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格里戈里耶维奇-叶夫列莫夫当年指挥铁道部队打得白卫军和帝国主义干涉军鬼哭狼嚎,可谓声名显赫!装甲列车的巨大威力在他的手上犹如教科书式般的体现出来:事实也是如此,别克里耶夫学习指挥装甲列车的课程时就有叶夫列莫夫当年的几次经典作战经过作为教材。
现在虽然装甲列车已经不是战争的主用装备,但关键时刻还是能发挥强大的威力,而副统帅将72号装甲列车作为专列更是对它“老而弥坚”的最好肯定。
其实斯大林比林俊更钟爱装甲列车,而这是有原因的:1918年7月底,顿河地区的哥萨克白卫军(4.5万人、火炮150余门)首次进攻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企图夺取这个重要铁路枢纽和内河港口,与叛乱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乌拉尔斯克和奥伦堡的哥萨克白卫军会合,以打开进攻莫斯科的道路。保卫察里津的苏联红军(4.2万人、火炮120余门)在当时担任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斯大林领导下,运用炮兵尤其是铁甲列车的炮火,依托筑垒阵地顽强抗击,20日突破敌合围正面,8月26日~9月6日发起全线反击,迫使白卫军退至顿河右岸。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当时担任第10集团军炮兵主任职务,指挥炮兵部队出色的打击了进攻察里津的白卫军,为赢得察里津保卫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赢得了“察里津炮王”的头衔。
林俊陪斯大林看过几次电影,知道斯大林喜欢看什么:只不过有部斯大林非常喜欢的电影这会还没拍出来——《难忘的1919》。在那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镜头:斯大林手持军刀站在装甲列车的脚踏板上疾驶而过。历史上斯大林常常一面看一面感叹:“当年的斯大林多么年轻漂亮啊,斯大林当年多么漂亮。”
电影摄制于1952年,作为一名老人,常常来点“想当年”也不奇怪,只是有些人把斯大林的这些感叹当做笑谈。
1945年,斯大林前往波茨坦参加三巨头会议时,他赴会的“座驾”既非战舰又非飞机,而是由8列装甲列车车厢组成的豪华武装列车——飞机会掉军舰会沉,还有什么交通工具比装甲列车更安全舒适的呢?!
正是没有什么比装甲列车更安全,战争也许会淘汰它,但国家领导人还会使用它很多年——装甲列车的生命力强劲,它还将会存在很多年。不仅仅是苏联的斯大林,其他一些国家的著名国家领导人也喜欢装甲列车,而这会中央手头更是有几列专供加里宁等人使用的装甲专列,以备不时之需。
叶夫列莫夫如今不再指挥装甲列车队,但对它还有着很深的感情——“普伦雅科夫元帅”号,多么响亮的名称!胜利的象征!会在军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林俊也是想同叶夫列莫夫聊聊,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战役第33集团军责任艰巨而重大,不是二流部队能够胜任的。
“民兵集团军”恰恰能胜任这一重任——现在没新兵的集团军根本没有,就是新战士在战争中也会很快成熟起来,但这需要时间。攻坚需要有经验的部队,33集团军虽然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员不是复原军人就是新战士,但在人员组成上上绝对能让一半以上的集团军司令员眼红!
33集团军“复员军人”的年龄层次基本集中在26至30岁之间,都是曾经在部队服役5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的骨干,回到地方的时间也不长,虽然做为普通士兵年龄有点偏大,但结合体力和经验,那可都是能担任部队基层骨干——军士的人员,怎能不让其他指挥员眼红!新兵虽然也不少,但有那么多的“军士”带着,新战士很快就会成熟起来。
这会林俊就在明确的告诉叶夫列莫夫:“等这次战役结束,方面军可能会对33集团军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你手头的军士长太多了,所有指挥员都想挖点。”
“布琼尼元帅和我说过,原本是前段时间就要进行调整,从集团军抽调一半以上的老兵到其他新组建部队,但时间已经不允许。”
从叶夫列莫夫的语气中,林俊隐隐感觉他都有点舍不得这么多的老兵当普通士兵使用——这次战役结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第33集团军差不多就是一支“军士”集团军,舍不得是正常的。
战争还会进行很长时间,军士培养不容易。
但叶夫列莫夫也不会因为有点舍不得而变得畏手畏脚——正是这样优秀的部队,统帅部才会给它最艰巨的使命!
“我看过布琼尼同志的作战计划,总攻开始后,你的部队将从明斯克右翼奥斯特罗希茨基镇一线集结地出击,越过德军在捷尔任斯科山一线的高地防御阵地,最后要攻占斯托尔布奇,担任最终合拢包围圈的重任。在你左翼的装甲部队无法直接通过扎斯拉夫尔水库水库,需要绕行,你们面临的困难非常大。”
“元帅,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总攻发起后,担任第一攻击波的两个师步兵将直接从冰面上通过。在夺取水库西侧德军防御阵地后,接应沿湖岸推进的后续重装部队,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坚决合拢包围圈!无论法西斯如何反扑,合拢口在斯托尔布奇会像铁锁一样坚固!”
叶夫列莫夫这是下军令状了——斯托尔布奇距离明斯克70公里,33集团军并不是右翼包抄的部队,而是唯一的穿插部队,最终的目的就是抢占斯托尔布奇,切断德军退路:斯托尔布奇是明斯克通向布列斯特的铁路和公路咽喉!一旦占领斯托尔布奇,正面近300公里就会像一个大口袋,一旦套上其中的德军就是冰天雪地里的困兽!
一个集团军担任穿插,因为这一线德军是重兵防守——如果等两翼上百公里外的合围部队抵达斯托尔布奇、如果德军见势不妙大规模撤退,合围德中央集团军群主力就是一句空话!
形成合围圈只是战役第一部,在合围圈形成后,红军将继续向西南推进,收复巴拉诺维奇是必须的,在白俄罗斯方向上要将德军击退150至250公里!其中的战役将一个接着一个,三个方面军将共同上演一步世界战争史上的壮丽篇章。
伴随白俄罗斯的全线反击,北边的图哈切夫斯基也将有所动作,只不过没有朱可夫这边的轰轰烈烈——预备队一大半给了白俄罗斯,图哈切夫斯基只是得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部分支援,目前还无法进行一次大的战役。
但随着白俄罗斯方向的红军进攻,北边的德军为了不被切断退路,在图哈切夫斯基的攻势下后撤一段是必然的:“红色战神”手头兵力有限,现在只能这样,林俊也没办法。但只要一等“红色旋风”结束,芬兰那边就该更知趣,北方面军至少一半以上的部队能抽调出来支援图哈切夫斯基,那会才是图哈切夫斯基发威的时候!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统帅部已经有新的安排——西方面军在战役达到预期目的后将重新整合成两个方面军,他将担任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预备队方面军到时将有一半以上的部队归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而布琼尼元帅可能回莫斯科继续担任他的“预备队司令”。
交谈中了解到民兵第一、第五师已经抵达第聂伯河右岸支流别列津纳河畔的白俄罗斯中部城市鲍里索夫,正在向西集结,两天内主力就将抵达奥斯特罗希茨基镇一线,立即展开;第9、第17、第19师也已抵达白俄罗斯东北部城市奥尔沙以西,最多三天内就将全部抵达预定位置。
炮兵、坦克及其其它配合部队最晚也将在三天内抵达预定位置,航空力量已经先期抵达各预定机场。
目前同在叶利尼亚的只是集团军指挥部所属的两趟专列,车站外的部队大部属于今晚才抵达叶利尼亚转乘火车的空降第四军——这次空降兵将主要做为精锐步兵使用,但其中的空降兵12师将做为空中突击力量,是按照标准空降兵装备准备的。
苏联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空降兵部队,但在苏德战场真正成功的空降作战并不多,空降部队也主要当做精锐步兵使用——原因既有运输力量不足、指挥上等等种种问题,其实最大的问题是:这里是东线!
德军的装甲部队一大半在东线,空降部队对上装甲部队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如果巴斯托尼的101空降师对上的是东线德军,估计半天时间就全玩完了。)但这次朱可夫将使用大规模空降,为的是夺取捷尔任斯科山一线的高地防御阵地,为第33集团军快速插向斯托尔布奇创造条件。
这是冒险,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