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母亲排众议
引子
母亲既像花蕾初绽的花瓣那样充满柔情,又像正义之剑一样锋利、坚韧、不屈不挠,这种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绝不亚于一个大丈夫气概的父亲。
这里的“沈母”,是指茅盾的母亲。茅盾,我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清代杭嘉湖平原乌镇名医陈我如的女儿,出阁前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她通晓文史,爱读小说,性情温良而刚强,思想开明而有主见。她嫁给秀才出身而又热衷“新学”的沈永锡后,又受到丈夫勤奋好学的影响,经常阅读新出的书报刊物,这在当时封建气氛极浓的小镇里,是很不容易的。
茅盾11岁时,父亲沈永锡就因病去世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重担沉重地压在陈爱珠肩上。父亲在遗嘱中特意关照了儿子的教育问题,他要求茅盾长大后学习理工科专业,以适应将来科技兴国,实业兴国的发展需要。母亲对在父亲灵前用楷书工整地写下了一副对联,其中一句就是:“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这表达了她立志将沈家兄弟抚养成长的决心。陈爱珠对儿子要求严格,她不仅关注儿子的学业,而且重视儿子的品德教育。茅盾小时候活泼贪玩,东跑西跳,甚至和小朋友打架,有时不免耽误学习。遇到这种情况,陈爱珠也不忍心打骂儿子,而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当时社会上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普遍采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不打不成才”。旁人见陈爱珠从不打骂孩子,便冷言冷语地责怪她对孩子太纵容姑息了。“难道是我纵容姑息了吗?”陈爱珠也曾疑惑过。但她经过一番深思,坚定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我有我的教育准则,只要抓好大节教育,孩子偶尔贪玩点也没什么。”陈爱珠语重心长地对茅盾说:“你父亲生前说过,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你一定要记住父亲的遗言,做个有志气的人。”俗话说:“长兄为父,弟弟将来如何,全在你做个什么榜样。”茅盾默默地记下了母亲的教诲,从此,这个十多岁的孩子比过去懂事多了,处处听母亲的话。
茅盾小学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三中学(即湖州中学)、第二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读书。茅盾的父亲曾留下遗嘱,要茅盾学工,因为当时一般人认为学实业才能救国,学文学则属下等。而茅盾从小受母亲影响,热爱文学,对数理化不感兴趣。陈爱珠发现儿子的爱好和才能后,由默认转为支持,虽然遭到世俗非议,但毫不动摇。当时的湖州中学,笼罩着晚清时代那种闭塞陈腐的气氛,要求学生“书不读秦汉以下,以骈文为文章正宗;诗要学建安七子,写信拟六朝人的小札”。少年时代的茅盾对这种做法极为不满,他在母亲的支持下平时热衷阅读小说。国文老师杨笏斋既赞赏茅盾的写作才能,又对他热衷小说不甚满意。他后来知道茅盾爱看小说是家里大人允许的,便婉转地规劝茅盾说:“你家家长的这个主张,我就不以为然。看看小说,原也使得,小说中也有好文章,不过总得等到你的文章立定了格局,然后再看小说,就没有流弊了。”他劝茅盾多读些庄子和韩愈的文章。茅盾很尊重杨先生的意见,在中学时代打下了深厚的古文根基。
少年时代正是由于母亲的支持,后来茅盾成功地走上了文学道路,成为著名作家、文学巨匠。
在浙江桐乡乌镇茅盾陈列室里,有一首茅盾的悼母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乡党群称女丈夫,含辛茹苦抚双雏。力排众议遵遗嘱,敢犯家规走险途。”茅盾的母亲确实称得上是巾帼中的“大丈夫”,她极有主见,具有“反潮流”的精神,敢于不顾当时的陈规陋习,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教育儿子。比如,她一反当时社会上普遍采用的“不打不成才”的家教方法,坚持自己的教育准则,抓好孩子的大节教育,允许孩子贪玩一点和有小的过失,她把由此而带来的旁人对她的责备置之度外。再比如,当她发现儿子爱好文学并表现出一定的才能后,她由默认转为支持,虽然遭到世俗非议,但她毫不动摇;特别是她公然支持茅盾阅读小说,这在一些庸人眼里简直是骇人听闻的举动。但实践证明,她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正确的、成功的。
点评
茅盾是一位享誉中外的大作家,其成才与母亲的哺育和培养是分不开的。在文中我们得知沈母是一位坚强的母亲,明智的母亲、有胆识的母亲,开明的母亲。有如此品格和胸襟的母亲,对孩子影响必然是积极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