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购买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繁荣活跃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2004年以来,我省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84亿元,同比增长12.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8%。
分销售地区看,市的消费品零售额为34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0%;县的消费品零售额为84.88亿元,增长11.32%;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为101.44亿元,增长12.21%。
分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435.62亿元,增长12.19%;餐饮业零售额为79.27亿元,增长18.53%;其他行业零售额为20.95亿元,增长7.71%。
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需求较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创近8年来新高——2003年增速 ——2004年增速
图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指数图1997—2003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分别为8.85%、11.9%、9.17%、9.39%、9.03%、9.64%和9.47%;2004年以来,我省国民经济运行形势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环境趋好,为消费品市场创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指数图了良好的条件,全省消费品市场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增幅比2003年提高3.43个百分点,名义增幅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从月度增长趋势看,各月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除5月外(5月份增速达到21.99%,主要原因是2003年5月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同期基数较低),各月增速较为平稳,月度增幅高低相差始终在4个百分点之内。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如图1所示)超过全省GDP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二)餐饮业零售额继续高位运行
近几年消费品市场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是餐饮业,旅游、婚宴、聚餐及集团消费等带动了餐饮市场的快速增长。2004年以来,我省餐饮业彻底摆脱了“非典”时期的低迷状态,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4年全省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8.53%,增幅居各行业之首,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5.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4.1%上升到14.8%。餐饮业零售额增长成为拉动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市场增速加快,城市消费比重提高
2004年,我省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村市场开始好转,零售额扩大,增长速度加快。全省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1.8%,增速比2003年快2.4个百分点。其中,县的零售额增长11.32%,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2.21%。从市场结构看,城市市场所占比重继续扩大,2004年市的零售额增长13.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5.23%,城市消费占主导,市场拉动作用明显。
(四)贸易企业规模继续扩大,限额以上企业增势强劲
2004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35.62亿元,增长12.19%。从经营主体的规模来看,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继续保持了近几年来的强劲增长势头。由于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扩大,带动了限额以上企业的良性发展,规模效应日益显现,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2004年我省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在2003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其零售额达114.27亿元,增长22.08%,增幅比限额以下高13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9.72%上升到21.32%。
(五)消费热点明显,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从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情况来看,其中受价格上涨影响,肉禽蛋类和其他食品类零售额增幅均达到20%;受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影响,煤炭、石油类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分别增长3.9倍和26.1%。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汽车、通讯器材类等消费结构升级类商品及化妆、文化娱乐等类商品销售持续较快增长,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势明显,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1%、18%、32.6%、23.3%、116.8%和5.9%,增幅远高于其他各类商品。
二、支撑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长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了有利的商机,促进了市场供求的同步增长,带动了消费品市场的活跃。
(二)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支撑了消费增长
2004年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障T作,从源头和机制上为保护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提供了保障,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分别增长10.81%和10.7%,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实现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三)物价上涨带动了零售额的增长
2004.年我省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1%,若扣除价格因素,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58%,物价上涨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个百分点。物价上涨促进了零售额总体规模的扩大,对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四)假日经济效应继续显现
近些年由于公休日及法定假日增加,形成了以旅游、娱乐、餐饮、购物为主要特征的假日经济,有力地扩大了消费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每个“黄金周”假日,都拉动了消费品市场特别是城市市场的快速增长。2004年春节、五一、十一长假所在的2月、5月、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4.5%、21.9%(2003年5月甚至闹“非典”的情况下)和130h,。反映出“假日经济”在活跃和促动市场方面效应仍较明显。
(五)信贷消费业务的拓展对消费品市场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贷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加速了潜在消费向现实消费的转化,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升级趋势。汽车和住房消费信贷使汽车和住房等销售呈现快速增长。2004.年我省商品住宅实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中,汽车类销售增长了53%。汽车和住房等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家具、家用电器、装饰材料、石油制品等相关商品销售的增长。
此外,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总量基数相对较小等,也是促成2004年消费品市场运行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三、当前市场运行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尽管2004年我省市场总体运行向好,但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有效需求仍显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近几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长步伐仍显缓慢,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倾向的提高;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教育、医疗等非商品性消费支出的增加,收入差距的扩大等,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尽管我国近几年一直实行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消费仍未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商品供求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
据商务部对消费品市场600种主要商品2004年下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4.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虽然国内需求相对扩大,但在工业生产及投资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商品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商品供应相对过剩,说明商品供求结构仍有不尽合理之处。
(三)消费环境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消费
目前消费品市场如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商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假冒伪劣带来的安全隐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消费信贷不发达以及限制消费的一些政策等都成为制约消费扩大的外部因素。
(四)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从目前我省农民消费支出来看,仍是以建房、子女教育、婚嫁、生产资料和日用品为主。商品结构不完全适应农村消费的特点,销售到农村的日用工业品也多是在城市滞销的工业品;加之农村一部分消费流入城市,短期内很难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等,导致开拓农村市场效果不明显,城乡市场差距仍然较大。
四、2005年消费品市场展望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和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我省消费品市场面临诸多有利因素:一是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好转等大环境下,我省经济将会健康较快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会继续提高,市场运行环境将趋于更好;二是目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住房、汽车、通讯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教育等消费增长,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三是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都将促进消费品市场的发展。2005年我省消费品市场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运行态势。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持久而稳定的动力,启动和扩大居民消费,增强消费拉动,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我省当前消费品市场的状况,要从根本上保证消费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省是投资拉动型经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要继续实行扩大消费的经济政策。一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要提高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继续贯彻和完善刺激消费的政策,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的预期消费加快变成即期消费。
(二)要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宗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市场消费健康发展
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市场监督,严历打击制假售假、市场欺诈等行为,确保消费者放心消费;继续加大对消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城乡公共交通、水利、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拓宽城乡市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积极发展信贷消费
信贷消费能使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为有效的消费需求,推进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在保证信贷安全的基础上,要简化信贷消费手续,扩大信贷消费的范围,鼓励百姓适度超前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推动市场较快增长。
(四)继续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一是要认真研究农民消费需求,认清由生产和生活特点以及农村自然与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农民特有的消费特点,满足农民需要。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农民权益,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心地消费,从而拉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畅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省统计局商贸处 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