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2700000005

第5章

事件调查清楚,交通事故和日本人并没有关系,但矿上这次还是花了大笔的钱,工人们像头上被戴了紧箍咒,催的更紧了。而且矿上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在枣沟再建一个选厂。山底的人们以为枣沟不会让建,没想到这是当初解决事件问题时枣沟人提的一个要求,而且是以村里和矿上合作的股份制形式。村里出让土地,负责打井、架线、修路,和准备排水、排渣的地方,日本人出资金和技术。这样的结果山底人想不到,他们觉得枣沟的人比他们精明,他们要求计白也去跟矿上说,村里也入股。

眼镜把这些事情贴到网上,跟帖的好多人骂中国人没骨气,自己的资源让他们开,还说好话和他们合作,挨了打还和人家合作。最后归根结底到一个字,中国的老百姓“穷”。

矿上开工仅仅三天。一场大雨来了。马上电就停了。整整持续了半天,到傍晚的时候才停。院子里、街道上被冲出一道一道的水洼。尾矿库里的水长到半山腰,山峰的影子在水中荡来荡去,好像随时会倒塌。废渣堆起的那座山,少了一大截。山坡上的水还在急急往下流,河床里浑浊的水面上泛着黑色的铁锈。人们还没有把家里和院子收拾好,天就急急黑了。

第二天大晴,太阳早早就挂在山顶,天空中没有一缕云丝,天气好像比前几天更炽热,空气中到处散发着腥味儿。山上的石头又变的湛蓝湛蓝,像一口口幽幽的铁锅。那些高处的地方,没有一丝下过雨的痕迹。矿上让赶活,赶活。山下传来消息,一辆拉矿的车正走在河槽里,被洪水掀翻,车上的两个司机都失踪了。

眼镜把这件事写成帖子贴在论坛里,一天时间,点击的人超过上万个,人们讨论这件事情的起因,觉得都和开矿有关系。

计白和矿上商量村里入股的事矿上说要和龟田会长反映,但人们等了一天又一天,没有结果。天气还是热,像要在最后一个伏天把人们的汗水榨干。近处有矿的山头都被剥了一层皮,秀丽雄壮的大山像被野狼刨开了肚子。矿上还是一个劲地催着人们赶进度,那些百吨位的大车一辆一辆从山下赶来,拉着满满的矿粉和漂亮的姑娘。蛋蛋的小女人领着女儿在饭店里帮忙,孩子一哭,她就掀开衣襟侧过身子喂孩子奶,雪白的奶子晃的人眼睛睁不开。各种生意都好极了。山村有些拥挤,还是有形形色色的人上来。山民们闲着的房子几乎都租了出去。山底的工人们每月拿着几张薄薄的钞票,心里有些空,他们觉得自己有些吃亏,日本人、外地人都来他们这儿挣钱了,他们还是像牛马一样出卖苦力。他们让计白再去和矿上说。

搬下山的张刚有一天上来了,和他一起下车是几个肩膀上胳膊上纹满龙、老虎等动物的人,他们衣服穿的花里胡哨,一个漂亮的姑娘走在他们中间,被推来搡去,姑娘不恼,发出咯咯的笑声。他们一起住进张刚家原来的房子,不走了。当天晚上,他们四五个人坐在蛋蛋的饭店里,张刚掏出一沓老人头摔在桌子上,让蛋蛋捡好菜上。这些人不停地喝,把桌子上的喝完都摇摇晃晃了,还要酒。这几个人边喝边亲那个姑娘,摸那个姑娘。后来张刚说,走,给你们每人找一个小姐。

第二天,张刚他们在村口钉了两个桩子,中间栏一根椽头。外地的车过来,张刚就把一只拐子放椽头上,说,收养路费,十元。那些司机眼神有些疑惑,看到他周围几个恶狠狠的人,不情愿地把十元钱掏出来,有些扔地上。张刚就对那些把钱扔地上的人吼,你给老子下来,我腿都没了,还怕别的没了吗?火了把你的汽车烧了,你看,看什么?操你娘!旁边那几个人看到这阵势就围上来。一般司机只好再掏十元钱给他,地上的也不要了。有些不服气的司机和他们理论,被揪下来打半天。司机们也有不要命的,但他们一次只要十元钱,犯不着拼命。而且张刚确实不要命,一个司机带着刀子下来,张刚对司机说,你们一辆车四五十万,一车矿粉挣万二八千,我们讨个小钱也不给,你把我杀了吧。他把身子凑过去。司机犹豫,张刚夺过司机手中的刀,一下插在他大腿上。司机抱着腿跑了。张刚他们不拦矿上的车,矿上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司机举报到派出所。张刚对警察说,日本人欺负人剥削人你们不管,司机超载你们不管,我们收点养路费犯啥法了,我去中央告你。警察说,你把这弄去,私自设卡收费违法。但警察并不管他们是否真的拆去,说完就走了。山底的村民觉得这种事不光彩,但觉得这样做能使他们心理平衡些。而且谁也想不到张刚亲自找到计白说,他们这是为村了工作,也是承包,每年把收到的费按百分之四十上交村里。他们这样一做,村里人觉得天衣无缝了,他们简直觉得张刚就是劫富济贫的梁山好汉。可是张刚他们不拦日本人人们心里有些遗憾,他们想张刚他们也不敢惹太厉害的,日本人太狠了。

秋天到了,这个清澈、高爽的季节并没有太大变化,天气雾蒙蒙的,一个劲地热。拉矿的大车没有因为季节的变换而稍有停息,它们从山下首尾相接上来,交了张刚他们的“养路费”,拉上矿粉哼哧哼哧下去。没有哪个司机对这十元钱再耿耿于怀,人们都已经习惯。矿上的工作也变了一种形式,矿脉往里走,需要打竖井。本地的工人都被派到选厂,外地来的民工打竖井,放炮,往出拉矿粉。山底的人们对这个变化不大明白,放炮的一些外地民工要求加工资。矿上开始不答应,民工们仅仅歇了一天,矿上便同意用放炮炸下的石料量和出的矿石量来计算工资,山底的人们简单计算了一下,这样一来,这些外地人要比他们每天多挣好多。他们觉得自己被愚弄了,和矿上商量入股的事也迟迟没有结果。山民们说,日这些日本人,让他们干去!他们在一天上工后,把工具统统扔下,聚集到照壁下。他们看到那些上来拉矿的车到了张刚设的卡子前面,停下来,交钱,走车,一个个排着队,井井有条。他们心里想,狗日的!

矿上的代表跟着他们来到照壁下,说,上工,快去上工。你们有什么条件,可以派代表来谈。山民们一起嚷嚷,我们太累了!矿上的代表说,你们有什么条件,说出来。山民们嚷,我们要入股,我们要加工资,我们为什么比外地人挣的少?矿上的代表说,都让你们去选厂是照顾你们哩,你们的条件我们商量一下,马上答复。山民们喊,我们不要照顾,我们要入股。

江七看到照壁下聚着这么多人,说,矿上出什么事了?村里的人们说,我们要入股,要加工资。江七说,我还以为矿上又出事故了,每天总是梦见矿上死人了,到处是些黑色的影子趴在我窗户上。说完,他睃起眼睛看了看天空,天空灰蒙蒙的,一块云过来遮住太阳,照壁下一下有些阴冷,好多人打了个哆嗦。

矿上的代表过来说,每人一天加十元工资,现在上工。山民们欢呼起来,他们说,我们入股的事怎样呢?没有结果我们不去?代表说,一周以后一定给你们答复。江七说,日本人狠,这些汉奸帮着他们欺负剥削中国人,那个乌龟头也不来,你们不能对中国人好点。代表被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带头朝选厂走去,说,今天不算旷工。

一星期后,矿上召集计白,答复下来,日方同意山底村入股,村里要无偿让日方使用需要的坡地、山地、山沟,负责山底到枣沟这段路,负责需要村里承担的一切事情。山底的工人自动放弃到矿上做工,到矿上通知时自觉离开,除工资以外,不得提任何要求。矿上每年把利润的百分之七十用于扩大生产和投资,怎样投资,山底村不得干涉。其余部分和山底村按二八比例分成。

计白召集村民开会,商量日方提出的方案,村里人觉得这个方案太模糊,他们看不到一年能分多少钱。而且山底的人不到矿上做工,他们谁知道一年到底能有多大利润,再说,那个分成似乎也不大合适。他们希望实实在在地知道,一年到底能分多少钱?

计白和几个村民代表去问矿上,矿上说他们根本搞不懂经济运行方式,没有办法合作。计白说,那我们一直就给你们干?这可是我们的地盘。其他村民也一致附和。矿上让他们拿出个方案。

计白回去把矿上的意见和村民们说,大家一起想。怎样也觉得日本人太狡猾,合作下去村里肯定吃亏,一点也不放心,但看着日本人哗哗挣钱,自己辛辛苦苦干半天,只拿点工资,心理怎样也不平衡。有人说,能不能让日本人把矿给咱们让一些,咱们自己去开,或者咱们村里弄一选厂,让日本人给咱们提供原矿。这个办法一说出来,大家都有些兴奋,觉得大把大把的钱在自己的眼前飘,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抓住。有人说,恐怕日本人不肯。不肯啥哩,咱们得让他们肯,不信他们在我们的地盘上,一切还都由他。人们想起日本人在枣沟打人的事,有些担心。心硬的人说,又怕挨打,又想吃肉,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好事情,看看人家张刚,才一条腿,就能收回那么多养路费,哪个大车司机敢不给?日本人敢把咱们全村人都杀了,像战争时候的那些惨案?咱们太窝囊了,和他们干。人们被说的有劲了,都附和,和他们干。

同类推荐
  • 负曝闲谈

    负曝闲谈

    《负曝闲谈》是晚清著名谴责小说之一,它以描摹光怪陆离的社会诸相见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色彩。小说所展现的是一个腐败霉烂的社会肌体,一群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小说还以相当篇幅描绘假维新人物招摇撞骗的丑史。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本书讲述曼查一个地方的贵族阿隆索·基哈诺,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改名为“曼查的堂吉坷德”,把自己喜欢的农村姑娘阿尔东萨·洛伦索改名为接近公主或贵夫人的“托博索的阿尔西内亚”,跟拉着缺少头脑邻居桑乔·潘萨做自己的仆人,骑着瘦马“罗西南多”,游走天下,行侠仗义、作出了种种荒诞不经、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他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都称《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 罪与罚

    罪与罚

    只有《罪与罚》写透了,人人都知道却不敢说的人性阴暗面!《纽约时报》将《罪与罚》评为“世界十部文学经典”。英国《卫报》将《罪与罚》评为“人生必读的100本书”。英国BBC将《罪与罚》评为“有史以来伟大的100部小说”。余华:我20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夜以继日地读完了《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述像是轰炸机一样,向我的思绪和情感扔下了一堆炸弹,把20岁的我炸得晕头转向。那段时间我阅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时都觉得味道清淡,心想这是什么玩意儿,怎么没感觉?在人类文学史上,《罪与罚》以一段残酷的内心剖白,揭开人类灵魂的全部秘密,被誉为世界心理小说至高之作,奠定了陀氏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全新精装珍藏版《罪与罚》必入理由:1.经典译本,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曾思艺教授倾情翻译!2.381个详细注释,彻底搞懂《罪与罚》3.特别附赠【原创作家大事年表】特别收录【作家亲笔手稿】,真实还原作者创作历程……
  • 山花勿烂漫

    山花勿烂漫

    我工作了几十年一直跟女人打交道。中国的人多,女人也多,女人的故事更多。我工作的年代里,关于女人的故事可多得数不胜数。许多幽默的朋友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专搞妇女的人”。其实并非我臭名远扬,是他们故意忽略“工作”二字,才使我有了近乎流氓的称谓。我非但不计较他们,相反还感到高兴,因为这个外号为我的工作产生了广告效应。
  •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傲月寒选编的《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精选了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武侠小说作品。《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武侠小说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热门推荐
  • 时光未老——昔素颜

    时光未老——昔素颜

    盛夏,谁染指的流年,我们的回忆,是否还在。流年,谁勾勒的盛夏,我们的曾经,是否依存。流年似水,浮光掠影,那些年我们无法忘记的情怀,水彩般美艳。闺蜜,让我们肩并肩笑看风雨,让我们顺着时光一起老去。这善变的世界,难得有你。小莩&蜜萝兔两小闺蜜作家合写,纪我们的闺蜜流年。如若有兴趣的读读还可以加群283466947哟!
  • 会有天使帮我着爱你

    会有天使帮我着爱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人生,我不知道。对于理想,我不清楚。对于爱,我不懂。对于社交,我更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这就是我的人生。我是一个比较早熟的人,感觉自己从下开始,我就已经把我个人的人生安排的妥妥当当,我的这一生,就只需要安安静静的按照我早就理好的计划进行就好,不论中间发生了什么变化,计划就是计划,计划有缘是第一位的,什么都能乱,就是我的计划不能乱,所以这么年以来,我一直都是碌碌的活着,总以为按照计划上完学找一份稳当的工作,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成家,然后就等着命运的安排,人生,也许就是这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电魔转生

    电魔转生

    老婆和徒弟跑了,自己被徒弟害了,转世投胎被人夺舍了,转生后进了畜牲道,一点真元都感受不到,且看主角如何逆袭!这可能是最惨主角了吧!
  • 绘刀逍遥

    绘刀逍遥

    内容简介:八千里路云雨,御风弄影,谁人与共?九万丈处天巅,纵声狂歌,岂有知音?人道是江湖风雨,剑锁春秋。岂可知雄刀霸刃,亦能封侯。一览江天,大江东去,试问苍生,何为巅峰?剑兮?体兮?莫非朝露昙花。瞰尽天下,唯有我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绘刀逍遥》刀纵四海意无恼,笑瞰凡尘人与妖。御风遍历人间路,天下唯我凌然刀。绘刀书友群:39200267
  • 致一个人的情书

    致一个人的情书

    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每个女孩心中都驻扎一个公主梦,在现实里浮沉,那份留在心里的期盼让我们幻想成为女主角,勾画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不曾拥有,也不曾失却。我也有过一段青春,和一个高瘦的青梅竹马,和一个优异多才的阳光少年。现实里不能实现的,就在小说里圆满它,这是我执笔的初衷。
  • 风起长渊

    风起长渊

    长渊风起,乱世当临;万般磨难,不由人心;生死何从,谁掌天机?世事艰难,人心难测;尘世情缘,该向哪般;因果循环,浮尘几何?此风自长渊界而起.........
  • 剑出淖泥

    剑出淖泥

    神龙弟子,再现江湖。黑白双形,善恶难辨。恩怨情仇,一命尽偿。
  • 大夏王侯

    大夏王侯

    七年前,北蒙王庭一位名为凡聆月的女子横空出世,短短七年,统合朝政,千年无敌的大夏皇朝面临着千年来最大的威胁,就在这时,夏宫里走来了一位腼腆的少年郎……
  • 木炭(卫斯理珍藏版)

    木炭(卫斯理珍藏版)

    一则不合常理的徵让广告、一块可交换同等体积黄金的木炭、一个只有半边脸的怪人……为读者展开一段曲折离奇、耐人寻味的「生命探索」之旅。为解开谜团,卫斯理不惜以两百万美元换取木炭,并隻身奔赴汶莱,后又赶往英国……最终发现,这块平凡不过的木炭,竟关繫着人类生命的终极答案。《木炭》这个故事,是卫斯理幻想故事之中,第一个直接承认了灵魂存在的故事。不对灵魂存在的现象作似是而非、根本无法解释的所谓「科学解释」,而直截了当,承认人的生命之中,有灵魂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在人的肉体死亡之后,以不可知的方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