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受到多年来儒学思想控制的人,马上就想要改变他们的思想这一想法更是难上加难。
儒学,儒学,楚子言不禁叹惋呀,还什么地方都离不开儒学,虽然她承认孔子他老人家很伟大,但是有的思想她真的是无法认同,更何况她这个超越了古代人几千年甚至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
一直以来,大家都一致认同一个道理,男主外,女主内,当然这也只是普通百姓的家中情况,女人在家中织布养蚕,生养孩子,男人在外种庄稼,给家人提供足够的吃食,从这里来说,一定程度上,百姓家的妇女的地位却是比一般官宦家庭的妇女地位高很多,因为平民百姓家中没有足够的钱,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可以多享受三妻四妾的制度,稍微条件好一点的却是可以了,就比如商贾之家。
官宦家庭认为自己有权有势,所以可以享受任何自己想要享受的,商贾之家认为自己有钱,所以可以用钱买来自己可以享受的,他们大多只是图一时之欢而已,所以,官宦家庭和商贾之家中的妇女大多只剩下一个任务了,那就是生孩子。
人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所有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下来的女子们的思想早已麻木了,她们还会多想吗?自然不会。
除此之外,朝廷选拔官员再怎么样也应该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可是,在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前提下,还会有女子想要去学那些知识吗?到时,真正有能力被选拔出来的又有多少。
男人从小就被灌疏着入仕为官的想法,因着是察举制,所以他们从小就拼命学习,只希望身边能有一双亮丽的眼睛可以发现他们的才识,与女子相比起来,他们的能力自然又是高了很多,所以说,很多事情真的不是想想就可以的,首先,女子也该有些学识,才能够拿出来展示,就如此次皇帝虽然颁布女子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入世这件事,但是,能够大胆参加的又有几人。
皇帝颁布这一惊天举动,不仅要说服朝廷上下,更是要说服整个南楚的百姓,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女子有信心走上这一条路。
光是女子可以入仕,男子却不做改变却也会引发重大争端,所以最合时宜的想法就是开启全民科举,男子和女子皆可以入仕,以学识来论成败,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女子入仕被阻止的压力,皇帝下诏却是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无疑会得到一些追求公平之人的支持。
此前,皇甫宸轩听楚子言一说科举制,便早有取消察举制的想法,如今倒也算是将两者柔和到一起去了,自古,百姓身份都比官宦之人低上一等,察举制的弊端就是更多的是给有权有势的家室子弟提供机会,很多平民虽然有着真才实学,却因为没有权和势而不被举荐,这倒致使人才外流了,若是全民科举得意推行,全名共同竞争,这不仅实现了真正的平等,说不定更是走进了百姓的心底,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官宦家族世袭垄断官场的现象,在加上武举制度的实施,各类人才都被选拔出来,在被用到合适的地方,朝廷便可以不断地更新进步。
皇甫宸轩还真不是拖泥带水之人,做事也不喜拖拖拉拉,在打定主意之后就抛出了废除察举制,施行全民科举的制度,消息一出,果然如炸弹一样,在所有人心中都炸了一个坑。
早朝上,百官都有些目瞪口呆的样子,唯有几个知道内情的人情绪稍微淡定一点,有几个人不知道皇甫宸轩为什么会突然做这样的决定,但是听得皇甫宸轩娓娓道来全民科举的好处,便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改进,他们惊讶皇甫宸轩思想先进的同时,也庆幸着自己跟着一个明智的君主,更加相信南楚会在皇甫宸轩的统治下越来越富强。
百姓们震惊不已,以至于无法接受,但一些底层知识分子虽然在知道女子也可由入仕后表示了不屑之后心中还是充满了欢喜因为皇甫宸轩这一制度的颁布就意味着他们也可以走入朝堂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皇甫宸轩在爆出削减百姓赋税,整顿吏治的决定之后,百姓们更是惊呼着忘了反对女子入仕这一想法。
南楚经济还算富裕,因为早年皇甫宸轩鼓励发展经济,大力兴修水利,推动农业发展,这些措施都改善了百姓们的生活,使得百姓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所以,虽然他们不是很赞同皇甫宸轩的某些决定,但还是选择了支持,皇甫宸轩治理下的短短两年,他们看到了不管皇甫宸轩发布了什么措施,都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他们暗地里相信皇甫宸轩颁布的措施不会错,这也得亏了皇甫宸轩的明智,使得政策在推行时百姓们的阻止声降低了很多,如今,最是反对的就是一些思想顽固的老臣,对于这种局面,楚子言是没有预料到的,她刚开始以为的困难重重,没有想到皇甫宸轩竟然这样就轻易减轻了,楚子言开始第一次正视皇甫宸轩统治下的南楚,怪不得皇甫宸轩在颁布这一措施的时候这样直接,楚子言不得不佩服皇甫宸轩的某些先进的措施在百姓们心中先占了先机,抓住了民心,让百姓们无条件的信任他,无可否认,皇甫宸轩是一位极其成功又很优秀的帝王。
看来之前自己还错误的估计了形势,还真没有想到皇甫宸轩在百姓们心中的威望已经这样深了。
第一次,楚子言看向皇甫宸轩的目光充满了尊崇,尊崇这个敢于先进一步,追求进步的帝王。
百姓们因为发自内心的对皇甫宸轩的崇拜信任所以愿意相信这一措施是对他们有力的,但是总是有那么几个讨厌的人到处找借口反对,察举制的被废,让很多的官员失去了捞油水的机会,也失去了让自己宗室子弟入仕的良好途径,他们自然会不满,其实,察举制是说的好听一点的名字,若是说的直接一点倒是可以说成是贵族制或者金钱止,很多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之所以能够有一官半职,不是拿钱买来的就是因为家中有着身份所以就肆无忌惮的利用者这些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