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人处世显得过于刻板,做起事来一丝不苟。然而生活是一门艺术,很多时候不能一味的守着一些原则和规矩,毫无变通。如果我们过于拘泥于礼仪法度,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就会显得刻板和僵硬。做起事来也会困难重重,那些聪明的人做事总是灵活自如,因为他们做事不拘小节,让身边的人钦佩不已。
思路决定出路
人生有很多种选择,不必拘泥于某一个。当你在某一行业兢兢业业了多年后,仍然没有任何成绩和进展时,如果还是继续任自己待在看不见未来的茫然生活之中,那实为一种悲哀。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困境时,不妨跳出原来的圈子,换一个思路,说不定你就会发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戈尔曾任美国副总统,在1992年与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又在2000年与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但最终的结果众人周知,戈尔两次都落选了。当有记者问及戈尔会不会参加2008年的总统竞选时,戈尔坦然地说道:“我已经放弃了对政治的热爱。”
戈尔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政治道路,而是转变了他人生的航向,将目光投向了关系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他将其主要精力用在呼吁环境保护上,并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行动起来关注、解决日益威胁人类生存的温室效应问题。
几年来,他做了上千场演讲,并拍摄了关于地球环保的纪录片,还出版了相关书籍,让更多人认识到温室效应的严重性。
这位曾经落败的候选人,终于在及时改变人生方向后,获得了他多年来所付出的回报,很多人受到了他的积极影响,自觉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支持他的环保事业。戈尔也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高度肯定。
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有记者问他:“你是否还会去竞选美国总统?”戈尔微微一笑,说:“这世界上有比当总统更伟大的事业,我为什么还一定要走那条路呢?”
为人处事应该通晓进退的规则,明白取舍之理。可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些人患得患失,一条路跑到黑,并且负重前行,不懂得放下是一种智慧,时刻为完美所累。这种人在成功之路上费尽力气,却总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明智的做法是懂得选择,学会放弃,及早改变人生的航向,尽快去除压在身上的负重。
一起毕业的王秋伟和张涛想在政府部门工作,一次,他们在网上看到某市委调研室的招聘信息就一起报了名。
两人一起走进了考场。一周过去了,成绩在网上公布,他俩都落榜了。但他们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相互鼓励对方明年接着再考。第二年,他们再一次走进考场。这次,他俩都顺利通过了第一轮的笔试。接着就该准备第二轮的面试了,两个人都在积极备战中。
当面试一周后,他俩查看第二轮考试的入围人员名单公布表,发现只有张涛一个人被录取了。看到了这一消息后,张涛对王秋伟说:“没关系,你再努力一年,一定会考上的。”王秋伟赞同地点点头。
执著的王秋伟准备第三次走进考场,但看着周围的同学基本上都工作了,有的在企业干得也一样不错,王秋伟开始心慌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这次的成绩比前两次都差,于是这次后,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放弃到政府工作这条道路。
在落榜后的第二天,他就鼓劲自己,并告诉自己要打起精神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于是他开始找工作。没想到一切都很顺利,不到两周,他就顺利地找到了一家外企不错的职位。
人生总是会有成功与失败,无论我们获得的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正常的。失败后继续坚持的精神固然可贵,但不分析形势利弊,只顾埋头傻干,下一次结果可能仍然是失败。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只有放开眼界,认真分析形势,你才会找到前方更宽广的路途。
一个人的思路越广,他的思维也就越灵活。有时候,退是为了前进得更远。松开手,重新选择,反而会迎来人生希望的曙光。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看他在高峰时如何进取,更要看他在低谷时懂不懂得转变思路,适时停止。
伶俐人要学会“大智若愚”
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就是“大智若愚”,这样的人混混沌沌与天地一体,秉承天地间的灵气,为造物主所呵护。如果有谁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评价,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从字面上理解,大智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没有智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
“大智若愚”的派生词“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直若屈”,它们表明至高的谋略,至高的技巧,至高的境界并不是直接地、赤裸裸地、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拥有丰富的层次与内涵,拥有保护自身的机制。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出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他小时候是个文静怕羞的孩子,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把一枚5分硬币和一枚10分硬币放在他面前,让他任意选择一个,威廉总是要那个5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好心人问他:“难道你不知道10分比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10分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拿钱给我了。”
拥有大智慧的人喜欢把聪明藏在心中,即使别人讥笑他愚蠢,也不显示出来。这种智慧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以反处正之道,表现为降格以待的智慧。
很多人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而不愿意被人看作愚蠢笨拙的人,因为愚、拙、屈、讷都给人以消极、低下、委屈、无能的感觉,使人的第一感觉难以产生好感,使人放弃戒惧或者与之竞争的心理,使人对他加以轻视和忽视。但愚、拙、屈、讷却是人为营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正是为了要减少外界的压力,松懈对方的警惕。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大智若愚”是在平凡的外表中不平凡的表现,在消极的外表中内心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意图在于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的表现却又超出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这样的智慧表现就能格外出其不意,引入重视。
在中国古代,“大智若愚”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大智若愚的人,一般是一些道行高深之人,他们永远似睡非睡,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态度总是淡淡的、傻傻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不想给自己找“硬碰硬”的对手而已。
“曹操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很精彩的一段故事。
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他深知曹操为人心性多疑,又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的古训,为防曹操谋害,刘备就在后园种菜,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但是曹操眼里不揉沙子,他早就发现刘备非一般之人,他不会甘居人下,只是还没有抓到把柄而已。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起谁为当世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乡、韩遂、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英雄的标准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
如此韬晦之计,却被曹操点破,刘备猝不及防,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上,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慌乱掩饰过去。曹操才不再怀疑刘备了。
刘备藏而不露,不在人前显示自己、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他的种菜、数英雄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却把自己的英雄气概深深隐藏在了心中。所谓韬晦之术就是收敛锋芒,隐匿行迹,掩饰野心,与世无争,麻痹对手的警惕,迷惑世人的目光,等候适当的时机,实现预谋的目的。
我们很难见到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的锐利之处,因为大智者从来不会慷慨激昂表现自己,也从来不刻意显示自己有多强大的力量。因此,他也不会被强大的力量击倒。大智者虽然看似不强大,却能促成事物的成功或发展,这是因为他的柔性中潜藏着足够的变通。
《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不会经常显耀自己的才华。一般人都想表现聪明,装糊涂似乎是很难。但最聪明、最世故的人,却装出很愚拙的样子,以此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可以做到不随波逐流。真正的大智大勇者一般并不是大肆张扬的人,他们会表现得普普通通,来掩盖光芒,以便于更进一步完善自己。
真正有内涵的人,绝不能从表面来看,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圆滑处世,他们能够顺应外界的潮流,若愚似鲁,而其实,在内心深处,却会积极地考虑如何更上一层楼,因此,大智若愚的人,总是最有智慧的人。
多次起航,寻找合适自己的职业
人生的发展是一种尝试、一个过程、一次旅行。勇敢尝试各种发展道路,才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不要只盯着一个方向,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才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才会发现自身更多的闪光点。在其他领域,说不定更能施展你的才华和抱负。经过尝试与失败的教训,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成长起来。
段奕洁从美国留学归来后,踌躇满志地想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但她一连尝试了好几个,都觉得不甚满意。开始的时候,她应聘上了一家公司的主管,开始她还满腔热情,但后来当她听几个朋友说自己一个“海归”,工资才这么点时,就动摇了,于是就辞职了。第二份工作是到一家外贸公司,虽然工资很高,但段奕洁工作没半年就撤了,因为她不喜欢这个职业。后来她又萌发了当自由作家的念头,一试才发现,自己不是那决料。
迟迟稳定不下来,家里人也为她着急,这时候,父亲向她推荐了一份到殡仪馆做接待的工作。一开始她无法接受这个工作,但仔细想想,她觉得这个工作挺新鲜,去试试也好。
刚去时,段奕洁在引导中心当引导员。尽管殡仪馆的工资待遇很高,但整天面对焚化炉冒出的焚烧尸体的烟味和悲痛欲绝的家属,她还是感到有些不适应。几个月过去了,她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并主动向部门主任提出学遗体整容。段奕洁的请求,使主任大吃一惊,因为还从没有女孩子干这行。面对段奕洁的坚定态度,主任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她培养出来!
虽说自己是一个高学历的“海归”,但段奕洁对这一行业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凭着不懈的努力学刁,段奕洁最终成了优秀的整容高手。在一般人眼里,一说到遗体整容师的职业或许会毛骨悚然,这个工作不仅可怕而且卑微,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会去做,更别说是一个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但段奕洁却并没有嫌弃这份起点很低的工作,在她看来,让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容颜受损的死者恢复原有的容貌,减轻一点死者家属的悲痛,给他们带去一点安慰,这就让自己非常有成就感了。
终于在辗转多个职业后,段奕洁找到了自己真正喜爱的、适合的领域。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必须多去尝试,才能找到社会上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舞台上的角色很多,如果你只想单纯扮演一种类型的角色,又怎么会知道这个是不是最适合你呢?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能可以发挥,尝试了,才有比较,才能知道你最拿手最擅长的。
[HTK][GK2!2]熊波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尝试绘画、写字、弹钢琴,结果他都是半途而废。大学毕业后,父母让他考公务员,他顺利考取。但几年后,熊波毅然放弃了父母眼中的铁饭碗。父母知道后十分生气,于是又千方百计地为他找工作,但是熊波在父母为他找到的工作单位干了一年后,又辞职不干了。父母拿他没有办法,决定让他自己去闯。
熊波是一个思维敏捷、善于沟通、做事积极果断、喜欢独立工作的人。熊波深知自己的特点,因此他选择了有挑战性的职业——做销售。就这样,熊波在一家公司做起了销售。几个月后,由于业务做得较为出色,公司准备提升他为销售副经理。
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能够胜任某一份工作,就证明自己十分适合在这个行业做下去,但是光是胜任远远不够,还应该要调得起自己的兴趣,因为那才是你潜力不断迸发的源泉。只有真正适合你的工作,你才会干出卓越的成绩。
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尝试,这样你才能在实践中得知自己究竟适合哪类职业。
不要凭空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某个行业和职位。随机调查表明,大部分人在从事一个工作前,并不知道这个工作是否理想。只有在开始了某个职业后,他们才会真正知道该职业是否可以让自己满足。如果你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尝试多次起航远比站在起点思考有用得多。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顺时而谋,事半功倍;逆理而动,其功难成。聪明的人总是深明常理的,他们不干违背天理、违背自然规律、违背事物发展趋势之事。真正的伟人与智者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一般人尚未察觉事物的变化时,他们能提前察觉,并能准确预测,把握和判断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因而他们提前思考,提前行动,并始终站在潮流的最前沿。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二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管子说:“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精时者,日少而功多。”这些话都说明顺应潮流,捕捉时机的重要性。
荀子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先知也。”说明具有先见之明,是成为圣人的先决条件。因为只要你能提前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你就可以掌握主动,提前思考,提前行动。成功的把握就会更大。
所谓眼光,是指我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与把握、判断力。眼光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李嘉诚之所以拥有很多的财富,就在于他的眼光和对当时香港未来形势的正确判断,使他在60年代买的房地产在大约20年时间内升值高达60倍。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须不断培养自己分析、判断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要善于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培养自己的预测能力和战略眼光,成为一名高水平的预测者和预言家,掌握事物发展的真正趋势,然后顺势而为。要善于在大多数人尚未觉察到事物将要发生的变化时,提前意识到将要发生的变化,捕捉时机,先人一步行动。这样你就能掌握主动。
一个人不管他多么才华横溢,不管他的智慧多么丰富,即使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也不能违背事物规律,无法阻挡事物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