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案例
自尊心与上进心
一年级的小齐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不佳,就归结为孩子智力不好,忙着给孩子测智商。结果孩子大考时,语文加数学一起没有到100分。老师找孩子谈话,孩子说:“我爸爸说我是“弱智”!”老师说:“你不是“弱智”,而是不用功!”小齐大哭起来。以后,小齐以“弱智”自居,再也没学出好成绩……
专家解析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这种信念并没有在每个教育者的头脑里扎下根。在有些人眼中,“可造之才”总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只是少数几个尖子;而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只能“广种薄收”,至于成绩不佳的“差生”更是“朽木不可雕”。这种可怕的偏见,不仅影响大人的情绪,而且也人为地造成了“幸运儿”和“不幸儿”。不利于贯彻“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的教育原则。
调查表明,大量学习后进生,都是智力发展正常的儿童,产生分化的原因与他们学习时的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分散,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提出,天才儿童应当包括:中等以上的智力,良好的个性品质,丰富的创造力。后两条都是非智力因素,它与儿童成长的心理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家长们在重视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好学多思的品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注意力集中、富有责任心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意志。这些优良品质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任何班级里的学生总有好、中、差之分,好学生惹人喜爱,“差生”使人烦恼。
处于后列的学生最大的期待是“得到公平的对待”。为了教育好下一代,必须克制个人的好恶,因为孩子每个人都应该得到爱护。要为每个学生争取时机,利用时机,创造时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自勉自强。
教育误区
1.怨天尤人。存在成见,一味揭短,埋怨讽刺,叱责不当,使之甘于落后。
2.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在不恰当的比较之中丢失自尊、勇气和自信。
3.喜怒无常。暴怒、责骂不说明理由,搞得孩子莫名其妙,自卑自怜。
成长故事
“被堆砌成的你我”
——一名高中生的作文
“小时候,我们都搭过积木。有那种最传统的木质的,还泛着淡淡漆味的原始积木,长方形的、三角形的;也有那种有着鲜亮光泽、散着淡淡塑料味的积木。
玩具在年复一年中,以我们成长的速度慢慢老去。纵然它曾经是我们眼中的高楼、堡垒,它们终究会和那些老旧的物品一起,被套上黑塑料袋,送上垃圾车。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没有这些积木的悲哀,可我们就是那些堡垒。我们的性格,我们的素养甚至我们的一言一行的养成,都在大人的影响中一点一滴地被堆砌。因为它只是我们的宿主,真正的我们是一个被堆砌起来的意识或灵魂。我们穿着自己的躯壳,吸吐着父母给的一口气,用着多年来被慢慢垒砌起来的灵魂,行走在这世上。我们就像一盒散积木搭起来的建筑,受到别人和社会的影响,堆成自己。我们可以毫无牵挂地自己过活,因为我们和积木们一样,都是被他人堆砌的作品。我们要做的,就只是不要让自己白白积得一身浮灰。”
老师看到这篇作文,并没有只是当作文学作品,而是跟学生促膝谈心。她了解到:孩子近来心情很苦恼、很矛盾。因为在内心深处,常有些欲望、一些冲动,在燃烧,在折磨自己,想尝试,不太敢;想克制,又克制不住。因为精力太旺盛,总想找个机会,去亲自尝试一下人生各种酸甜苦辣,去实际做些事情,哪怕是发泄一下也好,而不愿只听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谈……
老师和家长共同携手,对处在心情不定、常自相矛盾阶段的学生,不是横加干涉,动辄斥骂;而是加深理解,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的帮助。
相关链接《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宋·文天祥《何唏程名说》:苟有六尺之躯,皆道之体,不可以其不可能而遂自暴自弃也。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是说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破罐破摔,自卑自贱,不求上进;而非妄自尊大和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