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只面向大学生的时候,实名制很简单,因为登录的首要条件就是大学邮箱地址,因此实名登录是自然而然的,随之也不可以虚构个人信息。
扎克伯格把对象扩大到高中生、社会人士,甚至世界各国,始终没有放弃实名制这一原则。
这就是矿脉,所以绝对不可以妥协。
2008年在日本推广时也是如此。同最强劲的竞争对手“mixi”的差别就是实名制,因此扎克伯格讲了开头的那段话:“Facebook推荐实名登录,实名成为了用户之间的常识。如果实名登录,就很容易找到朋友,还可以共享可靠的信息。在美国Facebook增长速度比聚友网(MySpace)快很多,世界各地的用户也纷至沓来。和可靠的朋友分享信息,这种心情是全世界共通的。”
互联网上鱼目混珠的信息泛滥,谷歌等公司拥有出色的检索软件,能够轻松地从泛滥的信息中检索出关联信息,并筛选出可靠的信息,然后用最短时间区分有用或有害、必要或不必要的信息。没有这个功能,将不可能处理过多的信息。
而信任完全可以替代这一区分功能。
当然不能说Facebook共享的所有信息都是可靠的,但是比起陌生人发出来的信息,从可靠的伙伴那里发出的信息肯定要更有信服力。
因此,可以放心同对方共享信息,这就是Facebook的生命线。
顺应人心,便可无所畏惧
“你认为用户会对哪个感兴趣?”
扎克伯格的基本理念是用更方便有效的手段构架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广告信息服务Beacon就是应用这个理念产生的应用软件之一。
用户在网上淘宝之后,其购买信息会自动发到朋友那里,同时店铺也会收到用户朋友的信息。这一举措失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顾虑周全隐私权;二是采用了发送时一一确认的选择退出(opt-out)方式,而没有采用同意发送的选择进入(opt-in)方式。
但是采用选择退出(opt-out)方式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同样的方式,早在NewsFeed时就已经实施过。
雅虎等门户网站的用户,滞留时间不会太长,匆匆而过,大都直接跳到目的地,即游戏、购物、新闻等网页上,但Facebook的用户一般都长时间挂在网上。在Facebook上,为了知道朋友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新鲜事,用户就要长时间停留在网上。
为了了解朋友的动静,必须一个一个点击确认,这种操作效率低,而且很麻烦。
如果用户有变化时,Facebook就会自动把这一变化发送他朋友那里。这就是NewsFeed的设计初衷。
这个服务在侵害隐私权方面遭到非议,但是加上制约隐私的功能,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发送信息就能普及开来。
因为自动送信功能比NewsFeed增强了很多,所以Boacon遭到了相当大的反对。
尽管如此,扎克伯格并没有马上采取措施,因为他认为新的服务总会遭到反对,而轻视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突然改变用惯的东西,起初总会受到反对,而如果真正了解到它的方便性,就会忘掉厌恶感,而开始享受它。
但是用户的抗议并没有减弱,事态发展到了严重的地步。起初扎克伯格只是修改了一些功能,但最终承认了Beacon的失败。他为没有及时采取对策解决问题向用户道歉,并完全关闭了这项服务。
扎克伯格一直坚信Beacon指引着正确的方向。2008年扎克伯格这样讲道:“世界顶级百货店布鲁明戴尔的广告条幅和朋友买了一条丝巾的小消息,你认为用户会对哪个感兴趣?显然朋友的消息会更有亲切感。”
这样的想法和谷歌也是共通的。谷歌常常和出版社、广告、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产生摩擦,“破坏者”、“独裁者”等骂声四起。对于这样的谩骂,谷歌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反唇相讥:“用户决定胜者。”
扎克伯格也受到了很多抗议,但是他坚信“最终由用户决定”这一原则。
今时今日,NewsFeed成了不可或缺的服务。
Beacon增加了可以永久关闭的功能,实际上等同于Facebook停止了这项服务,但是从今往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谁都无法预测。
不管怎样,只要基本理念顺应人心,那么对失败将无所畏惧。我们最应该惧怕的是那些没有得到民心而取得的短暂成功。
始终追求网络的透明性
“这种事责任在于始作俑者。”
在Facebook上创造空想中的人物,或用不同的身份联系不同好友是不被允许的。如果不用实名表示现实中的自己,对方就搜索不到你,也就无法成为好友。
用实名展现出真正的自己才能赢得信赖感,从而构筑互联网上的信赖关系。扎克伯格认为,用不同的身份联系其他好友是不诚实的行为。
但另一方面,现实中也频频出现“Facebook离婚”现象,因为传言在Facebook上的信息会成为呈堂证供而导致关系破裂。
《Facebook征服世界的社交平台》(软银新书)作者、节目制作人山胁伸介提出了以下的见解:“通过Facebook联系到了鳞鸿杳绝的朋友,而破镜重圆的恋人很多。但也有很多流言蜚语指责Facebook的照片和信息毁坏了当事人的名誉,或成为被取消录用资格、影响大学录取结果等的导火线。”
面对这样的现实,扎克伯格的回答简单明了:“这种事责任在于始作俑者。”
扎克伯格认为,信赖来自网络人物和现实人物的自我同一性。这一信念驱使他一直追求网络的透明性。
有人说:“网络世界中不存在秘密。”太阳公司的创始人斯考特·麦克尼里曾经说过:“隐私已经逝去,请跨越这个障碍。”
网络世界中,Facebook是考验信息真伪的平台。在现实世界中,它更是反思自己人生轨迹的一面镜子。
网络也可以让人摆脱孤独
“人类是本能上喜欢群居的动物。”
谈到连接人与人的工作,扎克伯格说:“人类是本能上喜欢群居的动物,而互联网只是连接人与人的工具。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才是互联网最重要的使命。”
从互联网上挖掘什么样的矿脉,因人而异。创造iPod的史蒂夫·乔布斯说:“互联网的使命是传送音乐。”谷歌的拉里·佩奇认为:“互联网是搜集整理世界各地的信息,传送到用户身边的工具。”而对扎克伯格来说,互联网是连接人与人的最好工具。
在哈佛大学,扎克伯格曾经开发了立即得悉哪位同学选了哪门课程的课程检索系统,并大获成功。从那时开始,扎克伯格的脑海中就浮现了这样的想法。
互联网虽然便利,可是往往有使人脱离群体的倾向。Facebook在全世界大受欢迎,正是因为给这个时代提供了连接人与人的交流平台。
史蒂夫·乔布斯认为技术应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他的铁杆儿粉丝扎克伯格追求连接人与人的桥梁,而Facebook实现了这个追求。人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其他人保持联系,如若不然就会受到孤独的折磨。从孤独感中解放出来的关键技术就是互联网。
让用户自由驾驭信息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人,但是只局限在他人。”
扎克伯格是怎样的人?
《社交网络》是以马克·扎克伯格为主人公的电影,它描写的扎克伯格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比如即使在校内的晚会上,他也不和其他人把酒言欢,不擅长与人交往,是典型的理科系宅男形象。
这部电影的导演大卫·芬奇说:“只有真正了解与人交往的难处的人才能创造出类似Facebook的工具。”
这番话隐隐约约让大家联想到不出家门的宅男形象,可是扎卡伯格本人却说:“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人,但是只局限在他人。”
事实上,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除了专修数学和电子工程学以外,还学习了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
另外,2010年扎克伯格被评选为《时代》年度人物的时候,他母亲凯伦接受了采访,并强调扎克伯格的交际能力非常强:“马克(扎克伯格)从小被三个姐姐、妹妹包围着,因此他比一般人更知道体贴别人。”
扎克伯格是一个超越常规的黑客,但并不是对人漠不关心的宅男。他在高中时曾担任击剑部部长,在学生当中也颇有影响力。他还擅长古典文艺、希伯来语、拉丁语、古埃及语,读写都不在话下。他喜欢参加晚会,经常吃喝玩乐,还为此被赶出了帕洛阿图的房子,那是他最初入住的房子。
他可能多少有些宅男的成分,但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善于与人交往、关心“人类”的年轻人。
在这个意义上,他和谷歌完全背道而驰。
谷歌关心的是“数据”。它把一切赌注押在了收集世界各地的信息,迅速整理,准确无误地送到用户手里。
影响公司内部会议的论点永远是“数据”。如果有人提出议案,那么接下来肯定要求“请用数据进行证明”。管理层的想法也是这样,如果自己犯了错误,那肯定是数据出了问题。
收集信息要根据Crawling。机器人搜索引擎启动网络蜘蛛检索系统,自动在网页间进行搜索。
谷歌地图的街道景观功能,就是大量分派摄影车,彻底拍摄街道景观,成像之后进行后期制作的。
与此相反,扎克伯格感兴趣的是人类。因此Facebook的使命是,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让交流更畅通。
信息是用户自己一字一句输进去的,想共享的话就可以共享,不想分享也可以拒绝。也就是说人类输入信息,并驾驭自己的信息。
两者都充分理解了信息的力量,为了扩大信息而竭尽全力。但谷歌类似于由上而下的管理,Facebook则更接近自下而上的管理。
可以说Facebook更适合站在用户的角度把握全局。网络争夺战中,Facebook和谷歌究竟胜负如何,这将是一场非常精彩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