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鱼缸里,放入两种不同种类的鱼,会让整个鱼缸的鱼都充满活力。因为异类会挑起“事端”,让整个鱼缸都充满不安的气氛,所以每条鱼都必须高度警惕。
我国古代文豪范仲淹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不断地竞争,才能不断地发展,如果安于现状,其结果是让现状也不存在。
鲇鱼效应也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异类,能让一群奄奄一息的沙丁鱼生机勃勃;一个不安分的想法,能让一个人充满激情……
鲇鱼效应
据说,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口吐白沫,却只有一艘船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船长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由于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加上鲇鱼来到陌生的环境之后,就不断地四处游动,处于“自卫”状态,它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而大量沙丁鱼发现鱼群中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在日本北海道地区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那里的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但是鳗鱼和沙丁鱼一样,生命都比较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很快就会全部死掉。所以渔民很难将活的鳗鱼带上岸。而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他的鳗鱼总是能活蹦乱跳的被带上岸。由于活鳗鱼的价格要比冷冻的鳗鱼贵出一倍,所以没几年工夫,这个老渔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虽然周围的渔民也做着捕鳗鱼的生意,但是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后来,人们慢慢地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这个秘诀和挪威渔民的如出一辙,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
鳗鱼不死的秘诀被揭开了,鳗鱼与狗鱼是天敌,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被放到满仓鳗鱼的地方,便开始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整仓死气沉沉的鳗鱼就被“激活”了。这就是“鲇鱼效应”的由来。“鲇鱼效应”的道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人们通过把竞争者放到自己内部来激发其余人的斗志。这其中,竞争就是最关键的因素,正是因为竞争,才产生了活力。
“鲇鱼效应”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自从这个秘密被揭开之后,人们开始探索和思考这个效应,并将它运用到各个行业之中,有人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
1.人天生是懒惰的
从人性的角度讲,人天生是懒惰的,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勤劳的人。进一步分析,人们发现,凡是那些比较勤劳的人,他们都面临着比较大的竞争,竞争越大,人就会越有干劲而那些处在安逸环境之中的人,只会坚持人的天性,越来越懒惰。
柏拉图曾指出:“人类具有天生的智慧,人类可以掌握的知识是无限的。”人类大约有90%~95%的潜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等待发掘。被尊为“控制论之父”的维纳认为,每一个人,即使是作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一生中所利用的大脑潜能也还不到百分之一。他还认为,人脑原则上能储存大量信息,每个人的大脑,能记住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储存的全部信息。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人的潜能呢?通过“鲇鱼效应”我们可以得出,只有把人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人的潜能才可能会被激发出来。
2.企业要有人员流动机制
“鲇鱼效应”告诉我们人员流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一个企业总是由这几个人在一起工作,那么工作的干劲会被流逝的日子所磨灭,如果企业的人员中,总是有新鲜的“血液”补充,那么激情也会被焕发。
“初生牛犊”是一些缺乏工作经验的员工,他们对企业的事情知道的很少,但他们愿意去尝试,充满激情。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因为他们还没有在这个企业遇到困难。他们就像“鲇鱼”一样在企业里游来游去,他们会对原来的部门产生冲击,制造出一种紧张气氛,使全体员工更加勤奋地工作。
“鲇鱼效应”是一种具有激励作用的神奇效应,它能让一潭死水“复活”,也能让一个失去斗志的人充满希望……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竞争。竞争带来对抗,对抗让人们充满力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现代社会的人,个个都在谈竞争,大部分人也都处在竞争之中,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人,依然没有勇气走向社会,面对这种竞争。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无所事事,依靠父母的供给生活。近几年,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无论舆论怎么谴责,家人怎么教诲,他们都不愿意走出家门去自谋生路,他们的借口总是“竞争太激烈,外面太辛苦……”因此人们给这些人起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啃老族”。
但是,安逸只会让他们更加无法适应社会,而残酷的竞争则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活力,或许刚开始会跌跟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可以站起来说:“看,我也行!”
关于安逸和竞争会带来的两种结果,动物学家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试验:
刚开始,动物学家在一口大锅中烧上滚烫的热水,然后将青蛙投入到滚烫的热水之中,青蛙一下就从大锅里跳了出来,这说明它有能力从一锅热水中跳出来。但是换了一种方法之后,它就再也没有跳的欲望了。动物学家先把青蛙放入盛着凉水的大锅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感觉到了温度在慢慢变化,但却因惰性和缺少立即往外跳的压力,最后被热水煮熟了。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安逸的假象所迷惑,失去了自己本应该有的能力。可以肯定地说,那些“啃老族”并不是缺少必要的生存能力,而是缺少与人竞争的勇气,正是习惯了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这个勇气。因为在他们看来,不与人竞争,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好。
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里,生活着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美洲虎。全世界仅存17只美洲虎,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稀的老虎,当地政府专门在公园中建造了一个虎园。这个虎园占地20平方公里,并有精心设计的豪华虎房,园内放养了一只美洲虎。为了保证老虎的品性,这个虎园尽量按照野外的环境建造,虎园里百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且还有很多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老虎捕获。但是这只老虎却从来都不自己动手,因为它知道,每天都会有人将食物送到嘴边,让它尽情地享用。凡是到虎园参观过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但正是这样一个天堂,让这只老虎越来越不像虎,更像是一只人工饲养的“大猫”。因为人们几乎没有见过它王气十足地纵横于深山大川,啸傲于莽莽丛林的雄姿,甚至也没听过它像模像样地吼上几嗓子。与此相反,人们经常看到它整天待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或打盹儿,或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无精打采。
虎园的工作人员非常着急,他们分析了原因,也想了很多办法,甚至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结果两只老虎都成了一个样子。
后来,他们请来了一位资深的动物学家,动物学家到森林公园一看,就发现了问题,他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猎杀的动物。这么大的一片虎园,即使不放进几只狼,至少也应该放上两只豺狗,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员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动物学家的意见。但是从哪里引进这些食肉动物呢?正在这时候,附近的一家美洲豹园也面临着和他们一样的问题,他们的豹子也没有多少生气,两家一商量,就把几只美洲豹放进了虎园里。这样一来,虎园就热闹起来了,老虎和美洲豹都闲不住了,时刻观察着对方,并且都在扩张自己的领地。老虎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犹如飓风般冲下山岗,就是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而豹子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豹子。
老虎有了对手,才有了活力,因为对手的出现让竞争也出现了。对于人也是一样,一个整天憋在小天地里的人是不会有大作为的,因为你没有对手,所以也就没了动力。那些躲避竞争的人忘记了一个著名的论断,那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的进化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善于竞争的人得以发展,而不敢竞争或者不善于竞争的人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世界就是充满竞争的世界,不管是从植物界到生物界,还是从动物界到人类社会,到处都存在竞争。竞争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大推动力。
“啃老”不能啃一辈子,总有一天,人还是得出来和社会上其他的人竞争。既然是这样,我们与其被迫去竞争,还不如走向前去,勇敢地接受这“竞争”。走向前去,勇敢地面对“竞争”吧!
不敢竞争永远不会成功
参与激烈的竞争,最终不一定就能收获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没有参与竞争,那你一定什么都得不到。
敢于竞争,才有机会成功,不敢竞争,就连取得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了。
人的竞争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投入到具有竞争性的环境里,调动生理和心理的潜能,不断地打磨自己,才能具备这方面的素质。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他们在同一个候车室等车,坐在他们旁边的人在讨论这两个城市的不同,这两个乡下人都凑上去想多了解一下自己所要去的城市。旁边的人说上海人精明,连问路都要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到吃不上饭的人,不但给馒头,而且还给衣服。两个人听了,都有点儿动摇,原打算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去北京好,即使挣不到钱,也不会饿肚子,幸亏还没有上车;原打算去北京的人则想,还是去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挣钱的?幸亏还在车站。于是他们都到售票处换票,原准备去上海的去了北京,原准备去北京的去了上海。
去北京的这个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刚到北京的一个月里,什么事也没干,竟没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真是可以发财的地方,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擦皮鞋也可以赚钱。这个去上海的乡下人对泥土有着深厚感情和独特认识,于是他在建筑工地上弄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搞起了自己的小发明,他给这些土起了个新名字叫“花盆土”,向爱养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就赚了五六十元。经过一年的打拼后,他凭出售“花盆土”的收入,在上海租了一间小小的铺面。再后来的日子,他更深入地了解到,上海的清洗公司只负责清洗楼面而不负责清洗店面的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白点,买了梯子、水桶和抹布,办起了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清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150多名员工,业务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等地。有一次他去北京考察市场,在火车站休息,一个捡垃圾的向他要空矿泉水瓶子,他抬头一看,四目相望,原来这个人就是五年前和自己换车票的那个来北京的人……
敢于竞争的人收获了成功,而不敢参与竞争的人,最终只能过得更加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