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教子先吃苦
引子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自强精神,是父母为孩子积聚的最宝贵的财富。
诸葛亮教子的故事值得现代父母好好品味一番。
诸葛亮早年没有儿子,把哥哥诸葛瑾的二儿子过继为子,名为诸葛乔。诸葛亮此时正做着蜀国宰相。诸葛乔入蜀后,被蜀主刘备封为驸马都尉。这样,诸葛乔既是宰相的儿子,又是皇帝的女婿。像他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当时留任蜀都,侍奉在皇帝左右,过着荣华富贵的安逸生活,本是无可非议的。但诸葛亮不想让儿子依仗父辈的权势搞特殊化,他命令诸葛乔离开舒适的宫廷,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督运粮草。于是,诸葛乔同其他将领一起,率领士兵五六百人,经常顶着漫天大雾,冒着风霜雨雪,长年辗转跋涉在高山幽谷之中,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为了让哥哥能理解他的这一番良苦用心,诸葛亮特地给诸葛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按理诸葛乔是可以回到成都去的,但很多将领的子弟都在解运军需物资,大家应该同甘苦,共荣辱,所以我也让他去运粮草,这也能起到锻炼他的作用。”这就是宰相严诫子、驸马解军粮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
后来,诸葛亮有了一个亲生儿子,名叫诸葛瞻。他对待嫡子同对继子一样严格。他给诸葛瞻起的字叫“思远”,取“志当存高远”之意。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诫子书》送给诸葛瞻,作为儿子的座右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其主旨仍然是要求儿子树立远大志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其中的具体要求。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最后还特别警告儿子,年轻时如果不立下志向,学有所成,那么,随着年岁增长,年华消逝,意志丧失,到头来就会像无用的枯枝落叶,悲伤地在破茅屋里了却一生,到这样的地步,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对子孙的教育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且采取了实际有效的措施。他去世的时候,给子孙留下的遗产只有800株桑树,15顷薄田。在外人看来,一个官位显赫、功勋盖世的蜀国宰相,只给子孙留下这么一点点田产,实在不可理解。但在诸葛亮眼里,给子孙留下这么多桑树和田亩,只要他们辛勤耕耘,已经能够丰衣足食了,财产留多了反而没有好处。
诸葛亮的子孙后代没有辜负先辈的教育。诸葛瞻少年有为,17岁就当上了骑都尉,后从羽林中郎将升迁为军师将军。炎兴元年(263),魏将邓艾率10万大军伐蜀,诸葛瞻亲自挂帅,奋勇抵挡。邓艾派使者前来诱降,说:“你若降魏,表请封为琅琊王。”诸葛瞻不为所动,怒斩来使,领兵上阵,浴血战斗,最后以身殉职。诸葛瞻死后,他的儿子诸葛尚又奋不顾身地杀入敌阵,因寡不敌众而战死,父子一同为国捐躯。后人称赞他们“外不负国,内不改志”,真不愧是诸葛亮的后代。
点评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有关他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故事流传很广,妇孺皆知。而诸葛亮高明的教子之道,一般人却很少注意,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是非常可惜的。诸葛亮的智慧,不但表现在治国和治军有道上,而且还表现在教子有方上。他不让儿子依仗父辈的权势搞特殊化,他把确立儿子的远大志向放在教子成才的首位,他不多留遗产给子孙以让他们坐享其成。所有这些,都是他的家教取得巨大成功的有效举措,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试想,以诸葛亮当时的地位,给儿子安排在蜀国任何一个单位,外人都不能说些什么,但这样对儿子的成长却一点益处都没有,徒能增加其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习惯。而将其放于需要他的地方,与其他将领的第一同吃苦,早立志向却能磨炼其意志,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而今,一些父母对待自己子女的作法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物质生活的改善本无可厚非,但总是处于温室中的花朵是不能抵挡暴风雨的袭击的。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和要求,最终只能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