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新闻文体,它以详细、全面和形象化的方式来报道新闻,它是消息的发展和补充。作为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通讯有其稳定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其类型特征也比较明显。如果按内容给通讯划类,它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如果按照通讯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划分还可以划成: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小故事等许多小的类型。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日趋多样,中国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也在这种社会变革中悄然发生着变化,通讯也不例外。首先,在题材上,通讯的写作突破了许多禁区,很多反映社会生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题材进入了通讯的写作领域;其二,在通讯的写作方法上也有许多创新,用文学化的手法记录人物、叙述事件已经被许多媒体广泛运用;其三,由于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许多新的报道方式被运用到通讯写作的实践中,诸如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报道手法与传统的通讯体裁相互结合、相互嫁接出现了许多带有边缘化的体裁。用文学化的手法和借用其他的新闻报道方式,在社会新闻的写作实践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社会新闻中的通讯写作的文学化倾向
文学和新闻本来的分野是十分清楚的:文学是一种虚构的文稿,而新闻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文学依靠想象,而新闻强调客观。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兴起的”新新闻学“将新闻的”真实“与文学想象结合,将新闻采访获取的事实材料与文学的表现手法相加合。在我国近代报刊中也有一些带文学味的新闻作品,但大多是一种无意识的写作,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新闻界用文学化的手法来写作新闻作品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特别反映在对一些社会新闻的报道中,它们往往表现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人情味故事”通常是平凡人物的感人的遭遇。题材广布于社会众生相。它不一定是喜乐故事,也可能在悲苦灾难中表现人性的爱与多彩多姿“。也正是由于事件具有人性的维度,它才能得以广泛地传播。在这类通讯的写作中,同样包括写作的准备阶段、写作实施阶段和审读稿件阶段,只是写稿前的准备和审稿阶段与一般的新闻稿件区别不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写人情味故事的通讯的具体写作技巧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写好人物和事件与一般写人物、写事件不同,通讯的主体就是人物和事件,所以写好人物要写人物的思想、情感,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而行动和语言更为重要。展示出正在做事的人,让他们行动、让他们说话,用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对于人物的有关背景的介绍不要用流水账式的叙述,流水账往往会将一些精彩的内容掩埋在琐碎的叙事中,社会新闻的通讯背景就是要寻找个人经历、境遇中离奇和有代表性的事件,此外在人物性格的展现上要全面,不能顾此失彼。
写好事件就是应该使得通讯充满着戏剧性、冲突性和感染力。戏剧性要求故事富于变化、要有起伏、有波澜;冲突性是故事结构的基础,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感染力就是记者要通过一定的表现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而且这种观点和倾向会通过作品自然地影响受众情感取向。
用画面和场景来描述事件。传统报道方式特别强调历时性地叙述,无论是消息,还是人情味的故事都是如此。历时性的叙述突出的是事件发展的脉络,体现为点的铺陈。用画面和场景来结构故事则是对事件面的挖掘,再加上对画面和场景的局部描摹与远景放大,事件的细部特征和远景全貌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玛塔?海丽被枪决》一文在西方国家许多的新闻院校被当作范文,其中有一节细节描写很有特色。
她坐在床角上几乎用发了疯的速度写信,写好后交给她的律师代转。
接着她穿上袜子,是黑色的丝质薄袜子,穿这种袜子似乎同她眼下的处境不相称。接着,她穿上了高跟鞋,系好丝质鞋带。
她站立起来,从床头墙上的衣钩上取下一件黑色的天鹅绒斗篷,斗篷的下摆镶着皮毛,背后披着皮毛领子。她把这件斗篷套在厚厚的丝质长袍外面,里面是贴身睡衣。
她那浓秀的黑发打成辫子围在头上,她戴上一顶很大的带耳搭的皮帽,皮帽上镶着黑色的丝带。她慢吞吞地、似乎是漫不经心地戴上一双黑色小山羊皮手套,冷静地说:“我准备好了。”
这些人随即一个接一个出了监房,登上在外面等着的汽车。
玛塔?海丽写信、穿袜、戴斗篷、戴皮帽、戴手套,每一个动作都被细致地描摹,都好像是一幅幅画面,画面与画面之间没有一点过渡性的语言,就如同电影画面组接的“蒙太奇”技巧一样,简练、直接,但又有很强的叙事、表意等功能。
结构方法方面。“每一篇新闻文稿必须有开头、中间、结尾和某种结构,以便它能够行至当至之处,止于当止之时。”结构就是新闻文稿的框架,也即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结尾写什么,但强调文学性和故事性本来就是要突破传统新闻写作的固有程式,突显写作的个性。对于一般的初学者来说,遵循一定的套路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篇好的通讯开始并不急于告诉你故事的真正内容,他们在设计故事时:
其一,设置一个场景或一种气氛,把读者带到故事中,让读者对人物的处境、命运表现出关切。
2004年对李萍来说,实在是够不顺的。先是自己生病住院,然后是“丈夫”肖钧车祸身亡,最近,才16岁大的儿子明明又收到了法院发出的传票。莫明其妙地成了被告……这些因果相连、接二连三的祸事,将四十出头、原本精明能干的李萍“折腾”得够呛。
(2004年9月28日《大周刊》)
新闻文稿用叙述的方式,将主人翁“引进”多重矛盾的漩涡中,我们会想女主人翁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整个事件的结果又是如何?
其二,叙述故事产生的前提,最好能用精彩的故事勾勒出事件发展的大致脉络。
其三,大致介绍背景,并显示出主人翁在事件中的位置。
其四,以戏剧化的手法来结尾,并且留给读者一些可以思考的东西。
特色通讯的写作技巧。从广义上讲,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作为报道方式,它包含特定的体裁、结构以及表达方式,它们是和消息、通讯等新闻文体相提并论的。但是如果我们将它们作为写作方式、表现方式和具体的采访方式,它们完全可以和通讯这样的文体相嫁接。理清文体之间的区别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但在新闻实践中,把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作为在通讯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门类也未尝不可。但无论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还是作为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必然会涉及到社会新闻题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所以研究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在社会新闻中的运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深度报道是中国的特有的称谓,在写作实践中又比较近似于解释性报道,所以我们只讨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在社会新闻中的写作技巧。特写,许多人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有人把它化入特色通讯中,就特写的文体特征来看,可以看作为独立体裁,但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还是将其放在特色通讯一节中。
二、社会新闻中解释性新闻
解释性报道的取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中一些与老百姓关系密切,并且问题重大的社会问题都可以采用解释性的报道,但在写作上与一般题材的解释性报道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强调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和评论的结合,如果我们给它们设计一个模式的话,大致有两种模式:
模式一:叙述新闻事实(或报道新闻)+背景+评论(或结论式、或预测式)模式二:某些新闻事实+背景+论点+对论点的再延伸(可以是结论,也可以是某种预测)
当然我们不能把几者的关系理解成一般性或机械性的相加。一方面,事实、背景和评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灵活的,什么时候该用背景、怎么评论完全看行文的需要;另一方面,新闻事实可以是一系列相关联的事实,也可以是相对立的事实;背景材料或具体、或全面,或宏观、或微观,也都视情况而定。所以解释性的新闻写作其实就是处理好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评论三者之问的关系。《民工子弟学校:“黑户”帽一戴数年》就是一篇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评论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
破旧的平房、简陋的桌椅……尽管这些有“窝棚”学校之称的民工子弟学校,越来越受到城市流动人口的欢迎,并像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增长,仅北京市就有这样的儿童流动学校200多所,约有数万名儿童在此类学校就读,但它们至今没有合法的身份。(开头用描写和叙述)
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在京就学的方式大致有三类:在正常缴纳借读费或赞助费后进入市区公立学校;进入收费较贵的政府批准的私立学校;在非法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由于进城务工者身处低收入阶层,公立学校交费门槛高,靠借助当地原有教育资源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基本上是不现实的。在外来流动儿童小学阶段90%的入学率中,实际上大部分是由打工子弟学校提供的。(背景分析:为什么进城务工者会送孩子到打工子弟学校)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调查,民工子弟学校始于1991年。开始时的流动学校是外来人口无法缴纳“高额的赞助费及借读费”,但又不能“坐视子女成为新文盲”的无奈尝试。经过近10年的发展,这些学校数量不断增长,规模逐渐扩大。
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到现在一般的三四百名学生,多的达到3000名。学校基本分布在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等区外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乡结合地带。
(背景分析:管理者的难处)
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下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允许公民个人“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但遗憾的是,北京这些流动儿童学校并未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没有工商、税务登记,没有教师任职资格审核,普遍校舍条件差、教学不规范,且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记者评论)
对于北京市一些区强行取缔打工小学的做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认为,上述学校办学上的“先天不足”,在所有打工子弟学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
三、社会新闻中的调查性新闻
在早期的美国,调查性报道的鼻祖被称为“扒粪者”,真正的调查性新闻的先声是黑幕揭发运动,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而走向衰落,调查性新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缓慢流行起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黄金期。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些记者突破了被“尘封”多年的禁区,出现了一批带有调查性揭露的文章,调查性的新闻在中国开始在显示它的威力。尽管中西方对调查性新闻的认识并不一致,但在一些本质上问题上认识又是那么一致,其表现在:
1.调查性新闻的主题都是重要的、为公众关心的。
2.调查性新闻具有原创性,是由具体的媒体独立完成的。
3.揭示的真相是一些人或组织不愿意被揭发出来的。
4.调查性新闻的材料是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和科学的调查方法或是对事实和数字的比较研究得到的。
虽然调查性的新闻在其本质上有一定的规定性,但由于报道的题材重大,调查的材料比较庞杂,因此在写作上没有一定的程式,也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寻。“无程式”、“无套路”并不意味着在写作上没有一定的技巧,调查性新闻的写作技巧主要表现在:
1.要充分运用掌握的调查材料,在材料的运用上既要有全面的概述,又要有细节的揭示,而且各种材料应该可以相互证明,形成一系列的材料链。
2.揭示的问题应该明确,不能含混其词,所有的证明材料都必须为证明观点、揭示事实真相服务。
3.调查性新闻的写作要写出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事件出现的背景。
4.在写作技巧上,要表现真实的现场和细节,现场可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而真实有表现力的细节会胜过千言万语。此外将写人与写事结合,揭示事件的真相主旨在于揭露操纵事件的人,而写人又要通过写事来加以表现。
由于调查性新闻的题材大多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所以调查新闻很多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
四、社会新闻中的特写
特写就是用形象化的描述,再现新闻事件、人物、场景、动作和细节,特写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最感人的片段和部分加以放大,近似于镜头中的特写。社会新闻特写截取的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横切面。事件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事件中有人物、有行动有细节,特写描述的不是事件的全貌,它抓住人物的某一个行动,或某一个细节而加以表现。《部长吃早点》这篇特写,不写部长的其他活动,只写部长来到“小吃广场”买早点、与人聊天等过程。
正是由于截取的是生活的断面,所以要写好断面,就要写好细节、写好场面、渲染好气氛,这是透视断面的最好手法。《部长吃早点》中的细节描写很多,问话、找早点都属于细节,而与十几位老人的谈话则将细节描写推向高潮。这样的描写会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社会新闻中的特写应该在平实中找兴奋点。《部长吃早点》中的兴奋点在于,部长来吃早点,他既然是来查访就一定会挑“毛病”的,而他随意的一句问话和服务员的随口回答,不是给他挑“毛病”找到了借口吗?部长果然买了服务员告诉他的几个早点,会让部长满意吗?文章正是在一个又一个兴奋点中找着答案,有给读者看下去的兴趣。
在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自由,用什么东西开头,如何叙述、在叙述中如何铺陈、如何表现高潮都是十分自由的。而且语言也表现出文学化的趋向。也正是这些特点,特写在社会新闻的写作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同时也显示了新闻特写在新闻文体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