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案例
奖励与惩罚的背后
小张的班级定了个规矩,谁迟到就罚款,迟到1分钟罚款1元,迟到5分钟罚款5元。这天,小张因为大雾天气,公交车开得慢,结果迟到了10分钟,他想“10分钟是10块钱,够我打两桌台球呢!”于是他到学校旁边的台球室去打球了。第二天,他让姐姐帮他在医院补了一张“病假条”……
小李的班级有个公约,谁被宿舍管理老师扣分,就要接受在班级的处罚,打扫教室一个星期,结果小李因为叠被子来不及,被老师扣分了,打扫了一个礼拜卫生。第二个星期,他再也不睡午觉了,靠在床边,等着起身铃响……
小吴的学校实行“好人好事三联单”
制度。做了好事可以“加分”,做了坏事要“减分”,只有达到一定分值,才可以当“三好”学生。这学期,小吴因为在教室里打球被扣了分,为了当上“三好”学生,小吴想到了做好人好事可以加分的规定,他把自己的手表交到了学生处,得到了“拾金不昧”的加分。可是,当他告诉家长自己的手表遗失时的神情,使有经验的妈妈看出来他是在撒谎,他的“如意算盘”破灭了……
专家解析
我们在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但是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遵循的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规律,突出体现在探索和揭示“以人为本”的教育规律,着眼于至真、至善和至美,是人的有尊严的和谐发展。
在教育的过程中,规章制度肯定是需要的,但是,学校管理要“制度化”,更要“人性化”,要让人感受到关爱、和谐和尊重。老师也应该同样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相互的,是不分性别、年龄、职业的。现代社会的师生应该是朋友关系。老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强精神和自立能力。对任何现象我们都要多加思考,就是做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然后再下结论,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凡事总要先问几个“为什么”,不轻易下结论,不贸然行动,以求态度和行动的正确。深入思考的反面是盲从,盲从必然导致判断的轻率、行动的鲁莽、教育的失误。用理智战胜情感很重要。动之以情,就是用最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孩子的心,开启他们的心灵。晓之以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懂得“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教育误区
1.无视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探究当作“歪门邪道”,不鼓励提问。不引导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急于求成,急于下结论。
2.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个“傻子”“什么都不懂”,没有“长大的感觉”,没有“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的意识。
3.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不善于保护学生的尊严,动辄监视、怀疑,当众“出丑”,反复揭短,甚至把学生当作工具,满足自己“评优”“绩效”的虚荣心。
成长故事
一堂出人意料的实验课
长期以来,上实验课我始终觉得是一件痛苦的事,经常是自己喊破了嗓子,学生仍就我行我素,于是教师讲教师的,学生做学生的,平日课堂中的默契在实验课中荡然无存,常常有打败仗的感觉。处理好知识与动手的关系始终是难题。
这一次,我只是无奈地满足学生急于动手的心理,一上来就做,把困难留给学生,等学生“新鲜劲”过去,再把实验中暴露的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对于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他们迫切希望知道答案,真是两全其美。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天性,这个成人耳熟能详的道理却被我们一次次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带给我们苦恼的其实不是学生,是我们自己!十三四岁的孩子在我们面前表现的“乱动”“不守规矩”不正是他们天性的流露?而实验课不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其实,学生的自学能力远比我们想像的好得多,在他们需要时自会很快找到答案,而这种寻找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式难以忘记的,也是我们一直想追求的。
一节课结束,没有嘶声力竭的呐喊,没有啰啰嗦嗦的语言,老师和学生都很轻松,原来实验课也可以上得如此愉快!这是一次情急之下的偶然,但却带给我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无尽的反思……
相关链接《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辕:车前驾牲口的长木;辙:车轮碾过的痕迹。南辕北辙,指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背道而驰,而非殊途同归。