唾手可得的荣誉时,能以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它,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荣誉本身,同时也达到了人性的顶点。
心态更重要
万教授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
比如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可傻了,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有见过!”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不料,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教授的下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教授转过了身,黑板上飞快出现了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教授接着陈述了他的一项实验结论。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了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一定要站在最前、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永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心灵哲思
心态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把握机遇走向成功。
最低的位置
一个国王和他的朝臣们在一次冬季的狩猎中迷了路,走到了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当夜 晚来临之际,他们好不容易才发现一处农人的房子。于是国王说:“我们在这儿过夜吧。”
但是有位朝臣却极力反对,他认为尊贵的国王到农人家避难有失尊严,还是自己搭帐篷 较为妥当。
农人知道了这种情形,就说:“国王的尊贵不会降低,只是朝臣不希望农人的尊贵提高 。”
国王听了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就走进他的房子过夜,并在第二天早晨赐给他一些礼物 。
离别前,农人陪着国王散步,恳切地说:“接受了农人,国王的权力和伟大没有损失, 但是当您这样一位国王遮住农人的头时,农人的帽沿却无法延伸到阳光下。”
一个大人物能够谦恭地礼贤下士,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仅不会失去尊严,反而更显 得坦荡和伟大。
有一个青年人,他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磨着他,觉得怀才不遇而又牢 骚满腹。夏天有一次他乘同学敏家的渔船出海,才使他一下子茅塞顿开。
敏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在海上打鱼打了20多年,看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青年人心 里十分敬佩。
青年人问他:“伯伯,您每天打多少鱼?”
他说:“你不知道,孩子,打多少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只要不是空手回来就可以。 在小敏上学的时候,为了供他读书,不能不想着多打一点。现在小敏毕业了,又找到了饭碗 ,我也没有什么奢望打多少了。”
青年人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的海,突然想听听老人对海的看法。他说:“海是够伟大的 ,滋养了那么多生灵……”
老人说:“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海那么伟大吗?”
青年人不敢贸然接茬。
老人接着说:“海能装那么多水,关键是因为它位置最低。”
位置最低!
正是老人把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从容不迫,能悟透世事沧桑。
正是海的位置最低,所以才笑纳百川,包罗万象。
心灵哲思
是的,不妨放低自己,足踏实地,站稳脚跟,然后再一步步登攀。正如一位哲人所言, 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土,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若干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试想那些学生们的人生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多少意义呢?
心灵哲思
健康的人生并不等于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而是在心灵的田野里播种美好的种子。
谷仓里的金表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
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困难。
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响得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心灵哲思
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了,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这个法则叫执着。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着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滴答声。
死于忠诚的狗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