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1837—1917),广西上思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当过佣工。二十岁时,投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于1865年参加天地会起义军。因为他们以七星黑旗为军旗,所以又被称为黑旗军。为坚持斗争,他们驻扎在中越边境的保胜一带,开荒种田,等待时机。
十九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侵人越南,企图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进而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
18乃年11月5日,法军侵占河内。刘永福应越南政府的请求,率领一千多名黑旗军开赴河内城郊,几个回合交锋,就大败法军,并击毙法军指挥官安邺,迫使法军退出河内。越南阮氏王朝授号刘永福“三宣副提督”的官衔,让他带领黑旗军常守在法军人侵中国的必经之处——红河上游。
1882年4月,法军再次攻占河内,并企图打通红河,窥视我国的云南地区。他们贴出告示,扬言悬赏万元,捉拿刘永福为安邺报仇。这时,刘永福应越南政府的请求,率三千名精兵直逼河内城西纸桥,与法军展开了激战。
战前,法军统帅,原任印度支那海军舰队司令的李维业夸下海口,说:“黑旗军不值得一打。”可是一交锋,法军就败下阵来。李维业恼羞成怒,逼着他的部下向前硬冲,并运来大炮猛轰。刘永福沉着镇定,命令将士卧倒在地,等敌人靠近了再打。法军上当了,以为黑旗军全被打死打伤了,得意洋洋地蜂拥而上。谁知刚一靠近黑旗军的阵地,就被突然跃起的黑旗军将士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连李维业也上了西天。
1884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刘永福领导黑旗军,联合西线的清军抗法,把宣光城内的法军团团围住。法军紧急向河内求援。刘永福闻讯后,率部埋伏在河内至宣光的必经之路上,并派出一支小部队前去引诱敌人。1885年3月2日,侵略军大队人马出发增援宣光。黑旗军派出的小部队与敌人周旋了一阵,佯装败退,把敌人引诱到埋伏圈内。刘永福立即命令部下用土火箭将埋设的炸药引爆,炸得法军晕头转向,鬼哭狼嚎,当即死伤二十五名军官,四百多名士兵。黑旗军乘势发起冲击,把法军赶回河内城。接着,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同云南农民军,越南人民义军并肩战斗,于临洮再次大败法军,收复了十余个州县。这时,镇南关(今友谊关)凉山地区也传来大败法军的捷报。但腐败的清政府却与法国签订了屈辱的和约。刘永福被调回国内,任广东南澳镇总兵。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刘永福被调到台湾南部。日军首先侵占了台北,然后集中兵力进攻台南。刘永福指挥黑旗军始终战斗在最前沿,不仅打退了敌人从陆地上发动的进攻,而且打退了敌人从海上发动的进攻。有一次,日军两艘军舰侵扰台南的安平口港,企图从这里登陆。刘永福下令开炮还击,被击中的日舰拖着黑烟仓皇逃走。
刘永福在台南坚持战斗,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处境十分困难。日本便托人带信,劝刘永福投降。刘永福当即回信拒绝。
日寇劝降碰了钉子,恼羞成怒,便集中更多的兵力进攻台南。黑旗军孤军奋战,死伤大半。刘永福派人到内地募捐,清政府不仅不予以支援,反而下令所有官民“不得丝毫接济台南”。在内外交困中,刘永福被迫乘船回到厦门。台湾于1895年10月陷落。
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他率黑旗军驻越南二十余年,与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法战争时,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国侵略军,“一战而法驸马安邱授首,再战而李威利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因成功抗击法国的侵略而名闻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