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已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只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由传统的经销渠道进行。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日益明显。
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3),缺乏现代化物流模式的电子商务是不完整的。如传统商务过程一样,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解决不好物流问题,电子商务的优势就会黯然失色,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就不完整,所以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2.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的基本要素
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见图1-4)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重要的是强调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整合。
3.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具备高效率、个性化、交易费用低、全天候、交易区域广等特点,因此电子商务活动对物流产生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卩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即在电子商务的状态下,人们在进行物流活动时,物流的各种职能及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虚拟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组合方式,寻求物流的合理化,使商品实体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达到效率最高、效益最佳的功仓b。
(2)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的运作方式,即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也决定着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例如,在实施计算机管理的物流中心或仓储企业中,所实施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以自身为中心来管理物流的,而是还要根据网络全球化的特点,使物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整体的实时控制。
(3)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首先,在电子商务下,要求企业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全社会的整体物流系统。其次,在电子商务时代,尽管存在物流企业激烈的竞争,但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的合理化流动,对一个企业来说,即使它的规模再大,也是难以达到这一要求的。这就使得物流企业应相互联合起来,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在相互协同实现物流合理化和系统化的前提下相互竞争。
(4)电子商务将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化、高效率和全球性特点,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物流要达到一定的目标,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则是最基本的保证。
物流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物流硬件技术是指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设备、机械、材料和设施等,物流软件技术是指组织高效率的物流所需的计划、程序、管理及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物流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必须考虑要建立一个适应电子商务运作的物流系统。
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物流效率的高低,也影响着电子商务高效率优势的发挥。只有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才能确保物流的功能发挥,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和高效化。
(5)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不仅对物流管理人员提出了管理水平的要求,而且也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并且要求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能有效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物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有效提升。要加强物流管理人员的学习,提高员工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和操作技能,认识物流的变革和再造是现代物流对物流员工队伍的基本要求。
4.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电子商务给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利用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客户反映、企业制造资源系统、企业资源计划、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使物流增加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等新特点。
1.3.3有关物流的学说
1.物流的商物分离说
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称为商品流通。在这个过程中,有商流和物流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是商品价值的转移,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另一个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目卩商品实体转移。我们把前者称为商流,把后者称为物流。商流和物流的统一构成了商品流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流与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情况虽仍然存在,但是,如果从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上考察商品流通的全过程,结果发现:物流如果和商流完全一致也存在相当的弊端,这就使得商流与物流分离成为必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商品流通中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是商流运动的基础——资金流和实物移动具有相对性。实物的运动是通过资金的运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资金的分配是实物运动的前提。两者的运动渠道!运动形态不同。资金运动可以经过财政、信贷、价格!工资等形式移动,即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瞬间完成,而实物的移动则受实物形态的限制,需要通过运输、储存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
总之,商流和物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个支柱。商流搞活了,能力卩速物流的速度,给物流带来活力;而物流的畅通无阻能使商品源源不断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商流与物流分离的积极意义是充分发挥资金运作和实物运作各自的规律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商品流通向更有益的方向发展。
2.物流的“黑大陆”说
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这是由于流通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物流是流通领域中人们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现在看来,“黑大陆”说主要是针对物流而言的。
“黑大陆”说法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按“黑大陆”说的观点,如果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够照亮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将不是一片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宝藏。“黑大陆”说既是对20世纪中期经济界的愚昧的反对和批判,同时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黑大陆”说指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繁荣发达的状况下,技术和经济都没有止境;同时认为物流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太多了,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它也意味着物流可以产生利润的空间极大。
在某种意义上讲,“黑大陆”说是一种未知学的研究结论,是战略分析的结果,带有哲学的抽象性,但这一学说对研究物流这一领域起到了启迪和动员的作用。
3.物流的“冰山”说
物流的“冰山”说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是在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当时的财务会计和会计核算方法(由于其分门别类设立账目)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此,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存在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很像沉在水面下的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那部分仅仅是冰山的一小部分,而沉在水面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有很大挖掘潜力的部分——物流便是一座冰山。
西泽修教授用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用以说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来说不清楚和未知的东西太多了。在黑大陆的未知区域和“冰山”说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需要开发的领域,也是物流的潜力和吸引人之处。
“物流费用冰山”说之所以成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包括原材料物流、工厂内物流、从工厂到仓库和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的物流等。这么大的范围,涉及的单位非常多,牵涉的面也很广,很容易漏掉其中的某一部分,应该计算哪部分,应该漏掉哪部分,将使物流费用的大小相距甚远。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的问题。如果只计运输和保管费用,不计其他费用,与运输、保管、装卸、包装及信息等费用全部计算相比,两者的费用结果差别相当大。三是选择哪几种费用列人物流成本中的问题。比如,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等费用一般都容易列人物流成本,可是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友n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物流设施建设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燃料费等是否也列人物流成本中呢?此类问题都与物流费用的大小直接相关。因而,我们说物流费确实犹如一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
4.物流的“森林”说
物流的“森林”说是美国学者提出的,该学说认为物流整体效应如同森林。
物流过程包括一系列活动,友卩运输!储存、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在物流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追求各项功能要素优化,而更主要的是追求整体效果最优化,将各个分功能有机联系起来,追求总体效果最优。
美国学者提出“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棵树木”,用物流森林的结构概念来表述物流的整体观点,提出物流是一种“结构”,对物流的认识不能只见功能要素而不见结构要素,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即使是和森林一样多的树木,如果孤立存在,没有连成片,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森林。物流追求的是森林一样的总体效果。例如,单纯搞运输、储存不能叫物流,将运输、储存等功能综合经营才能称其为物流。
5.物流的“第三利润源”说关于“第三利润源”的说法有两种,均来自日本。
1)第一种说法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资源领域。资源领域起初是廉价原材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得,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消耗、节约费用、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乃至大量人工合成资源而获取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利润源”。人力资源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个领域习惯被称作“第二利润源”。
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开始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利润源”。
2)第二种说法
第三利润源泉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物流成本学说的权威学者西泽修先生在1970年提出的。其实,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于是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即第一利润。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也就是第一利润达到一定极限,很难持续发展时,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这就是第二利润。然而,当销售也达到了一定极限时,同时发现物流不仅可以帮助扩大销售,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新利润增长源泉,于是出现了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说。同样的解释还反映在日本另一位物流学者谷本谷一先生编着的《现代日本物流问题》一书和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编着的《物流管理手册》中。
6.物流的总成本说
有关物流的总成本学说的学者认为,总成本分析是理解和管理物流职能的关键。组织的一个主要目标应是减少物流活动的总成本,而不是集中在孤立的某一单独活动。试图减少某一单个活动的成本也许会导致总成本的增力卩,例如运输,为了应付长的周转时间或周转时间的不确定性,库存持有成本就会上升,将制成品库存合并到少数几个配送中心将会减少存货持有成本和仓储成本,但可能导致运费的巨大上升或是客户服务水平下降所导致的销售量减少。类似地,如与大批量采购有关的节约可能导致库存成本的上升。只有将物流看成一个完整的总成本体系,并以给定企业的客户服务目标为前提,将总成本有效地最小化才能实现有效的物流管理。
7.物流的“均衡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