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几位其他各厅的派驻代表来到自治区桂中重大办的时候,还一时搞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只觉得自己是来配合工作,领导叫干啥就干啥,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来到的岗位是如此重要。
扁平化的机构、简捷的流程、精干的队伍,自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短暂但密集的沟通交流后,在周兆东专职副主任带队下,督查组走向项目区督查。
自治区桂中重大办的新成员们,心情从最初的新奇很快体会到沉重。他们走到田野,才发现,桂中土地重大项目面临的形势是如此的严峻。无论是关键突出的问题,还是琐碎但数量众多的毛病,都需要面对,他们还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容易得罪人的岗位。
看着周兆东、张真强、孟凡解,在项目区的督查通报会议上,都认真地将发现的问题一一提出,并提出整改意见,那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和气场,让几个年轻人折服,由衷地想到:幸亏有这些领导在前面挡着。
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周兆东副主任毫不留情地将大家推到前面。他将重担压了下来,要求每一位自治区桂中重大办参加督查的成员,都必须在当次项目区督查通报会上发言,将发现的问题提出,并提出整改意见。
刚刚开始,大家先从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如财政厅的同志关注财政评审和资金安全;水利厅的同志关注水渠建设是否达标;农业厅的同志关注表层土壤的剥离处理。可以说,最初几次督查时看问题的眼光还有些窄,局限于各自的专业,而且有些年轻人面对辛苦疲倦的基层工作人员,开始竟然有点不忍心指出问题。这缘于对当时所处岗位的职责和重要性不理解。“我是谁,为了谁?”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位成员。
经过最初几次在一线督查的经历,几个年轻人快速地完成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了解中国农村最为底层的项目实施环境,了解其复杂的方方面面,了解自己承担着的是一副重任。几位老同志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都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
“我们作为自治区桂中重大办的成员,是代表政府、代表桂中人民推进项目的,是为桂中人民服务的。我们必须整合各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来督查质量和进度,使项目区的农民实实在在地受惠于重大工程。”
“我们去现场督查工作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是为了去解决问题的,并不是去找谁的碴的。”
“发现问题如果不指出,最终受损的是农民的利益和政府的信誉,造成的后果是很恶劣的。”
“督查不是为了批评人,而是为了整改,让项目顺利朝着成功方向走。当然,如果是工作态度问题,应该批评,如果是技术问题,我们不能批评人,要指导别人怎么做。”
解开心结,深感责任重大,更感觉压力非常大。农业厅派驻代表方顺说:“农业项目和老百姓打交道难,我在农业部门工作深有感触。桂中项目大部分子项目都超过万亩规模,压力大,很复杂。何况这里每一个子项目都要和那么多的老百姓打交道。这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协同的工作。”
每个人都在接近地气的项目管理中得到锻炼,变得更为自信,遇到问题也善于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