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新闻的“火车头”。社会新闻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全体受众关注的、感兴趣的新闻。所以在为社会新闻起标题时,一定要把文章内容中的这个卖点发掘出来,通过简洁明了的标题,让受众有“一见钟情”的好感,收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制作既准确又生动的新闻标题,不仅需要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文字功底,还要有丰富的联想力和创新意识。
一、标题的作用
1.提示内容,快递信息。在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很多受众都是匆忙而紧张的,对他们而言大部分的信息都是从标题上得来,标题就是新闻本身。由于标题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他们阅读标题就已经获得了新闻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满足了先睹为快的心理。尽管这种了解极其简单和笼统,但毕竟获得了他所需要的信息。所以,揭示新闻内容,快速传递信息是新闻标题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无论是充当受众了解新闻的向导还是为读者提供信息,都源于标题的这一功能。如:“空调窗户不敢开原是马蜂在捣乱”(2003年7月4日东方电视台《东视广角》)。这个题目准确简练地概括了新闻内容,先展示出新闻事件的结果,然后用“原”字,把起因连带揭示出来。这种精辟的把新闻事件的结果与起因倒置的手法也是凝练内容出彩的地方。它的好处在于接受信息的快速性,同时让人一目了然。
2.评价事实,引申内涵。新闻虽然是客观地对事实进行的报道,但是总含有作者对新闻事实的看法、评价和感情倾向性,并且总是试图用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去影响受众,引导社会舆论。标题能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点出新闻所蕴含的深层的含义,帮助受众了解新闻的意义,给人以鼓舞或者警示,促人思索。新闻标题无疑发挥着评价新闻的作用。
如:“嫁衣定制不合意,欠衣?欠款?欠诚信?”(2003年10月9日东方电视台:《东视广角》)由定制嫁衣不满意的“表”,推及到商家为顾客服务时的诚信态度的“里”,对当前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提出疑问,并揭示问题内在的实质是什么,耐人寻味。
标题对新闻事实作出评价,表明媒体的态度,以此正确限定受众的理解方向,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在标题中突出什么,隐蔽什么是一种评价,写进标题的新闻内容、安排的位置的讲究都显示了作者的态度。作者总是把他认为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主题这一位置上,而把那些相对次要的事实摆在辅题位置。受众从这种安排中可以了解到作者对新闻内容的评价。
3.巧妙用词,引发好奇。受众对新闻的关注首先是看标题,他们往往只注意那些一开始就能牢牢吸引住他们并使他们产生欲知的心理。因此社会新闻的标题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它既要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新闻欲”,又要表现出趣味性和思想性,所以要尽可能生动优美,形式上要追求新颖美观。这样才能抓住受众眼球,引起他们继续往下读的欲望,体现出标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寿衣店别出‘新’裁 明星照堂皇成‘招”’。(2003年7月31日东方电视台娱乐频道:《东视广角》。)受众首先被标题的新鲜感强烈地吸引住:别出心裁的“心”为何成了“新”?明星照和寿衣店有什么关系?又如何成了“招”牌?加上读起来也很有韵味,很有意思,于是内心产生一系列欲知的愿望,想进一步了解事情的原委。这样,标题的作用很好地体现了。
二、标题的结构
新闻标题构成与一般文章相比,有它的独特之处。从性质上,新闻标题可分为实题和虚题两类。实题是对主要新闻事实的概括简练的陈述。虚题是对事情原委的交代,思想意蕴的点化,环境气氛的烘托等等。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两类。单一结构类标题又称单行体,只有主题而无辅题。主题可以使一行题、折行题,也可以是双主题。而以一行题最为常见。此类标题,以简明的文字表现新闻内容,使人一目了然。例如:
摄影怎样成艺术?梅花香自苦寒来
复合结构类标题又称多行体,有主题和辅题,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在复合式题中,可以同时具有引题和副题,也可以只有一种。例如:
铁的见证血的教训(引)
齐齐哈尔发现毒气弹(主)
主题是新闻标题中最主要的题目,是标题的核心部分,用以说明最主要的事实或观点。
所用的字号最大,地位最突出。其作用是引人注意,烘托气氛,交代背景,说明原因,总结意义等。
引题又叫肩题、眉题,是主题的辅助题,其位置在主题之前,用来交代新闻事实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周围的环境、气氛,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引出主题。例如:
傻子瓜子(引)
沉默搞垮台面(主)
这个复合题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包括新闻事实涉及到的人物,新闻事实正处于何种状态及重要的历史背景等。
副题又叫子题,位于主题之后,常用于补充交代新闻的次要事实(较主题说明的主要事实而言),说明主题的根据、结果和重要的新闻要素,起解释、印证和补充主题的作用。例如:
大连高校推出社会实践新设想(引)
大学生街道兼职(主)
花架子没了,距离感少了,磨合期短了(副)
主题以新闻事实作题,为实题。而副题较为灵活机动,其内容可大可小,可深可浅,没有太多限制。还有一类标题的主题以评论、抒情或疑问作题,为虚题。标题中所必须提供的新闻事实便全部由副题来承担。
提要题又称提示题或纲要题。其作用是将新闻中的核心内容概括出来,其内容提要的作用,一般文字较长,置于题下正文之前,类似副题,但比副题详细。社会新闻的标题一般很少用到提要题。
另外,要注意复合题的内在关系。复合式标题,要以主题为核心,主题、引题、副题合理搭配,形成一个统一、完整、和谐的标题。
三、凝练标题的基本要求
标题制作是一项艰苦的思想劳动,也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创造。有人感叹,一夜辛苦为拟题。制出一条精彩的标题,其艰苦的程度和制出后所获得的创作上的满足感,绝不亚于吟出一首好诗。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长期的磨炼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绝不是一日之功。
1.捉住“新闻眼”,以实题为主。“新闻眼”是指新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社会新闻的标题要用事实说话,尽量提供信息,不能言之无物。
这样才不会流于笼统化、平庸化和一般化。既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和重视,又能产生信息的二次增值。这是新闻标题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标题区别于一般文章题目的主要特征。空泛、抽象的标题不仅不合要求,也缺乏吸引力。
比较下面两个标题:
卫星电视前景可观
卫星电视可收百套节目
坐在家中纵观五洲风云
第一个标题抽象笼统,第二个标题具体、实在,也更吸引人。由此可见,新闻标题不仅要标出事实,而且要标出吸引人的精华之处,即最新鲜、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2.准确生动,精彩传神。准确是标题的生命,也是标题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准确的要求表现在:概括事实要准确;评价事实要准确;遣词造句要准确。标题除了要体现准确生动的要求外,同时还要力求精彩传神。社会新闻的标题,一般要求写实,通过平白的语言,把新闻事实表达出来。但是,“写实”并不排斥“精彩传神”,“写实”并不排斥精心推敲。社会新闻写实标题的决定,就像我们在平时写文章时追求“返璞归真”一样,实际上要求是很高的。
《狗咬人——没事人咬狗——罚款》(法新社伦敦,1989年8月3日电),报道了英国一个年轻人由于打伤和咬伤了一条狗而被伦敦一家法庭以虐待动物罪被判罚款200英镑。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人人都熟知的一条新闻谚语。这条新闻的标题就是以这条新闻谚语为着眼点来起标题的。狗咬人尽管不是新闻,但竟然没事;人咬狗当然是新闻,但还要罚款,自然是新闻中之新闻了。看似平淡,却牢牢吊起了受众的胃口,这个新闻标题的确耐人寻味。
3.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新闻要求简短明快,标题是新闻的浓缩,更忌冗长哕嗦,艰涩难读。要让受众在一瞥之中,明了题义。例如:《白鹭塘里的故事》、《台胞沪上急寻包》、《女店员两收假钞展身手逮住骗子》等。这些标题大多符合简洁明了的特点,受众只要一看标题,就大体知道新闻反映的内容。
制作标题时,要突出最主要最核心的事实,省略其他事实,省去多余的字、词,使标题凝练。标题的排列也要便于受众阅读。标题如果拆行,拆得要自然,不能把一个词拆到两处,容易让人费解。同时也要避免使用艰涩的语言和不恰当的简称。
4.讲究文字的艺术性。社会新闻的标题也可以从当前流行的文化元素中得到启发。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不仅在新旧世纪之交撩起人们怀旧情绪,而且也成为新闻媒体近期热衷挖掘的一大“新闻资源”。体现百姓如何过年的社会新闻《春节:百姓饭桌上的花样年华》。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播出后,借鉴该名的标题也迅速增加了起来,《将减肥进行到底》、《将结婚进行到底》等等。借鉴过头也给人语词贫乏之感。所以,对流行文化只能适当地借鉴,切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频繁套用。再如:
好酒也怕巷子深(引)
大歌唱家莫尔上海遭冷遇(正)
偌大音乐厅只坐了两三百人(副)
(《羊城晚报》2002年2月22日)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大歌唱家莫尔在上海演出却难觅知音,门庭冷落的事。它的引题就化用了我国民间谚语“好酒不怕巷子深”,改动一字,反其意而用之。表明在当前演出市场宣传的重要性。引用或化用谚语、成语一定要正确理解原有的本意,不能任意篡改,否则会贻笑大方。
四、标题凝练的要点
1.精心阅读稿件。通过阅读,充分了解新闻稿件的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要防止粗略看一遍,仓促间一挥而就,草草了事;或没吃透稿件就脱离稿件,苦思冥想;或不通观全篇,单凭某一句某一段草率拟就。
2.精心构思立意。写文章需要构思立意,作标题同样要构思立意。一则引、主、副题齐全的标题,通常就像一篇文章有开头、正文和结尾。又因为标题的字数受限制,这种构思立意的难度就可能更大一些,也就更体现出标题凝练的难度了。构思立意时,要把稿件的内容和精神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联系当前形势和社会生活拟定标题。
3.精心遣词造句。标题可谓是字字寸金,反复推敲用字,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个好的社会新闻标题,既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又能沟通观众,产生回馈。同时,制作标题也是衡量作者认识水平、概括能力和写作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