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一家老老小小各玩各的,老人把着电视遥控器,小孩霸着电脑鼠标,勤妹子另辟蹊径在手机里找乐子。找着找着,手机响了,是一条拜年的短信,没有署名,只显示了一个手机号,勤妹子也不知道机主是谁,估计又是圈子里哪个小伙伴,最近经常有小伙伴因为在外地过年的原因临时使用新号码,有的还因为在偏僻山区网络不够好而恢复使用短信息了。不过,刚刚发过来这条信息看内容应该是熟人,短信内容是“新年好啊,给你拜年啦!干啥呢?”勤妹子想这应该是熟人,但没好意思问对方的姓名,便给对方回复了一条短信,给对方拜年,还写了一句——“正郁闷呢,电视不能跟老人抢,电脑不能跟小孩争,啥都看不上”。结果,对方立刻又发来一条短信,通过手机短信聊了起来,先是围绕春晚的节目聊天,后来聊其他的事情。聊着聊着,对方突然发来一条短信——“印象里你很少这么晚睡,是不是该休息了?”直到此时,勤妹子才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因为自己自从做微商便一向睡得很晚。于是回复了一条手机短信——“不会啊,我一般都不会早睡的啦。”后来,又聊了几句,越说越觉得不对劲,便鼓足勇气询问对方——“你是谁?我感觉我应该不是你认识的人。”果然不出所料,对方回复说“你不是某某吗?”原来,真不是对方认识的那个人,便随即向他说“不是”,对方没有再回复短信。过了一个小时,对方再次发来一条短信,说“虽然发错人了,但聊得很投机,也算是一种缘分”,致歉,祝新年快乐。事后,勤妹子想到这“奇遇”,自己也觉得蛮开心的。
勤妹子真的算得上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人,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就找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过年趣事来读。诸如,著名作家老舍,尤其喜爱春联,在过年的时候,老舍曾经多次写春联,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老舍曾经专门写文章称颂春联的特色,在文章中,他曾欣喜地写道:“欢度春节,要贴春联。大红的纸,黑亮的字,分贴门旁,的确增加喜气。”老舍写过这样的春联:“吟诗辞旧岁;举杯贺新年。”“诗吟新事物;笔扫旧风流。”“酒热诗歌壮;梅红天地新。”勤妹子格外喜欢老舍写的这些春联那种读起来明快喜庆,朗朗上口的韵味,而且轻松中饱含着对生活的深深热爱,不仅颇有情趣,而且颇有内蕴。
又比如,大画家李可染喜欢过年,过年时,李可染尤其喜欢中国的旧民俗。一到过年时,李可染就忙着收拾屋子、写字、挂灯笼、挂年画、写对子。李可染过年写对子写的是:“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李可染喜欢梅花,这一点,勤妹子也喜欢。每次过年都要买一些梅花放在屋里,另外就是水仙。
勤妹子不看流行文学网络作家的新作,偏偏找一些老作家写得传统文学作品来读,比如,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冯骥才一到过年的时候就开始忙活了,他称之为“忙年”。冯骥才说,中国人置办年货是为了寓意来年的丰足,而冯家置办年货要备足八样年货:玉丰泰的红绒头花,正兴德的茉莉花茶,津地吊钱,彰州水仙,宁波年糕,香烛供物,干鲜果品,生熟荤腥。这些民间习俗都逐渐被进化、快失传了,所以勤妹子觉得认真读一读还是很营养的。
冯骥才写过,过年时到郊区的农民集市去逛逛,是他养成的过年习惯,他说,这是为了去感染一下年的氛围和劲头。要说年味浓,还得到乡间。这一点倒是当今很多人对过年的共识。冯骥才好像是天津人,所以他说过年时当然少不了去天津的天后宫买剪纸。天后宫一直是天津过年的中心,那儿的剪纸空前兴盛,花样翻新,可担当点染年意的主角。挑选几张可意的剪纸,再买些传统过年的用品如香烛绒花之类,就把年的味道带回了家中。此外,过年的时候,冯骥才还要与墙上挂着的几幅珍藏多年的古版杨柳青年画为伴,道光版的《高跷图》、咸丰版的《麟吐玉书》和《满堂富贵》等,更添佳节的雅致。冯骥才喜欢从这些老画上感受昔日的风情。冯骥才说,这些画既有年的情致也有文人的追求,难得的是除夕之作,所以年年腊月都要高悬此轴,以此为伴,度过佳节。
勤妹子深受启发,也跑到老祖屋捣腾出几件老古董,兴致勃勃地准备带回自己的新家,据说是在新家存放几件旧物件是有吉祥镇宅之意滴。过年是一种旧俗,每个中国人都要过年,而要想在过年时过出情趣和新意,需要的是出众的智慧和对生活的坦诚之爱。
勤妹子放下书本,再去微信群里爬爬楼,浏览一下小伙伴都说了些啥?
“五谷道长”:大年初一去奶奶家拜年,隔壁邻居家的小孙子最好玩了。趁着大人不在,他把我悄悄拉到他家的储物间,让我想吃什么随便拿。好吧,孩子真客气,我就象征性拿了一点。没想到孩子认为我看不上其他的,又从自己房间拿来了牛肉干、果冻,额头三道汗,小朋友可真热情。
“萝莉盆友”:过年,全家人坐一起打扑克。四个人打得不亦乐乎,过了一个小时,弟弟说要去上厕所,妈妈也就跟着去厨房收拾东西,我和爸爸在洗牌,爸爸偷偷把一张大王放到了一摞牌的最上面,示意我不要告诉其他人。没想到弟弟回来,招呼没打直接重新理牌,爸爸脸色不佳,我则在内心偷笑。
“乐乐他妈”:除夕那天我和乐乐的外婆在厨房捣鼓了一天,整了16道菜,荤素搭配,异常丰盛。今年过年,我们和乐乐的舅舅一家,还有外婆一起过年,一大家子围在一桌吃饭,年味十足。看着满桌的菜肴,乐乐竟然说:“外婆,我想吃番茄炒蛋。”汗,准备了七荤八素,还真没把番茄炒蛋准备上,儿子啊,你是想一出是一出啊。
“分水人家”:龙年春节要拜新年,大年初二刚出门去亲戚家拜年,过了一会天上就纷纷扬扬飘起了大雪。亲戚说看样子要连下个好几天,我和老婆就为难了,还有很多亲戚家没有拜年,假期就那么两天,如果天气不好,就麻烦了。于是一合计,我们出了亲戚家门,直奔回家,拿上事先准备好的礼品,直接冲到下一户亲戚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闪电式串门,算了下,大年初二这天我和老婆一共拜了8户人家,结果第二天竟然不下雪开太阳了。
“9顿之返”:年前妈妈和外婆就报团了,打算过了除夕就出门旅游。家里一伙人,都去了北京,剩下了我和爸爸在家守着。爸爸是刀子嘴豆腐心,问他时,他死活不肯去,这回妈妈外婆她们去了,他在家就开始念叨说出门不带上他。不过,最欢快的是外婆,因为是坐飞机去的北京,才刚下飞机,她就赶忙给家里打了电话,兴奋地像个孩子。好吧,谁说过年一定是围着火炉团团转,看她们多高兴!
勤妹子忽然觉得这帮网友的昵称改得好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