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堪称是一句经典名言,就连提倡“财散人聚”的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也认为马云是一位有很出色的分享能力的“领头羊”。而且对马云的散财观念给出了很高的评价:“马云给员工分钱非常大手笔,"财散人聚"能力非常强!”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也正是因为马云主动将财富与所有的阿里人共同分享,才会使得部下人人竭尽全力,个个都把阿里事业当作终生事业在奋斗。
曾有金融学的资深学者认为,马云的使“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打造的网站造就了中国很多小富翁;伴随阿里巴巴的上市,又令其众多的员工成为小富翁……而他自己则甘愿只做一个“小小大富翁”,也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但是马云的做法,却得到了所有员工的一致爱戴,因为他的“大爱”让众多阿里巴巴的普通员工首先富了起来;也是这种“大爱”才让员工拧成了一股绳,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让阿里巴巴、雅虎中国、淘宝网等有了突飞猛进的崛起和发展!这些都足以说明,管理好一个公司,需要的不是制度和权利,而是智慧!所以对企业拥有者个人来说,散财无疑会使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少,但却能得到人心与分享的快乐。而马云也正是因为坚信“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财富观,才在众多的成功人中显得独特非凡!
“马大侠”谈阿里巴巴上市
创办一家伟大公司真的比上市更为重要。我们说上市就像我们的加油站,不要到了加油站,就停下来不走,还得走,继续走。
--马云
对于马云而言,阿里巴巴的上市不是为了像外界说的那样“圈钱”,而是为了让阿里巴巴更加国际化。2007年的马云是非常紧张的,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的第一天,股价就翻了将近3倍,成了首日涨幅最高的“股王”,按照当天的收盘价估计,阿里巴巴的市值将近280亿美元,是盛大、携程和三大门户之和。
这样的势头,马云应该很高兴的,但是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兴奋。他非常冷静地说:“2007年并不是股市繁荣的一年,也不会是股市的繁荣时期。繁荣就是一个企业的生态系统,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人的话,那么环境就是春夏秋冬了,如果在夏天的时候是所谓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如果持续很久的话,那就预示着冬天马上就会出现了。阿里巴巴的上市融资,只不过是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做足准备。”
早在2000年的时候,出现的互联网危机让阿里巴巴和马云深有感触。已经经历过一次“冬天”的马云,当然在这一次的时候会有先见之明,其实在2006年的时候,马云已经感觉“冬天”就要来了,并且这个“冬天”的时间或许会更久一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云选择了上市。
在马云的眼中,上市只不过是一次加油的过程,并不是他做企业的目的。企业想要走更远的路,就要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汲取能量。当然,在“加油”之前,马云自己也非常清楚:“在加油之前,你最好要衡量一下自己车上的货到底行不行,你的货到底能不能卖出去把你的油钱赚回来。不应该为了融资而上市,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在马云的思想中,阿里巴巴的上市有自己的目标,不管怎样都会稳扎稳打,踏踏实实。
“其实,我并不看重公司的股价,或者公司的市值是多少。阿里巴巴现在只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它未来的路还很长,上市只是一个加油站,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阿里巴巴会持续做102年,现在还有90多年的发展时间,所以,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内部有优质的投资组合,马云表示当阿里巴巴进入纳斯达克的时候,就会变成亚洲第一,而如今的阿里巴巴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阿里巴巴进入发展的第八年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已经有了12年,在阿里巴巴的成长过程中,马云看到过繁荣的景象,也看见过泡沫时代。马云其实是有先见之明的,在2001年的时候,马云表示会在企业发展需要的时候上市,上市对于阿里巴巴应该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融资或者其他的目的。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优势的时候上市无疑是在自寻死路,马云说:“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完全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但是让一家公司做好完全比上市来得更加重要,上市之后出现的积极的影响和效果,只能说明阿里巴巴在发行股票的时候发行价并不够高,完全不是外界说的"泡沫",阿里巴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有价值的公司。”之后,有很多的风险投资公司希望和马云合作,马云是这样说的:“做企业的原则就是要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并不是比着花钱。而且巨额的融资不是为了上市,我们8200万美元的融资只是为了强化公司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地位,仅此而已!”
马云一直在说,阿里巴巴缺少的并不是钱,而是另外的一种发展模式,上市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选择是经过多次考虑之后的结果,是非常理智的。有一句话,或许能够让大家明白阿里巴巴上市的原因,马云说:“当然,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就能够管理多少钱,阿里巴巴在最初的时候只不过是从500万美金起步,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发展。”
马大侠谈“人生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眼中的财富并不只是金钱,朋友、诚信、经历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
--马云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在商界奇人马云的人生价值观里,对成败却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解释,他始终认为:“大千世界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相对的成功;成功是不正常的,失败才是正常的。面对阶段性、相对成功的人来说,他始终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面临成功他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不着边际的理论,难免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怪人”。何以别人都渴望成功而抗拒失败,而唯独他恐惧成功呢?这个“怪人”的想法的确是让人难以捉摸。
曾经有人请教马云对于成功和财富的看法时,马云回答道:“财富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什么,历练了什么!”在马云决定放弃教师生涯,自己创业的时候,中国其实有很多种赚钱的方式和机会,而马云却在众多的方式之中选择了一个最不被看好的行业。面对亲朋好友的劝阻,马云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和计划。他坚定地认为中国的企业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必须要有一个面向世界的平台,而互联网行业就是带领中国走向一个新时代的那个平台。
在马云看来,成功是永无止境的,而阿里巴巴公司也是从来不谈“成功”这两个字。他甚至认为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并不是取得了多么显著的成绩,而是经历过很多的失败和错误。关于成功,他有三个特别的指标:第一,要成为世界十大公司之一;第二,要持续发展102年;第三,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在马云看来,能够将这三个目标完成,才能算是成功,而目前这三个目标似乎都还很遥远。
当别人为马云和阿里巴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呼时,他也总是会说:“你不要看今天我很风光,我前面犯了很多错误,今后也会犯很多错误的。”而且马云还觉得把重要的项目交给失败过的人去做要比交给一个常胜将军去做更靠谱。因为他认为失败过的人会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机会。
马云把阿里巴巴的成功归功于时代,他常对人说如果没有这个时代、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互联网、没有这个新的行业,那么阿里巴巴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马云向来都把失败看得很轻,把成功也看得很轻。他认定一旦成功来了,肯定也会有一件不好的事情随之而来。所以他跟很多年轻人、同事以及学弟们讲:“如果我能成功,大部分人都能成功,你别放弃这一次机会,永远不要放弃,你有这个梦想,有智慧,有勇气,走正道,你一定会有机会的。”
1999年,马云用东拼西凑借来的50万人民币起家,创办了阿里巴巴。此时,中国互联网先锋瀛海威已经创办了三年,而且其采用的是美国AOL的收费入网模式。而马云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完全免费的策略,以此来建立阿里巴巴的用户基础。
1999年,互联网在中国掀起了第一轮狂潮。这一年,中国的上网人数达到了500万人,而在1995年的时候上网的人只有3000人。当互联网在全国掀起热潮,大批网络公司都大举北上的时候,马云却作出了一个南归的决定。而马云对此的解释却非常出人意料:“我们必须比兔子跑得快,但又要比乌龟更有耐心。”因为他认定了互联网将是影响人类未来30年生活的3000米长跑,所以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有耐心。
马云毅然选择带着几个难兄难弟撤回了杭州老家。而马云无疑是幸运的,他当时只是想着电子商务的主要聚集地不应太靠近信息中心,而应靠近企业中心,但殊不知他的这一决定,竟然让阿里巴巴躲过了一场血雨腥风。在IT行业处于网络金融风暴之际,马云等人却在潜心修炼,后来马云还曾感慨地说:“如果当初在北京就惨了,别人悲哀我也跟着悲哀,因为那个时候,不止亚洲,还有美洲、欧洲都是一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