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8400000044

第44章 意志与表象

所谓物自体(本体),是指独立存在于我们知觉之外的东西,是指真实存在的东西。希腊哲学家德模克里图斯认为它是物质;从根本上看,这也是后来洛克所说的东西;康德认为它是不可知的未知数;我则认为它是意志。

正如我们只认识地球表面而不认识地球内部的大量固体物质一样,我们对宇宙万物在经验上所认识的,除了它们的现象,即表面以外,便没有别的了。对于这表面现象的正确知识,构成了物理学,即广义下的物理学。但是,这个表面却要先假设一种不但构成外观且有具体内容的内部,这个假设以及关于这内部性质的许多推论,构成形而上学的主要课题。要想根据表面法则来解释物自体的本性,就等于要通过外观与适用于外观的法则来解释实体一样。所有独断超越哲学都想根据现象法则来解释物自体,这好像是想使两个极端不同的物体彼此涵盖一样,这种想法常失败,因为,不管你怎样转变它们,总不会圆满。

由于自然中的一切东西,都是同时为现象和物自体,或能产的自然和所产的自然,因此,都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作物理学的解释,另方面也可作形而上的解释。物理的解释往往运用“原因”,形而上的解释则往往运用“意志”;因为,出现于无知觉自然中的自然力量以及高一层的生命力,在动物和人类身上,都表现为意志。所以,严格地说,人类所具智慧的大小和倾向以及道德性格的构成,都可以归溯于纯粹物理原因,前者基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构造以及影响它们的血液循环,后者基于心脏、淋巴系统、血液、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肠子、生殖器官等的构造和综合效果;我承认,这将需要一种甚至生理学家比毕查德和作家卡班尼斯在支配物质与道德间关系的法则方面所认识的更为正确的知识。因此,两者更可以追溯到更远的物理原因,即父母亲的身体结构,因为,这些只能对同类供给种子,不能对更高一层或更优秀者供给种子。另一方面,从形上学立场说,同一个人应该解释为他自身的虚灵存在方式,即完全自由的和最初的意志,这个意志为自身创造了合于自身的智慧。因此,他的一切行动,虽然必定是他性格的结果,而他的性格在任何时间又与作用于他的刺激相冲突,虽然是他的实质的结果,然而,却要完全归因于他。

当我们认识和思考任何动物的存在、生命和活动时,尽管动物学和动物解剖学告诉我们许多东西,然而,仍然觉得是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那么,大自然就因为绝对无情而永远对我们人类的询问一无反应吗?难道大自然不像一切伟大事物一样开放的、传达消息的、甚至纯真的吗?自然未能回答我们的询问,除了我们问错了问题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除了我们的问题是基于错误的假设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除了我们的问题中潜伏着矛盾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我们能不能认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存在于本质上无法发现的自然中呢?——不,当然不能。自然是深不可测的,因为,我们是在一个没有包含这种形式的领域内寻求原因和结果。我们试图根据充足理由原则,了解表现于我们面前的种种现象的自然内在本质——可是,这只是我们智慧借以了解现象,即事物表面的方式,而我们却希望把它用在现象领域之外,因为在这个范围之内,它是有用而充分的。例如,我们以动物的生殖来解释特定动物的存在。从根本上看,这并不比从原因产生结果更神秘,即使最简单的结果也是如此,因为,即使在最简单的情形下,这种解释最后也会发现那不可理解的东西。在生殖的情形下,我们缺少因果关系中另外两个阶段,这种情形并没有产生根本上的差别,因为,纵使我们具有它们,最后,也会不了解,因为,现象仍然是现象,不会变为物自体。

我们埋怨自己生活在黑暗之中,我们根本不了解存在的一般性质,尤其不了解我们的自我与其他存在的关系。不但我们的生命短促,即使我们的知识也完全限于这短暂的生命,因为,我们既不能往后知道自己来到这世界之前的情形,也无法知道自己离开这世界之后的情形,所以,我们的意识好像是刹那间照亮黑夜的闪光,确像魔鬼恶毒地不让我们获得进一步的其他知识,这样,便可以看着我们陷于困苦失望之中而获得快乐。

可是,这种埋怨并不合理,因为,它产生于由错误前提所带来的错觉,即认为所有事物都来自于一种思维能力,因而在它成为现实的东西以前都以观念方式存在;根据这个前提的说法,认为一切事物既然都是来自于知识领域,一定都可以受到知识的影响,都可以加以解释,都可以借知识而完全加以了解。——但是,事实的真相恐怕是:所有我们埋怨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确是无法想像的。因为,一切知识所在,一切知识所归的观念,只是存在的外在一面,只是次要的东西,就是说,并非为保全事物本身所必需的,并非为保全宇宙整体所必需的,只是为保全个别动物所必需的。因此,整个事物的存在,只进入知解领域的表面,因而只达到有限的程度,只形成动物意识中描述的背景。这里,意志的目标是主要因素,所占的地位最重要。因此,通过这个表面,便产生了整个时空世界,即观念世界,这时空世界、观念世界,在知解领域之外,根本不具有这种存在。既然知识之存在只是为了保全每一个动物,那么,它的整个结构,它的一切形式如时间、空间等,都只用来满足这种个体的目的。而这些只需要关于个别现象之间关系的知解,根本不需要关于事物基本性质和整个宇宙基本性质的知识。

康德曾经表示过,多少个困扰着每个人的形而上学问题,不可能有任何直接的解决,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令人满意的解决。造成这种情形的缘由是这样的:它们的根源在我们智力的形式——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而这个智力只是用来指示种种刺激给个人意志,即将其欲望的目标指示给个人意志,也是将掌握这些目标的方法指示给个人意志。但是,如果滥用这个智力来认识事物的本体,来认识世界的整体和内在结构,那么,一切可能事物的上述连接、连续和相互依赖形式,便产生形而上学的问题,诸如起源和目的问题,世界的开始和终结问题,个人的起始和终结问题,由于死亡而带来的个人自我的消灭问题,或尽管死亡而个人自我的继续存在问题,意志自由问题等。如果我们以为这些形式至少有过变动,然而对事物的意识却仍然在,那么,这些问题只是不存在,而不是解决了。它们会完全消失不见,而表达它们的语言也不再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它们完全来自于这些形式,其目的不是了解世界和存在,只是了解我们自己的目的。

这整个看问题的方式,带给我们对康德理论的一种解释和客观证明,证明理性的各种形式只能加以内在的运用,不能加以超越的运用,即只能用在经验范围以内,不能用在经验范围之外,康德本人只从主观的观点证明这个看法。因为,我们可以不用这种方式表示,我们可以说:智力是形而下的,不是形而上的,也就是说,因为,由于它与意志客观化有关,因而始于意志,所以,它的存在只为意志役使。不过,这种役使只涉及自然中的事物,不涉及自然以外和超自然的事物。显然的,动物只具有发现和觅取食物的智慧;动物所具智慧的高低决定于这个目标。在人类身上,也没有不同;只是人类自保的更大困难以及需求的无限增大,使人类必须具备更多的智慧。只有当这种智慧由于反常情形而过量时,才出现一种不被役使的丰富智慧,这种过量智慧变得相当大时,便称为天才。这种智慧首先成为客观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以内,还可以继续变为形而上的,或至少力求变为形而上的。因为,其客观性的结果是:自然本身,一切事物的总体,现在都变成了智慧的题材和问题。依这种智慧看来,自然开始自觉为一种既存在而又不能存在或可能为另一种存在的东西;可是,在普通人看来,在只具有一般智慧的人看来,自然并没有明显的自觉——就像磨坊主听不见磨坊的声音或制造香料者闻不到香味一样。对一般智力的人来说,自然只是一种当然的东西。只有在某些比较明晰的时刻,才会知觉自然,因而几乎一见就怕,可是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即使这种平常人成千成万地合在一起,然而他们在哲学方面所能成就的,也是容易想像到的;可是,如果智力是形而上的,如果智力的渊源和能力是形而上的,就可以促进哲学,尤其是它的力量合在一起时,还可以促进所有其他科学。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老子可以这样读

    老子可以这样读

    谁能使浑浊的环境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使安顿的心灵动起来,产生新的追求?能这样做的人,不追求完美,正因为不追求完美,才能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在安静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花点时间,读读本书,会减少几分失落,多几分淡定。这个社会,没有人不求人,也没有人不被人求。你求人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人求你呢?事情会难办吗?所以,通常办事,是要想办法转换关系,转换角色,让你求人转变成人求你。人与人的相处,有时会很难,有时会很简单,由难变易,需要智慧。要想寻找这种智慧,读读本书,它会告诉我们和光同尘,处事有道。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热门推荐
  • 诱婚

    诱婚

    世人都知道,那个美得让人怦然心动的林氏太子女是男人们的心头宝。世人都知道,那个帅得人神共愤的商界才俊是女人们的终极目标。‘心头宝’长住江南,‘终极目标’漂在异域,而这两条原本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平行线,却在一次精心设计的撞车案中有了交集。
  • 综未闻花名

    综未闻花名

    我来时,不知道你的名字,我走时,却拥有了你的全部即使,我会走即使,我会离开也请你不要伤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喜欢,评论一下,我就在这里不要脸的求喂养啦!蟹蟹大家!)
  • 万界之苍天劫

    万界之苍天劫

    一念生,一念死。万物以道为主,须超脱才可永生。
  • 重生之女神很会撩

    重生之女神很会撩

    她,游走在黑暗之中。一次意外的事故中,不幸身亡。在体内的伙伴舍身相救,终于,在一个和她长相一样的女孩身上复活。她想,重来一世,一定要快活的过这生活呐!殊不知在一旁,有个身影一直在默默守护着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莲奇缘

    青莲奇缘

    一位少年无意间得到了一颗奇怪的珠子,意外中发现珠子的秘密!历经人世间喜怒哀乐!人情泠暖!参悟道法玄机!最终仙踪显,叹天下。妖邪出,惊天下,妖肆虐,悲天下。魔出尽,战天下!……作者QQ:1905592009,欢迎讨论!(请再加好友注明:青莲奇缘,谢谢!)
  • 从不靠谱loli到不靠谱人妻

    从不靠谱loli到不靠谱人妻

    有网络以来,这也许是最刻骨铭心的爱情直播。个人认为这个帖可以秒杀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青春文学,某些桥段可以秒杀市面上百分之百的情色……
  • 吾是人间逍遥客

    吾是人间逍遥客

    待风起时以流云下酒,吾之所愿,唯有逍遥。这是一个英杰辈出的年代。逍遥自在段扶风,不近女色。少年意气程翎,凌厉而张扬。孤冷淡漠厉沧海,身怀家恨。温润如玉白卿文,谋计无双。且看这四人在江湖上有着怎样的传奇。谁都不知魔头林漉之是因何入魔。我本想舍生取义,可舍了生,也没取到义。我本想天下人都负我,但只要你不负我,我就不负天下。而叛出寂定寺的拥裘僧又有着怎样的本心。这世上没有谁可以定义坏人到底是怎样一个标准。万物皆虚妄。有主业,无法保证不断更,但保证不会弃坑。
  • 何黠生花之两世姻缘

    何黠生花之两世姻缘

    我韩何黠21世纪的no.1雪中血杀手,是王牌剑客,义妹楚漫烟号称漫血少女,受了控制杀死了多年对她关爱呵护的姐姐,但阴差阳错让姐姐,穿越古代,穿越到了轻漪公主的身上,轻漪公主小时候为了救自己的心上人烨泽轩,脸上留下了一条奇丑的疤痕,智商也永远停留在了那年,皇上为了补偿将轻漪公主许配给烨泽轩当正妃,烨泽轩毫不情愿的娶了她,一而再再而三伤害她,而面对他的伤害,轻漪公主可以视而不见但是侮辱她的人格是绝不能忍的……,自责的漫烟也自杀穿越古代,成全姐姐,用生命弥补过错,唤醒了真心,命运轮回成仙。作者类型打错了
  • 我靠金币维持情

    我靠金币维持情

    我们的大boss女主自律且美好作为玛丽苏文资深爱好者做梦也没想过,现在这副病怏怏惹人怜的躯壳,竟是自己!【夫人…】久久无人回答…门外男子皱眉,看来这次气性还挺大……男子无奈摇了摇头,谁叫她是我的人,我能怎么办?接着宠溺说到【薯片、薯条、炸鸡……我已让下人都备好,还有你最爱的集灵糕、画册…】话音未落…【滚吧!你个王八蛋,谁是你夫人!夫人岂是你随意乱叫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我要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