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我们一家三口跟刘洋的同学一块儿打球,刘洋和爸爸一组,我和他同学一组,我们双打。刘洋输球时爱批评爸爸,他的积极性不高。比赛还差几分钟结束,刘洋想回家,但他同学还想继续打。我看到他的样子心里有点火:“干吗非得自己早回去?神经吧,等他们一块儿走吧!”刘洋也火了:“你才神经,你是无可救药!”嘴里骂骂咧咧的。我没理他,生气地说:“给你钥匙,愿意走就走吧!”刘洋马上软了:“行了,我等一会儿吧。”
这是一位妈妈的日志片段,我问这位妈妈:“看到孩子的样子,为什么会发火呢?”妈妈说是因为孩子一点儿活力都没有,老想回家看电视。我继续追问:“孩子想看电视,这算错误吗?”妈妈说:“不算错误,但让我不舒服。”
那么,妈妈“舒服”的状态是怎样的呢?我推测,一定是学习认真主动,对看电视保持克制,甚至不看,做运动劲头十足,没有负面情绪,听从妈妈的安排……总之,不让父母操心,一切都天遂人愿。一个孩子如果能始终做到这一点,还是孩子吗?那简直是神仙!
从道理上讲,我们都知道不应该用完美的标准要求孩子,但是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大人们心中的期望不知不觉便飘到了云端。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考试年级第一,不让人操心……
这“别人家的孩子”固然是一种调侃,但也确实是家长的口头禅。我们小的时候,也最痛恨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我们,如今我们为人父母,忍不住用同样的主题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到底,这“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无数个小孩儿的优点拼凑起来的一幅“理想小孩”的画像。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达到这个标准,但我们都希望拥有这样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从来不制造麻烦的“理想小孩”。
这个虚拟的理想小孩,让现实中的每个孩子都黯然失色、错误百出。比照这个“理想小孩”,每个孩子的行为都不完美,都能挑剔出许多“不应该”。比如在这位妈妈看来,刘洋“不应该”提出早回家的要求,“不应该”热爱电视——热爱学习还差不多,这才符合妈妈的期望。说到底,这是一种最不费力的期待:自己付出最少,让对方来迎合我们。
许多家长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模糊的期待:希望孩子的表现自动符合我们的愿望。如果真能这样,父母就可天天度假、日日狂欢啦!以看电视为例,对于特别喜欢电视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约束,他们恨不得全天守在电视前面。全天守候,我们肯定不答应,不过我们也理解孩子热爱电视的心情。对于孩子的爱好,我们常常从功利的角度区分出“有用”和“没用”。比如,看漫画没用,看电视没用,看名著则有用,如果爱做习题,那就更有用啦!对孩子而言,爱好就是爱好,无所谓有用或没用,喜欢电视,当然希望多看,这本身不是错误。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行为过度,就可以行使管理权,不让孩子看那么多便是,没必要为这件事情在心中怄气。另外,如果孩子提出我们不愿意答应的要求,也特别容易与孩子怄气,父母的潜台词是:你怎么就不能提点合理要求呢?其实,孩子有提任何要求的权利,无论多么离谱都没关系。关键是,我们有管理权和否决权,合理的答应,不合理的拒绝。正是在这样的磨合中,孩子确定了自己行为的尺度。最后,套用一下那句名言吧:我可能会拒绝你的要求,但誓死捍卫你提要求的权利!
关于刘洋想回家的事情,解决方法也非常简单,同意就给钥匙,不同意就不给,让他等一等,没必要责备孩子。以后他就知道,这样的情况下想早回去也没用,妈妈不允许他看那么多电视,他也会保持克制。也就是说,妈妈的态度已经确定了孩子行为的尺度。我又问妈妈:“如果孩子真的拿着钥匙走了,你心里会接受吗?回家是否会继续找茬?这是否会成为新冲突的导火索?而且,孩子虽然承受了不愉快,却达到了目的,这反倒破坏了孩子的自控能力。鼓励孩子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特别难缠。”当然,这次孩子看妈妈发怒了,就软了下来,说到底,孩子是迫于压力而放弃行动,而妈妈是在用怒气控制孩子。当我们用负面情绪来处理问题,孩子也会用负面情绪回应我们,比如责备爸爸,回击妈妈。
古往今来,这世界上都不曾有过“理想小孩”,但这个形象却像幽灵一样,干扰我们对孩子的判断。请放下这个形象,回到人间,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也接纳我们自己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