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7月19日,装备部。
林俊正看完援华航空队从中国发回的电报,他已经有很久没有刻意去关注东方的战争,上午送到的这份超长电报让林俊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无比熟悉、但似乎又有些陌生的祖国。
办公桌边有个巨大的地球仪,林俊将地球仪转到了东方,盯着那片熟悉的土地沉思了很久。
“古谢夫,请安德卢普夫同志到我这来一趟。还有,第七集团军空军司令波雷宁同志今天应该在空军委员会,你派人也把他请来。”林俊吩咐叫进来的机要参谋。
“是,首长,我立刻去办。”
古谢夫看到林俊的脸色有点怪,没什么表情,知道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半小时后,安德卢普夫和波雷宁的汽车抵达了装备部,两人刚好在大门口撞上。
少将军衔的波雷宁向安德卢普夫一个敬礼:“安德卢普夫同志,你也是到安德烈这来?”
“刚给我那打电话,像是有什么急事。怎么,你也?”
波雷宁对自己的老上司点点头:“看来有什么重要的情况。”
这两位已经熟的不能再熟,在中国是就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而从林俊这方面出发:一个是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一个是能为自己豁出命去的部下——急着把两人叫到一块,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商量,绝不会是吃饭一类的好事,不然会先说明的。
“我刚接到援华航空队的报告,他们昨天在重庆同中国的空军一道截击了日本航空兵对重庆的轰炸混合编队,双方共击落日军轰炸机4架、战斗机6架。”
“呵呵,小伙子们好样的!不比我们在中国时干的差!”安德卢普夫非常高兴,一边的波雷宁听到消息也一脸笑容。
“问题是,同志们,我们参战的12架拉格3损失了5架,3名飞行员牺牲;中国方面8架伊16损失5架,5架伊15损失两架,只有一名飞行员成功跳伞,而日军战斗机只有16架。”
“什么?”波雷宁和安德卢普夫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些小伙子们难道都睡着了?!
自从去年底提供了一批拉格给援华航空队,重庆上空一直就是它们的天下,除了几次日军轰炸机的偷袭外,援华航空队和中国空军把重庆围得像个堡垒似的。
两人同一时间想到了问题,都走到那个显眼的地球仪前。
“安德烈,日军战斗机是从哪起飞的?空战持续了多长时间?”安德卢普夫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应该是武汉,空战持续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
“呼”,其他两人都听到了安德卢普夫一声深深的呼气声,“是日本人新式战斗机,只不过,安德烈,日本人的战斗机作战半径也------”
“应该是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航程可能接近3000公里。”林俊说得波澜不惊。
“安德烈,我们现在航程最远的战斗机也就1300公里,难道日本人的航空技术已经在我们前面,这是不可能的。”
波雷宁也和安德卢普夫一样称呼林俊为安德烈,不是元帅同志或其它什么,这是林俊以前特别强调的——如果不是这个老部下,自己的小命就交代在维堡的漫天风雪里了。
“不奇怪,日本是个奇怪的民族,在航空技术上它们还不如我们,但也不能限制它们制造几种怪胎飞机。波雷宁,当初日本人的96式陆上攻击机和我们的轰炸机比怎么样?”
“性能相差不多,至少航程能和我们的DB-3相比,但从和它较量过的战斗机飞行员看,它像个超级打火机,一点就着。”
波雷宁的表情说明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如果我们的战斗机用全铝质结构,有硬度可比钢材的超硬铝承力构造加上可抛弃的大型副油箱,在飞机框架上钻孔减重,不用自封油箱,也不设装甲,估计航程也能够超过2000公里。可惜,我们的铝合金工业虽然这几年发展迅速,但还不能保证我们的所有飞机都用全铝结构。”
这是让林俊有些头疼的事。
“那日本人的这种新式战斗机也会是个打火机,一点就着。”安德卢普夫说。
“从电报上看,零式的爬升率和转弯半径极好,在低空时和零式进行缠斗我们的拉格并没有优势。但如果在高空,它的垂直机动性能就不怎么出众,可能是机体强度不足导致高速时易发生副翼反效。而且它的俯冲速度不快,我们有个飞行员在被零式咬尾后,立即以高速度俯冲并滚转就轻易的摆脱了它的追击,但不能用爬升手段摆脱,也不能追击急剧爬升的零式,否则就不是好消息了。”
“总体来说除了航程,我们的拉格对零式并没有什么劣势,速度也还是拉格快些,估计零式大概也就是五百四五的样子。昨天空战我们损失的几架都是在前20分钟,小伙子们对对手还不熟悉,不怪他们。”
林俊把电报交给两人,安德卢普夫看了一遍,“安德烈,叫我们来不仅仅是为了这件事吧?”
“前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关注西欧的局势,可能反而忽略了我们自己的事。波雷宁,轰炸机部队很快就会有一种全新的重型远程轰炸机。我们的波利卡尔波夫和别特里亚柯夫同志的联合设计小组在重型轰炸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制造了4架样机,我已经做了生产批复,型号是彼-8。”
林俊说完把办公桌上的一个厚文件夹交给波雷宁,让他看的入了迷。
这已经不是林俊记忆中老出问题的彼-8,而是一种载弹量和航程远远超出目前世界上重型轰炸机技术最成熟的B-17的新式轰炸机——显然“后出世”两年也有它的好处,但也有问题,比如:
“安德烈,你批署的生产数量有多少?”一边的安德卢普夫问。
“第一批200架,太多了会影响其它部门的生产。会在乌拉尔生产,如果原料充足,我要大批量的生产这种型号的轰炸机。我们预测将来同德国的战争打的就是潜力,他们威胁不了我们在乌拉尔的工业区。虽然战争的表面现象有可能是我们和他们都习惯的短兵相接,但如果我们有能力组建足够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他们的战争潜力就不如我们了。”
林俊很明白苏联同德国交战是“刺刀见红”式的战斗,基本就没有战略轰炸一说——历史上德国人是腿不够长,苏联这边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眼前的事都忙的晕头转向,哪有空和精力去对付山背后的东西。
组建强大的战略航空兵部队出发点当然好,但也要量力而行,不然白白浪费资源、不能形成有效战斗力不说,还会影响其他的生产。
林俊这是经过全盘思考的,苏联的航空工业生产已经能够承受这样的担子。为了节约铝材,那边民用部门干的更绝:由于林俊前年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关于铝产量不足的发言,让主管民用日用品生产的同志做了件有违历史发展的事:限制了铝制锅碗瓢盆的生产,市面上从去年开始几乎见不到轻便的铝锅和铲子,代以全新的不锈钢产品。
相对于宝贵的铝,苏联有的是铬和镍,其它国家缺少的战略金属苏维埃不缺。而这制造日用品的不锈钢配方还是林俊给的,这让冶金战线的专家们大跌眼镜。
只要高中化学和物理学得好,来几个简单的不锈钢配方还是容易的。
德国的冶金工程师们在得知苏联满大街的都是新式锅具后,还故意让大使馆买了一批研究,结果是汉斯们差点气的吐血:一个俄罗斯大婶用来炖土豆的钢锅,里面铬和镍含量加起来竟然接近百分之二十!
两年来多种多样的不锈钢材料被研制出来,很多都应用到了军工生产上,这节约了大量宝贵的铝。
“如果这种新式轰炸机大量服役,其它问题先不去考虑,我们需要为它准备一种全新的远程护航战斗机。”波雷宁看的非常远。
“我已经想到了,现在各航空强国都在研制新型号的飞机,都能用井喷来形容。我们和德国人的战斗机问题一样,航程过短,用用还可以,但就是缺少一种远程战斗机。”
林俊又交给兄弟一刀图纸:“这是我在索契绘制的飞机设计图,发动机用的是米格1的型号。现在发动机研制部门有了动力更强劲、也省油的改进型,我想把这个交给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的设计局,看看是否可行。”
这是一刀绘制详细的设计图,用的是全金属设计,如果在几年后让安德卢普夫看,他估计会脱口而出:“P51?!”
林俊见过由航空发烧友对可飞状态的P-51的全套逆向绘制图,为了能有种现成的远程战斗机,抄袭就抄袭吧。
当然,如果能用金木混合结构更好,还不能影响现有战斗机的生产和改进,因为苏维埃目前急需的还是能够快速生产的前线战斗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