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及时变通才是百战百胜的利器。未来的社会竞争将不再只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打破惯性思维,不做经验的奴隶】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处理事情或者是解决问题时,一般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一旦反复被运用,就形成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时对常规思维是有利的,它可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问题的时候少走弯路。然而,思维定势也有它的弊端,特别是当我们处理一些新情况的时候,思维定势就会阻碍我们用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人失去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曾经有一个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50名愿意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带到一个房间,房间里放着五颜六色的各种物体。科学家要求试验者只是盯着蓝色的物体看50秒,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这时,科学家提了一个问题:大家刚才看到了多少个红色的物体?多少个黑色的物体?多少个绿色的物体?这下,所有的试验对象都呆住了,哑口无言,回答不出来。
这些参与试验的人之所以答不出科学家的问题,就是因为思维惯性在起作用。因为他们最初看到的是蓝色物体,思维里就形成关注蓝色物体的定势,而不再专注其他颜色的东西。由此看来,有时候复杂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很多时候,人们在考虑问题的同时,把自己生平积累的所有经验和知识不自觉地就加了进去。殊不知,这是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我们要想摆脱这个思维负担,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人是惯性的动物,抗拒改变是自然的反应,也是必然的过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立即一心一意地接受改变,接受新事物就意味着放弃旧有的东西,意味着改变旧有的生活模式。但是人类天生是拒绝改变的,所以抗拒改变成了人的本能。
一个人很可能因为习惯了,或害怕失败,或者是反对任何新的尝试,甚至是只想保持眼前舒适顺畅的生活而毫不思变。有时候,他们以“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做这一行以来,从没听说过这种事……”等种种理由来告诫自己,可事实上,一个人一旦自我设限,只会墨守既有规则时,有趣的新组合以及打破规则的创新就永无出头的机会。不管怎样,抗拒改变的心态只会牵绊你前进的脚步。
如果将一只青蛙放到80℃的热水中,它会马上跳起来直到逃出热水来拯救自己。但是如果将这只青蛙放到一锅冷水中,青蛙是不会跳跃的,因为这是它喜欢的环境。当我们慢慢给锅加热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只青蛙很可能最终被烫死在锅里。因为水温变化太慢,青蛙感觉不到,等到它感觉到必须离开的时候,它已经丧失了离开的能力。
当青蛙被放到80℃的热水中的时候,它很快就发现了变化,它知道继续呆在这种水里是危险的、是在做错误的事情,必须逃出去才能存活。但当锅里的水温慢慢升高的时候,它并没有感觉到水温的变化,即便感觉到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它仍然侥幸地认为自己是可以承受的,于是继续停在锅里,这无疑是做了错误的事情,直到生存的机会完全丧失。
自然界里最后能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物种,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人类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找出解决困境的最佳方式,摆脱惯性思维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某公司的办公室,忙碌了一上午后,几个职员正在餐厅边吃边聊。爱说笑的小刘给大家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有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他左手按在柜台上作持钉状,右手对着左手作捶打状,售货员见状拿来一把锤子,他摇头,并用手指了指左手,后来服务员明白了,将钉子拿出来递给他,他点头称是,满意而去。送走了聋哑人,接着又来了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是来买剪子的。”
说到这里,小刘话题一转,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这位盲人该怎么做才能让售货员准确地明白他买的是剪子呢?
一向以聪明著称的小张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还不简单!盲人只需要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做剪刀状比划给服务员就行了。”其他人都表示赞同,纷纷夸小张反应迅速。平时不爱说话的小王却说:“盲人是可以张口说话的,他只要说我买剪子就可以了。”听了小王的话,大家这才突然反应过来。
聪明人为什么也会犯此类低级错误?这难道是偶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人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事实证明,人们只有用创新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推动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切事物时刻都在运动着、变化着,根本就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更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要想准确认识这个世界,就不能用老眼光和习惯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它。我们只有突破旧的观念和想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来处理问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自己尽快成功。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的确,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而创新就是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的根本来源则是思想上的创新。一个人要想挖掘出无穷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丢掉惯性思维。只有不为思维定势所累,不断开阔视野,我们才能灵活地跨越生命中的各种障碍。
底线哲语
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而创新就是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的根本来源则是思想上的创新。一个人要想挖掘出无穷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丢掉惯性思维。只有不为思维定势所累,不断开阔视野,我们才能灵活地跨越生命中的各种障碍。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具有创新能力】
在这个日益多变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在呼唤着创新,希望运用创新来改变人生,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新呢?
一个低收入的家庭定出一项计划,使孩子能进一流的大学,这就是创新。一个家庭设法将附近脏乱的街区变成邻近最美的地区,这也是创新。想法子简化资料的保存,或让孩子做有意义的活动,或使员工真心喜爱他们的工作,或防止一场口角的发生,这些都是很实际的、每天都会发生的创新实例。
《伊索寓言》里的一个小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关于创新的形象的解释: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求求你让我进去,我只想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而已。”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突然,这位穷人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于是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在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那么他的下场肯定是被轰走。创新并不是天才的专利,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要有这种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脑运转,去寻求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
人们为了取得对尚未认识的事物的认识,总要探索前人没有运用过的思维方法,寻找没有先例的办法和措施去分析认识事物,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用以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运用创新能力,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观念,形成一种又一种新的理论,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发明和创造,都将不断地增加人类的知识总量,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使人们去认识越来越多的事物,为人类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和“幸福乐园”的飞跃创造条件。
创新就是不满足于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是努力探索客观世界中尚未被认识的规律,从而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开辟新的领域,打开新局面。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人类的实践活动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在创新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就必然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具有创新能力。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真正的幸福。创新能力在实践中的成功,更可以使人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幸福,并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去积极从事创新,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底线哲语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具有创新能力。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真正幸福。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还未找到的方法】
一个人要想取得生活和事业的成功,总避免不了要面对一些问题的缠绕,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是这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但人总是渺小的,扑面而来的问题有时又过于巨大,很多人就在此刻畏惧、无计可施,甚至丧失前进的勇气,全然将开始的雄心壮志抛到了脑后。其实根本不必如此,问题和方法是一对孪生兄弟,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只要开动脑筋,勇于面对,终有云开雾散的一天。
汤姆所在的“超越”公司正着手与竞争对手“飞越”展开市场争夺,夺回被“飞越”霸占的市场,这注定是场极其艰苦的“战争”。依公司上层的意见,他们要求营销部趁热打铁,趁着“超越”羽绒服声名鹊起之际立刻将它推销给各大专卖店。营销经理怀特先生把这一指导思想传达给手下,并让汤姆带领大家完成这个任务。
汤姆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时向市场推出“超越”的确是个好时机,但是单纯向运动品商店推销产品,所得结果充其量只是与“飞越”并驾齐驱。况且各家专卖店与“飞越”合作已久,双方利益牵扯甚多,“飞越”未必会坐视“超越”的强势介入,它一定会运用各种手段向各家专卖店施压,采取一切手段阻止“超越”扩大领地的步伐。如果是这样,“超越”即使最后能够与“飞越”平分秋色,事先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来同“飞越”斗争。
他在找“飞越”的软肋。汤姆通过调查发现,“飞越”30%的业务是同一家叫“步韵”的专卖店合作的,这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大店。汤姆心想:如果能够争取到“步韵”,把它从“飞越”手中拉拢到自己一边来,对“飞越”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更重要的是,各家中小专卖店看到连“飞越”最大的合作伙伴都离它而去,对“飞越”的信心一定会大大下降,那时再要争取这些专卖店便轻而易举了。
于是汤姆亲自去了“步韵”,找到他们的总经理布特,同他洽谈合作事宜。他知道“飞越”与“步韵”一年的利润分成是按“飞越”80%、“步韵”20%分配的。所以,汤姆对“步韵”的经理表示,如果“步韵”离开“飞越”而与“超越”合作,那么年利润分红中,“步韵”将会享受30%。这对布特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他知道“超越”不论在价格还是质量上都与“飞越”不分上下,而一年30%的利润分成将使“步韵”的年收入比过去足足高出一倍。布特表示需要考虑一下。
汤姆回到公司向上层报告了这件事,公司对他的做法感到很生气,说这样分成,公司可以获得的利益实在太少了。汤姆却算了一笔账,说“步韵”投靠“超越”后,其他“飞越”旗下的中小专卖店也一定会感到不安而心向“超越”,“超越”可以利用这种心理优势,适当减少同它们的利润分成,毕竟这些中小专卖店合起来的业务量要比“步韵”大得多,只需每家减少一点,便足够公司弥补在“步韵”身上产生的损失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彻底击垮他们最大的敌人——“飞越”,从而为霸占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司觉得他的分析有些道理,开会讨论再三后同意按照汤姆的计划进行。这时布特也通知汤姆,说愿意在年底与“飞越”的合同结束后转而与汤姆的公司合作。汤姆的计划终于能够实施了。第二年,“步韵”与“飞越”终止了合同,开始与“超越”正式合作。
原本最大的“飞越”专卖店转眼间变成最大的“超越”专卖店,这件事引起了轰动效应,人们开始认为“飞越”大势已去。过了些时间,果然如汤姆所料,不断有原先销售“飞越”产品的专卖店转而与“超越”合作。几年以后,“超越”终于彻底战胜了“飞越”。
在问题面前,汤姆没有退缩,而是勤于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原本艰难甚至棘手的问题就这样被他解决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问题面前丧失了解决它的信心。只有先不被问题吓倒,才有将它“吓昏”的一天。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几个一时难以逾越的关卡,如果人人都未战先怯,成功就永远也无法到达。所以遇到问题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要先为自己摇旗呐喊,然后再通过缜密的思考寻求解困之道,这样人生才会变得美好,生活也会愈加快乐。
底线哲语
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问题面前丧失了解决它的信心。只有先不被问题吓倒,才有将它“吓昏”的一天。所以,遇到问题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要先为自己摇旗呐喊,然后再通过缜密的思考寻求解困之道,这样人生才会变得美好,生活也会愈加快乐。
【只有“不行动”,没有“不可能”】
行动能使人走向成功,似乎人人都知道,但当人们面临行动时,往往就会犹豫不决,畏缩不前。“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在少数。
有个落魄不得志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分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重复他的祈祷:“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在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在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之后,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否则你到死都会像以前那样将工作无休止地拖延下去。
所以,当你有冲动要把计划付诸行动时,不要放弃。想到了就做,做到事情结束为止。
拿破仑·希尔在幼年时便立下大志:将来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位名作家。
希尔的决心非常坚定,他也非常清楚,要成为名作家,一定要先拥有运用文字的娴热技巧,所以必须先有一本好字典。可是,在他成长的穷困乡间,要有足够的零用钱去买一本好字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抱有坚定信念的希尔不接受这一事实,他竭尽所能地去积攒能获得或赚得的每一分钱,终于有一天,他存够了钱,买到了一本字数最多、内容最详尽的好字典。
希尔拿到他的字典后,第一件事便是翻到“Impossible”(不可能)这个单词,随即把这个单词剪下来丢弃。他说:“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我的一生中也永远不会有不可能完成的事。”
另一位芝加哥出身的著名成功人士是W.克勒蒙特·史东。他在自己办的杂志《成功》中谈到:“不必理睬向你说‘不可能’这些悲观字眼的人。”然后,他提出好的方法来证明“那种事不可能”乃是谎言。
以下就是他的建议:
“有数百万人在他们的人生中拥有能力却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
“听到别人对他说‘那种事是不可能的’,自己也就相信了,并且未曾学习和应用‘积极思考法’来振奋自己。如果他们能有意识地树立起积极的态度,纵然周围满是荆棘,也能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下,达到所有目标。”
“他们如果采取下列行动,就必能实现一生的最高目标,解决最困难的问题。”
“对自己读到、听到、看到、想到以及经验的事物,加以剖析,有所领悟并灵活运用。”
“设定极高的理想目标并写成文章,然后每天利用3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就该目标进行学习、思考、拟订计划。”
“这样重复多次以后,潜意识中将会显现自己所要的答案。”
拒绝不可能,才会有可能。
成功就是如此简单。
“不可能”或者“我做不到”都是一种推托的借口,在工作中,只要努力,就没有“不可能”。所以,面对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要积极地寻找方法和解决的途径。
成功是在行动中获得的,积极行动才能创造奇迹。在工作中,积极的行动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还可以让我们克服懒散的习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积极行动起来,一切皆有可能。
底线哲语
成功是在行动中获得的,积极行动才能创造奇迹。在工作中,积极的行动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还可以让我们克服懒散的习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积极行动起来,一切皆有可能。
【善用头脑风暴,激发无限潜能】
人的潜能有多大?如果用海下冰山来形容潜能,那么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巨大冰山就是我们尚未开发出的潜能,而那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就是我们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显能,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任凭它沉睡,不去唤醒它、点燃它、引爆它,它就不会产生实际效用,没有半点价值。只有实现由潜能到实力的转化,变巨大潜能为巨大实力,才能够获得成功。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呢?
1.充分考虑自身的天赋、资质等客观条件
我们应根据自身的天赋和资质,特别是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来确定应当着重开发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潜能的挖掘事半功倍。
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必需的。所以她没有去攻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森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汤姆逊由于“那双笨拙的手”,在处理实验工具方面感到很烦恼,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论物理,较少涉及实验物理。他找了一位在做实验及处理实验故障方面有超常能力的年轻助手,这样他就弥补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奠定了自己在物理界的研究地位。
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为著名的科普作家。
达尔文学数学、医学呆头呆脑,一摸到动植物却容光焕发,他将这方面强项发挥到了极致,终成生物界一代泰斗。
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行业,经过努力,后来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人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才能,人人都有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开发潜能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天赋、资质等客观条件,大力开发优势潜能,否则,就会费时费力还没有成效。
2.自我暗示的成功心法
你要想成功,就要每天不断地在心中念诵自励的暗示宣言,并牢记成功心法:你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无坚不摧的自信心。如果你使精神与行动一致的话,你将会获得信念的神奇力量,它将会替你打开潜能之门。
3.适时增加压力
虽然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的潜能。逆境是开发潜能的动力之一。科学家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作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作家、画家平时灵感难寻,只有在交稿时间迫近造成的压力下,大脑里才容易闪现出灵感。”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多数有创造力的人,其实都是在期限的逼迫下从事工作的。决定了期限,就会产生对失败的恐惧感,因此,工作时加上情感的力量,会使得工作更加完美。”他还说:“谁被逼到角落里,谁就会有出奇的想象力。”
当然,压力不能过大,压力过大,就会把人给压怕了、压趴了。适度的压力,不但是行动的最好保障,而且往往能让人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创造出令人震惊的奇迹。
底线哲语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任凭它沉睡,不去唤醒它、点燃它、引爆它,它就不会产生实际效用,没有半点价值。只有实现由潜能到实力的转化,变巨大潜能为巨大实力,才能够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