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缺点是很小的,甚至看不到。但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这些缺点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最终由小养大,由少养多,变成大缺点,造成大麻烦。所以,小缺点绝不可小看。
七种由小养大的缺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普遍感到头脑疲劳。为了保持年轻而充满创造力的头脑,必须避免诸多生活上的坏习惯,如不正常饮食、不愿动脑、蒙头睡觉、带病用脑等。这些由小养大的缺点会导致大脑变迟钝。那么,这些坏习惯都有哪些呢?
1. 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会使机体和大脑得不到正常的血糖供给。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而久之对大脑有害。此外,早餐质量与思维能力也有密切联系。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时间普遍相对延长,而不重视吃早餐的儿童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2. 甜食过量。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反应能力较低。这是因为儿童脑部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发育。
3. 睡眠不足。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
4. 少言寡语。大脑有专司语言的功能区,经常说话尤其是多说一些内容丰富、有较强哲理性或逻辑性的话,可促进大脑这些功能区的发育。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就像“用进废退”一样,这些功能区会退化。
5. 不注意用脑环境。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用脑时,要特别讲究工作环境的空气卫生。
6. 蒙头睡觉。随着被子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会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的含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7. 不愿动脑。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
只有多动脑,勤于思考,人才会变聪明。反之,越不愿动脑,大脑退化越快,聪明人也会变愚笨。
缺点也会由小变大
无论是什么缺点,如果任其发展,它也会由小变大。拿读书来说吧,许多人在阅读时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或妨碍阅读速度,或影响阅读理解,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这些缺点的形成有的是不知不觉的,有的却是由小养大的,但不管怎样这些缺点都应予以戒除。
1. 读出声音。阅读时把每个字都读出声。出声阅读会拖慢速度。很多时候,你并没有真正读出声,只是在脑中将音调发出,但这很容易带动嘴唇,使其上下不自觉地移动,从而减慢阅读速度。如有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在阅读时将手指紧贴嘴唇。
2. 移动手指。阅读时用手指着字句。这个习惯会降低阅读速度,因为手指的移动不及眼睛敏捷。如有这个习惯,强制自己,将双手拿开,单纯靠眼睛移动引导阅读。
3. 转动颈部。阅读时颈部由一边转往另一边。这个习惯也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会加重颈部肌肉的疲倦,令阅读者备觉辛苦。如有此习惯,尝试用手将颈部的位置固定,单纯依靠眼球的转动引导阅读。
4. 纠缠生字。时常停下来思索行文中的一些生字。这会打乱阅读节奏,并妨碍对文章重点的掌握。纠缠生字主要是因为脑中字库太小,平时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识一些字或背一些单词。此外,阅读时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字的意思,待阅读完毕再查字典印证。
5. 不当返读。回头重读一个字或一句话。这是许多人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其潜在心理是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当返读之所以减慢阅读速度,是因为经常要回头思索,而不是专注向前迎接新的内容。结果,新的内容又得不到充分理解,只好又回头重读,这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返读越多,越需要返读。如有不当返读的习惯,尝试一口气阅读一篇文章。这样,你会发觉,就算不返读,你也能领略全文的意思。当然,若要仔细咀嚼某些字句,返读也是必要的。
6. 病态读书姿势。不少学生爱趴在桌上或躺在床上看书,这样很容易造成近视眼、驼背等生理变化,损害身体健康。所以,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姿势端正。
7. 不讲读书卫生。有的人读书看报时爱用手指沾唾沫翻书页,更多的人在读书后不洗手,这都是十分有害的。尤其是公共书籍,借阅的人形形色色,极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途径。所以,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讲究卫生。
逃避生活的挑战
悲观主义的人都是这样,害怕失败远胜过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因此,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足够的信心。
当前许多人,由于对任何事物可能会发生的结果,总是感到不确定,于是就会常常陷入沮丧之中,最后也学会了以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来面对任何事物。
其实人生的确处处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不愿意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挑战,那么,所有担心的梦自然就会随时发生。何不放弃悲观,勇敢迎向未来?
我们可以从许多成功的大人物传记与轶事中,找到无数个他们曾经面对挑战,进而战胜挑战的伟大事例。所以,从现在开始放弃那些多做多错的心态吧!
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一个人肯定会遇到新的挫折和失败。勇敢虽然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但一个人只要不断进取,即使失败了,也比那些什么都不愿做的平庸之辈强得多。
在商界,自信和果敢更是领导者的必备品质。有一些成功的领导者,他们都能迅速地作出决策和改正错误。他们很干脆地答道:“这条格言会带你走进误区。如果你考虑得太多、太久,那你永远难以前进。”
谨小慎微会使我们失去许多机会。如果老是躺在舒适温暖的床上,人们就会失去宝贵的主动进取和首创精神。
人们总是力图去征服新的、更富挑战意义的未知世界。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有位先生来到我们班上参观并被邀作简短的讲话。我已忘记他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他所说过的话:“热爱生活,要感谢生活的赏赐,不要临阵逃脱,要尽力去超越自己,那么你会发现你的能力要大大超过你的想像。”有的人很希望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品性,但是要知道,勇敢不是在一夜之间就可以获得的,它要从孩童时候便着手训练直至成年继续培养。
消极是一种束缚,许多有为的青年,他们雄心勃勃,希望发展自己,但是缺乏足够的自信,为胆怯所阻碍。没有勇气,无法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担心失败的风险,因此无为一生。
勇于接受挑战的洗礼,如此,我们才可以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宝贵体验,而人格也会因此更为成熟。
为自己制造借口
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时刻为成功做准备。但有的人从小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常常用一些漂亮的言辞来掩盖。说什么“我正在分析”,可是无数个月过去了,他们还在分析。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某种被称之为“分析麻痹症”的病毒的侵蚀,这样只会使他们越陷越深,永远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另外一种人爱以“我正在准备”做掩护,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仍然在准备,好多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准备充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正在受到某种被称为“借口”的缺点的侵蚀,他们不断为自己制造借口。
有一首著名的诗是这样写的:
他在月亮下睡觉,
他在太阳下取暖,
他总是说要去做什么,
但什么也没做就死了。
这就像当我们自己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当我成为一个大人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等我们读完大学之后,我们又说,等我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当我们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后,我们又会说,当我结婚的时候,然后我们又会说,当孩子们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并得到快乐;当我们退休的时候,真正步入了我们的晚年,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生活已经从我们的眼前走过去了!
什么时候了?我们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时间是现在,我们在这里。让我们充分利用此时此刻。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用未来的计划来计划未来,相反,这正意味着我们需要计划未来。如果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此时此刻,善用现在,那么我们就是在播种未来的种子,难道不是吗?
生活中最可悲、最无用的话语莫过于:“它本来可以这样的”,“我本来应该”,“我本来能够”,“如果当时我……该多好啊”,生命不是开玩笑,从来就没有虚拟语气的说法。我们之所以会把问题搁置在一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没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也是我们后来后悔的时候痛苦不堪的原因。
成功者总在做事,失败者总在许愿。一个人如果认真考虑过他所负担的责任,那么可以令人信服地说,他会立即采取行动。个人的行动是我们惟一可以有能力支配的东西,这些行动综合起来不仅成了我们的习惯而且也成了我们的性格。
研究、准备是必要的,但总也走不出这种状态和过程则是不对的。许多机会稍纵即逝,时势也总在发生变化,生活不会静态地耐心等待着你准备得十全十美,完全到位。研究、准备下去,永远出不了手了,到头来,除了一头白发之外我们一无所获。
瞧自己不顺眼
也许我们都想成为成功的人,但是不是你真的觉得自己会是一个成功的人呢?不管你承认与否,自卑者面对生活缺乏勇气,不能与强大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挣扎。有谁愿意成为一个自卑的人呢?大概没有。所有在实际生活中说自己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认为自卑并不是好东西。他们也渴望着把“自卑”像一棵腐烂的枯草一样从内心深处拔出来,扔得远远的,从此挺胸抬头,脸上闪烁着自信的微笑。
自己瞧自己不顺眼,自己总觉得矮人一头,这就是自卑。当然这“不顺眼”、“矮一头”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的:“我皮肤黑”,是和别人比而显得“黑”;“我个子矮”,矮是相对于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许多大眼睛,才衬托出了“小”。这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实实在在摆在那里,让你藏不了躲不了否不了忘不了,于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怜自己又恨自己,于是耗费了大量的能量和时间,企图去改变那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却常常收效甚微。
有个女孩儿为了自己耳朵上的一个小眼儿非常自卑,于是便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医生问她眼儿有多大,别人能看出来吗?她梳着长发,把耳朵盖上了,眼儿也只是个小眼儿,能穿过耳环,不过不在戴耳环的位置上。
医生又问她:“有什么要紧吗?”
“哦,我比别人少了块肉呀,我为此特别苦恼和自卑!”
现实生活中像她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因为某种缺陷或短处而特别自卑。把这些缺陷或短处集中起来,几乎无所不包:胖、矮、皮肤黑、汗毛重、嘴巴大、眼睛小、头发黄、胳膊细、脸上长了青春痘、说话有口音、不会吃西餐、家里没有钱啦等等,统统都是自卑的理由。
这个“耳朵上的小眼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认为他们是只关注病态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脆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他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尺度越放越低,对人的指望越来越小。”马斯洛如是说。马斯洛着重研究了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在这个基础上使心理治疗成为开发人的潜能、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的一个新途径。
当我们把目光从自卑的人身上转到那些自信的人身上时,便会有了新的发现:上帝并不是对他们宠爱有加,让他们都完美无瑕。如果用“耳朵上的小眼儿”这样的惊讶去衡量,他们身上的种种缺陷也可怕得很呢。拿破仑的矮小,林肯的丑陋,罗斯福的瘫痪,邱吉尔的臃肿,哪一条不比“耳朵上的小眼”更令人痛不欲生?可他们却拥有辉煌的一生!如果说他们都是伟人,我们凡人只能仰视,就让我们再来平视一下周围的同事、朋友。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就在那些成功者身上找出种种缺陷,可你看他们照样活得坦然自在。自信使他们眉头舒展,腰背挺直,甚至连皮肤都熠熠生光!
有人说,自信的人才可爱,此话颇有道理。一个自信的男人,会使女人获得安全感;一个自信的女人,会使男人感到温暖安详。而自卑的人,不由自主地会在别人面前,甚至是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显示出一种不自在,他总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这种不自在会微妙地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使双方经常“误读”对方的信息,造成隔膜与冲突。而自信的人与人交往时坦诚自然,能更多地流露出自己的本色,能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和交流,也就更容易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赢得友谊和爱情。
自卑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心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放到放大镜下去看,结果是吓坏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比、和别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自己可能遭受的失败所打击(仅仅是“可能”),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瞧,你就是不行!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只有打破自卑的恶性循环才能逐渐自信起来。但“打破”需要有决心、有勇气,还要讲究点科学——要求一个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对他来说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增加他的焦虑。
“打破”是一个从认识到行动的过程。没有认识上的改变,很难有行为上的突破;没有行为上的突破,就不会产生新的体验。
卡耐基曾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曾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爱尔默·托马斯15岁时常常被忧虑和一些自我意识所困扰。比起同年龄的少年,他不但长得太高了,而且瘦得像根竹竿。他除了身体比别人高之外,在棒球比赛或赛跑各方面都不如人。同学们常取笑他,封他一个“马脸”的外号。由于托马斯的自我意识极重,不喜欢见任何人,又因为住在农庄里,离公路很远,也碰不到几个陌生人。所以平常只见到他的父母及兄弟姐妹。
托马斯说:“如果任凭烦恼与恐惧占据我的心灵,我恐怕一辈子也无法翻身。一天24小时,我随时为自己的身材自怜,别的什么事也不能想了。我的尴尬与惧怕实在难以用文字形容。我的母亲了解我的感受,她曾当过学校教师,因此告诉我:‘儿子,你得去接受教育,既然你的本能状况如此,你只能靠智力谋生。’”
但是不久以后发生的几件事帮助他克服了自卑感。其中有一件事带给了他勇气、希望与自信,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这些事件的经过如下:
第一件:入学后八周,托马斯通过一项考试,得到一份三级证书,可以到乡下的公立学校去授课。虽然证书的有效期只有半年,但这是他有生以来,除了他母亲以外,第一次证明别人对他有信心。
第二件:一个乡下学校以月薪40美元的工资聘请他去教书,这更证明了别人对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