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着谷歌的步伐,以超越谷歌为目标的扎克伯格,为了招募人才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
他的热情和“让世界开放”的梦想感染了年轻的编程师们,他们进入公司以后拼搏向上:一天24小时,365天持续工作,为了创造出更美好的产品尽心竭力。
起初罗宾·里德对Facebook有一些偏见,但当他看到公司里20出头的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深刻体会了Facebook的与众不同。他感叹他们兢兢业业的精神,并开始竭尽全力地为扎克伯格招兵买马。
聚集年轻有为的人才,以强劲迅猛的速度全力打造优秀产品,这就是Facebook。不知不觉中,连谷歌的人才也汇集到了Facebook旗下。
坚定理想,不轻言放弃
“我们有过高峰也有过低谷,真的是饱经沧桑。”
在公司急速增长的过程中,扎克伯格有过好几次和同甘共苦的战友分道扬镳的经历。对此他感慨万分地说:“我们有过高峰也有过低谷,真的是饱经沧桑。”
Facebook是扎克伯格和埃杜阿多·萨维林、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克里斯·休斯四个人共同创立的。
萨维林是巴西一企业家的儿子,他的想法与编程天才扎克伯格截然不同。由于帕洛阿图之夏的分歧和金钱上的冲突,在较早的阶段他们就分道扬镳了。扎克伯格早期的军师肖恩·帕克出任总裁一职,标志着萨维林正式离队。
克里斯·休斯也较早辞掉了Facebook的工作。这并不是因为和扎克伯格产生了冲突,而是因为他倦怠了单一的生活。
休斯退出公司后也是绯闻不断。奥巴马参加总统选举时,休斯成立了SNS站“My.Barack.Obama.com”。奥巴马在年轻人当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持,从而获得最终胜利,该SNS网站功不可没。后来,休斯创立了为社会谋福利的慈善社交网络,还宣布同他的同性恋伴侣订婚。喜欢冒险的他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
达斯汀·莫斯科维茨退出公司,扎克伯格大受打击。因为自开始以来,莫斯科维茨一直都是扎克伯格的左膀右臂。从开拓其他大学市场到经营公司,莫斯科维茨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随着Facebook的发展壮大,他们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莫斯科维茨对谢丽尔·桑德伯格推广的广告战略也持反对意见,因此不得不离开公司。
离开公司后,他自己开了一家新公司。
企业所处的状况和时代决定所需的人才。和创业伙伴分道扬镳的同时,Facebook也从大学宿舍走向了世界。
即使这样,Facebook依然保留了大学时代年轻伙伴们激情洋溢的理想:世界应该由民众主宰,世界应该比现在更透明。
扎克伯格还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但是把Facebook壮大成现在的大公司,肯定“有过高峰也有过低谷,真的是饱经沧桑”。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因此才能获得今天的成就。
只要坚信是对的,就不怕遭到反对
“我们没能详细介绍新功能,给大家添了很多麻烦。”
信心百倍送出去的产品和服务,却受到了用户意想不到的反击,而不得不修改运行轨道,2004年谷歌推出Gmail的时候就是这样。公司内部打着“短时间内可获得数百万到数千万用户”的算盘,但是商品化后没多久就被卷入了“侵犯隐私权”的大论战。
谢尔盖·布林意识到“我们失败的原因是低估了用户们的不安情绪”,并加以修改。
结果Gmail因为方便、免费、容量大、检索方便等诸多优点,慢慢稳定了下来。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知道一点,那就是新鲜事物,永远伴随着混乱和批评。
Facebook推出的NewsFeed,同样也被卷入了混乱当中。
扎克伯格把Facebook的希望寄托在NewsFeed上。他认为如果NewsFeed成功,Facebook的价值也将直线飙升。
实际上它被淹没在抗议的呼声中,几乎没有一句祝福,而反对势力越演越烈。很多人破口大骂:“这和跟踪狂没有两样。”
事实的确如此。因为一有新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发送给朋友。用户上传新照片、变更个人信息、参加活动,Facebook就会挑选朋友们有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自动发送过去。而且最初不管用户同意与否,只要有动静,Facebook就会自动告诉朋友。得知这场骚动,电视台也闻风而来,甚至还有人组织示威游行。
Facebook的工程师为了限制NewsFeed发送的信息,马不停蹄地添加了保密功能。
扎克伯格也发出了以下的道歉声明:“我们没能详细介绍新功能,给大家添了很多麻烦。”
但是,扎克伯格对NewsFeed的实力很有自信。通常想告诉朋友自己的近况或通知重要的事宜,都要亲力亲为逐条发送,而NewsFeed可以自动把信息瞬间传给亲朋好友。使用合理的话,可以变成超强的功能。
扎克伯格意想不到的是,用户比他想象中要保守得多。
天才程序设计师扎克伯格提供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服务,但不一定很快被人们所接受。
像谷歌的Gmail一样,过于创新的产品或服务在最初往往会收到消极的反应。走在时代的前头,有时就要受到流言蜚语的洗礼。
这时要么举白旗投降,要么坚持自己的想法稍加改正,再卷土重来。后者会给你带来180度的转机。
扎克伯格承认了NewsFeed的不足之处,但是没有放弃“共享信息、开放思想”的远大目标。
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遭到反对,也比没有挑战精神而碌碌无为强。
执著的信念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我有心理准备,在隐私权问题上备受苛责,但是我们坚信那是正确的路。”
美国政治用语中有一个单词叫“第三轨问题”,原意是指碰到电车线路旁边的通电轨道(第三轨道),就会触电,现在特指只要开口说话,肯定会遭到反对和非难的敏感问题。一般削减社会保障、增税等都属于“第三轨问题”。
扎克伯格的隐私权问题也被喻为“第三轨问题”。
隐私权问题遭到非难的源头是2006年推出的NewsFeed。的确,没有添加适当的保密功能是一个败笔,但扎克伯格认为NewsFeed所指的方向并没有错,因此说了开头的话:“我有心理准备,在隐私权问题上备受苛责,但是我们坚信那是正确的路。”
2007年推出的Beacon也遭到了强烈的抗议。Beacon的运作原理是,只要用户不积极制止,系统就会自动向外发送一切信息,以致后来引发了反Beacon运动。Facebook现在已停止了该服务。
引发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扎克伯格制作的程序超越了时代界限。雅虎原社交网络事业部企划部长、现Facebook日本分公司代表儿玉太郎,总结了雅虎和Facebook的差异,他说:“我在雅虎日本工作了10年,几乎所有的服务都是应用户要求而制作的,但是Facebook总是走在用户需求的前面。”
走在需求的前面,有时会让人迷茫,甚至受到排斥。如果用户的负面反应比预想的还要大,那么就应该更加关心这一问题,不让事态蔓延下去。
话虽如此,但扎克伯格没有想过放弃新的挑战。
非难无可避免,但是只要坚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现在正是好时机”这种强烈的冲动将把你推向行动。
上帝都无法保证你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你不行动,那么未来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下,停滞不前就等于失败。
谁都无法保证扎克伯格的信念绝对正确。但是,正是因为他有强烈的信念,才有今天的Facebook。
没有人理解青年史蒂夫·乔布斯笃定的发展方向,因此他常遭人非议。他被一手建立起来的苹果公司流放后,成了“全美最著名的失败者”。
但是,今天大家都信服,乔布斯指导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扎克伯格指引的方向如何呢?
古罗马的哲学家、政治家塞内加曾经说过:“不认为自己幸福的人,即使征服了全世界也是不幸的。”
换成扎克伯格,就应该说:“不认为自己对的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扎克伯格一路走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从而摸索出一条可以贯彻自己信念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