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据此评论道:自从郭威病死不到十年,而皇宋有了天下。看来这个关于"赵氏"的谶语还是应验了。于此可以知道"王者不死"这真是很真实的故实啊!
停兵澶州柴荣思社稷
现在,柴荣似乎没有将"赵氏合当为天子"与"点检作天子"联系起来思考。也许,这压根就是一个传说。但"点检作天子",分明就是说有个"殿前都点检"要做我大周的天子嘛!
我得解释一下"殿前都点检"。五代时,各朝都会选一些骁勇的士兵充任殿前诸班,为中央禁卫军。
与一般人理解的禁卫军或御林军不同,事实上这是一支常备野战军,虽然有部分士兵也充作京畿卫戍军人,也有部分充作亲兵,但大部属于国家正规军。后周太祖郭威时代,中央禁卫军只有侍卫亲军司。郭威在澶州称帝,也是侍卫亲军司出头出力。但郭威对此有足够敏感和警觉,他觉得应该分权制衡,于是另建殿前都指挥使司,分掌禁军,二司互不统领。在殿前司都指挥使之上,又设都点检,这是实际上的禁军最高司令官,在柴荣时代,这个最高司令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
"点检作天子",这五个符咒般凶险的汉字,显然指向了张永德。韦囊事件不久,柴荣正在行军路上与将士们讨论怎么拿下幽州(今属北京),忽然生了重病,不得不班师回朝。据宋人徐度《却扫编》记载,柴荣退兵时,路过澶州(今属河南濮阳),忽然不再走,百官都无法见到他。
他自己待在行宫多日。他在干吗?
我猜想他就是在这个病重的日子里孤独地打量那只熟皮口袋。他应该有过决断的艰难。是否撤换张永德,成了一道政治难题。刚刚上任几年的大帝柴荣顿在澶州不动,有多少眼睛在觊觎东京汴梁的空虚?这个事件对行营中的文武官员构成了政治焦虑。但他们无人敢私自进入柴荣的行宫军帐。
正当内外惶恐之际,殿前都点检、澶州节度使张永德先生坦荡地走进大帐来见柴荣。他是柴荣的大舅哥,有这层亲戚关系,所以卫兵放行。
张永德带来了群臣的疑问。他说:"天下远未安定,京师空虚,四方诸侯正等着京师有变呢!现在澶州、汴梁相去甚远,陛下不马上回京安定人情,万一"有不可讳,奈宗庙何?""柴荣在病榻上看着他,然后问道:"谁让你来说这样一番话的?"张永德实言相告:"群臣之意皆愿如此--请陛下尽快返回京城。"柴荣静静地看着他,史称"熟视久之",最后叹一口气说:"我就知道你这话一定是别人教你来说的,难道你就不知道我的意思吗?但我看你小子这个"穷薄"相,哪里当得此事!"这番话并不费解,它透露了对张永德的失望。柴荣这时候不过三十七岁,张永德居然背着他跟臣下谈论"有不可讳!"简直跟咒他去死一般。这是没经过大脑,还是故意咒我?真的暗藏了什么机心吗?大帝柴荣对张永德有了厌恶。柴荣在行宫正在权衡利弊。他需要一个人慢慢想想"点检作天子"这五个汉字的魔法,也许并不一定"拿掉张永德",也许觉得即使张永德万一做了天子是不是也可以?--但这个张永德闯了进来,说了这么一番不伦不类的话。所谓"穷薄"说,已经预示了张永德不仅没有福分承继大统,甚至没有可能继续担任殿前都点检了!
从澶州到汴梁,周世宗在车辚辚马萧萧的行军路上,应该更深入地想过了这个问题。
有多少藩镇大员在将士的"拥戴"下做了皇上?他能够想到,本来没有机心要做皇上的太祖郭威,被士兵拥戴时,有人将一面军中黄色的战旗拼剪成"黄袍"给他披上后,郭威做了皇上。要是将士们也撕裂一面黄旗给你张永德披上,你是不是也要干那个活儿啊?
他一定会想到,二十三年前,那是后唐废帝清泰三年(936),还是后唐驸马的石敬瑭就篡夺了大位,做了后晋的皇上,而张永德是郭威的驸马……谁来替代张永德呢?他想到了两个人选:李重进、赵匡胤。
李重进与赵匡胤
李重进,时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相当于禁军马步军总司令。赵匡胤,时任殿前都指挥使,相当于禁军诸班总指挥。张永德在未出任殿前都点检前,曾任殿前都指挥使,与时任侍卫司司令的李重进因为"互不统领",但又时时争功,所以已经积有多年矛盾。周世宗显德三年时,以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为将军,讨伐江南。
李重进颇有战功,令南唐人十分恐惧。因为他面色黑黝,南唐人称他为"黑大王"。但张永德不服气,每次宴请将吏,都要谈论李重进的短处,后来竟乘着酒醉,编排故事说李重进"有奸谋",帐下将吏听后人人惊骇。张永德还不罢休,秘密派遣亲信通过驿传向柴荣汇报,胡说李重进的奸谋之情。周世宗不信,也不介意。二将当时俱握重兵,一旦火并,那可不是耍的!两军之间,因为将帅不合,人心不安,总担心会出事。但柴荣心安,似乎早已知道会有一个解决方案,断然不会出事。事实证明,柴荣实在是看明白了李重进。
果然,李重进做出了一个君子加男人的姿态,他从驻地单骑几十里直入永德帐中,招呼着硬要喝一杯,并亲自给永德斟酒,而后从容言道:"吾与公皆国家肺腑,相与戮力,同奖王室,公何疑我之深也!"我与你都是国家心腹,自己人,正应同心同力扶助王室,你干吗跟我有这么深的疑忌,过不去?
李重进此举很像春秋或战国时期的"士行",很像一代名相蔺相如,临难不苟,磊落、光明,以公室为重。张永德也应该有名将廉颇的古风,一时为李重进的"士行"所感动。史称张永德"意解",于是"二军皆安"。
此事很快有了江湖传闻。后唐主李璟知道此事后,还以为可以借机收买将才,秘密让人带了"蜡书"给李重进,许以高官厚禄,邀请他背后周之主,求南唐之荣。李璟此举并非发昏。他知道郭威没有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在内乱中全部被汉隐帝杀死,所以郭威之后,郭威的姐姐福庆长公主的儿子,郭威的外甥李重进,郭威的女儿寿安公主的丈夫,郭威的驸马女婿张永德,郭威的太太柴皇后兄弟的儿子,郭威的内侄柴荣,都是有资格入继大统的人物。现在柴荣称帝,那俩人能服气吗?所以,李璟来拉拢李重进了。
但李重进毫不动心,马上将此事上表告诉周世宗。柴荣也应该能够想起五年前的高平之战。初战时,后周左翼大将樊爱能、何徽率众逃遁,左翼溃散。此际,前军、中军、右翼,军心摇动与否,正在一瞬间。而李重进的右翼勒兵不动,静如林立。当李重进觉得时机成熟,呼啸一声,率部下冲锋时,整个右翼,动如山倒,瞬间形成一个无可抵御的铁血锋面。随后,周世宗亲自率卫兵合势,大将向训和慕容延钊,都听柴荣调度直击而进。一时周师复振,这才打败北汉刘崇。
李重进在大军左翼溃逃之际的镇定,在当时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势下居功甚伟,它以一种泰然之姿稳定了军心。就是从那时以后,李重进得到重用,以功领忠武军(今河南许昌)节度,后来又改归德军(今河南商丘)节度兼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周世宗应该能看懂李重进的士行与忠诚。赵匡胤,则在高平之战中,当机立断,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更置上下名分于不顾,居然直接指挥上级张永德,排兵布阵,挽狂澜于既倒,令溃散中的周军左翼重新结阵,拯救了大周的战场命运。
柴荣像所有的明君一样,对属下的士行和忠诚极为看重。他认为李重进和赵匡胤都不乏士行和忠诚。
而老赵与周太祖无亲无故……柴荣也许会思考:这个皮囊自京师而来,应该是受人指使,显然在中伤张永德。如果此事是人为,谁最有可能?会不会是李重进?
"点检作天子"
想当初,郭威病重传位之际,这三人都有资格和机会"入继大统",郭威因与柴皇后情深义重,将皇位传给了柴荣。并特意召李重进受顾命,令他当场下拜柴荣。这就等于做了一个仪式:以此而定君臣之分。
按照"阴谋论"的逻辑,这个凶悍的黑大个子李重进很可能对柴荣构成一种莫名的压力。如果柴荣有疑心,应该能怀疑到李重进。按照利益最大原则,李重进是最有可能在熟皮口袋上动此手脚的人物……但从后来的事实可以看到,柴荣没有动李重进。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这个熟皮口袋的来历。
也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柴荣看到这个熟皮口袋之后的追问。现在能知道的是:柴荣决计要与命运做一次豪赌。当柴荣试图进入博弈状态时,我能体会到柴荣感到了破译命运符码的恐惧与快感。柴荣应该有过不眠之夜。但他也应该在病中,在一个清醒的时刻做出了决断:
撤掉张永德,免去他殿前都点检之职!但是谁来替补这个空缺呢?李重进还是赵匡胤?他艰难地选择了赵匡胤。养父郭威告诉他的"赵氏合当为天子"的谶语,在此际没有警醒柴荣,虽然柴荣应该知道这件事。但他还是免去了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而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这些记录都是真实的,柴荣的这个决定就是不可理解的,除非他心甘情愿要将后周社稷拱手让给老赵。所以,我倾向于认为:如果郭威讲述的那个谶语是真实的,那么此时柴荣所做的这个决定就是昏聩的;如果柴荣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的,那当初郭威讲述的谶语就是不真实的,《旧五代史》记录了一个虚假事件。
为何选择赵匡胤?今天已经没有铁板钉钉的理由。也许柴荣确实对李重进有了猜疑?也许是因为那一场高平之战中老赵的出色表现?也许是因为老赵与后周没有亲戚关系,让柴荣更放心?也许是因为他更多地感到了老赵的德才兼备?也许仅仅因为--史家所乐于讲述的--天命所归?
历史在此出现了纵横交错的逻辑,各种逻辑……但是我知道一个有趣的说法:某事发生之前,会有数不清的可能性,总有一种会成为事实。一旦有了某种事实,其他的可能性全都走向了虚无,不存在了。
回到京师,大帝柴荣就带着病躯下诏,宣布了他那个艰难的决定:免去张永德的官职,赵匡胤则由原先的义成军(今河南滑县)节度使改为忠武军节度使,由检校太保改为检校太傅,由殿前都指挥使改为殿前都点检。
就在这一时刻,历史出现了拐点。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而这个机遇,始于那个奇异的"韦囊",那个"熟皮口袋"。
它从哪里来呢?是谁制造了它呢?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还是后人虚构的呢?检索历史记录,似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倾向于认为:这个小小的熟皮口袋,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小事件之一。现在,我所见到的宋史研究者,还没有人来研究这个熟皮口袋。但我知道,它应该被研究。从物质的形态进入历史,已经早有先例,何况,它改变了历史。
历史来看,几乎所有的谶语都在"应验",即使知道这个谶语对自己不利,事先做了防备,它还是要应验。数不清的历史记录,都在呈现着这个多少有点惊悚的故实,真假莫辨。
《宋史·太祖本纪》记录了这个韦囊: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时张永德为点检。世宗不豫,还京师,拜太祖(赵匡胤)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代永德。
周世宗在行军路上,阅览四方传来的文书,得到一个熟皮口袋,内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世宗很奇怪。当时张永德正在做殿前都点检。到了世宗病重,回到京师开封以后,就拜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用来代替张永德。
"点检作天子",这个神秘的谶语成为老赵的"龙兴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