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代的人,把父子喻为乔木和梓木,把兄弟喻为花与萼,把朋友喻为芝兰香草。因此心想敦睦人伦的人,由万物的事理可推论人伦之理。现在的人称读书人为“秀才”,称被举荐入太学的人为“明经”,称举人为“孝廉”,读书人有这些美誉之称,应明白自己应有的内涵。
三三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译文】
父辈兄长有好的行为,晚辈学来可能学不像。但是如果长辈有不好的行为,晚辈倒是一学就会,没有不像的。由此可知,长辈教晚辈,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来率领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学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辞上白费工夫。有道德的人行为若稍有超过或偏失之处,一些无德之人因为嫉妒,一定无法容忍而群起攻击。但是有德之人即使不犯过失,小人也不见得能容他。由此可知,有道德的君子和无道德的小人相处时,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对待他们,不可过于急切地责骂他们。
三四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于子孙。
【译文】
一个人洁身自爱而不敢胡作非为,是怕自己做了不好的行为,会使父母蒙羞。开始创立事业时,更要深思熟虑,仔细选择,以免将来危害到子孙。
三五
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
【译文】
不管做哪一种人,最重要的是不可有嫌贫爱富,以财势来衡量人的习气。不论从事哪一种事业,总是不可有轻率粗疏的心思。
三六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译文】
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不敢妄自尊大。想到不发愤图强的后果竟是如此惨淡,就该振作起精神,努力奋发。
三七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励也;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
【译文】
一个平常人突然遭受了灾祸忧患的打击,一定可以再重整旗鼓,因为突来的灾害使他产生警戒心与激励心。但是,如果是一群人或是一个团体逐渐衰败,就很难指望会再重新振作起来,因为一些墨守成规的习性已经养成,很难再改变了。
三八
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
【译文】
天地是永恒的,人的生命却很有限,只要逝去一天,生命就短少一天。人的荣华富贵乃命运注定,然而学问知识则不是如此,只要用功一分,知识便增长一分。
三九
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译文】
做事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和凭据,只求问心无愧。创立事业的时候,无论大小,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能力应付。
四○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译文】
如果一个人不能心平气和地为人处世,则他在学问和做事上,不可能有什么可取之处;一个人的言语如果虚伪不诚实,那么他的人品或是心术都令人怀疑。
四一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译文】
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不如一辈子谨守愚拙。随便交朋友,倒不如整天闭门读书。
四二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根。
【译文】
看书必须要放开心胸和眼界,做人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和把握住原则。
四三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译文】
严肃庄重易被错认为傲慢,可是严肃庄重是正直之气,傲慢却是一种怪僻脾气,所以律己最好是严肃庄重,而不要傲慢。谦虚有时看来像是谄媚,然而谦虚是待人有礼不自满;谄媚却是因为有所求而讨好对方,所以处世应该谦虚,却不可谄媚。
四四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
【译文】
不要忧虑得不到钱财,只怕得到财富后不能好好地使用。不要担忧官禄、福分不降临,而应该担心能不能无愧于心地得到它。
四五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译文】
交朋友如果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面子,倒不如交一些真正对我们身心有益的朋友。教自己的孩子求得荣华富贵,倒不如教导他们做人应有的品格和行为。
四六
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处世,尽设机关,而乡党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
【译文】
君子做事,但求尽心尽力,忠诚信实,妇人小孩都对他极为尊重,所以,君子之为君子并不枉然。小人在社会上做事,到处设计、玩花样,使得人人都对他退避三舍。因此,小人费尽了心机,也得不到他人的敬重,可说是白做了小人。
四七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译文】
希望自己有一颗良善的心,使自己时时不违背它。为别人留一些退路,让别人也有容身之处。
四八
一言足以召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译文】
一句话就可以招来大祸,所以古人言谈十分谨慎,不敢胡乱讲话,以免招来杀身毁家的大祸。一件错事足以使一生清白的言行受到污辱,所以古人守身如玉,行事非常小心,惟恐做错事,会让自己终身抱憾!
四九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
【译文】
遇到有人冒犯时,颜渊不与人计较,孟子则自我反省,这是君子在遇人蛮横不讲理时的自处之道。在贫贱时,子贡不去阿谀富者,子思则依然弹琴自娱,完全不把贫困放在心上,这是君子在贫穷中仍能自守的方法。
五○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译文】
观赏红霞时,领悟到它明亮而又灿烂的生命;观赏白云时,欣赏它卷舒自如的曼妙姿态;观赏山岳时,体认到它灵秀高拔的气概;观看大海时,领悟到它的广大无际。因此,只要用心体会,那么,天地之间无处不是好文章。面对绿竹时,能学习到待人应虚心有礼;面对菊花时,能学习到处乱世应有高风亮节;面对松柏时,能学习到处逆境应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而在面对芷兰香草时,能学习到人的品格应芬芳幽远,那么在游玩与观赏之中,没有一个地方不值得我们学习,处处皆是良师益友。
五一
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
【译文】
做好事帮助他人,他人因此而得到安逸保全,自己也会感到十分愉快。使用奸计,费尽心力去图谋,事情也未必就能稳当便利,只可惜徒然拥有坏心肠。
五二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
【译文】
如果不以水为镜,而以人为镜来反照自己,那么,许多事情的吉凶祸福便可以明白了。在高山上不易跌倒,在小土堆上却易跌倒,愈是细微小事,愈要谨慎小心。
五三
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
【译文】
凡事只要谨慎地守着一定的规则与模式,总不至于出什么大的差错。一辈子只要衣食无忧,便可算是小康生活了。
五四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译文】
对人对事没有耐心,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对任何事情都能抱着宁可吃亏的态度,便是处理事情最好的方法。
五五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译文】
把读书当做是终生事业的人,就该懂得由读书中得到乐趣。抱着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要求得“善人”的名声。
五六
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译文】
只要世人注意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有哪些不对的地方并努力改进,那么他的学问就会日益精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如果一个人能看出别人身上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那么他的德行就会逐日增进。
五七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译文】
敬重他人,便是敬重自己;靠自己,胜过靠他人。
五八
见人善行,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侍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译文】
见到他人有良善的行为,多多地去赞扬他;见到他人有过失的行为,也能多多地去提醒他,这是年纪大的人待人处世的道理。听到他人对自己有赞美的言语,就更加勤奋勉励;听到他人毁谤自己的话,要更加留意自己的言行,这是有道德的人修养自己的功夫。
五九
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奢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悭吝之败家,必遭奇祸。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庸愚之覆事,犹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见大凶。
【译文】
生活奢侈足以使家庭衰败,吝啬也同样会使家庭衰败。奢侈而败家,有常理可循,往往可以预料;而处事吝啬的人家,却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灾祸。愚笨足以使事情失败,而聪明精细也能使事情失败。愚笨的人做坏了事,还只是小小的过失,精明能干的人做坏了事,一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六○
种田人,改习尘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
【译文】
种田的人,改学做生意,一定会失败;读书人,若是成了专门替人打官司的人,品格便日趋下流。
六一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译文】
常想到有些人的环境还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运也比自己差,就应该如足。常想到某人的品德比我高尚,某人的学问也比我渊博,便应该感到惭愧。
六二
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自兴。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
【译文】
读《论语·子路篇》公子荆那章,可以让富有的人效法;读季氏篇《论语》有关齐景公那一章,贫穷的人可以为之而奋发。如果舍不得金钱,不可能成为义士;舍不得性命,就不可能成为忠臣。
六三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
【译文】
富贵容易招来祸害,一定要诚实宽厚地待人,谦虚恭敬地自处,才不会发生大的灾祸。一个人一生的福禄都有定数,一定要节用俭省,才能使福禄更长久。
六四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见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
【译文】
做好事得到好报,做恶事得到恶报,由此可见,不必等到来世,在人间便能见到天堂与地狱的分别了。人的心是相同的,心中具有的理性也是相通的,由此可知,愚笨平庸的人,并不被拒绝在圣贤的境地之外。
六五
和平处世,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
【译文】
为人处世要心平气和,不要故意违背习俗,自命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刚直,不要设计机巧,自认为聪明。
六六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嵇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译文】
读书人应该以钻研圣人之教为乐事,怎能像嵇康、阮籍等人,逾越轨范,恣意放荡?圣人抱着悲天悯人之胸怀,关心民生的疾苦,并不效法长沮、桀溺的避世独居,不理世事。
六七
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
【译文】
放纵子孙只图取眼前的逸乐,子孙以后一定会沉迷于酒色,败坏门风。专门教子孙谋求利益,子孙以后必定会因争夺财产而彼此伤害。
六八
谨守父兄之教,沉实谦恭,便是醇潜子弟;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俭,定为悠久人家。
【译文】
谨慎地遵守父兄的教诲,待人笃实谦虚,就是一个敦厚的好子弟。不擅自删改祖宗留下来的教训和做人做事的方法,能厚道勤朴地持家,家道必能历久不衰。
六九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富贵而无收敛者,尚其鉴之。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
【译文】
莲花早晨开放,到夜晚便合起来,到了不能再合起来时,就是要凋落的时候了。富贵而不知收敛的人,最好能以之为鉴。春天时,草木长得很茂盛,到冬天就干枯了,等枯萎到极处时,又到了草木再度发芽的春天了。身处穷困的境地而有志奋起的人,也应当以此自勉。
七○
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仁字从人,义字从我,讲人讲义者,不必远求。
【译文】
伐字的左边是“戈”,矜字的左边是“矛”,戈、矛都是兵器,有杀伤之意;从这两个字,自夸自大的人可以得到极大的警惕。仁字的旁边是“人”,义字的下面是“我”,可见得要讲仁义,并不在远处,只要有人有我的地方,就可以实行。
七一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
【译文】
纵使家境贫穷困乏,也要让子孙读书;虽然是个富贵人家,也不可忘记耕种收获的辛劳。
七二
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情趣;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一生快活皆庸福,万种艰辛出伟人。
【译文】
勤俭可以修养一个人廉洁的品性,就算住在竹篱围绕的茅屋,也有它清新的趣味。在寂静中,容易领悟到天地之间的道理,即使鸟儿鸣啼,花开花落,也都是造化的生机。能一辈子快乐无愁的过日子,这只不过是平凡人的福分;经历万种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一个伟人。
七三
济世虽乏赀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译文】
虽然没有金钱财货帮助世人,但是,只要处处给人方便,便是一位有德的长者。虽然天生的资质不够聪明,但是,考虑事情却能处处清楚详细,就是一个能干的人。
七四
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同人聚处,须多说切直话,方见古风。
【译文】
闲散独居时,一定要时常怀着策励振奋的心志,才能显出活泼蓬勃的气象。和别人相处时,要多说实在而正直的话,才是古人处世的风范。
七五
观周公之不骄不吝,有才何可自矜,观颜子之若无若虚,为学岂容自足。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奢淫。
【译文】
周公不因为自己的才德,而对他人有骄傲和鄙吝的心。有才能的人,哪里可以自以为了不起呢?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却“有才若无,有德若虚”,不断虚心学习。求学问哪里可以自以为满足呢?一个家族的衰败,总是由于子孙的骄傲懒惰;而社会风俗的败坏,多是由于大家过度的奢侈浮华。
七六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亦为之呵护;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译文】
孝子和忠臣,都是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所钟爱的,连鬼神都加以爱惜保护。圣贤的经书典籍,是从古至今维系社会人伦的命脉,所有的忠臣、孝子、贤人、志士,都是靠着读圣贤书,效法圣贤的行为,而成为伟人的。
七七
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饥寒人所不甘,然必带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