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格尔尼卡》 毕加索作 1937年 布面油画 305.5×782.3厘米 普拉多博物馆藏
——恐惧可以蒙蔽很多东西,却蒙蔽不了智者的眼睛。
理论加油站:恐惧的形成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名叫华生 (Watson),他通过研究认为恐惧可以通过学习而产生,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消除。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找来一个刚刚出生十一个月名叫阿尔伯特 (Albert)
的婴儿作被试。他的第一个实验是想使阿尔伯特对大白鼠产生恐惧反应。实验一开始他发现孩子听到大的声音和失去支持时,便产生恐惧反应,还发现不管是什麽东西,只要距离他在十二英寸之内,他就想法得到它,得到之后便摆弄它。这个孩子对巨大声响的反应同其它孩子的反应是一样的。华生找来一根直径一英寸,长三英尺的钢棍,当用锤子敲击这根钢棍时,孩子便产生明显的恐惧反应,在做完上述预备实验之后,华生便开始正式做实验,他先让阿尔伯特玩弄一只大白鼠,孩子玩得很高兴,几周之内毫无惧怕的迹象。有一天正当阿尔伯特伸手去触摸那只大白鼠时,华生用锤子猛敲那只钢棍,发出很强的噪声,使阿尔伯特产生了很不愉快的感觉。华生是这样描述当时孩子的表现的:
他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然后跌倒,一头扎进床上的褥子里,可是孩子并没有哭叫。以后华生便重复地这样做,每当孩子伸手触摸大白鼠时,华生便敲击钢棍,孩子便猛然跳起然后跌倒,继而哭泣。这种作法显然给阿尔伯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周之后华生又让阿尔伯特玩弄大白鼠,这时孩子对动物不怎么感兴趣,看来有点胆怯。华生对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描述的:
当把动物突然呈现在孩子的面前时,阿尔伯特并没有走上前去接近它。当实验者逐渐把大白鼠移近阿尔伯特时,孩子便试探性地伸出左手。当动物用鼻子嗅他的左手时,他立刻把左手缩了回去。后来他伸手去摸大白鼠的头,当还没有碰到动物时,便又把手缩了回来。在进行本实验之前,阿尔伯特是不怕大白鼠的,而这种实验重复多次之后,他不但惧怕大白鼠,而且害怕兔子,害怕用海豹皮作的衣服外套和棉花。
所幸的是华生还可以通过重新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或者称作去条件反射 (D.econditioning)的方法,使形成的恐惧予以消除。有一位名叫彼得的小孩就做过消除恐惧的实验。
彼得是一位三岁的男孩,他不但惧怕大白鼠,也怕兔子、毛大衣、羽毛、棉团、青蛙、鱼和机械玩具。彼得很象刚才所说的阿尔伯特,所不同的是,彼得的恐惧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家里养成的。
华生有一位研究生名叫琼斯(Jones),华生交给他一项任务,要他设法减轻彼得的恐惧行为。琼斯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把彼得置身于他所害怕的那些东西面前,同时让其它一些孩子在场,而那些孩子对琼斯害怕的动物并不害怕。琼斯把这种方法叫做
“社会因素法”。琼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推想,如果他看到其它孩子玩弄这些东西,他的好奇心就足以使他战胜恐惧。
这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彼得的恐惧开始逐渐消退,不幸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彼得患了猩红热,住了解两个月医院。出院那天,正当他和护士上出租汽车时,有一只个子很大的狗向他们发起了攻击,他们两个一阵慌忙,当彼得躺在汽车上时,显得精疲力竭。经过几天恢复之后,琼斯又把彼得带进实验室,想看看他是否还害怕以前所害怕的那些东西,出乎意料的是,他比以前怕得更厉害。
在披特身上所作的实验失败了,但琼斯和华生并不灰心,他们决定变换一下方法再做一次。他们想,如果把彼得所害怕的东西,同可能引起愉快感的东西放在一起,呈现给他,也许他就不会再害怕了。于是他们独出心裁地利用彼得吃午饭的机会进行实验。他们把彼得领进退一个长约40英尺的大饭厅里,让他坐在一把高椅子上,当他吃得正高兴的时侯,把一只兔子放在远处让彼得看。因为距离远,兔子又是放在铁丝笼子里的,彼得并不害怕,照样吃他的饭。以后每当吃午饭时便如法炮制。不过逐日将兔子移近,后来竟把兔子放在桌上,进而又放在他的大腿上,最后彼得一手吃饭,一手玩兔子,恐惧就这样消除了。
趣味实验:
1从恐惧走向绝望的狗
实验原理:我们常常因为多次失败而放弃,殊不知说不定再多试一次,我们就成功了。
实验原理:美国
实验主持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里格曼
实验过程及结果:
197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里格曼作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首先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
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实验联想:
这个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后来有很多学者采用其它动物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与上面相同的结果。当然,我们不能用人来做这种残酷的实验,因为它对人造成的心理创伤也许是无法恢复的,这不符合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准则。但是,如果我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会发现他们也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特征。事实上,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会觉得他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丧失了,最终会放弃一切努力,并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
这个实验的结果在心理学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呢?我们不妨再看看下面这个实验。
2.电脑依赖加重沟通恐惧
实验原理:越不自信的人,越不敢面对现实。
实验主持人:张某
实验过程及结果:
张某今年26岁,在某公司任文案人员。他相貌文雅,很受同事的欢迎。但是有一天,部门领导因不满意他起草的一份文件而严厉地训斥了他。一脸沮丧的他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后就一言不发,同事们围上去安慰也不管用。从此,张某像变了个人,上班几乎不说话,和谁也不接触。需要沟通传达什么事情都通过公司的内部网络贴帖子,明明同事就坐在他对面,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也都通过网络。当领导有事不得不去面对面的时候,非常紧张,脸发红,手心出汗,总是不自觉地拽衣袖,时间长了衣袖竟被拽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