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关注亲子互动的细节,比如,孩子说了一句话,我们该怎样回应。一句话可能会扭转局面,一句话也可能会破坏氛围。我们常常说“一言不合”,在亲子交流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有一个孩子很怕写作文,难得他某一次作文写得不错,妈妈就肯定了他一句“构思快了,而且语句很连贯”。这句话很简洁,也指出了孩子具体的进步。我进一步问妈妈:“能否用孩子喜欢的话夸奖他?”妈妈一时想不出,我就把她这句话“翻译”成一句形象的话:你的语句像连珠炮一样,写了一句,还有一句,又跟着一句……这些句子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好像排着队就出来了,一点儿都没费事呀,你可真能想呀!要是让妈妈想,估计得把我的头发都愁白了……
这句话有点夸张,也加入了幽默的成分。但对一个极其犯愁写作文的孩子,值得这样大张旗鼓地鼓励他此次的进步。父母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肯定孩子的同时也和孩子一同分享了进步的喜悦。“构思快了,语句连贯”这样的话是成人的语言,没有感情和温度,说给孩子听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如果用比喻来表达,孩子更容易明白。以后,写作文时他就可以自我鼓励:妈妈说了,我写作文像连珠炮一样,这难不住我。
我们用形象、幽默的话语,点出了孩子最有进步的地方,也放大了孩子的成功经验。
这个孩子不但学习困难,而且几乎天天被老师批评,加上和同学关系不好,因此极度畏惧学校,每天早晨都不起床。虽然学校就在他家隔壁,他却天天迟到。有一天他下楼的时候,有位老奶奶说他“晚点了,以后早点吧”,他说“就晚了一小会儿”,妈妈接着说:“一小会儿也是晚了呀!”针对妈妈这句话,我问了一个问题:“能否换个角度想一想,孩子在表达什么意思呢?”妈妈想了想说:“他感觉只晚了几分钟,以前比这还晚呢。”的确,孩子的意思是他已经比以前有进步了。妈妈说:“哦,应该先肯定他——不错,我们比以前上学早了,但如果再早一点点,我们就能和同学们一起进校门了。”
我和妈妈又把这句话完善了一下,用更具体、更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儿子,你说的没错,今天你比昨天快了5分钟呢,明天要是再比今天快5分钟,咱就不会迟到啦。明天老奶奶见到你,肯定得说:‘哟,今儿个够早的呀!’”
我们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展望”了第二天早晨可能出现的情况,孩子会设想当时的情境和感受,因而这个虚拟的场景,会对孩子产生一种真实的激励作用。
我和妈妈设想,第二天早晨,当孩子不愿意起床的时候,还可以延续这个话题:“咱们得快点,让老奶奶知道,我们今天更早啦!”妈妈告诉我,这孩子就爱表功,说不定他还能主动和老奶奶说“我今天起得很早”。
孩子天天迟到看上去是很严重的问题。不过我们心里很清楚,孩子不愿意起床是因为畏惧学校。因此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改善孩子在学校的体验上,而不是直接干预这件事情,迟到便迟到,没关系。慢慢地,严重的迟到问题自行消失了。
我常常感慨,孩子的改变不会排山倒海地来,而是像破土的小苗一样,悄无声息地露出地面,又因为细小的进步总隐藏在缺点的缝隙里,特别不易察觉,非常容易错过。孩子的进步时刻都在展现,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如果我们总能发现这些细碎的改变,就不会对孩子失望,而能与孩子一起庆祝进步。
有一个7岁的男孩,在家比较受宠,老人总是让别的孩子让着他,包括比他大的孩子,也包括比他小的孩子。结果呢,这个孩子在家里总要处处占先以自我为中心,到学校又比较胆小。
孩子的妈妈给我讲了一件很小的事情。有一次和他同学家人一起吃饭,他洗完了手就朝他同学5岁的弟弟甩水滴玩,这个5岁的小孩子觉得很好玩,也去洗手,回来也向他甩水滴。这个7岁的男孩满脸不悦,抱怨“烦死了”。妈妈觉得孩子不会为别人考虑,可当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妈妈说她最容易出口的版本就是:“你先往别人身上甩水的,你知道不舒服,别人也会不舒服啊!”
妈妈说的是事实,但用这样的语气说出来孩子未必接受,更不要说改变了。我们探讨换一种语气,抹去质问的痕迹,比如:“儿子,小朋友朝你甩水滴,你觉得不舒服了吧?这样确实会不舒服。不过呢,刚才是你先朝小朋友甩的哦,其实人家已经不舒服在先了。这时候你再说‘烦死了’,小朋友会怎么想呢?”
虽然孩子没有替对方着想,但他说“烦死了”的确是他的真实感受,我们不妨先接纳他的感觉,再进一步推己及人,引导他学会换位思考,在行动中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妈妈说:“我要把你这段背下来,形成一个说话的习惯模式。”的确,这是一个说话的模式。如果我们改变回应孩子的模式,孩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果孩子有明显的错误,我们很容易向他开火,因而错失温柔化解的时机。我们可以中肯地指出孩子的不妥,但不要用指责的语气攻击孩子的不妥。
对于我们要说出的话,不妨先在自己身上体会一下,感觉会告诉我们这句话有怎样的效果。亲子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我时常会用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打比方,这样父母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有位家长一直对孩子指手画脚,孩子很烦躁,但家长也很委屈,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好意。我便问家长:“如果领导给你分配一个任务,过一会儿来监督你一下,再来指导你一下,就算他说得对,一个小时内连续指导你七八次,你烦不烦?”这位妈妈立刻明白了孩子的感受。
常常听见家长质问孩子:“你为什么把东西弄坏了?你为什么不做作业?你为什么又犯错误了……”
责备中掺杂着愤怒,乌烟瘴气闹一通,没几天孩子又“旧病复发”,继续质问“为什么”。结果女低音变成了女高音。
不过,你会发现,嗓门越来越大,威慑作用越来越小。
其实,不妨把“为什么”换成“怎样”——怎样做就不会弄坏东西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怎样避免错误的发生……
父母仿佛是高高在上的审判官,声嘶力竭地质问孩子“为什么”,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所有的错都得孩子一个人扛着。
温言暖语地和孩子商量怎么做,则像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同甘苦,共患难,总是有一份兄弟情义在。
成长是翻山越岭的艰辛之旅。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的困境并提供有效的支援,他们需要教练而不是法官。与追究责任相比,明白怎样改进更有价值。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过去时,迫使孩子追悔过去;一个是将来时,引导孩子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