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桥失守后的第四天,58师向守卫在官桥的日军发起凶猛攻击,“残敌不支,纷纷退入官桥街,我即乘胜冲入街内,与敌巷战,格斗至黄昏,将官桥镇完全占领,残敌约六百,系数被歼,遗尸枕藉。”(《上高会战战斗详报》)
58师打扫战场,只找到8名日军伤兵,过不多久,就有7个死亡了。审问剩下的一个,他供述说,在****冲入官桥镇的时候,岩永汪就身受重伤,被卫兵抬着逃跑了。
58师群情振奋,奋起追赶,想要找到岩永汪,
可惜,没有找到。
到这时候,能够追赶残敌的,58师仅剩一营人马。
上高会战接近尾声,57师尚存战斗力的仅剩一营人,58师也仅剩一营人。战争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33师团大部队昼夜兼程,赶来营救被包围的34师团。
天空中是蝗虫一样的日军飞机,地面上是洪水一样的33师团,它们扑向了中国的包围圈。在棠浦构筑防线阻击日军的第70军第19师本来实力就较弱,现在又腹背受敌,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防线终于被攻破。
33师团掺扶着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34师团,刚刚走出了5公里,来到虎形山,又被尾随的****追上了。
一场激战又开始了。
33师团不得不就地构筑工事,展开阻击。中国军队像潮水一样涌过来,前赴后继,杀声震天,日军匆匆构筑的豆腐渣工程纷纷倒塌。日军《锦江战役》中记载:“我展开所有兵力以求摆脱敌人,此间山炮队所有弹药用尽,只能接受空投弹药,经过了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重重苦难,于4月2日返回了原驻地。”
4月2日,33师团背着被打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34师团返回南昌,中日双方又恢复了战前的态势。
日军战报中的上高会战结束了,而事实上,激战还在继续,一直到4月9日,赣北战场上才没有了枪声。
我找到了一份“中央社上高一日电”,电文如下:此次赣北战役,敌军官被我击毙经查明者,复有滨田联队长、板垣田中大队长等三名。
查找资料得知,滨田联队长,是33师团步兵214联队联队长;而板垣田中,则是34师团217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这两个日酋前面有“复”,说明在他们之前,还有日酋被击毙过。
所以,日军死亡的官佐不止这两个。
《上高会战战斗详报》统计,中国军队伤亡20533人,其中阵亡烈士9682人,阵亡上校一名,中校两名,少校六名,上尉32人,而中尉和少尉军官阵亡多达216人。抗战老兵说,那时候打仗,士兵战术素养不够,营连排长往往身先士卒,带着士兵们冲锋,所以牺牲特别大。我从《上高会战第19集团军营以上指挥官姓名表》中查知,参战的营长共有130人,营长的官职一般是上尉和少校,那么这次阵亡的营长就要占到参战营长的30%,而连排一级的阵亡就更大了。
而在战后的后方医院,又有141名伤员牺牲了,其中,尉官就有11人,包括两个营长和5名连长。
《上高会战敌军伤亡概计表》统计,日军共伤亡15800人,其中死亡6252人。死亡的官佐有联队长一名,系33师团步兵214联队联队长滨田;大队长四名,系33师团214联队第二大队长横田、34师团217联队第三大队长田中、34师团216联队第二大队长木下、20旅团105大队长森重;另外有中队长和小队长六名。而伤者最高级别是34师团34步兵联队长岩永汪。
上高会战震惊全国,各方面都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蒋介石称为“空前胜利”。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第19集团军以敌我双方最接近的比例,取得了最值得称道的战果。
参谋总长何应钦称赞上高会战:“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
当时的报刊赞扬上高会战是“媲美台儿庄战役的赣北大捷。”
****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在上高会战开始后的第二天,就跟踪报道上高会战,宣传战果,直到会战结束。
上高会战被作为经典战例写进了教材里,向全军散发。在上高会战中负伤的朱光第,在此次战役的后期,一直在吉安白鹭洲第14后方医院养伤,有一天,他在医院里看到了《上高会战手册》,才知道这场战役取得了大胜,被当成了全军学习的教材。
上高会战后,第74军获颁荣誉旗一面,此旗蓝缎上绣有白色飞虎的青天白日旗,又称飞虎旗。飞虎旗是国民政府对一支作战部队的最高奖励,74军获得的这面是第一面飞虎旗。抗战时期一共颁发过17面飞虎旗,74军就获得两面。
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和第74军军长王耀武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青天白日勋章是对一个将官的最高奖励。青天白日勋章类似于《水浒》中宋太祖颁发的丹书铁劵,有免死的功能。抗日战争时期,共颁发了166枚青天白日勋章。我们耳熟能详的抗日将领,比如白崇禧、薛岳、孙立人、张自忠、廖耀湘、戴安澜、胡琏、方先觉等等,都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
74军51师在上高会战中几乎全歼第20独立混成旅团,而且和58师一起收复了官桥镇。战后,51师获得了第一号武功状。守卫上高的57师获得了第二号武功状。
武功状的全名叫”陆海空军武功状“,抗战时期共颁发过107张,而李天霞的部队就荣获了14张,包括参加上高会战的第一张和参加雪峰山会战的第107张。在上高会战中,李天霞任74军51师师长;在雪峰山会战中,李天霞任100军军长。
李天霞极为珍视他在上高会战中所获得的第一张武功状,他将原件复印了很多张,发给士兵,还邮寄了一张给儿子。在给儿子的那张复印件上面,他写了一行字:“创建最伟大之战绩,获得本壹号武功状……”
51师战歌也与第一号武功状有关,51师的战歌是这样的:
听!这气壮山河的吼声,是勇士的呼号。
看!这沸腾的热血,奠下了万世不朽的武功。
51师的同志们,站在民族解放的前哨,担任保卫中华的先锋。
发冲冠,吹起冲锋号,踏平三岛,光我华胄。
我们有钢铁的意志,我们有中华民国空前的武功。
挺起胸膛,举起刀枪,不让太阳升到三岛上,
五月樱花在开放,我们在青天白日下,燃起复兴亿万年光芒。
歌颂吧!我们有第一号武功状。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74军51师和57师分别获得第一号武功状和第二号武功状,第一号武功状写进了51师的战歌中,57师还获得了虎贲师的称号。58师呢?张灵甫呢?
从手头能够找到的《上高会战忠勇官兵表彰表》中,我看到57师有59名官兵受到表彰,而58师只有12名官兵受到表彰,没有找到51师的表彰表,想来也会和57师相当。张灵甫没有获得武功状,原因在于官桥的失守。
上高战役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1941年4月19日,罗卓英向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发了一封电报,电文编号4555号,电文内容是与34师团长大贺茂有关的。
电文内容说,4月14日,大贺茂在南昌市上海酒楼召集34师团的残兵败将开会,讲述了此次上高会战的惨败,讲到动情处,涕泪俱下,痛不欲生,拔出手枪自杀,喋血当场,左右急忙抬着大贺茂送往医院,经抢救才活过来。
也许大贺茂是真的自杀,也许是逢场作戏。我怀疑这家伙是演戏,如果你想自杀,何必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自杀的方式有很多种,总有一种适合你。你莫非就这样不中用,连枪都打不准?
大贺茂出院后,就被解职,成了无业游民。
上高会战能够取得胜利,和****地下党员、上高县县长黄贤度组织的良好后勤供给是分不开的。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在总结这次战役的时候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上高会战的胜利,也与上高百姓的“小推车”推出来的。
《第19集团军总司令部重新规定各部向各县购米数量表》中,写明每日要向驻地购买大米53304斤,每月1599120斤,这么多的大米,仅仅一个上高县是远远无法供应的,表中还列举了上高周边的奉新、靖安、宜丰、丰城、清江、新余等几个县。
上高县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一份《民国政府三十年代案卷一号》,上面有这样的文字:
陆军第七十四军司令部副官处义民字第85号函开:
……此兹指定代购乡镇分列于后:
一、禾草五万斤指由四乡代购每乡一万二千五百斤
二、黄豆二十五石指由两乡平均代购每乡一十二石五斗
这封信函是上高县县长黄贤度写给74军副官处的回信。74军副官处请求黄贤度帮忙代购战马草料5万斤和黄豆25石,黄贤度回复说交代哪几个乡镇采购。
这份案卷还有一份会议纪要,是《上高县出钱劳军运动会议议程》,里面写到了“第一、二区各募足1750元,三区募足1500元,各机关团体募足1000元。”募足钱干什么?当然是交给军队打鬼子。
黄贤度和上高百姓给74军57师老兵尹同道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尹同道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说:“黄县长太好了,上高百姓太好了。”
尹同道年近百岁,很多事情已经忘记了,然而,他还能清楚地记得上高很多地名和当年很多战友的名字。
那一年,我去上高采访,在上高县档案馆找到一份当年的上高地图,对照对尹同道的采访记录,上面的地名,包括村庄名称,全都能对上。尹同道还向我说起过一个名叫孔献庸的炮兵营营长,一个名叫代梅山的连长,我在《上高战役表彰名单》上,全都找到了。
在整个上高会战中,上高百姓不但出钱,而且出人。上高县政府工作人员王道平的回忆文章说,上高县百姓组成的支前大队,冒着敌人飞机的扫射,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粮食和弹药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还有小推车,而上高会战中,百姓全部是肩扛手提,因为道路已经全部被日军的飞机炸断了。
这些支前民工去前线的时候背的是弹药和粮食,回来的时候抬的是伤员,“部队打到哪里,运输队和担架队就跟到哪里,他们已经成为作战部队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一天,锦江上的石桥被日军飞机炸断,运输队与前线的联系中断了。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冒着危险,组织人员架起了一座简易的浮桥,然后组织运输队快速通过浮桥。敌机在空中扫射,炸弹在浮桥旁边爆炸,掀起冲天巨浪,但是没有人停下来,“人流滚滚,粮食弹药源源不断地流入前线阵地,一条钢铁运输线飞架锦江两岸。”
在后期对日军34师团的包围中,中国军队大迂回穿插,从修水调来了两个师,可是来到凌江口,面对浊浪翻天的江水,束手无策,上高县政府在县长黄贤度的带领下,又紧急动员附近的民众,搜集所有材料,帮助军队过河,于是,木排、竹排、甚至门板、棺材板都送来了,一座浮桥很快就搭成了。经过一夜急渡,两个师的中国军队顺利切断了34师团的退路。
战后,罗卓英也盛赞上高百姓:“民众效力,尤其是彻底破坏交通,使敌解除装备优势,达成‘以破坏战保障歼灭战”的成功。”
70年后,我采访当年参加过上高会战的74军58师老兵魏杰,他和尹同道一样深有感慨地说:“上高的百姓太好了,到哪里能够找到这么好的百姓?”
对上高会战很有研究的上高县前博物馆馆长方向老先生曾写有一篇《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巨大胜利》的文章,文章中说:“上高会战大捷,是指挥人员运用战术的巧妙,是抗日将士血肉换来的硕果,是军民协作取得的成就,是国共双方共同抗日的杰作,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胜利。”
上高会战,是抗战以来一场空前的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的大胜利。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华名人丛书:张自忠》,林治波著,昆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2、《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李萱华著,重庆出版社,2005年5月版
3、《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张自忠》,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4月版
4、《南渡北归》,岳南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版
5、《彭德怀元帅画传》,张树德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6、《左权传》,刘国语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2月版
7、《八路军抗战秘裆全公开》,胡正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8、《八路军抗战纪实》,张文杰、郭辉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版
9、《上高会战史料选编》,江西省上高县关工委、文化局编,2005年9月版
10、《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薛岳等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