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这些活动,他在社区培养了一批客户。现在,他的水果玉米的采摘量已达到了60%~70%,其余都通过度假村消化掉了。每年玉米采摘完以后,他就把200亩的玉米地建成发泄区,吸引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来发泄,这给他带来了另一份收入。
销售产品,首先定位要准确,然后围绕目标市场做好策划。本例中,将水果玉米不作为普通的农产品,而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旅游产品,借助游客的吃、购、游带动了销售。
88.带着谷壳卖大米
在人们的印象中,卖大米是很难出什么特色的,一般通过粮店和超市销售,最多是在品种、包装上下工夫,销售的利润也有限。可就是有这样一位姓陈的妇女,以二人转社区演出的形式来推广自己的城市米磨坊,然后现场示范把稻子磨成大米,用这种现磨现卖的方法卖大米,居然卖出了百万财富。
那么她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
(1)产品有特色 陈某经过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认为米要吃健康,吃营养,吃新鲜,而现磨出来的,既新鲜也没经过别的加工处理,很让人放心。这让她意识到有一种商机蕴含在里面,于是她买了一台磨米机,采取现场示范的方式把稻子磨成大米,用这种现磨现卖的方法卖起了大米。
(2)定价走高端路线 市面上普通米的进价约每千克1.6元,售价每千克2.4~3元。但是消费者看不到任何加工环节,都是直接买米回家。如果能让消费者亲眼看见稻子加工成米,那直观上这种米就会让人感觉更新鲜。和粮站的大批量采购相比,他们所需的稻子用量较小,成本较高,于是陈某把米价定在每千克4.4元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有0.4元的利润。
(3)市场定位和渠道选择 陈某想,既然是卖新鲜,那消费群就应该是那些对营养健康比较注重、收入也相对较高的人群,于是,她跟伙伴将目光锁定在中高档小区。他们和这些小区超市合作,用一部分卖米的利润顶替房租,这样可以节省创业资金。配送上,借力给超市配送货物的“城市物流”,用他们的车从粮店取稻子再发到各个加工销售点以降低成本。
(4)促销手段多
①鸡蛋给米做广告:给鸡蛋贴上米的宣传标签是在大米刚投入市场无人问津的情况下陈某想出的第一个办法,一般人们在超市中买的鸡蛋都不会在当天吃完,于是每次打开冰箱就能看到米的广告,这样潜移默化地把新鲜米的概念传给小区业主。事实证明,这种鸡蛋给米做广告,确实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
②发赠米卡:为了使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大米,陈某他们就挨家挨户去发赠米卡。由于选择的是中高档小区,大都有电子门,很难进入。他们便承担下替小区超市免费送货的任务,利用上门送货进电子门挨家发卡,同时也有机会给业主讲解大米,让所有人认同他们的大米。
③买米赠枕头:磨出来的米糠能做成枕头并送给买米者,这是团队的又一创意之处。他们发现很多老人掌管着家里的米袋子,于是用他们熟悉但已不常见的米糠枕头吸引老人过来,只要老人成为客户,就等于一个家庭成为了客户。果然不出所料,一些上班族也渐渐成了他们城市米磨坊的常客。
④多买还不卖:随着人们对现磨大米的了解,陈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但无论卖米现场多火爆,她每次每人都只卖5千克,决不多卖。为了避免客户流失,有意用“不多卖米,不用你下楼,随时把现磨的新鲜米给你送上门”的便民服务,使小区居民养成了足不出户购买她的大米的消费习惯,为她积攒了一批稳定的客源。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差异化竞争,拼服务,打特色。本例中看似毫无特色可言的大米在销售时也遵循这样的道理。所以说对于农产品销售,必须从产品、渠道、价格、促销等多个方面综合运用,才能打造出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
89.改头换脸卖凉粉
游恒山、吃凉粉已经成为山西的旅游特色。但是凉粉是用土豆淀粉制作而成的,时间稍长就容易变质,这成了很多喜欢吃浑源凉粉的游客最遗憾的地方。
善于动脑的郝某觉得只要解决了凉粉的携带问题,凉粉的市场前景一定很大。通过18个月的研究,他找到了包装灭菌时温度和时间的最佳结合点,终于做出了既能保持传统风味,又能存放3个月不坏的凉粉,而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质量检验。
要把凉粉卖给那些游客,如果是一碗碗上街推销会费时费力,那就让旅游区的凉粉店帮着代销。可奔波了一整天,郝某做梦都没有想到竟然一碗也没卖掉,别人根本就不代卖自己的凉粉。怎样才能让外人知道有能带走的凉粉呢?
于是他拿出几万元积蓄在县城租下了一个店面,改做起了凉粉生意。很多顾客到他的凉粉店吃过凉粉后想带走,而那些能带走的凉粉自然成了顾客的首选。原来,开凉粉店的郝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包装凉粉每天卖到了500多碗,价格也卖到了6元钱,而当地正常一碗凉粉也就卖到3元钱。可因为县里的凉粉店很多,他最多一天也只能买到600碗。销量相对来说还是十分有限。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凉粉卖得更多呢?当看见街头大大小小的山西特产店时,郝某立刻眼前一亮!特产店里卖的都是当地的土特产品,这里顾客多销量大,而且很多外地游客离开前都是从特产店买些特产带回去,如果自己的凉粉能够打进特产店,不但会提高凉粉的销量,产品的附加值也会大幅度增加。看到能存放3个月的凉粉,特产店经理当即决定同意代销,他们还给凉粉的价钱订到了12元一碗,这并没有对销售产生影响,一个星期就卖了300多碗。他用同样的方法先后在6家土特产店经营他的凉粉,价格也都定在12元每碗。
以前都是先卖凉粉后收钱,资金回笼慢,也很被动。随着进货的人越来越多,郝某也利用起了特产店之间的竞争,提出现钱交易的合作条件。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卖出了40万碗凉粉,发展了60多家凉粉销售网点,而且从山西卖到了外省。
市场需求是产品的最大卖点,本例中浑源凉粉作为旅游产品存在巨大需求,再经过技术开发,提升产品品质,注册商标、申请专利,找准销售渠道迈向大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90.巧卖杂粮包
浙江衢州有位厨师长开发出了一种杂粮包,他在北方窝窝头的原料荞麦、玉米的基础上,又特别加入了精面粉,混合调制出最佳比例,运用南方面点特有的精工细作,从面粉的劲道,色泽的光亮,口感的细腻上下工夫,使它更适合南方人食用;同时,造型上也特别漂亮,很光滑,光泽度、柔软性也很好,连续捏很多次,它都不会开裂。
带着喜悦的心情,厨师长把窝窝头介绍给在酒店工作的好朋友,但一连几天过去了,酒店那边却没有什么反响。原来在酒店里各色点心小吃琳琅满目,杂粮包在众多的点心中并没有引起顾客的注意,这让刚刚做成杂粮包找到一点自信的他又陷入到了苦恼之中。在衢州市有一道人人皆知的名菜杠酱,是将笋丁、豆腐干、五花肉加上酱混合炒制而成的,爽嫩可口,老少都爱吃。他又大胆地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将杂粮包跟衢州杠酱结合起来吃,会不会有一种珠联璧合的效果呢?在多次尝试之后,就连他这个吃遍了山珍海味的人也很认同这种味道。这一次,他找到在衢州市做杠酱最好的一个酒家,让他们来推出这道菜——杠酱杂粮包。
不知是衢州名菜杠酱带火了杂粮包,还是杂粮包蘸上杠酱味道更加鲜美,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在浙江的大小酒店都开始效仿这种吃法,厨师长只卖给酒店杂粮包,而各个酒店自己负责做杠酱。这个创意让原本一盘10元的杂粮包,经过酒店进行搭配杠酱后,能够卖到25元。外地游客来酒店吃饭,这道菜是必点的。
随后杂粮包开始向杭州、宁波等地的20多家酒店销售,一天的销量已从一百箱陡增到六七百箱,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三四万元。一年后,厨师长带着自己的产品去了北京,每到一家新酒店都要先教会酒店厨师学做衢州杠酱,和杂粮包搭配起来吃,凭着杂粮包细腻的口感,南方的杂粮包在北方窝窝头的大本营站稳了脚跟,年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
找准市场需求,创出特色,就能开发出大市场。
本例中杂粮包存在需求,衢州杠酱非常有特色,各自市场都很小,但是将二者巧妙结合就成了一个颇有创意的产品,在市场上能够迅速热销也就不难理解了。
91.巧借“三国”卖豆腐
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地区有一个特色,当地的每一道豆腐菜都有一个跟三国故事有关的菜名,如“火烧赤壁”“周瑜水师”“草船借箭”等,这不仅成了一道风景线,还让来这里的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三国文化。而这种特殊的营销方式也提高了三国豆腐的知名度,让游客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品味一段历史。
三国豆腐除了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它依然沿用的是古法做豆腐,其特点是细嫩鲜美,还有股淡淡的清香,并且韧性极强,而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品质,跟当地秀丽的山水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国豆腐是以剑门山区特殊的油沙石土出产的黄豆为原料,用来自剑门七十一峰的没有任何污染的山泉水,经过浸豆、磨浆、滤渣、煮浆、点浆、脱水等十几道工序制成的,这才有了今天风味独特的三国豆腐。据统计,三国豆腐现在已经可以制作出200多个品种的菜肴。
由于制作方法复杂,产量不算高,因此价格并不便宜,而这也为三国豆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打下了基础。随着三国豆腐的热销,不仅促进了当地黄豆的销售,也给当地的农户带来了效益。
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当地农户销售情况很好。整个剑阁县的豆腐从大豆的生产到工厂化的加工,到豆腐餐饮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从业的农户达到了近300户,人均年收入上万元,整个豆腐年产值上亿元,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农产品的销售如果能与当地的地理、历史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有特色的产品和卖点。本例中剑阁县剑门关地区三国豆腐的成功销售,不仅是当地特有的原料,还有它沿用了古法制作,更得益于当地人巧借丰厚的三国文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巧妙的营销方式。
92.淘汰的果树也能卖
山东省西北部的某县,一直有种植水果的传统。果农尝到甜头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过了盛果期或者一些品种的更新换代,每年都要淘汰很多果树。处理这些淘汰的果树,一度成为果农最头疼的事。
现在,这件令当地果农倍感头疼的事,已被人解决了。果农们不但可以以每棵15~20元的价格卖出淘汰的果树,买方还领着工人直接来果园挖走。谁要买这些果树?买它有什么用呢?
买树人王某把这些淘汰的果树买走后,嫁接培育成紫叶梨、红梅等大规格的观赏树。原先淘汰后只能当柴烧的果树,到了他手里,却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少见的大规格观赏树。一棵树上嫁接几个品种,春季观花,夏秋季观叶。不少树都卖到了几百甚至上千元。老果树产生了新价值,这不仅让当地果农增加了收入,也给他带来了上千万元的财富。王某不但解决了北方大规格花灌木短缺的难题,还引起社会的广泛好评,同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绿化市场。由此,他的园林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绿化市场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并占领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半壁江山。
市场营销竞争战略有一个基本战略就是差异化战略,通俗地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出其不意、眼光独到、善于发现。本例中淘汰的果树之所以也能卖,而且更值钱,就是在于另辟蹊径,敢于创新和实践,走别人未曾走过的路。
93.养花不卖也赚钱
在福建省某山区,有这样一个占地20亩的花木基地,虽然里面种植了上百个品种几万棵花木,但如果有人来买却总是失望而归。其中有棵被称作“三方来财”的发财树很多人都想要,甚至有人给到了4000元,可基地负责人杨某就是不卖。在他看来,卖只是一单生意,而租花就产生了循环的经济效益。原来,这些花木是专门用来向一些单位出租,收取租金的。
花木租摆就是提供绿色植物给需要的租家,然后根据花的品种收取每月几十到几百元的费用,还要定期进行护理和调换。很多怕花钱又怕侍弄花的单位都会以租的形式让环境充满绿意。
2000年的时候,杨某还没有自己的基地,一条信息却成了他租花生意的转折点。一家金融单位点名要在门口摆放两棵极品的榕树,这对于刚起步的他来说是个难题,一是好榕树很难找,二是有的话价格也要几千元。没有基地的他花了5000多元钱到市场上买了两棵榕树摆在了对方的门口,谁知没过几天其中一棵就神秘失踪了。一对树丢了一棵,找不到相配的榕树,这个客户很可能就要失去。一心想要拿下这个网点的他又花了2000多元钱买来一棵榕树,并且在商量后把树盆底座焊在了那家单位的大门口。这一焊不但把生意焊住了,把感情也焊住了,杨某敢于担当的风格得到了对方的信任。这家金融单位把系统内的其他9个网点也介绍给了他。通过转介绍和口碑效应,他的租摆生意也逐步好了起来。
到2003年,市内做花木租摆生意的人多了起来,竞争也异常激烈。杨某凭着自己的爱好和平时积累的见识,借助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一手抓质量,一手抓服务,除了保住老客户之外,还不断地争取到了新客户,生意蒸蒸日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营销成功,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并做一个有心人。本例中这位农民用对花木的爱好和见识,加上诚信的交易,不断积累,最终获得了成功。
94.卖草不谈价
村民陆某去城里卖菜时注意到很多单位的大院里都铺了草坪,一些社区新建的小花园也开始种花种草。她突然想到,种草卖给这些大单位肯定受欢迎。于是,她托人买来草籽,在自家的5亩地里种起了草。眼看草越长越旺,她便天天跑出去找客户,上门推销草坪。
当时规模种植草坪的人不多,由于做得早、做得大,10年下来,陆某在当地的苗木行业里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慢慢地,开始有客户主动来找她订货了。2007年夏天,一家园林公司承揽了市区20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此次工程量大,而交工时间只有一个月,经营部经理想要跟一个有实力又讲诚信的大供货商来合作,对方必须能够提供充足的草坪,又能按时把草坪铺好。经营部经理在众多的供货商中,最终选择了陆某。因为他了解到,陆某为人讲信用,而且她有实力。
半年后,又有一笔意外的生意找上了她的门。但这次的工程只让她组织人来种,根本不用她的草。很多人都说这种生意事实上没什么赚头,但陆某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今年是个小单子,明年后年它可能就是个大单子。于是她就接下了这笔生意,而且没谈价格就先干上了,这让对方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