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说没有严词拒绝,但言语间也是不同意雅儿来侯府一起学规矩的。
那教习嬷嬷可是瑶妃娘娘指派过来的,虽说是个奴才,但好歹也是宫里出来的。能够教霓儿学规矩已经天大的情面了,若是无缘无故又多出一个来,怕是脸面不好看。再传出个什么不好听的闲言碎语,那长乐侯府还要不要在京城里混了!
这个时候,老夫人考虑的更多的是侯府的名声。
那胖妇人见老夫人拒绝了自己的要求,顿时有些不快。“唉……到底是不一样了,封了侯升了官,就不把咱们这些族人看在眼里了……怎么说都是一个姓的,怎么就那么的不通人情,亏咱们还处处维护着侯府说话,连苛待庶子那样的坏名声都替你们压了下来。”
霓裳微微蹙眉,觉得这个婶婶说话实在是太不中听了。侯府的颜面,还需要他们这些平民百姓来维护么?她也太看得起自己了。至于大房的事情,那也是侯府一脉自己的家事,与他们何干?若是真的维护侯府,早在大伯父做出那些丧尽天良的事情之时,就该报官将他们抓起来了,哪里还容许他们继续逍遥自在的活着?
“恕侄女愚笨,不知道婶婶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侯府每年给中公的钱财也不在少数,怎么倒得了这么个数典忘祖的骂名?当初大伯父做出那些事情的时候,怎么也不见族亲们帮着管制一些,闹得祖母回京之后还要住在客栈里,还大病了一场。婶婶那时候干嘛去了,也不见族人帮忙找个住处,还得侯爷四处奔波想法子。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落脚之处,日子渐渐安定下来,大房那边又上门来闹。侯府被那贼人泼脏水诋毁名声的时候,婶婶和族人又在哪里?若是这般的维护,咱们还真是受不起。”霓裳一条条罗列出来,铿锵有力的措辞,让那些族亲们一个个都羞红了脸低下头去,不敢再造次。
只有那个胖妇人依旧顽强的瞪着眼,似乎没料到一个小丫头片子,竟然也敢数落她的不是。于是站起身来,大声怒斥道:“今儿个还真是长见识了啊,霓姐儿难道没学过孝道吗?居然敢这么跟长辈说话,难怪要找教习嬷嬷学规矩。”
霓裳并不生气,因为她这样蛮不讲理的人,只会对别人要求严格,从来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微微福了福身,霓裳浅笑道:“婶婶说的是呢,当今皇上最重视仁孝,对长辈自然是要恭顺有礼的。侄女的规矩,自然都是长辈们言传身教的。刚刚婶婶在祖母面前那般的放肆,侄女也是有一样学一样罢了,侄女还真是要多谢婶婶的教导呢。”
屋子里忽然变得异常的安静,老夫人嘴角微微抽动,强制忍着笑。这丫头还真是个不喜欢吃亏的,总会想方设法的反击回去。也好,这样才配作为侯府的子孙,将来嫁出去了也不至于被人欺负。
胖妇人被霓裳的话气得脸色涨红,犹如猪肝一般,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原本计划的好好儿的,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侯府呆上一段时日,由宫里的嬷嬷教习规矩,然后便可以四处宣扬,为女儿找个好婆家,这样她们一家子的地位也可以跟着水涨船高,不必再仰人鼻息的过活。可惜这一切,都被霓裳这个死丫头给破坏了。
霓裳看着胖妇人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了,心里就忍不住冷笑连连。这样的蠢人,她还真没放在眼里。想要借着侯府做跳板,为自己谋取利益,也不想想自个儿有没有那个能耐。
“时辰不早了,就不打扰老夫人休息了……”其他人见苗头不对,便纷纷起身告辞,生怕受到了牵连。
他们可都是要靠着侯爷的照拂过日子的,若是得罪了侯爷,那他们今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将这些所谓的亲戚送走之后,霓裳便被老夫人叫到屋子里说话去了。
“霓儿,你可知错?”老夫人低垂着眼眸呷了一口茶,神色严肃的说道。
霓裳先是一惊,继而乖乖的跪了下来,回道:“孙女知错。孙女不该在众人面前失了规矩,与长辈顶嘴,失了侯府的体面,请祖母责罚。”
老夫人将茶盏往罗汉床头的案几上一搁,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知错就好。人呐,最怕的就是认不清自己的身份,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她说话虽然不中听,在我面前也没什么规矩,可你与她却是不同的。你是侯府的大小姐,一言一行代表着侯府的颜面。”
“是,孙女谨记祖母的教诲。”霓裳嘴巴上认错,但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悔意,不过是给老夫人一个面子罢了。
“霓儿是个聪明的孩子,祖母一直都很喜欢你。可是有时候,这心思还是别太重了,免得锋芒毕露,给自己招来麻烦。”老夫人的苦口婆心并不是没道理。
如今身在京城这个繁华而又危险重重的地方,一言一行都在那些人的注视下。若是一个不妥,恐怕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甚至会连累整个家族。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在这个地方体现的特别强烈。霓裳冷静下来之后,倒是挺赞同老夫人的这些话的。
“祖母,孙女一定时刻谨言慎行,绝对不会给侯府丢脸。”
“你明白就好,起来吧。坐了一上午,我也累了,你回去歇着吧。”老夫人神情疲惫的揉了揉额头,果真是累了。
霓裳行了礼,安静的退了出去。
回到梨香院之后,就见初荷一脸兴奋的迎了上来。“小姐,您总算是回来了。”
“又有什么特大消息么,说来听听?”这丫头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在她脸上,根本掩藏不住。霓裳猜都不用猜,就知道她肯定有什么好消息告诉她。
初荷扶着霓裳走进屋子,这才叽叽喳喳的讲述起来。原来,大房被关进衙门之后没多久就遇到大赦,被放了出来。他们手头空空,又不敢回侯府,只能靠族里相熟的人接济,一家人挤在两间破屋子里度日。刚开始,他们还不死心,想着四处造谣,企图博取他人同情,好给侯府施加压力,乖乖的接他们回侯府。可是日子一久,那些流言蜚语也就渐渐地被人淡忘了,他们也没捞到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