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新闻常规采访方式
社会新闻的采访方式有很多是和其他新闻采访方式相同的,按照记者采访的实际对象的多少,我们把采访分为以下三种方式:个别采访、群体访问、现场观察。
1.个别采访。这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采访方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记者都是依靠这种一对一的访问形式,从当事人或知情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新闻材料。在社会新闻采访中,运用个别访问的方式主要出现在记者对所采访事件有较大的把握,有明确的采访目的的时候。用个别采访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采访对象受外界的干扰小,能够将问题谈得具体、谈得深入,记者可以较自由地掌握采访进程。
2.群体访问。群体访问指的是记者在同一时间内向一群采访对象提问、让多人轮流回答或发表见解的采访方式。比如说记者要采访春节期间市民选择上饭店吃年夜饭的社会现象时,他可以到某个饭店的年夜饭饭桌前,让大家轮流发言,各抒己见。选择群体访问一般可以用于类似的民意调查,采访对象说的都是即时的切身感受,而且并不需要做非常充分的准备。由数位采访对象共同面对记者,可以减轻对记者的畏惧感,让采访对象在松弛的心态下回答记者的问题。此外,做群体访问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有助于让记者对一个问题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答案。
3.现场观察。有的时候,社会新闻记者自身就是作为一个目击者的身份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的。对他们来说,现场观察强调的是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周遭发生的一切。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为了使行人过马路更加安全、方便,上海市交通部门在众多机动车和行人流量高的路口设置了行人过街的信号灯,并设置了自动切换的按钮。当行人需要过马路时只要按下按钮,信号灯立刻会切换成绿灯。记者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探访一下究竟市民对这项举措了解多少,有多少市民会使用这一自动切换装置。于是记者选择了一盏有此装置的信号灯,在不远处默默观察,他发现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只有少数人按动了按钮。当然记者还需要进行个别采访,找出行人不愿意使用该装置的原因,丰富报道的视角,但是“只有少数人使用”这一事实只能是通过现场观察才能实现的。
现场观察的方式适用于采访比较隐性的社会现象,需要通过实地取证得出新闻事实、数据的情况。在现场观察时记者应该通过选择多个观察点、延长观察时间的方法使自己获得有代表性的、能够使人信服的新闻素材。
二、社会新闻常用采访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社会新闻报道由于其内容涉及到普通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时一般的访问、观察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群人物的本质,所以记者往往会运用到以下这些特殊的采访方式,不过从基本操作上来看,它们与常规的采访方式还是相通的。
1.体验式采访。体验式采访作为一种具体方法,是指记者作为所写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亲身经历者,不仅用自己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的素材写出报道,而且有时还把自己写进去,使自己的采访和参与的过程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体验式采访主要从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人手,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记者应该像作家那样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亲身感受中积累材料、积累思想、积累创作情感,这是它和一般采访的显著区别。
1991年春节前,《解放军报》的两位记者到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去采访,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体验一下我国最北部的边防战士在严寒条件下生活、训练和执勤情况。他们选择了最寒冷的三九天赶到漠河,当时气温零下40多度,可谓滴水成冰。记者住在连队,晚上参加哨兵站岗,和战士们一起挤雪窝子睡觉,亲身体验了零下40多度是什么滋味,先后给报社发回了十多篇报道。读着这些被同行们亲切地称为“冻土新闻”的报道,感觉只有一个,不挨冻的记者是写不出来这样的报道的。
上海《新民晚报》的《五色长廊》专栏被称为晚报上的“大剧院”,著名记者强荧就是因为多次在此发表特稿而成名的。为了获得与众不同的社会新闻素材,他去过沙漠探险、去寻找过野人,以标新立异的体验式采访,造成一次次轰动效应。为了不使自己的报道停留于表面,他做过出租车司机、去过火葬场当殡葬工、在街头卖过报,用这样的方式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酸甜苦辣,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喝彩。强荧还用获得的奖金设立了“强荧风险采访基金”,用于表彰和奖励敢于冒风险、敢于去第一线采访的记者。1995年,强荧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许多初次接触采访的记者觉得工作中最不容易的就是面对众多采访素材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提炼主题,无法找到新闻写作时的切入点。其实采访和写作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记者如果不知道怎么去写作,很大的原因就在于采访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的带入。上面这些记者的行为有力地证明了一个道理:越是体验深刻的采访,提炼主题就越显得容易,有时根本就不需要冥思苦想,简直就是呼之欲出。社会新闻强调的是故事性和戏剧性,记者在体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种种困难,而把这些困难以及克服的方法写入新闻报道,正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
2.隐性采访。社会上各种性格的人都有,有的时候采访对象由于紧张、害羞,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使记者一无所获。而记者要公开揭露一些负面现象时,记者的人身安全可能无法得到保障。这就需要记者学会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去接近采访对象。
所谓隐性采访,就是记者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的需要,不向被采访者公开自己的身份,也不公开表明自己的采访意图,或者不公开展示自己的采访工具而达到自己采访目的的一种采访方式。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记者可以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
第一,记者遇到地处偏僻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文化程度较低的采访对象时,他们可能会由于初次和记者打交道,表现拘谨,不利于沟通。这时记者如果不公开表明自己的身份,以普通人的心态去和采访对象交流,往往可以打破僵局。
第二,记者需要验证有正面意义的新闻线索时,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可以使采访对象以最真实的一面面对记者,而不是事先告之对方后去设计情节,刻意编造新闻。比如说某商店被评为商业系统先进单位后,记者为了验证他们的荣誉是否名副其实时,可以以一名普通顾客的身份来到商店的各个柜台,通过与营业员打交道,观察产品质量,同其他顾客交流的方式得到第一手材料。如果记者一进商店就向店方表明自己的身份,透露自己的采访意图,那么采访对象就会事先有所准备,夸大自己的优点,掩藏了实际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这样做出的报道就是虚假的,不客观的。
第三,记者想要采写批评、揭露性质的报道时,为了能够详细地看清事件的内幕,同样可以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近年某城市出现一批利用私车拉客,打着为游客做向导的名号牟取暴利的现象。虽然执法部门多次整治,但他们利用只要乘客承认与司机是熟人就可免予处罚的法律漏洞,在每一次“生意”前与乘客交换相互姓名,弄虚作假,逃避检查。记者得知消息后微服私访,搭乘了一辆这样的小车,与司机攀谈起来。由于记者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对方也很坦然地向记者讲述了开“黑车”的原因、收入、躲避检查的办法等内幕信息。正是有了这些“分量”十足的内容,记者的揭露才能一针见血,直达要害。而如果记者想要以真实的身份去接近采访对象时,他们必然会由于做贼心虚而不给记者采访的机会,甚至纠集同伙对记者实施人身伤害。因此,做这类隐性采访对记者的要求非常高,记者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灵活应变的能力。如果遇到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局面,要事先安排好接应的同伴,自己发挥机智与对方周旋,巧妙扭转局势,使自己得以全身而退。
隐性采访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就是它的真实性,一旦一条隐性报道做成功,很可能会形成轰动效应,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前些年南京冠生园的“黑心”月饼事件,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通过长达一年的暗访和偷拍,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揭露,引发了社会上的一场大讨论。但是,隐性采访不是万能的,只有在一般采访方式无法实现采访目的时才可以考虑使用。目前媒体上出现的隐性采访新闻有过多过滥的倾向,内容多为揭露内幕,这会给受众造成一种社会过于黑暗的假象,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而且不法分子在发现社会上存在一部分暗访、偷拍的记者后,会注意自己活动的隐秘性,增加了今后执法机关工作的难度,这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另外,记者在做隐性采访时还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尊重公民或法人的隐私权。近年来日益增多的社会新闻报道侵犯个人名誉、隐私的案例也给众多喜好隐性采访的记者敲响了警钟。隐私是公民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对于这些隐私内容,只有权利人自己才能够支配,任何人不得侵犯。所以社会新闻记者必须明白,在行使采访权的同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尊重采访对象的个人隐私。二是遵守新闻采访的原则。为了揭露内幕势必要让事实上演一次,记者不应该用设置陷阱等手段来达到隐性采访的目的,因为这违背了新闻采访要尊重客观的原则。更不允许记者为了寻找不法分子的罪证,参与到违法活动中,这样即便获取了重要证据也会因为触犯法律而受到相应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